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过程中,各种问题不断,总是让父母们面临焦虑和压力。我所在的育儿群,妈妈们聊天时会时常调侃“育儿就是个大坑”。这些妈妈们,为了排解育儿压力,会时不时在群里吐槽:
一个新手妈妈说,6个月孩子牛奶过敏,自己母乳又不够,孩子吃不饱,晚上睡不好,体重不达标,正愁呢;
一个两岁孩子妈妈说,自己要上班,孩子跟奶奶带,但是跟奶奶的教育理念有冲突,并且最近发现孩子一点都没有安全感,还养成了一堆坏毛病怎么办?
一个学龄期妈妈说,自己孩子上学了,但是太好动了,学习习惯没养成,自己经常控制不住想打他……
育儿群中妈妈们在吐槽育儿焦虑、压力
育儿群中妈妈们在吐槽育儿焦虑、压力
育儿问题层出不穷,但作为新时代的父母,既不甘心照搬父辈的养育经验,自己又没经验,只能自己摸索。
刚开始我们总是热衷阅读育儿书籍,寻求育儿专家的指导,去研究别人的理论和观点,却发现很多书中的观点并不是基于真实的研究数据,它们有的只是作者的一家之言,有的只是单纯推崇当下流行的育儿法,甚至有的还有常识问题……
于是,我们开始怀疑别人,自己也没摸着门路,于是,变得更加迷茫,开始了新一轮的焦虑。
对于生活中时常面临焦虑和压力的状况,著名心理学家道格·亨施在《如何成为一个抗压的人》一书中,告诉我们,生活中的压力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我们要掌握一些对抗压力的技巧,提高自己的抗压力,才能化解焦虑,重新掌握自己的人生,重获自由和轻松。
而面对同样让人充满压力和焦虑的育儿工作,也是如此,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抗压技巧,才能轻松化解自己在育儿路上的焦虑。
道格·亨施《如何成为一个抗压的人》
1、增强自我效能感,成为自己孩子的育儿专家
因为第一次当父母,自己没经验,我们自信心不足,总是习惯将目光投向别人,却唯独忘了自己。
但《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的作者威廉·西尔斯告诉我们,其实就像世上没有完美的孩子,世上也没有完美的父母,更加没有一种最佳的育儿方法。
所以,即使新手爸妈,自己再不成功,但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任何一套经验,可以直接套在你孩子的身上。父母要做的,首先就是相信自己能解决育儿路上所遇到的所有问题。
这种相信自己一定能解决某事的自信,就是道格·亨施所说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高的人总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任务,即使遇到再多困难,也能坚持前进。
威廉·西尔斯《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
相信自己,在实践中体验成功
而关于提升自我效能感,日本作家久世浩司在《抗压力》中提出,增强自我效能感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反复进行“实际体验”,增加成功的体验。
也就是说,如果想增强育儿的自我效能感,就必须自己从每天与孩子的相处、养育实践中不断练习,从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对自己形成激励。
比如,对于是否要和孩子睡,女星马伊琍生完二胎后,就曾发了一篇微博长文感叹:
平时不怎么要抱的妹妹,突然要赖着妈妈抱睡,而自己也感受到被需要的快乐。
反观养姐姐时,听信了训练独立性的育儿理念,在最需要安抚和怀抱的年龄,反而原离了妈妈温暖的怀抱,一个人睡小床,现在看来全是满满的遗憾,分明是满足依赖感,越是从婴儿时期就得得到充分情感回应的孩子,长大才会有安全感才能真正独立。
通过实践,她发现跟孩子睡,既能满足孩子的依赖感,又能让自己作为母亲得到快乐。所以,她养育二宝时选择了和大宝不同的方式。
而对于是否应该跟孩子睡,曾被喻为育儿圣经的《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提到的亲密育儿法中,也提倡父母跟孩子“睡眠共享”,父母和孩子一起睡,并没什么不好,只要你和孩子睡得好。
同事说,她刚生孩子时,自己还没积累照顾新生婴儿的经验,孩子的奶奶就曾给她建议,孩子哭了不能抱,不然把孩子“惯坏”了。但是出于母亲的本能,她听到孩子的哭声就觉得焦虑,她赶紧抱起来安抚。每次,抱抱之后,孩子在她怀中安稳睡去。
其实有些做法,似乎都跟她曾经接收到的观点和经验相悖,她刚开始也不知道对不对,但她按照母亲的直觉和本能去做了,没想到结果却让她和宝宝都很舒服。她开始体验到了成功,她开始质疑某本书中的观点不一定科学,至少不一定是她和她的孩子之间的最好相处方式。
