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ymbol
1.1 基本使用
简单的说,Symbol就是一个绝对唯一的key值,类似之前obj['key']='value'这种操作的字符串'key',好处是绝对不会重复,避免覆盖之前的值。
Symbol是一个方法,会返回一个唯一的symbol,可以带参数,比如:var sy=Symbol('sy-name'),不过这只是为了方便查看,加不加目前没有区别。
var sy1=Symbol(),sy2=Symbol();
console.log(sy1===sy2);//false
var obj={[sy1]:'这是数据一'};
obj[sy2]='这是数据二';
console.log(obj);//{Symbol(): "这是数据一", Symbol(): "这是数据二"}
1.2 有用的方法
- Symbol.for():接受一个字符串作为参数,然后在全局搜索有没有以改字符串作为名称的Symbol值,如果有就返回,没有就新建一个返回。 注意:只有该方法建立的Symbol会登记在全局,Symbol()方法建立的不会登记在全局
var sy1 = Symbol.for(),sy2 = Symbol.for();
console.log(sy1 === sy2);//true
var sy3 = Symbol.for('info1'),sy4 = Symbol.for('info1');
console.log(sy3 === sy4);//true
var sy5=Symbol('info2'),sy6 = Symbol.for('info2');
console.log(sy3 === sy6);//false
console.log(sy5 === sy6);//false
- Symbol.keyFor()
该方法是配合上面的方法来使用的,接受一个Symbol作为参数,会在全局搜索该Symbol对象,返回该对象名称,如果没有就返回undefined。
二:Generator函数
2.1 基本使用
定义函数名称时带一个*的函数就是Generator函数,内部的yield语句是特色,该函数的使用可以用下面的几条概括一下:
- 调用Generator函数并不会立刻return结果,而是在遇到第一个yield语句前停止下来,返回一个指针(姑且这样称呼);
- 以后每次调用yield时候(具体看下面例子,直到遇到yield或return时停止继续执行),会返回yield数据,有点类似return;
- 返回的数据格式从下面的例子应该就明白了,没有yield或return语句会发生什么应该也明白了。
function *firstYieldFun(){
yield '你好';
yield '2007';
return 'name:';
}
var fun=firstYieldFun();
console.log(fun.next());//{value: "你好", done: false}
console.log(fun.next());//{value: "2007", done: false}
console.log(fun.next());//{value: "name:", done: true}
console.log(fun.next());//{value: undefined, done: true}
console.log(fun.next());//{value: undefined, done: true}
简单的说,Generator函数就是一个分段执行的函数,走走停停,yield用来切割代码成一段段的,next()方法用来启动执行下一段这个行为。
forEach方法的参数是一个普通函数,Generator函数不可以作为参数。
2.2 重要的说明
- yield特殊使用
除了上面的例子yield单独成为一个语句,其还可以用于表达式,函数参数和赋值表达式的右边等。
需要注意的是,yield要明确归属,用小括号包裹,小括号不是必须的,是在归属关系不明确的时候才是必须的,例如:console.log('My name is : '+(yield '你好2007'))
;
- next()方法带参数时
yield本身不会返回值,或者说是undefined,不过next()方法如果带参数情况就不一样了,此时就会返回yield带的参数,如下例子说明:
function* secondYieldFun() {
console.log(yield '你好2007');
}
var fun = secondYieldFun();
console.log(fun.next()); //{value: "你好2007", done: false}
//这是参数
console.log(fun.next('这是参数')); //{value: undefined, done: true}
三:Promise
3.1 基本使用
Promise就是一个对象,有点类似注册事件的感觉,不过又不一样,你提前注册好成功和失败以后应该走的路径,然后你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失败还是成功,其实和回调没有本质的区别,就是写起来好像好看了些,下面的例子很明了。
var promise1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function() {
if (false) {
//Pending --> Resolved
resolve('成功了');
} else {
//Pending --> Rejected
reject('失败了');
}
}, 5000);
});
promise1.then(function(value) {
console.log('成功:' + value);
}, function(error) {
console.log('失败:' + error);
});
需要说明一下的是,Promise对象保证着三种状态:pending、Resolved和Rejected,就是进行中、成功和失败的意思。
3.2 Promise.race()和Promise.all()
将多个Promise实例,包装成一个新的Promise实例。 下面介绍的二个方法的参数如果不是对象的实例,就会先调用Promise.resolve方法变成对象的实例再传递进去。
let pro=Promise.race(Promise对象的实例1, Promise对象的实例2 [,Promise对象的实例N])
只要promise对象的实例中有一个率先改变,率先改变的那个的返回状态就会作为pro的状态返回,余下的会继续执行完毕但不会改变状态了。
let pro=Promise.all(Promise对象的实例1, Promise对象的实例2 [,Promise对象的实例N])
结果只有二种情况:
- 全部成功时,会等待全部执行结束,返回成功;
- 存在至少一个失败时,会在遇见第一个失败时候返回失败,余下的会继续执行完毕但不会改变状态了。
var pro1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 => resolve('第一条'), 3000));
var pro2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 => resolve('第二条'), 1000));
var proAll = Promise.all([pro1, pro2]);
proAll.then(val => console.log(val)); // ["第一条", "第二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