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本塞源之论浅析

拔本塞源之论浅析_第1张图片
四句教

拔本塞源之论,出自《传习录-答顾东桥书》,此时王阳明五十四岁。

主要的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依次拆解:

第一部分:如果不使用拔本塞源的方法(或者不知道拔本塞源的道理,不要纠缠细节),天下人学习大道就会很困难。王阳明认为虽然这个事他知道,他的学说也说明白了,但是,大家迟早还是要迷失的。(为什么王阳明对“道”的传递这么没有信心,我不知道,知道的就是“道”或者“圣人之学”是不容易口口相传的)

第二部分:着重回答了顾东桥的问题,通过描述三代(尧舜禹)时期的大同社会,表达圣人之学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首先,引出了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这句可以自行理会,圣人是心怀天下的,最浅薄的,至少要理解到这个层面)圣人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呢?比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思,父子可能反目,兄弟可能成为仇人,圣人心怀天下,就提出了“父子之间要有亲,君臣之间要有义,夫妇之间要有别,长幼之间要有顺序,朋友之间要有信义”,简简单单的套路,建立了当时社会的秩序,又通过这个秩序,规范了整个社会,达到了大同的理想。

我们再来总结一下,圣人心怀天下,为了实现社会大同,提出了“父子”、“君臣”这种秩序,最终达到了效果。这个时候的好处呢,就是大家也不用去寻章摘句,只要遵守这么一套规范,就可以使社会的上上下下,三教九流都规范在一起了。

王阳明赞扬这个时候的圣人之学,认为“此圣人之学”,又简单,又容易遵守,很强大。

第三部分:三代之后,为什么不能有这样的天下大同了呢,为什么“王道熄而霸道昌”呢?(这里的王道,可以理解为圣人之学,霸道,可以理解为后世的邪说,偏向于一些功利主义的学说)这是因为,一些人借着“圣人之学”的壳,做了很多满足个人私欲的事情,比如富强的学说啦,权谋之术啦之类的,这些学说,可以满足某些个人的一时的欲望,但是对于社会的长久的安定,有害而无利。

第四部分:王阳明充分表达了后续儒者面临的问题,比如,想寻找最初始的“圣人之学”,但是,因为“霸道”占领思想的时间太久了,大家容易流于寻章摘句的功夫,却难以还原会最初的“王道”思想。(这里面,表达了很多种类型,但是这些人难以突破霸道、功利的积习,其中提到了佛、老,在阳明先生眼里,若有人想从此中获取圣人之学,是受到了蛊惑)

天下的儒者、甚至君王苦苦追寻,有时候竟然能得出“圣人之学是没用的东西”这种结论,阳明先生觉得痛心疾首。

第五部分:说了这么多问题,阳明先生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良知之明,万古一日。如果想解决困扰儒者这么长久的问题,只能采用阳明先生提出的良知的学说。

以上就是拔本塞源的整篇文章的脉络,里面需要注意体会的名词,“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圣人之学”、“王道”、“霸道”、“功利之心”,这几个地方需要好好体会一下。

拔本塞源之论,本来就是为大家寻求“圣人之学”的一个提示,从这里面,可能看不出良知之学的内容,但是,这里是一个提点,通过这个提点,可能在理解阳明先生的学说时,会稍微轻松一点。

钱穆先生在《讲义》中,说到了良知之学与这一篇拔本塞源之论的共同性,就是通过良知,达到人类最高的平等性,以及人群分工的个别的自由性。这句话,我都读不通,就只做一个浅析:

因为阳明先生做这篇文章,旨在正本清源,希望自己能够讲清楚寻求“圣人之学”的正途,希望大家不要总走弯路,而他的良知之学又是由此而来,良知之学(可以理解为心学)在这篇文章中肯定是能寻到蛛丝马迹的。

举个例子,圣人以天地万物为一体,采用“君臣、父子”的方法使得天下大同,阳明先生是不是也是心怀天下,但是,想用良知的手段,达到天下大同的效果呢?另外,这个天下大同,阳明先生在第二部分描写的那么美好,是不是就是他追求的理想呢?这两个问题,都很值得继续探讨。

我也建议不要研究的这么深入,毕竟,拔本塞源之论,起到了拔本塞源的作用就好了。

参考资料

《阳明学述要【新校本】》--钱穆
《传习录》--王阳明著,叶圣陶点校


原文链接:《答顾东桥书(12~15)》

你可能感兴趣的:(拔本塞源之论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