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名创优品的低价,到底是如何去思考的呢?
渗透定价法,就是以低价进入市场,把价量之秤的砝码,尽量加到量的极致,获得极高的销售和占有率,又导致成本降低,价格接着降的定价方法。
渗透价格的缺点,是企业只能获取极低的毛利。但是,也有两个显著优点:首先,低价可以使产品尽快为市场所接受,并借助大批量销售来降低成本,获得长期稳定的市场地位;其次,微利阻止了竞争者的进入,增强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价格渗透,低价的核心是什么?
第一,这个市场必须足够大;
第二,消费者对价格敏感,而不是对品牌敏感;
第三,大量的生产,能降低成本;
第四,低价策略,能真的吓退现存及潜在的竞争对手。
渗透定价法的极致,就是免费。雷军曾经说过:互联网公司从来不打价格战,我们直接免费。
案例一:
叶国富,2013年,他创立了一个新的日用品零售品牌:名创优品。于是,这就涉及到定价的问题。日用品周转快,销量大,我们在第8期讲过“价量之秤”,量大,定倍率可以相对较低。这个行业平均定倍率大约是3倍。
那定多少呢?叶国富决定,使用渗透定价法:只定1倍定倍率。定倍率,就是零售价相对于出厂价的倍数。1倍,就是零售价等于出厂价。这太疯狂了吧,能做到吗?
叶国富用两年时间,开了1100多家名创优品的门店,然后聚合这些门店的订货量,去和工厂谈,别人都是二三十箱一次拿货,我要一万箱,你做不做?工厂估计高兴坏了。他说,但有一个条件,同品质情况下,你把价格打为原来一半,能做到吗?
过去,工厂很在乎毛利率,但在如此大单下,他更在乎利润绝对值。而且,他还可以用这个量,和上游的原材料企业谈判,压低进货价。所以,不少工厂是可以做到的。然后,名创优品在0.5元出厂价上,加8%~10%的毛利,覆盖总部运营成本,中国七大仓库运营成本等。再然后,直接供给1100家门店,用IT系统去掉一切中间代理。门店加32~38%的毛利,覆盖店员工资,租金水电,和最后一段物流。
别人是1块钱出厂价,卖3块钱。但名创优品,是5毛钱出厂,加10%,再加38%,最后到消费者手上的价格,还不到1块钱,不到别人的出厂价。那你能赚钱吗?关键是量。价量之秤拨到了极致,他说,只有周转率足够快,销量极其大,一年销售10亿以上,那就能赚钱。
我问他为什么要这样逼自己,他说:“因为我要把对手逼死。”名创优品在2013年底创立,仅仅4年后,2017年的收入已经达到120亿。
案例二:
惠普公司研发了一款高科技打印机,很纠结,是凭借新技术优势,用250美元高价入市呢,还是保持185美元常规售价不变?
当时市场上打印机大约150美元,惠普的新打印机虽然技术领先,但如果定价250美元,暴利的诱惑,会吸引大批追随者进入,一窝蜂投入巨资研发,然后为了市场份额,必然是价格战,最后市场极度混乱,直接损害惠普优势。最后,惠普定价185美元不变,用这样的方法,吓退追随者。如果真有不长眼的追随者还是要进入,惠普就会立刻降价到160美元,让对手无法收回成本。
案例三:
可口可乐进入中国后,也一直采用渗透定价法,以相对的低价格迅速占领市场。后来百事可乐公司也进入中国,但是作为市场追随者,他们在定价上只能跟随。但由于市场份额小,还需要投入很多宣传吸引消费者,所以百事可乐在进入中国后的十几年,一直没能盈利。这就是可口可乐的“渗透定价”策略。
案例四:
我们之前是给肯德基、必胜客、麦当劳等快餐巨头做纸盒包装的,如果要接到他们的单,那单价真是跳楼价,而且客户还要求逐年按比例降价,虽然订单量大,但生产成本并不低,在上海的企业朋友们应该都知道这一点。除了找上下游供应商降低原材料及物流成本外,我们在公司做了以下几点:
1、细分生产的各个环节,将每个环节细分几个小步骤,对每个步骤通过录像机进行记录,然后通过录像,分析员工操作方式,对于不必要的重复的劳动,占用劳动时间比较长的环节进行优化,尽量减少每个步骤的生产时间,以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2、尽量多用女工,最好是已有生育的优先,因为爱较劲的多,看到别人每天的产量比自己高,自己就会想办法超越她,另外已生育的女工相当稳定,在上海招人也很难;
