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从前年开始骑行的,到现在基本上两年了,两年来风雨无阻,我养出了浓浓的骑行兴趣。
刚开始每逢周六周日,或者是节假日,要么又是漫长的寒暑假,我基本上都是在骑行中度过的。
当然,这里需要补充一句,我所谓的度过,也就是每天都要把自己的山地车推出来,到外面骑上几十里地。
那时的骑行和别人所说的消遣,似乎是完全契合的,就是隔三差五有了时间,就一人一车漫无目的的骑行起来。
这就像我们平时所说的小酣,怎么看都有点差强人意,关键是越到后来我越感觉自己需要在骑行上获得更多东西,我太喜欢骑行了。
也许是天随人愿吧,就在去年,我从高中回到了现在的初中,从县城来到了一个乡镇,学校距离家也就有了两个小时的路程。
早上一个小时要到乡里,这是从县城开始走向教育,晚上从学校开始返程,这又是要到家里,就这样风风雨雨。
我开始了自己的骑行上班路,为了保证自己更好的骑行,我杜绝了一切的条件,比如说买汽车,或者是骑电动车。
为了上好班我必须每天骑行,日出出发,日落回归,虽然是风尘仆仆,但是我收获了很多东西,上一个学期写了那么多的诗。
我是边走边吟,在路上寻找灵感,并且随时记下来,传到网上的,到暑假之前,后头一看竟有二百多首。
也许这些东西对别人没有什么,难登大雅之堂,但是他让我幸福了好久,每天的骑行之路也就是诗歌之路了。
其实,我还有一个习惯,就是一边行走一边思考,很多和家庭教育相关的思想,都是在路上产生积淀下来,等到需要的时候就拿出来。
所以我这一路往往走走停停,看到了较为有价值的事情,就站住认真的观察,想起了一些事情,就要紧走几步,省的被周围打扰。
我一般走的都是乡间小道,一出县城,先拐进一个小村,出了小村,就是一条河,虽然是一条干涸的河,但是可以伴我十几里。
然后是弯弯曲曲的农村小路,正常情况下,很少有擦肩而过或者一路同行的,请注意这条路线,是我在许多套方案中删选出来的。
总感觉他最能够让我一路没有白辛苦,当然也有美中不足的,就是有几个乡村绕不过,出门和学校前边那些喧嚣也绕不过。
可是相比较而言,每天都能骑行,这些不如人意就一笑而过了吧,来来往往一个人拥抱一个美好的世界,我又干嘛去计较那些美中不足。
新的学期我又踏上了骑行之路,早上七点出发走向梦想,晚上七点回来满载而归,辛苦就当是为梦想和幸福付了费。
人这一生,有机会能够心满意足,像我现在,确实是要无比珍惜的,来来回回美不胜收清幽无限,孤单变成了高远,辛苦透了那么多的甜。
这让我想起了柳宗元笔下的渔翁,那个独钓寒江雪的千年传奇,我能不能也在骑行路上,像这个先贤致致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