Chainlink的网络效应为每个人创建了更安全更低成本的预言机
原文标题:Chainlink’s Network Effect Creates More Secure and Lower Cost Oracles for Everyone
原文作者:SmartContent
原文链接:https://smartcontentpublication.medium.com/chainlinks-network-effect-creates-more-secure-and-lower-cost-oracles-for-everyone-1fe48ac985c2
Chainlink网络是一个构建并运行去中心化预言机网络的框架,在过去的几年里采用率得到加速,巩固了它在主流公链环境和众多智能合约的垂直应用场景中作为最广泛使用的预言机方案的地位。数百个已上线或者正在集成的案例表明,Chainlink网络正通过其丰富的价格参考数据喂价选择和大量超越喂价和数据传递服务以外的预言机增值服务,在DeFi生态系统内积极地守护着超过50亿美元的资产。
Chainlink的增长不仅要归因于它作为去中心化预言机网络的先驱和第一家规模化运营的先发优势,而且还得益于其大型网络效应的积累,其中每次新的集成都会带来更多的用户费用以提高预言机的安全性,降低预言机服务成本,并激励链下数据提供者通过Chainlink在区块链上将APIs变现。这种围绕预言机网络安全性和资源可访问性的双重飞轮效应使得开发者们拥有一个更安全数据更丰富的环境用于构建日益高阶的智能合约,以承载更大的链上价值,并进一步产生更多的用户费用,甚至可以更多的加速这种飞轮效应。
Chainlink网络的良性增长周期驱动更多的预言机网络安全性和链上数据/API可用性的原理展示
为了更好地理解网络效应对技术上采用一个协议的主要影响,我们会定义什么是网络效应,看一看这种效应在比特币和以太坊中的基础作用,解释Chainlink网络效应的益处,并展示它如何以完全去中心化和开源的方式实现。
网络效应的解释
网络效应,也被称作梅特卡夫定律,它是一种现象,表明服务或应用的价值取决于用户数量。 每当有新增用户,整个网络对于所有当前用户而言都变得更有价值/更有用,并且对潜在的新用户也更加具有吸引力。
当前网络效应的一个明显的案例就是社交媒体的兴起。 为什么Facebook,Twitter和Youtube会被如此广泛使用,原因在于他们提供了一个聚合平台,在此平台上,创作者们可以将其内容共享给广大受众,而消费者也有更多的内容可以选择。朋友和家人能够同时使用一个平台使得平台对于用户更具内在价值,能够为用户提供最大的单位价值或效用。相比之下,如果你的家人和朋友分布在50个不同的类似Facebook的应用中,就需要进行大量工作才能与所有人保持同步,最终会导致社交网络更小,这对所有人都用处不大。
增长的网络效应可视化(原文)
比特币和以太坊中的网络效应
网络效应也存在于领先的加密货币网络中。新的加密货币用户通常倾向于比特币,原因在于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用户心智份额。不仅因为它是存在的第一个加密货币,还在于比特币集聚了遍布全球的超过1亿多个钱包的庞大网络效应,这些钱包总共持有超过3400亿美元的流通货币。每一个新增的用户/持币人,都会增加人们对比特币是安全可靠的价值储存的集体信念,进一步增强对现有和未来用户的价值主张,并通过产生的更多的矿工费用来增强它的网络安全性。
同样地,智能合约开发者们会倾向于选择以太坊,不仅因为它是第一个可编程的智能合约平台,还因为它拥有超过200万个已部署的智能合约,每天32,000个活跃用户以及超过140亿美元用户资金被锁定在DeFi生态系统。这种网络效应意味着开发者们可以在高度安全的区块链和现有的智能合约的基础上开发,而不是从头开始重建核心基础设施和协议。
我们认为以太坊当前存在着以下优势,无论是:
从比特币和以太坊的崛起成为迄今为止采用率和占据用户心智最大的两个区块链网络可以看出,显然网络效应是去中心化技术成功的关键。
Chainlink的网络效应
Chainlink成为最广泛使用的预言机解决方案,一方面得益于它是第一个大规模运行的去中心化预言机网络,另一方面也源于其价格参考数据喂价在DeFi产业的广泛使用,以及被众多区块链,dApps和数据/API提供商作为通用预言机解决方案采用所产生的网络效应。
仔细观察Chainlink的价格参考数据喂价机制,这是一个能大量提供金融数据的预先建立的预言机网络,我们看到它的网络效应是建立在共享成本模型上的。在该模型中,用户无需启动自己的预言机网络并支付全部费用成本,需要相同参考数据的用户可以共享并共同资助一个预言机网络。这已应用于DeFi应用的喂价,但也可以扩展到广泛的数据集需求,如存储量证明,可验证随机数等等。
Chainlink的共享公共利益网络模型的核心优势在于,每增加一个付费用户,每个当前和未来用户的成本就会下降,同时通过聚合用户费用来增加网络的安全预算。付费用户可以利用这些增加的安全预算来资助预言机网络的改进,包括:
Chainlink预言机网也可以设计为,用户根据合约守护的价值和/或合约所产生的收入多少按比例支付费用,从而进一步降低预算少的新项目或新启动协议的成本。此外,通过灵活的治理合约,用户可以链上集体决策在哪里以及如何最佳地分配通过每个预言机网络中用户费用池收集的资金。
Chainlink的加密经济学安全以及共享公共利益模型
Chainlink的共享公共利益模型,产生了一个对每个人都有利的关键的价值主张:每个付费用户都可以以合算的价格访问具有高质量数据的高度安全的去中心化预言机网络。这种具有工业级安全性和优质数据质量的去中心化访问是通过聚合一堆分离的低质量的、能够提供相同数据集的预言机网络无法实现的。
原因在于用户出钱资助数十种不同的预言机协议来访问同一数据集,同时保持用户想要的和要求的高标准,在经济上根本不可行。用户的财务资源太分散,会导致每个单独的预言机网络的质量和可靠性下降,因此,会得到一个总体较弱的预言机解决方案来守护用户的资金安全。这种设计不仅导致创建不安全的预言机网络,而且还需要用户进行广泛的社会协调,并会引入了许多攻击向量,涉及到同时集成、维护和监视众多不同的预言机实现。聚合低质量的预言机解决方案不会生成高质量的预言机解决方案,因为总和只是其各个部分之和。
但是,无论大小用户,如果他们共同集中资源用于资助单个去中心化预言机网络的开发和维护,他们都能以可承担的价格平等地访问世界一流的预言机基础设施和高质量的数据。这种共享成本模型创建的网络效应已经在Chainlink上发挥作用,它为每个应用程序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降低了每个终端用户的成本,并提供了一种扩展预言机网络的方法,它可以守护更多的价值并允许开源社区集体管理、维护,并投入开发者资源到具有长期可持续性的共享基础设施中。
例如,ETH/USD价格喂价对于在以太坊区块链上运行的DeFi应用是高需求参考价格。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智能合约可以整合Chainlink现有的、经过时间考验的、经过严格测试的ETH/USD价格喂价信息,该价格信息已经由主网上超过26个DeFi项目共同资助。除了用于启动预言机网络的部分LINK代币补贴之外,从这些用户(如下图所示)手中聚合的总费用还使用户能够以非常实惠的价格,在区块链行业中获得ETH/USD的最去中心化、最准确和最安全的喂价。
Chainlink ETH/USD价格参考喂价
统一的、非许可的去中心化预言机网络
去中心化协议应当提炼到尽可能少,提供最大价值和最低成本的预言机解决方案将实现最大的网络效应,并成为智能合约经济的标准基础设施。Chainlink的网络效应不仅比任何其他预言机协议都要大几个数量级,而且还在以比竞争对手快得多的速度加速成长。 与安德鲁·康(Andrew Kang)的假设《关于单一平台是流动性黑洞》相似,Chainlink也正在成为预言机采用的黑洞,它为广泛的项目提供了访问业界最安全和可靠的预言机的机会,而所需的集成工作和财务成本却最少。
在Chainlink上聚集整个行业的网络效应并不意味着它是集中式的或者会导致单点故障。现有的Chainlink预言机网络不仅本身是去中心化的,并且由多个独立的预言机节点运营商组成,而且Chainlink网络的底层体系结构在设计上是非许可的、通用的和异构的。任何人都可以使用Chainlink协议构建任何类型的预言机网络,并且任何数量的预言机网络都可以在Chainlink网络上同时运行且不会有任何交叉依赖。
基于现有预言机网络的广泛采用以及开发者们可以使用的广泛的设计灵活性,Chainlink围绕两个重要实现产生了双重网络效应:由大量用户支持的共享成本预言机网络以及基于项目的独特需求完全可定制的预言机网络。标准化和灵活性的互补组合使其成为能够支持现在和将来所有预言机需求的理想框架。
…
原作者PS:
在Twitter上通过@SmartContent777关注我们,以获取最新文章的最新信息,同时也可关注我们的个人账户@Crypto___Oracle和@ChainLinkGod,以获得有关Chainlink,DeFi等区块链相关的持续更新的信息。
如果你是开发者,想要快速为你的应用连接到Chainlink的价格参考数据,访问开发者文档,并接入Discord技术讨论。如果你想要安排一个电话来更深入讨论Matic/Chainlink的集成,请在此处联系。
English channels
Website | Twitter | Reddit | YouTube | Telegram | Events | GitHub | Price Feeds | DeFi
中文渠道
中文官网 | 知乎 | SegmentFault | CSD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