3、鼓励创新,人人都有发言权,只要你觉得有地方可以改善,就可以提建议,只要理论上可行,不管目前能否做到,1条100元,公司会把建议分配到相应的部门来完成,相应部门接到建议负责落实,年终根据效益提升情况,对建议人及落实人再次奖励。我们公司很多设备,在同行业里都是没有的,这些设备都是集众人智慧与一身,最终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案例五:
199元买知识内容服务也算是渗透定价吧。记得李笑来老师在自己微信公众号里提到过,自己当初开课时是打算定高价的,可碍于朋友情谊和罗胖的坚持,勉强接受了这个定价。现在想来,如果这个订阅号的价格是1990,那么一定会有一批跟风者迅速模仿罗胖的模式争抢蛋糕,比如鸿观、晓说之类的都很容易走上这条道。如果是199,可以以较低价格,辅以心理账户、比例偏见等等消费心理快速占领市场,保证市场占有率,这样闷声抢市场,等其他人意识到再追来时,可以死磕自己,仗着体量大,占有率高干掉对手。
案例六:
老师,我做天猫保健品的,渗透定价法我们还是还是比较极致的,5元成本的减肥药,标价69元,拍下减65元,4元全国包邮,再加好评返现,瞬间冲到上万笔,抢下关键词第一名,每天搜索减肥词进宝贝2.5万访客数。每天卖800单到1万(价格回购69元)前期亏的5天内早已经回本,让后面追求者必死。
案例七:
我用的就是渗透定价法,同价的我更优质,同质的我价比你低。从入行开始,我深深牢记并坚决执行李嘉诚先生说过的,大意是如果一个行业的平均利润在百分之十,当然你做到百分之十二,十三都没问题,但如果你只取百分之八,九,那么你的财富会滚滚而来。事实就是如此,在行情好的时候,跟同行之间差距不是太大,在当下经济寒冬,却是生存,壮大的有力支撑。
案例八:
我是做餐饮打包的,我们店附近有了中学,我们就推出了五元盖浇饭,别人都是八元一份,我有中央厨房,现在每天卖五百多份,成本优势,逼退了所有竞争者,,,也挨了不少骂
案例九:
我从事白酒行业,单位是是中国传统四大名酒之一的泸州老窖。我们有一款知名的低端白酒,零售只有十几元,但是一年可以销售十几个亿。这就是渗透定价法的一个典型应用。别的企业根本无法生产出这么低价的同等质量产品。如果强行涉足这个品类的话,进来就意味着一定会大量的赔钱。如果想达到比我们的成本更低的话,投资也相应的要投入很多倍。这样就导致了竞争对手基本没有办法进入这个领域的现象。再加上我们传统四大名酒的品牌溢价。使得这款产品在市场上十分受欢迎。 我觉得渗透定价法适用的前提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这个市场必须足够大。如果不是足够大的市场,反倒需要用高举高打,培养消费者偏好的方式来进行品牌推广。也就是刘老师上个星期中所讲到的产品的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要借助渠道的使用,来减少销售阻力。
39.定一个高价卖东西,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撇脂定价法指的是,当生产厂家把新产品推向市场时,利用一部分消费者的求新心理,定一个高价,像撇取牛奶中的脂肪层那样先从他们那里取得一部分高额利润,然后再把价格降下来,以适应大众的需求水平,这就是所谓的撇脂定价法。撇脂定价法,又常常被称为高价法,是一种与“渗透定价法”截然相反的定价策略。
注意:
1、可以实现短期利润最大化;
2、可以用高价格提高产品身价,激起消费者购买欲;
3、可以用高价来控制市场的成长速度,使当时的生产能力足以应付需求,减缓供求矛盾;
4、为价格的下调留出空间。
在过去,使用撇脂定价法最多的行业,就是高科技行业。比如英特尔的芯片,诺基亚的手机,和索尼的彩电等等。这些行业,天然符合撇脂定价法能够成立的几个前提:
第一,因为高科技产品通常酷炫新奇,所以消费者愿意支付较高价格;
第二,高科技产品虽然贵,但还没有贵到像房产一样,大部分消费者是有能力支付的;
第三,没有采取较低定价的竞争对手存在。高科技产品通常有一定的技术先发优势,竞争对手跟进需要时间,所以给先入者一个“撇脂”的时间窗口。
案例一:
一位网友回忆说,1988年,海飞丝的洗发水,是被当作奢侈品来卖的。当时她妈妈的工资128元一月,而海飞丝卖28元一瓶,比他们家一个月买菜、买肉的钱加一起还多。所以她们全家都觉得,用海飞丝洗过的头,和别的头,就是不一样,她还常常向同学们炫耀:你闻闻,你闻闻,不一样吧。
为什么会这样?今天把海飞丝当福利送给员工,估计很多公司都拿不出手了吧。是因为当时生产成本高,所以贵,今天科技进步,成本降低,所以便宜了吗?
