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第238天,11.12季路问事鬼神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238天

《论语》学习第238天,11.12季路问事鬼神_第1张图片

原文阅读:

11.12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译文讲解:

季路(即子路)问怎样去事奉鬼神。孔子说:“人都没能事奉好,怎么能事奉鬼呢?”季路说:“请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说:“还不知道活着的道理,怎么能知道死呢?”

启发思考:

        子路这里的两个问题,涉及鬼神与人世间、生与死,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孔子的回答很值得思考品味。

        这两个问题是人类不得不面对的终极类的问题。《论语》中记录了,孔门弟子对于死后的世界、对于鬼神也充满了好奇和疑问。在《雍也篇》里,孔子在回答樊迟之问时所说过“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的话。

        尽管穿越千年,问题可能还是相同的,但想深入理解孔子师生对这两个问题的问答,我们还是先试着回到孔子生活的时代。如果看看比孔子略晚的墨子,他专门写有《明鬼篇》和人辩论,用各种例子证明鬼神的存在,我们就能多少体会到当时的整个思想环境了。可以设想,在当时,整个社会和民间普通存在着鬼神信仰,对于死后的灵魂如何安置充满未知的恐惧和疑惑。

      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这里讲的“事人”,是指事奉父母、上级、长辈、君主。孔子对于子路的问题并没有给出直接答案,但他的态度显然是认为,一般人应该把世俗社会生活先放在彼岸的鬼神之上。

      这里,孔子没有正面回答子路,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鬼神死生之事,搞不清楚,存而不论,所谓子不语怪力乱神。二是学习有次序,若论事奉鬼神是祭祀之事,那是国之大典、礼的核心,这是孔子重视的。但是以子路的学习程度,基本的还没搞清楚,还不可能去思考清楚更深刻的问题。

        所以,夫子没有断然地否定那个彼岸世界。但是,他现实主义地引导学生首先把此岸、此生的价值放置在优先地位来考虑,不在那个无法把握的虚幻世界上浪费精力。这是孔子一贯的态度,也是周代人文主义理性精神的进一步发展。

        子路问“事鬼神”无果,还是不清楚,他不甘心,又问“死”。孔子依然告诉他要先“知生”,才可能“知死”。

        孔子是知道的,子路勇武,轻生好义,甚至说他“不得其死然”,预言他有死于非命的性格趋势。也许,夫子此时确实没有特别重视子路的问题。没有强调!“邦有道,则得用于世,邦无道,能免于刑戮”。如何知死呢?就是你不要死!这个孔子说过很多遍啊,不过,依照子路的性格,他可能是学不会的,他就是会慷慨赴死的。子路的这种精神也是后世“舍身取义”的侠义精神的榜样之一。

        关于生死大事的问题,可能永远没有简单明晰统一的标准答案。死亡以及死后的存在,没有人不带着担忧与害怕的心情感到好奇的,然而孔子的态度很明确:和在现实世界里好好活着相比,那不重要,至少没那么重要。

        虽然我们无法把握死亡及死后世界是什么,孔子却相信,不管那是什么,必定和活着的现实有一种相似的连续性。我们的现在是这种连续性的一个环节或阶段,因为死去的鬼神就是我们的祖先,等到我们死了,也会在那个领域和还活着的子孙发生某种关系。既然如此,我们认真对待现实世上的种种作为人的原则与职责,也就等于为接触、了解那个领域做着准备。

        对于不在我们掌握范围之外的死亡、死后存在和鬼神世界,过度担心和恐惧无济于事,或者保持存而不论、先生后死,或者是向死而生,一跃而过…我们继续和所有的哲人和思想家一起思考。

        不过,按照孔子的态度,我们首先要做的,依然是努力去学习理解人间事务的道理逻辑,对于人事的因果有所掌握,我们才可能去更好地面对彼岸世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学习第238天,11.12季路问事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