妈妈哄哭闹的孩子
后来她偶然读了《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里面提到对婴儿的啼哭,要及时回应,因为婴儿只是通过哭声跟父母交流,想让父母满足他的需求,会跟父母建立更好的情感联系。而这些观点与她之前的做法不谋而合。
原来,养育孩子,最重要的还是,相信自己的直觉和本能,在实践中不断地试验,直到找到最适合自己和孩子之间的最好沟通方式和相处方式,就像亲密育儿法中强调的一样,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是,使自己与孩子相互适应并感到舒适,就是最佳的育儿途径。过度依赖专家意见,可能会干扰你作为新手父母的知觉,阻碍你天生的学习能力,要做的是让自己成为自己孩子的专家。
所以,与孩子朝夕相处的父母们,应该相信没有人比你更理解你的孩子,自己化身为自己孩子的观察者吧,观察自己孩子的性情特点,以及他不同阶段的成长需要,然后以对的方式,给与孩子所需的爱,让他健康成长。
妈妈与孩子睡眠共享
2保持好奇心,让你育儿少些焦虑多点趣味
其实,育儿就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为此,台湾作家张文亮还写了一篇文章《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文中说,养孩子就相当于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孩子的成长缓慢,如果心急想揠苗助长,只能跟在蜗牛后面生闷气。
那如何让但如果换一种心情和角度,让育儿变得更有乐趣一些,结果就会不一样,这就需要我们在育儿过程中保持好奇心。
对于好奇心,韦氏词典定义说,“好奇心,就是希望自己能了解更多事物的不满足心态”。
若把育儿当成是一段奇妙的旅程,陪着孩子去冒险,去了解和经历不同的事情,我们就会发现,自己更能用欣赏的眼光,发现更多趣事,甚至宽容孩子的错误,让孩子的成长带给我们更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张文亮《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有心理研究表明,好奇心可以提高注意力,有助于我们了解更多新事物的细节,将有用信息自动分类。其实,孩子每一天都在成长和变化。好奇心能让父母保持敏感,更容易发现孩子的语言、行为和思想等各个方面的细微变化,并将这些变化归纳总结,让父母从中发现孩子的成长规律。
比如,对于一个正在语言敏感期的孩子,如果家长能够对孩子所说的话,保持好奇关注的状态,就容易发现,他对哪些词汇感兴趣,哪天又学会了新词等等,然后从细节中,找到帮助孩子提高运用语言能力的诀窍。
比如,我家孩子,最近这段时间正处于语言敏感期,我发现她经常会对大人说的某些话,十分感兴趣。比如有一次,看到市场上的鹅,我跟她说,“这是鹅、鹅、鹅”,她也跟着说,然后大笑起来,之后我们又一起笑着重复了很多次。后来,我由“鹅”联想到《咏鹅》这首诗,就教孩子背,没想到,她很快就背下来了。就在这样欢乐的场景中,孩子学会了人生第一首诗。
后来,我又发现孩子对蜻蜓、荷叶、山等词也很感兴趣,就特意在看到实物场景时,应景教她学含有这些词汇的诗,比如《小池》、《登鹳雀楼》等,很快,她也会读会背了。
小荷才露尖尖角场景图
对于在育儿过程中产生的焦虑,道格·亨施认为,我们虽不能直接降低焦虑水平,但我们可以将注意力和好奇心引导到选择的事物上来。
即当我们决定客观地注意一件事情时,我们的焦虑水平会降低,当我们对某件事感兴趣时,我们的注意力不是集中在情绪有多痛苦上,而是关注如何获得更多的信息,在学习和获取新知识面前,我们的情绪就会变成次要的。
意思就是说,如果父母保持好奇心,把注意力集中在“关注孩子成长”这件事情上,情绪就不会那么焦虑,能更加客观和宽容地看待孩子在成长中不同于成人的表现,甚至错误。
比如,有的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到了某个阶段,老是喜欢扔东西、爬桌子、爬楼梯,若不懂儿童空间敏感期的概念,他们可能就会不耐烦,会生气责备阻止孩子;若是父母有足够的好奇心,看到孩子的这些行为表现,就会积极了解儿童行为心理学、儿童敏感期等知识,研究孩子行为背后隐藏的成长密码,就会对孩子异于成人的行为,多一份理解,减少不必要的焦虑和压力。
再比如,有个妈妈分享说,最近她女儿秩序敏感期到了。每次,她回家敲门,女儿非要帮她开门,如果是爸爸奶奶开,孩子就要哭闹着要再开一次,孩子的奶奶很不理解。但她就会配合女儿,让开门成为女儿欢迎她回家的一种仪式。
孩子很多不可思议的执拗行为,都会发生秩序敏感期,这位妈妈正是因为知道了这些知识,就少一分焦虑,少一些控制,能更多享受育儿过程中的乐趣。
孩子给大人开门
