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的老师与粗暴的老师

教师应该是严格的,这是我向来的看法。

严格,并不意味着一副灭绝师太脸,一个严格的老师,可能言语是温和的,态度是亲切的。严格的本质,是对发展过程(无论是人格发展还是学业发展)的敏感和高效干预。

严格的前提,是对学生发展的严重关切与洞察,以及对事物(发展内容)的深刻理解。严格的起点,则是对学生的高期待,期待学生不断地挑战并完成似乎不可能之事。在这种期待之下,教师必然要对发展本身进行干预,因为学生往往会畏惧、懈怠或逃避,会被另外刺激但无价值的活动所吸引,会迫于同伴压力转移焦点,因此需要指导、协助、激励,甚至控制、制止、纠正,总而言之,教师要提供必要的反馈,以便使学生不断地回到发展的正道上来。这当然不是指控制每一个细节,而是指控制关键部分。

举个例子,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任务,这个任务应该是适合挑战的,目标明确的,并且往往有路线图的。那么,所谓的严格,就是指持续的不妨碍主体性的跟进,并学生提供各种反馈,以确保任务的完成。在这个过程中,不但包含了指导,也包括了必要的强制,甚至惩罚。

学生喜爱严格的老师。

因为严格的老师,能有效地帮学生获得成就,小到一个概念的掌握,大到整体的学业成就,当然,更包括做人做事方面的修炼。这些成就赋予学生以自尊自信,并帮助孩子形成内在的向上感。在过程中,学生也可能有抵触,有不满,甚至有时爆发冲突。但最终,这些反而成了关系的营养,成了发展中有意义的部分。

这样的严格的老师,我们称之为教练型教师。

可惜,与之相反的,有两种类型的老师。一是把放任当成自由,结果导致了学生的散漫,甚至威胁到了老师的自尊。这在新教师中尤为常见。自由本是一种收放自如的状态,而放任却是一种失控的状态。教师往往既控制不了知识,又控制不了自己,最终,当然变得对学生束手无策。这只是一个阶段,新教师要杀出这个阶段,重新获得掌控权。二是粗暴,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粗暴是一种无理解的控制或反应模式。不理解学生,也不理解知识,但是,通过语言或肢体暴力,可以向学生显示权力,从而迫使学生按自己的要求来,例如遵守纪律,或者陷入题海。许多粗暴的老师,还自我定义为“严格”,辩解说是为孩子好,实际上这是对教育的严重异化。

严格是一种能力,而粗暴则是一种态度。前者往往既需要很强的专业能力,也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而后者,恰恰是对教育的一种无责任感的简化,是应试时代许多教师的生存术。

在一切朝向严格的修炼中,都包含了责任、专注、坚忍、自律。这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然而,也是一条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之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严格的老师与粗暴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