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互联网创业公司,饿了么从初创到壮大,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业务量和技术团队的体量经历了10倍增长,这其中的经历,是互联网领域许多创业公司技术团队的一个缩影。在这里把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体会和教训记录下来。
饿了么的技术体系,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核心系统 All in one 的早期架构;
2、以系统领域化拆分、业务系统和中间件等基础设施分离为基础的全面服务化的架构;
3、随着自动化平台、容器调度体系成熟,治理从传统运维向 DevOps 转变的基础设施体系;
4、多数据中心体系基础上的 Cloud Ready 架构成型。
在这期间,业务的快速增长,大大小小的事故,组织结构的变化、融合,团队的工程师文化和技术栈背景,不同技术理念的冲突,交织在一起,互相冲击、影响着架构变迁。
本文聊聊其中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请各位读者跟我来!
1.All in one
我相信很多人这是饿了么技术体系早期的样子,技术联合创始人带着一群 Geek,从0到1,搭建了最早的技术体系,支撑了百万级的单量。
这个阶段,业务一路狂奔,技术拼命追赶业务,唯快不破。
技术栈以 Python 为主,兼有部分 PHP 的系统,单机多应用的混布模式,应用发布、系统运维基本上是开发工程师敲命令行完成。核心的业务系统,商户、用户、交易都共享一个 codebase ,建立在一个名为 zeus 的系统下。短时间内业务飞速增长,在线数据库已经支撑不了 ETL 的需求,大数据体系、数仓开始建立。
大数据所在的上海数据中心,在线业务系统所在的北京数据中心开始搭建,这两个数据中心见证了我们架构的变迁,直到后来整体上云,最早的时候,技术团队40多人,有时候需要创始人跑到机房里面搬服务器。
大数据所在的上海数据中心,在线业务系统所在的北京数据中心开始搭建,这两个数据中心见证了我们架构的变迁,直到后来整体上云,最早的时候,技术团队40多人,有时候需要创始人跑到机房里面搬服务器。
系统跟不上业务发展速度的时候,核心系统经历过一些间歇性宕机的尴尬阶段。一些刚刚开始开拓的业务系统,也经历了系统刚上线就连续宕机,不得不临时放慢业务的阶段。但是这个过程也有收获,很多开发工程师线上排障能力非常强,脚本玩得很溜。
这个时期的工程师经常一人身兼数职,前端、后端、开发、测试、运维部署,对业务的理解也很深刻,甚至身兼技术和产品的角色。
总结:收获和教训——文化的重要性:
早期饿了么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大家都非常有担当,开放且包容。推卸、逃避责任的事情很少发生。虽然当时很多事故回过头来看比较严重,但是,组织对技术人员成长中的错误也相对包容。整个团队比较扁平,上下级之间的技术争论是常有的事情,但是都能就技术论技术。
饿了么的工程师文化氛围还是挺强烈的:工程师想着服务器的资源利用率能不能再压榨一下;在决定大规模使用 Redis 之前,会去读 Redis 的源码;很多方案,都是找个吧台和白板快速讨论,快速达成共识,落地上线。可能也是这个氛围,吸引到很多相同味道的人,形成了技术团队的文化。技术团队创始人最初形成的文化能延续下来,是这个团队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上千人,还保有凝聚力和执行力的基础。
2.拆迁和基建
技术系统架构影响了业务交付效率,那么就需要重构甚至重建系统;如果是组织结构的不合理,阻碍了系统架构的迭代,成为业务发展瓶颈,那么就需要调整组织结构。
打个比方,如果说业务系统是赛车,那么基础设施就是跑道。基础设施也是这个阶段我们建设的重点,为承接将来业务快速增长打下基础。
这个阶段我们面临几个问题:
1、Python为主的技术栈,现有的工程师单兵作战能力都很强,但是当时市场上的兵源严重不足。
2、All in one 的系统,各业务领域没有划分,业务模块之间代码交错,影响到了交付效率,需要给业务快速发展松绑。
3、基础设施和业务系统开发没有分开,身兼数职的开发工程师,在基础设施运维、中间件开发、前后端业务系统开发各个方面,各有长短。
4、传统的手工上线、部署、运维、监控模式 —— SSH到服务器上手工执行脚本,效率低下,事故发生时恢复时间长,发布后难以回滚。
1)成建制
随着业务量迅速增长,业务系统日渐复杂,技术团队也随之扩张,当时人才市场上 Java 工程师还是比 Python 的工程师来源多,有更大的选择余地,因此,以 Java 为主的多个领域开始逐步壮大,形成了 Python 和 Java 两大技术栈体系。
大前端、移动端、多个领域的后端业务应用、运维、中间件、风控安全、大数据、项目管理等多个角色分工,不同角色的工程师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在这个阶段,系统和组织形成了业务开发、运维、共享组件及中间件几个体系架构。
业务系统
1、业务领域划分
单体架构的系统开始按照领域拆分。All in one 的系统,通过划分业务领域,各个领域的技术骨干认领掉所负责的领域,组织结构相应调整,才很艰难的完成了划分。导购、搜索推荐、营销、交易、金融、公共服务、商户商品、商户履约、客服,新建的物流运单、分流、调度等系统,大数据数仓,逐步识别出自己领域、子领域及相应模块。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一些骨干在接手所负责领域后,没有在第一时间重视人力资源,导致交付能力不足,成为业务发展的瓶颈。从技术骨干再到技术团队负责人这一转变过程中,很容易被忽略的就是团队的人员结构。
2、系统拆分
随着各自领域内的需求快速迭代,系统也迅速膨胀,相互之间的依赖、领域边界也开始变得错综复杂。原来可以“闭环”的,现在需要交互了,甚至原来可以直接动其他领域的代码提PR,访问别人的数据库,现在都不行了。从单体到领域切分服务,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导致很多不适应,也走了一些弯路:导购域为了性能,自己落了一份商户商品数据缓存供商品查询,从而需要理解商户端领域的业务,订阅这类主数据的变更,而商户端的这部分数据就没有办法收口,缓存的新鲜度保障、底层数据结构变更、系统重构都比较麻烦;交易域麻烦也不少,一些领域为了不依赖交易,自己冗余了大部分的订单数据;物流履约领域则是下游存在多份运单数据冗余,导致领域职责没有收口,带来很多一致性问题,系统的复杂度也随之增加,系统交互和沟通成本也上升了。
而另一个极端,则是系统拆得过散,频繁的互相调用依赖,把本该高内聚的系统拆成低内聚了。订单和物流都经历了过度的异步化带来的痛苦,故障恢复时间过长,复杂性和排障成本增加。这段时间,领域边界的分歧也是一个头疼的事情。
总结:体会和教训——康威定律、技术文化
订单履约体系里面,有一个隶属于商户域的团队,负责推单系统,该系统主要职责是承接商户呼叫配送,并将订单推送到物流运单中心。因为想减少对订单系统的依赖,以防订单系统挂了,无法履约,开发团队冗余了很多订单的数据,为此,要同时考虑订单和运单的正向、逆向,自身的可用性,系统也被设计得比较复杂。在这个过程中,一旦有项目涉及到物流和推单系统交互,两个团队就经常发生领域边界的分歧,涉及到一些从订单取数的场景,物流团队认为,“这部分逻辑我不应该理解,你们应该从上游系统取到推给我们”,而这个隶属于商户域的团队则认为,“这部分不是推单的领域内的数据,而且推单系统自己也用不到,物流需要应该自己去取”。
类似问题反复出现,反复讨论,消耗掉大家很多时间,而且可见的将来还会发生。链路过长也带来稳定性隐患。最终,负责订单域的团队,来负责推单系统,订单领域内的逻辑可以闭环,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所以,涉及到两个领域边界的时候,一旦相似问题反复出现,我们可能要考虑一下康威定律。
