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 │ 创新时代,必须要快?且慢......

身处互联网行业,感觉特别涨见识。见识其拼命扩张,疯狂招募,还见识了太多像兔子一样跳来跳去的“人才”。好多人简历上平均在一家公司的任职时间只有几个月。很佩服聘用这种人的公司,有胆量!

这行业,“快速”成了信条与标准。太多人想走个捷径弄个爆款,或期待资本运作包装上市一夜暴富。就连读书,都整出个“解读版”,号称把知识当货卖,你没时间读有人帮你读。还真有人迷信这个,期望速战速决,以为吃了速食面就能得到各种营养了。土样土拿衣服。

业内某公司招项目经理。两个学历相同、背景相似、经验相近、专业水平相当的候选人进入最终的雇佣决策流程。

HR推荐B,可业务老大最终选了A。因为“A回答问题速度快,思维敏捷。B虽然沉稳,但是回答问题要思考,说话速度慢,感觉太软。这么挑战又关键的项目,性子软的人怎么能推动呢?”

我们常常仅通过不到一个小时的面试来为一个雇佣决策做最终决定。在这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往往很能分享自己特殊经历或过往建树、热情且健谈、看上去快速反应、快速做决定的候选人更受欢迎。而说话前必先思考、重视深度但内向的候选人往往被冷落。

可是结果如何呢?A看起来是快,但只三分钟热度。项目过程中有问题,未经审视就匆忙判断,急于求成,反而后来需要再调整,拖慢进程。项目推动需要沟通,有人挑战,他就强压,搞得别人不配合。结果不得不换掉他,项目失去最好时机。

B进了另一家公司,说话虽然不多不快,但每句话都显示出思考的深度和承担的勇气。不畏挑战,直面挫折,把握项目关键点与节奏,走一步有一步的落实,沟通高效,方案周全,决策正确。很快就被提升了。

太多人像“龟兔赛跑”中的兔子,行动速度快而跳脱。稻盛和夫却欣赏像乌龟一样踏实做事与坚持的人。可惜,现在这样的人还是太少。

任何工作任何领域都是积累,路线不特定,但磨练不能少。缺少积累,有可能知晓专业,但遇到实际的场景,就抓瞎了,无法真正解决问题或给出方案。创新也是,不是某个时间快速地想出个点子就叫创新了,创新意味着一个极其痛苦的孕育过程。时间不到,孩子根本出不来,还常常难产。

成长和成功,哪有那么多 “捷径”!只能一步一步前行,一个难点一个难点征服。只有在每一个“当下”做好,持续投入与耕耘,从“生手”到“熟手”再到“妙手”的一道道门槛,才能被甩在身后。你才能蓦然回首,笑看风云。

迷信速度,不如崇拜踏实。

你可能感兴趣的:(感悟 │ 创新时代,必须要快?且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