案例二:
二战结束后的第一个圣诞节,美国消费者很希望能买到一些新奇别致的商品,送给朋友家人和自己做礼物,度过这个来之不易的和平圣诞。一家叫“雷诺”的公司,看准了这个机遇。他们从阿根廷引入了一种叫“圆珠笔”的神奇产品。这个在今天再平常不过的东西,在二战的时候,美国人却从没见过。雷诺在美国量产了圆珠笔,成本只有0.5美元。雷诺决定,把成本0.5美元的圆珠笔,用10美元的价格批发给零售商,再用20美元的价格,卖给美国消费者。
你可能觉得雷诺公司疯了。但是,他们觉得,圆珠笔这东西在美国还是新鲜事物,大家没见过,奇货可居,而且又是圣诞节,卖多贵,估计都有人买。果然,这个成本价0.5美元,零售价20美元,定倍率高达40倍的产品,风靡全美国。
当然,后来自然是竞争对手蜂拥而至,圆珠笔的生产成本也从0.5美元,降到了0.1美元,而市场价也因为激烈的竞争,降到了0.7美元。但是,雷诺公司早已赚得盆满钵满。
雷诺公司使用的,就是著名的“撇脂定价法”。
案例三:
我是做手机连锁店的,三低、三平、三高是我们的定价策略。三低:30%的手机型号坚决低价,这类产品是市场关注度最高,也是透明度最高,销量最大的手机型号,用于吸引眼球,增加客流量,也就是渗透定价法。三平:30%的手机型号和市场竞争对手价格一样,这类产品属于中间层次,关注度和销量都是不高也不低的类型。三高:30%的手机型号,是坚决的高价。这类产品一般是新品和独家专供的资源机,甚至高于官网的指导价如iPhone7,小米mix,都是加价销售。也就是撇脂定价法。
案例四:
高价定价法是个护城河叫深和壁垒较高的行业,高科技啥的,说白了物以稀为贵。 渗透定价法是个后来者后发制人,较低的定价打破行业其他竞争者的步伐和迅速占领市场获得利益。 这两种方法没有高低,只有适不适合。
案例五:
我现在在做校园安防这一块,在五年前,这个项目刚兴起的时候,有一家公司他们推出的代理政策是设备收费,卡收费,收到的服务费收费!而五年后的今天,这个项目遍地开花,我们公司的政策是设备免费,收到的服务费全归代理商,只要代理商到公司拿卡就可以了!市场竞争相当激烈,我们就是要把公司的利润压到最低,从而迅速的占领市场,占领用户!
40.推出套餐的真正目的和价值是什么?