关于争论:系统设计阶段的激烈争论是非常合理的,充分的讨论会大大减少方案出现硬伤的概率,开发阶段也少受返工之苦。技术讨论围绕技术合理性,就事论事的展开,不要因为技术以外原因推脱或者权威说得算,讨论完大家才能很坦然的接受决定,最重要的是,参与的工程师都能充分理解最终方案的利弊和取舍,落地不会有偏差,出了问题不推诿。这也是很多团队技术氛围吸引人的一个地方,文化不是口号,是日常的这些细节和实践。
2)运营体系
1.团队
负责软件交付的业务运维、负责底层操作系统和硬件交付的系统运维、负责数据库的DBA、稳定性保障团队,相继成立。
2、监控告警
集群实例的数量急剧扩张,登录到服务器上查看日志的运维模式已经不现实,也被基于遥测的监控体系所替代。随着7*24小时的NOC团队(故障应急响应)建立,基于ELK的监控体系也搭建起来,将核心指标投到了监控墙上。
体会和教训:监控告警机制的意义
互联网应用到了一定复杂度以后,庞大的集群,尤其容器化之后,IP动态分配,日志数量巨大,日志数据繁杂而离散,监控和排障需要借助的是和卫星排障一样的思路——遥测。日志系统要支持聚合和查询,监控需要实时收集采样各种指标、监控面板可以随时查看系统当前健康状况、告警机制第一时间发现系统冒烟。
有一次出现了一个问题,从监控面板上看一切正常,后来发现根因是一个int32 溢出的bug,导致下单失败,但是,为什么监控看不出来?因为代码里面把异常吞掉了,调用返回成功,而我们核心指标用的是下单接口的成功调用量指标和一些异常指标。
经过关键指标的治理,我们的监控面板关注三类核心指标:
业务指标 —— 实时关注业务整体的健康状况,从这个指标可以很直观的看到,业务的受损程度、时长和影响面,比如单量什么时候掉的、掉了多少比例、掉了多久,关键页面访问的成功率怎么样。对于上面订单的案例而言,需要在下单成功后打点(由负责订单落库的实现逻辑来完成),确保真实反映业务状况。需要注意的是这类指标通常涉及到敏感的业务信息,因此需要做一些处理。
应用指标 —— 关注应用实时的健康状况,应用本身及直接上下游的调用量、时延、成功率、异常等。为了安全起见,应该注意敏感系统信息不露出。特别是涉及到金融、安全领域的业务系统。
系统指标 —— 关注中间件、操作系统层面的实时健康状况,Network Input/Output、CPU load & Utilization、Memory Usage等。故障发生时,这些指标通常会先后发生异常,需要关注哪个是因哪个是果,避免被误导。
当然以上还不够,监控还有一些需要关注的地方,随着业务的发展,对我们的监控系统带来更多挑战,后面一个阶段,监控体系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个事故给我们的另一个教训就是,关键路径和非关键路径的隔离:那个int32 溢出的bug是在非关键路径上触发的,当时还没有梳理出来关键路径,所以非关键路径故障影响到关键路径的事故时有发生。随着关键路径的梳理,后续服务降级的能力也才开始逐步建设起来。
3、业务运维
业务运维团队担负起了很多业务系统运行时环境的初始化工作,比如虚拟机、HAProxy、Nginx、Redis、RabbitMQ、MySQL这些组件的初始化工作,容量评估工作。稳定性保障工作也是主要职责之一。这些分工让开发工程师可以更专心于业务系统的交付,但也是一把双刃剑,这是后话了。
4、系统运维
随着专业运维团队的建立,系统从物理机迁移到了虚拟机上,单机单应用(Service Instance per VM)是这个阶段的主要部署模式。硬件设备的运维,网络规划,慢慢都更专业规范起来,CMDB也开始构建。
5、DBA/DA
数据库的运营统一收口到这个团队,负责数据库容量规划,可靠性保障,索引优化等等,交付了包括数据库监控体系在内的很多数据库运营工具产品,与此同时,他们也参与到业务系统的数据架构设计和评估选型当中。
6、制度
故障等级定义、架构评审机制、全局项目机制也相继出炉。制度的建立、执行和以人为本,三件事情,从来难统一,得不到人的认可,则执行会打折,背离制度设立初衷,所以,制度也需要迭代。制度是底线,制度覆盖不到的地方靠团队文化来维持,但是,如果把文化当制度来执行,就得不偿失了。
体会和教训——架构师到底要做什么?