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试错过程,若孩子犯错时,保持好奇心,多问孩子问题,才能让孩子在错误中学习,获得成长。
曾看过科学家斯蒂芬·格伦的童年成长故事。有一次,他从冰箱中取出一瓶牛奶,但没拿稳,奶瓶掉了,牛奶洒了一地。
他妈妈本来想发火,但转念一想,并没有责备他,而是说:“这么多牛奶洒在地上,真有意思啊,不如在收拾前玩一会儿。”于是,斯蒂芬·格伦真的玩了一会。
妈妈接着说,“牛奶是你打翻的,所以你要清理地面。现在有海绵、拖把和抹布,你选择哪样?”斯蒂芬·格伦拿着海绵和妈妈牛奶收拾干净。
妈妈又建议,“你还没学会怎么用手拿奶瓶,所以我们到院子,练习拿装满水的瓶子吧。”最后,斯蒂芬·格伦经过反复练习,终于明白拿瓶子需要握住靠近瓶口的地方,这样瓶子就不会掉啦。
就这样,经过妈妈的不停提问和引导,孩子学会了做事的正确方法,收获了成长。斯蒂芬·格伦长大后,在医学领域取得不少成就。
所以,保持足够的好奇心和趣味,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孩子看似奇怪的行为或者错误,不仅可以让你减轻焦虑和纠结,还能让孩子从中获得成长。
孩子打翻牛奶
3保持正念活在当下,远离育儿焦虑
曾看过这样的一则新闻,四川乐山一名小男孩小罗,拿着户口本去派出所要分户,不想跟爸妈一家了,要离家出走。原因是妈妈对自己的学习控制太严格了。原来小罗的妈妈,仅仅因为孩子一次考试成绩下滑了,就私下给孩子报了好几个补习班。
当我们在养育孩子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像文中的妈妈一样,过于担心未来,以致于我们总是把孩子现在某次的具体表现,跟孩子的成长和未来建立起来,马上评判孩子行为的对错、好坏,影响我们的亲子关系。
比如,孩子某次考试的成绩不达标,我们如临大敌,慌忙帮孩子报兴趣班、培训班,让孩子不堪重负,最后,逼得孩子只能用极端的方式跟我们反抗。
当孩子做某些事情觉得苦了累了,跑来想我们诉苦,仅仅只是想得到关心和理解,我们却冷漠地把孩子推开,训斥孩子为了未来不可以放弃。
孩子要分户
似乎我们和孩子所做的一切,都关系到孩子的整个成长,都和以后和未来挂钩,我们纠结焦虑,已经失去了活在当下的意识。
麻省理工学院的冥想专家乔·卡巴-金认为,正念是“有意识的觉察、活在当下以及不做判断”。
而《像青蛙一样静静地坐着》的作者艾利纳·斯内尔则认为,灵活运用正念,可以有效减少我们育儿过程中的压力。
首先,保持“在场”,全心陪伴
当下的时刻是非常重要的,过去不可追,未来尚未出现,在陪伴孩子的时候,我们要珍惜当下时刻。
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我们的大脑总是喜欢开小差,思想漂移,我们看起来人坐在孩子的旁边,实际上脑袋里正在想工作上的事情,生活中的烦恼,又或者我们正在回忆孩子上一次的测验成绩、比赛结果并不理想,然后,我们忽略了身旁的孩子,此刻正非常开心地想逗我们笑,或者让我们一起玩游戏。
其实无休止的担忧和回想,耗费了我们的时间和能量,此刻,我们要提醒自己,回到当下,好好享受亲子关系的乐趣。等休闲时间过了,再处理自己事情,寻找解决方案。
所以,与孩子在一起时,要全身心陪伴,因为时间过得很快,他们很快就长大了。
其次,见证并接纳孩子的表现,延迟评判。
艾利纳·斯内尔提议,要见证孩子的表现,不要企图改变他。但这一点很难,因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总是认为孩子应该有什么样的表现,他们需要怎样表现,以及他们必须怎样表现,我们才会满意。
《放学后》节目中,小女孩涂诗悦,在上粤剧培训班的期间,有点消极气馁。终于有一天,当老师让她单独留下纠正练习时,她情绪来了,她说,“妈妈我想休息一下”、“我今天不想练了”。
妈妈本来很着急,认为她应该表现更好,以为她是不是想放弃了,想训斥她,但她忍住了。她说,“好,那我们先休息一下再来。”休息过后,小女孩比之前练得更认真了。
后来,涂诗悦对节目组说,“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放弃,只希望妈妈能给我多一点时间。”
所以,我们要用观察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目前的行为,接纳孩子的情绪和表现。不要因为他们一时的表现不好,或者没有按照你的期望去发展,就焦虑,急于评判。因为误解,会增加孩子与我们之间的隔阂,让孩子拒绝和我们交流,反而不利于孩子成长。
参考资料:道格·亨施《如何成为一个抗压的人》
威廉·西尔斯《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
久世浩司《抗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