组合定价法,就是通过把不同商品组合在一起,集合定价,获取最大销售利益的定价方法。
案例一:产品线定价
比如电视,30寸、40寸、50寸、60寸,一直到120寸,甚至在每个尺寸里,再区分低、中、高配,仔细平衡消费者对价格的承受力,产品差异带来的价值感,和生产成本之间的关系,最大化消费者的购买。即便在“爆品”时代,这依然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有效的商业策略。
案例二:备选品定价
比如,你的手机一不小心摔坏了,去修,发现换个屏幕的价格居然接近整只手机的价格。某国际大牌轿车,你把配件买回来,自己组装一辆车,价格是整车的12倍。成品便宜,把备选品,也就是配件的价格,定得远高于成本,就是所谓备选品定价。
这种定价策略,还可以用在餐饮业,比如烧烤便宜,啤酒贵。吃烧烤口干,啤酒成为烧烤的利润点。
案例三:互补品定价
这个例子就太多了。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吉列剃须刀和惠普打印机。吉列的剃须刀架和惠普的喷墨打印机,都很便宜。他们这么定价的原因,是想通过与之互补的,需要不断消耗的刀片,以及打印机墨盒赚钱。还记得我们在“互联网五大基础逻辑”里讲到的“免费,都是二段收费”吗?互联网领域的免费,尤其是游戏,基本都是互补品定价。
这种定价策略,还可以用在空气净化器、净水器、胶囊咖啡机等需要持续购买耗材的领域。
案例四:副产品定价
如果你去买一条胖头鱼,鱼贩一刀把鱼头剁下来,鱼身的价格可以便宜很多,因为鱼头更有价值。所以,为了鱼头这个更有价值的“副产品”,鱼贩可以把鱼的其他部分的价格定得更便宜。
这种定价策略,还可以用在肉类、石油、化工等行业,因为它们常常伴有副产品。假如副产品的价值高,就可以将主产品定低价,从而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而将副产品定一个高价,从而获得利润。
案例五:捆绑式定价
比如,一开始我们说到的快餐厅,利用价格锚点的心理,推销套餐,就是一种捆绑式定价。再比如电影院销售的年票,健身房销售的年卡等等,都是其捆绑价格比单次购买便宜得多的捆绑式定价。
这种捆绑式定价,可以用在几乎所有零售行业,超市门口的水果礼盒,情人节花束,帮你配好的文具盒、书包,搭配了语音、短信、上网时长的电信套餐等等。
案例六:分部式定价
进公园时,先买门票,然后一些特殊项目,再额外收费,就是典型的分部式定价。以前装电话时,先交“入网费”,然后打电话时,按分钟收费。后来变成每月交“月租费”,然后再按分钟收费。
这种定价策略,可以用在自助餐厅,一口价之外,特别菜品,单独收费。廉价航空公司,除了机票之外,飞机上的每一样东西,包括水,行李空间等等,都要额外收费。
案例7:单一价定价
这是一种特殊的“组合定价法”,它把价值接近的商品组合放在一起,浮动毛利率,让零售价保持一致,比如美国的99美分商店,中国的名创优品,很多商品都是10元钱。这种定价法,让消费者避免对价格思考和比较,只需在心理价位内,选择价值感。
这种定价策略,还可以用在回转寿司店,麻辣烫,二手书店等等场景。
案例八:
假设一个教育机构,在学员报名的时候顺带推荐报一个资格证书,假设报一个学历的价格是5580,报一个资格证的价格是1580,而资格证加证书的打包价格是5980,这样消费者就会觉得自己省了1000多元。但事实上,资格证和学历都可以打八折,这样算下来,商家反而更盈利,这就是捆绑定价。 另外,机构可以给课程进行阶段性处理,分为初级、进阶和高级,在进行初级课程学习的时候会提及到进阶以及高级的课程,吊起大家的兴趣,让大家再去缴费学习更高层次的课程。这就是分步式定价。 同时无意间,会推销一些分散的小的课程,大家很感兴趣,于是不由自主的又买了。这就是单一式定价。 其实不论什么行业,不管什么东西,最常见的就是捆绑式定价,我们消费了太多原本不需要花的钱。给大家安利一个观点:当看到一个东西大家是因为觉得贵不想买的时候,不妨买下,因为除了贵意外,他都是优点;但如果是因为便宜想买的话,就别买,因为除了便宜就没有别的优点了。
案例九:
我爸爸卖鸡蛋饼,以前是加火腿肠5元,不加4.5元,找零很麻烦,前段时间他干脆这样定价:不管加不加火腿肠,一律5元。结果生意更好了,随然他不懂“锚定价格”,但却利用了这个概念改善了生意,只是不知道效果能持续多久。他们一定觉得你爸爸算错帐了,自己占便宜了。所以生意越来越好。
案例十:
学点商业知识真是有趣,那天在高速服务区吃饭,25元套餐3荤2素,30元套餐3荤3素,两个套餐都是荤素自选。吃晚饭和服务员一聊,25元套餐占了90%,看来30套餐就是价格锚,让25套餐显得很划算啊。
案例十一:
女性皮肤保养化妆品通过以上两种方式促进顾客买单消费。比如,氨基酸洁面霜298元,水凝乳780水润多重保湿晶露680,高效保湿霜980元,调色DD499元。全方位护肤保养系列套餐2637元。总得算下来价值感高,顾客又觉得优惠。再通过本苹果干细胞品牌免费体验试用,给制造顾客时间上和兴趣,感情沉没成本的大量投入,快速促进顾客买单。最后再以以后用完的空瓶来换购,每个空瓶立减30元换购本品牌产品,增加回头老顾客和吸引新的消费顾客。不知道说得好不好,以后一定多多思考。
案例十二:
我所在的通信领域,向基础运营商出售设备换和服务,在面对不同的市场、不同的竞争环境时定价策略不同。但最常见的是产品线定价法和互补定价法。硬件设备容量不同,价格不同---产品线定价;核心网设备免费,基站收费;基础软件免费,扩容软件收费--互补品定价
案例十三:
大学里有一种特殊的❝穷人补贴富人❞的菜品定价策略。因为大学食堂除了盈利外,还有一个原则是种类丰富但是菜品价格不能很高,于是就把成本高的菜价格定的低一些,成本低的菜价格定的高。
41.如何让大家买同一件产品,支付不同的钱呢?
