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的商业逻辑,流量思维迈向用户思维

无论是互联网还是线下实体店,过去的商业模式都是建立在流量之上的,也就是通过流量转换从而实现商业价值。比如你在北京开一家饭店,肯定希望在西单、王府井、中关村这样的地段,这里拥有巨大的人流量,进店人数就比较多,生意就可能比较好,而你需要的则是高大上的装修和不错的品牌提升饭店转换率。

互联网时代,流量为王

到了互联网时代,流量更是重中之重,只不过大家把线下实体店改为了线上网站,如果你把网店开在淘宝这样的“黄金地段”,就有可能获取大量的流量,如果开在一些不知名的电商网站,很可能死掉。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模仿淘宝开一家电商,最终还是死掉。你只看到淘宝这个平台,却不知道淘宝已经成为流量中心,这才是淘宝的核心所在。没有流量的平台,就算你网页做的再美观,支付流程做的在流畅,网站的安全级别在高也没用,因为没有用户光顾,也就不会有店铺入驻,久而久之只能崩塌。


可以说,互联网的上半场,流量就是生意的核心,任何产品的销售和服务的售卖都先考虑流量,先找到最佳获取流量的方式,才能构建自己的商业模式。所以,出现了许多补贴形式获取流量的方法,总归大部分人的注意力总是往有优惠的方向聚集,补贴给用户几块钱,实际上是在吸引潜在客户到店铺,进而促进交易。说白了就是拿钱买流量,甚至很多公众号和微博也是这样的套路,比如早期微博的红包大战,一个粉丝换算下来可能5毛钱,现在需要几元钱,就比较贵了。记得2018年早期也做了些抽奖活动,4000块钱大概1万粉丝,也不便宜。


这个时代的商业逻辑,流量思维迈向用户思维_第1张图片

流量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还是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发达,早期互联网发展迅猛,但流量集中在百度这样的巨头手里,大家打开浏览器查询内容大部分还是选择百度,淘宝这类网站,所以这些网站都是流量入口。但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再具备这样的流量入口,智能手机上大量的App将流量碎片化,用户想用什么服务就打开什么App,不再需要通过浏览器搜索。这对我们来说有好有坏,好的方面就是小企业也有机会在BAT生态下生存,坏的方面是流量入口的缺失,导致我们需要不断的购买各种碎片化流量,成本较高。

移动互联网时代,深入运营,以人为本

这个时代,普通人如果一直拿钱砸流量还是很难存活的,成本太高。所以说,互联网已经从流量时代进化到运营时代,我们需要不断的提供服务促进用户的转化和留存。很多电商疑惑自己该如何转型,核心思想还是把用户当成人,而不是当成流量。如果你把他们当成人来对待,你们会慢慢拉近关系,用户也会更加认可你的产品,从而实现销售和分享。


这个时代的商业逻辑,流量思维迈向用户思维_第2张图片

目前社交市场高度繁荣,所以这里蕴含着巨大市场价值。我们需要与用户深度沟通,在销售产品之前增加一个交朋友的环节,我们还需要创造更有人情味的文案,创造更好的用户体验,然后希望用户也能帮我们分享产品,从而形成良好的口碑。有过销售经验的人都知道,通过转介绍来的客户往往成交率比较高。


这个时代的商业逻辑,流量思维迈向用户思维_第3张图片

为了打破碎片化的干扰,最好能把这些用户放在一起管理,也就是通过社群来运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对社群内的客户深度运营,不断的分享、沟通,让用户更加肯定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并不断分享给身边朋友,从而形成社群的良性扩展。虽然社群的方式在前期不会迎来大规模销售,但会让用户更加关注你的产品和你的人品,一旦认可你这个人,无论销售什么产品用户都是买单的。

不过很多人的误区,就是用流量思维运营社群,这可能是长期以来禁锢的流量思维导致的,大家做的项目大部分还是创建一个流量入口,持续拉新并且转换,一旦成交就不再管老用户,结局就是一个个社群逐渐走向衰亡,自己也透支了信誉,用户不仅不会选择续费和购买产品,还可能跑去骂你。反而那些对自己社群深度运营的人,只好好服务小部分垂直用户就能活的很好,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做社交变现,而不是流量变现。

不管怎么说,今天我们所做的事情是为了三年后的自己,持续积累自己的社交资产,三年后很可能迎来爆发。而社群是比较好的积累形式,当然也有其他方式,但核心思想还是把用户当成人,对他们进行深度服务。


这个时代的商业逻辑,流量思维迈向用户思维_第4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个时代的商业逻辑,流量思维迈向用户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