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时间

日更第13天


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但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

                                                     ——《圣经》

张晓风有一篇散文叫做《当下》,其中写到:

如果我们可以活一千年,我们大可以像一株山巅的红桧,扫云拭雾,卧月眠霜。如果我们可以活一万年,那么我们亦得效悠悠磐石,冷眼看哈雷彗星以七十六年为一周期,旋生旋灭。并且翻览秦时明月、汉代边关,如翻阅手边的零散手札。如果可以活十万年呢?那么就做冷冷的玄武岩岩岬吧,纵容潮汐的乍起乍落,浪花的忽开忽谢,岩岬只一径兀然枯立。

然而大多数人只有七八十年的光景,除去前十年的懵懂无知少不更事,忽略后十年的精神痴呆垂垂老矣,划掉一半的黑夜,再抹去雨雪风霜等等不如意,留给我们的真正好时光,如此弥足珍贵。

现在的你处在哪个阶段呢?咿呀学语的天真幼儿?意气风发的无畏少年?中流砥柱的青年壮汉?抑或是古稀耄耋的白发老人?

但不管哪个阶段,活着,即是恩典。


在某个维度里,时间是匀速的,不会快一分,也不会慢一秒,更不会止息。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一年又一年,为什么我们会发现时间越来越快呢?心理学家有一个简单明了的解释:

对于一个5岁的孩子来讲,未来的一年相当于他已经度过的人生的1/5,即20%;而对于一个50岁的成长人来讲,未来一年只相当于他已经度过的人生的1/50,即2%。

而小孩子的生活只是吃饭睡觉哭闹玩乐,成人却要工作学习做家务忙忙碌碌觉得时间不够用。所以年龄越大,似乎时间运动得越来越快。相信这样的解释我们都会信服。

是的,吾生也有涯,这有涯的生命该如何度过呢?我们常见到两种人:

一种是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他们可以为了诗和远方变卖房屋家产,可以撇下一切环游世界,他们说要活在当下,要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另一种是拼命三郎是工作狂,在他们的概念里,享受生活是退休之后的事,他们坚信先苦后甜,认为年轻就应该用来奋斗,他们很少给自己放假。

在我们的意识中会认为第一种人只顾自己贪图享受不考虑家人孩子未来的保障,是自私不负责任的表现;而第二种人又对自己太狠心,因为没人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若还没有享受过这世界的美好就突然离开,那就太不划算。

大千世界人各有别,我当然不会去评判这两种人谁对谁错,但总觉得若足够智慧,任何事物都可以找到一个平衡点,也相信,其实很多人已经找到了这种平衡在过着我们都”向往的生活“。


赤条条的来,赤条条的去,什么都留不下什么也带不走,那我们走过的这一生有何意义呢?

很喜欢《传道书》中的一句话:

我所见为善为美的,就是人在神赐他一生的日子吃喝,享受日光之下劳碌得来的好处,因为这是他的份。

神造人原意是好的,祂叫人享亲手劳碌得来的福,因为这是应得的。若只是吃喝不愿辛苦,那早晚会坐吃山空引人讥笑,若只顾劳碌不懂享受,又未免得不偿失。

高尔基说: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

时间的流逝谁也无法阻止,那就把握当下,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孩童时代就尽情玩耍,读书时期就努力灌溉,情窦初开就试试恋爱,进入职场就创造未来。努力工作,享受生活,告诉自己,我没有白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话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