价格歧视是一种让每个群体,甚至个体,付出他能接受的最高价的定价方法。它有三个等级:个体歧视,销量歧视,和区隔歧视,其核心在于如何把有支付能力的人找出来。
案例一:个体歧视
让每个人付出他能付出的最高价格。这种方式极其少见,通常通过讨价还价,拍卖等方式完成。比如电信公司拍卖手机靓号,腾讯公司拍卖QQ靓号,都属于此类。
案例二:销量歧视,
买得越多越便宜。这种方式相反,极其常见,我们以前说的第二件半价,也属于此类。
案例三:区隔歧视。这种特殊的价格歧视,充满套路
鞋子,衣服,甚至汽车业,常在商品上做记号,给不同区域,用不同价格,发不同的货,然后督查,发现“串货”,也就是特供欠发达区域的便宜商品,被卖到发达区域,就对相关代理商严厉惩罚。
再比如,人群歧视。老人票、儿童票,是一种典型的人群歧视,本质是向掌握支配权的成年人收取更多费用。优惠券也是,让低收入阶层通过收集、保存、携带、使用优惠券这些复杂动作,让低收入人群付出低价格,而让高收入人群因为怕麻烦,付出高价。
再比如,时间成本、机会成本的歧视。电影院的上午场、夜场就便宜,下午场和晚场贵,就是把贵的票卖给时间成本高的人,时间成本低的,你可以早起或者熬夜。持有“青年机票”的旅客,可以等候即将起飞的航班,如果有空座位就能飞,没有就回去。给机会成本低的人低价,给机会成本高的旅客定高价。
案例四:
A去公厕,看门大爷说1块,A说我看到刚进去那人是五毛啊,大爷说他是走着来的,而你是跑着来的......
案例五:
美国的大学和大医院就采用了价格歧视的方法,对于富人收高额费用,对于穷人甚至是免费从而实现大学和医院本身的非营利性营业目的。比如梅奥诊所,富人虽然交了高额费用,但只要能够治好病就行了,不亏!穷人免费治疗恰好可以让梅奥诊所的医生有丰富的治疗经验,这样各取所需,一箭三雕。
案例六:
作为通信业从业者,我必须透露一个小秘密。普通用户使用的宽带标榜100M、50M,但都会限定上行速率,一般控制在8M以内。而企业客户则布置专线,同样100M,不设上行速率,利于企业间、企业内部大型文件上传,服务器搭建,但价格往往相差10倍之多。这正是利用价格歧视,区分了企业与个人群体的差别。
电厂,对公司用电,家庭用电,价格也不相同。反正,对企业,什么都贵。
案例七:
餐饮业普遍采用区隔歧视,如某自助餐,中午一个价,晚上一个价;工作日一个价,节假日一个价。再比如某西餐店网上团购的三人套餐,原价280元,而团购价只要136元,但仅限于周一至周四使用。
案例八:
在这里给同学们一个建议,尤其是买软件,选好品牌以后购买最低配版本,因为一个软件公司想要在这个复杂的商业社会有竞争力并且还能生存下去,即使最低配的版本也是绝对够用的,细心一点就会发现,高几个档次的东西基本不怎么实用,高的只是一个心里安慰罢了。我属于百货业内人士,就知道比如一个品牌的衣服,老款有折扣,新款没有折扣,其实大家觉得这个很正常啊,其实不然,品牌就是以这样的方式筛选有购买能力的人,区别对待推送的款式,经常购买新款的人在品牌售后哪里会得到高一级别的对待和服务。哎,一切都是套路。
案例九:
依旧是航空公司的例子,我看完老师的文章,立刻打开了携程查机票价格,果然不出所料,今天和明天的飞机票价往往是这一两个月中最贵的票价。完全印证了老师说的价格歧视原理,它区分出了买今明天机票的都是有急事的人,再贵的票他们也愿意买,你说航空公司它不挣这些人的钱它不傻吗?