架构师是一个角色,而不是职级。这个角色的职责包含但不仅仅限于以下方面:
业务系统的技术方案设计和迭代规划
非功能需求的定义和方案设计、技术选型
现有架构的治理、领域边界的划分、设计原则与现实(技术债)的取舍和平衡
架构未来的演进
但是,如果不够深入,以上很难落地。从事前设计,到事中交付阶段的跟进,事后线上系统运营及反馈、持续的优化迭代,都需要架构师充分主导或者参与。
敏捷开发,设计是很容易被忽略掉的一环,制度上,我们通过组织由运维、中间件、业务开发、数据库、安全风控各领域的架构师组成的评审会议,在算力和基础设施资源申请通过前,审核评估设计方案。
实际上,这个上线前的“事前预防”也还是有局限性,因为这个时候设计方案已经出来了,虽然设计文档评审前已经提前提交,但是没有能够参与到整个生命周期,深入程度有限,只能做到兜底。更好的机制是每个团队都有架构师的角色,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参与,这才是真正的“事前”。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跨领域的重点项目或者整个技术中心的项目,架构师才会主导或者相对深入的介入,而日常迭代,在设计方案、领域边界各方有重大分歧的时候,架构师往往是被动的卷入,变成居委会大妈的角色。覆盖的领域太广,架构师这个时候成为了瓶颈。而业务系统的架构恰恰是由日常的迭代逐步构建而成。后来全局架构组成立,架构师才真正开始分领域深入到更多业务的日常交付当中:
设计方案的负责人,作为Owner,为方案负责,并跟进交付,有权力有义务;
构建影响力。除了日常和开发工程师一起并肩交付,没有捷径,这个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和项目的积累,很难一蹴而就,这个过程中如果得到一线工程师和开发经理的认可,影响力就会逐渐形成,有更强的推动力,反之,则会逐步丧失影响力。架构师如果没有影响力,一切无从谈起。因为组织上,架构师不一定在一线开发工程师或者开发经理的汇报线上。中立客观的态度,开放的心智,也是构建影响力的关键。影响力是架构师 Leadership 的体现。
稳定性的保障,永远是架构师的核心关注点之一,稳定性指标是架构师必须要背负的。其中包括交付质量、可用性、弹性、系统容量等等,不深入到具体领域,很难去提供保障。为此,架构师需要有调动资源保障稳定性的权力。
技术文化的影响,架构规划的贯彻,除了常规的宣讲、分享以外,更为重要的是日常项目交付、技术讨论过程中的潜移默化。设计思想、设计原则、技术文化认同,这些不是说教能形成的,是在一个个项目迭代、一次次线上排障、一场场事故复盘会中达到共识的。
写在最后
以上,是今天讨论主题的全部。
很荣幸,军哥也加入这场技术战役之中!
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上,我才能够在全局上担负起架构的职责,推进架构的演进。敬请期待下一篇——饿了么全面服务化的架构实现和挑战;容器化实践与 DevOps 转变等。
公众号对话框回复 W,获取微信与我建立连接,微信空位不多。
-------
以往热文推荐:
人生的三个增长引擎与三个死亡螺旋!
“打工人”这个梗,怎么就突然火了?
更多精彩,关注我公众号,一起学习、成长
▲ 长按关注军哥手记,一起学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