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建议所有医院都挂上这幅画!

去过中医院的朋友们应该有印象,医院的墙上总是会挂上一两幅穴位图,再不济也会有华佗或者张仲景的画像,恕我直言,跟这幅画比起来它们都弱爆了。

强烈建议所有医院都挂上这幅画!_第1张图片
▲宋 李唐 《炙艾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幅画名为《炙艾图》,也叫《村医图》,画卷乍一看描绘的就是个宁静的村庄,但细看人物的活动却感觉后脊背发凉。

强烈建议所有医院都挂上这幅画!_第2张图片
▲眉头紧皱的病人

医生正在用艾火熏灼病人受伤的后背,病人声嘶力竭地叫着,眉头紧皱。为了协助医生,壮年和少年抓着病人的两只手臂,甚至手都不够用,得拿脚踩着病人的腿。

强烈建议所有医院都挂上这幅画!_第3张图片
▲抓住手臂的壮年和少年

身边的女人因为害怕一只眼闭着,另一只眼又睁着,好奇医治的进度。画中人物脸上怜悯和愁苦神色,很难在传统诗意的中国画寻得。

强烈建议所有医院都挂上这幅画!_第4张图片
▲按住病人的女人

在医生身后,助手在给膏药哈气,可以想见治疗已经接近尾声。

强烈建议所有医院都挂上这幅画!_第5张图片
▲助手手捧膏药

画面中人物分三类:医生、病人、观者,病人与医生是整幅作品的主要部分,其余都是围绕他们来设计完成,在描绘人物发须时,用笔细劲一丝不苟。

强烈建议所有医院都挂上这幅画!_第6张图片
▲画中的人物

又因为场景里是令人窒息的疼痛,画家下笔很重,力量不均衡,人物衣纹的线条方而折、刚而硬。

强烈建议所有医院都挂上这幅画!_第7张图片
▲线条方而折,刚而硬

山石用粗细不匀的线条勾出形体,侧面用侧锋分出立体的面来,画家为了表现力量使用这种大斧劈皴。

强烈建议所有医院都挂上这幅画!_第8张图片
▲山石用大斧劈皴

作为曾经的宫廷画师,北宋灭亡后,李唐冒死从金营逃跑,投奔南宋,南宋建立初期没钱也顾不上重建画院,李唐只好流落街头以卖画为生。他一生画的山水很多,出名的人物画只有《采薇图》和《炙艾图》,恰巧都是这个背景下的产物。

强烈建议所有医院都挂上这幅画!_第9张图片
▲宋 李唐 《采薇图》 局部

特定时期决定了这两幅画的主题都是对宋代朝廷的热爱。《采薇图》借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用来讽刺投降金人的宋代同胞。《炙艾图》里的医生瘦骨嶙峋,并不富裕却正在全神贯注地医治病人。

强烈建议所有医院都挂上这幅画!_第10张图片
▲医生的补丁和医药箱

医生还同其他村民一样佝偻着背,受农活劳累成疾。

强烈建议所有医院都挂上这幅画!_第11张图片
▲所有人物都佝偻的背部

同我们想象中的医生职业不一样,他们不光要治病还要务农,这是曾经身处宫廷的李唐接触不到的,一方面为了反映民间生活疾苦,李唐画下了这幅民间风俗画;另一方面医生帮助病患脱离病痛折磨,与抗金将士救百姓于水火,某种程度上是契合的,病是可以治好的,抗战是能够胜利的,画作对朝廷将士也是一种激励。

强烈建议所有医院都挂上这幅画!_第12张图片

《炙艾图》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是唯一传世的中国针灸医疗史图证。画里的场景与宋代关于针灸的论著,《膏肓俞穴灸法》中的插图惊人的一致,可以称得上是中医史上弥足珍贵的史料。

在尚文人士气,重意趣自然,追寻高古清幽的宋代,画家们表现的多是自己的精神世界,李唐的人物画则反映民间疾苦,寄托对家国大事的殷殷期盼,也难怪他被誉为爱国主义画家称号了。或许他期待的是:人们病好了,国家自然也会好起来!

更多内容,请关注”艺萃”
本文为艺萃原创,转载请私信艺萃

你可能感兴趣的:(强烈建议所有医院都挂上这幅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