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以来,团购从星星之火瞬间燎原,后虽经过千团大战杀的人仰马翻,但终究还是冲出了以美团和大众点评为代表的几家老牌团购公司坚挺到如今。回过头来看看2010年,这一年除了杀出了美团、点评等几家的确值得称道的公司外,我想它最大的意义在于这一年从骨子里点燃了国内的创业之火,笔者个人认为甚至可以将2010年定义为国内新技术、新思维创业的元年。之后几年,随着移动终端、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新思维的出现,直到2015年,国内的创业风潮彻底爆发。
根据统计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的企业数是1959.4万户。其中,从去年3月初正式开始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到今年5月底,新登记的企业就有485.4万户,平均每天新登记注册企业1.06万户,每分钟就会诞生7家公司。
每分钟7家新公司,这个数据的确令人咋舌。猛一看数据,笔者只想说,疯狂的时代终于来临!诚然,这是中国迎来了一轮利用新技术、新思维进行产业升级和经济系统结构重组的良机。但同时这个数据,又确实令人担忧!这么多创业公司、创业项目,他们的含金量到底如何?互联网+,到底是该侧重互联网,还是+?
尤其是近来在网上疯传的《华东020项目死亡名单》也佐证了市场的担忧!如今的创业环境的确是国内三十年来未有之大机遇,但从2010年到2015年仅仅五年的时间,为何一堆创业项目开始体力不支,甚至中途倒地?尤其是移动互联网领域,笔者借用一段元曲,真是“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笔者从团购开始亲历了一轮轮所谓风口、爆点,虽只作为一名草根参与者,但看多了不禁要问:创业这件事,到底怎么了?
如今提笔来写,突然发现如今的移动互联网创业现状跟十年前的地产时代何其相似。当年跟随着城镇化和现代化的步伐,大小地产公司都是想方设法到处圈地、起楼,然后烂尾。而如今不论是BAT背景的创业公司,还是众多小微创业者竟也在走当年的老路,唯一不同的是如今的创业者是借助移动互联网在各领域跑马圈地罢了。
其实仔细揣摩,会发现就算抛掉面上的共通处,其实如今的移动互联网创业时代跟当年的地产时代在骨子里也是出奇的雷同。唯一不同的是,地产商的资金是来自银行,而如今创业者的融资大部分来自于各种名目的创投公司。地产时代整体拉翻了国内的房价,而最后的埋单者也只能是消费者。那么问题来了,如今的移动互联网创业是否也会重蹈覆辙?
面对着一个个问题,而且是难题。市场上对于移动互联网创业的大面积爆发和死亡也引来了诸多非议,甚至唱衰。
尤其是如今各公司为抢占市场而采用的简单粗暴的补贴行径,更是另忧者更忧,为唱衰者又提供了庞大的佐证依据。
但是唱衰真的有理吗?
我们先看看到底什么是创业。
首先我们回到创业的本质,创业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创业其实是资源重组,优化提升资源的价值。落到现实,那么创业就是要一定程度上推动甚至完成某一领域的产业改造和升级。
其次,创业说到底是在做生意。创业者既然进入市场机制,那么就是商人。商人天生是逐利的。也就是说,创业者创业就是要挑能够产生剩余价值或者创造新的价值的领域。追逐剩余价值大致是工业时代的玩法,如今创业的切入点理所当然的是通过资源重组和产业升级而创造新的价值。
最后,创业是一种理智选择,并非冲动结果或者随波逐流。杰夫里提蒙斯说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结合运气的行为方式,它为运气带来的机会所驱动,需要在方法上全盘考虑并拥有和谐的领导能力。
所以说移动互联网创业应该是一个具备基本领导能力的创业者或者创业团队通过理智选择创业领域,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改造和升级某一传统产业,从而创造新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过程。
那么回过头来看看,目前移动互联网创业,到底有几个leader或者团队符合以上要求。我相信上文提到的《华东O2O项目死亡名单》里的公司一定是不满足移动互联网创业的基本要求,可能之一,可能更多。
那么请唱衰论者仔细拷打自己的判断,你们到底是在唱衰创业,还是在唱衰那些不符合创业素质的创业者和创业团队。
如果是唱衰前者,那么笔者只好跟您分道扬镳,道不同不为谋了。如果是唱衰后者,那么笔者表示反对,但可以探讨。
为何说唱衰后者,笔者虽不同意,但可探讨。
第一,笔者认为移动互联网创业精神最内核的地方应该在是海纳百川,给到每一个人自由发声和选择的空间。
第二,每一次产业重组或升级总是需要诸多参与者,哪怕只是将水搅得更混一些。只靠单一的创业者或创业团队,能撼动传统产业利益分配的机制实在太难。但蚂蚁吃象,参与者多了,总能从固有的利益链条上打开一口子
再三,投身即是成功的第一步。马云未成时,雷军奋斗日,谁就能料到戴上王冠的是他们!
当然,笔者并非一味鼓吹创业。笔者想说的是:要尊重每一个人、每一个团队的选择!至于是否具备创业素质,这个问题要留给每一个创业者夜半扪心自问。至于能否创业有成,这个问题则要留给市场和用户检验!
行文将毕笔者还是要不厌其烦地强调自己的观点:尊重每一个创业者,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
当然笔者必须也要说明,目前市场上的移动互联网创业,尤其是以O2O项目为代表,不靠谱的项目和玩法也的确四处可见。当然,这些项目和玩法最终肯定也会在市场和用户面前自现原型。笔者最近跟几家互联网创业公司的创始人交换观点,大家的看法竟都出奇的一致。比如在家电和3C产品维修这个细分领域深耕了几年的一修哥创始人闻春林就认为,应该用反证法去看那些项目不靠谱。笔者极为认同,这里就偷偷摆出他的观点。
不靠谱的项目的特点(用反证法看看下面这些条)
1、 创业,不是无厘头似的创造需求,而是迎合需求,同时沿着这个需求心里去引导用户释放更多需求!
2、 创业,不是刷数据,刷数据的结果是刷了自己和团队!
3、 创业,不是拼你有多少用户数量,真章在于有多少用户不会离开你。
4、 创业,不是为了融资或上市,那只是过程而绝非结果。
5、 创业,不是造神,创始人或CEO不是项目名片,项目名片是是否能够切中需求和满足用户!
6、 创业,不是简单在线上复制线下的业务,而是必须注入了核心的附加价值。
7、 创业,别太较真所谓的盈利模式,而应该冷静的思考你能为某个细分领域的经济总量带来多少特别贡献。
所以,最后送给自己也送给每一位创业者:选择前和迷茫时请还原自己的创业原点,不时复盘,找到并坚定自己的项目和团队真正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请忽略一切唱衰和质疑,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