案例十:
在KTV白天时间很便宜!到晚上很贵很贵!还有超市做特价活动排好长好长队伍!基本都是早上,年轻人都上班!大爷和大婶有时间!时间过后!就恢复原价!年轻人下班一般没有很便宜价格!刘老师举个这两个例子对不对!
42.让客户定价的模式真的存在吗?
商家有巨大的库存压力。尤其是酒店房间、机票、演唱会门票,一旦过了时间,库存彻底报废。这种“逆向拍卖”的本质,都是用一种特殊算法,把商品的库存压力,和消费者占便宜心理,用不影响正常售价的方式,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案例一:荷兰式拍卖
荷兰式拍卖,就是先从一个最高价开始,不断往下喊价,只要有人接受,就成交。这种拍卖法的好处是,价格从高往低,一旦落入消费者心理价位区间内的最上限,他就会购买,因为万一此时保守,侥幸等待更低价,商品就可能被别人买走。
案例二:维克瑞拍卖
比如你想把自己的房子卖了,7、8个人都想买。你怎么才能把房子卖出最高价呢?也许你觉得价高者得就好了吗,但问题是,大家都会很保守,故意不喊高价。这时候,你试一试,用“维克瑞拍卖” 法。还是拍卖,最高出价者得房,但是,以次高价格付款。维克瑞说,在这种拍卖制度下,报低价不但不能赢得拍卖,还将让出高价者用你出的低价获得商品,所以,买房者会有更大的动机,报出高价,抢购你的房子。
备注:老师关于维克瑞拍卖我有一个问题。比如一套房子进行拍卖,我作为竞标者预期价格500万之内买入。假设第一个竞拍者给出的价格是400万(在我预期之内),那我马上可以报价1亿,击败所有对手,最后以第二高的价格400万成交。在这个情况下卖方并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这违背了拍卖的初衷。请老师帮忙解惑。答:很聪明的想法。规则之缝。所以,他们要限定每次报价的上涨幅度。
案例三:
我曾试着委托拍卖公司做过一场拍卖,拍卖公司为了吸引人气,将拍品70%定为无底价拍卖,30%的定为有底价拍卖。结果无底价的都拍出去了,有赔有赚;有底价起拍的有部分流拍。总体下来,小赚。关键是能快速去库存,回笼资金,目的也达到了。
案例四:
生鲜超市钱大妈每天晚上七点开始打折,每半小时将一次折扣,八点半左右是七折,大概是到十点多还是十一点价格为零,随便拿,根据观测,一般都是在七折的时候商品就全部清完,下班晚的人享受到优惠,店铺又没库存,这是不是也是拍卖一种。
案例五:
除了消费者定价的逆向拍卖,如今的互联网时代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商家去库存呢? 1.旅游尾单,因为有人临时有事不能来,为了不影响团期,旅行社会根据时间的临近情况,以及其低廉的价格吸引消费者迅速采购,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我加的一个公众号就叫旅游尾单,干的就是这个活。 2.唯品会,帮助商家去除过季的库存,以限价特卖的方式在网上进行销售。这是由商家定价,以折扣特卖方式集中消耗库存的一种方法。目前唯品会已经做的非常好了。
案例六:
谷歌广告位的拍卖方式是:第二高价+1美分。官方公布的原因是为了避免广告中介刻意抬高价格。看完这篇文章后,我觉得原因可能不仅仅是这一个。
案例七:
我父亲在十年前就告戒过我,在做生意的路上,最关键的是要减少犯小错的机会,尽最大努力不要犯大错。不要急进,十年二十年后可能你不是发展最快的,但你可能是最棒的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