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人文始祖

伏羲还有一项巨大的贡献,那就是发明了龙图腾。

相传伏羲对野兽动物非常有研究,并以蟒蛇的身、鳄鱼的头、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红鲤的鳞、巨蜥的腿、苍鹰的爪、白鲨的尾、长须鲸的须创立了一种图腾,这种图腾被命名为“龙”,也从此刻开始,开启了龙图腾成为中华民族图腾的历史。

然而这种“龙”的形象,只是后世的一种说法,对于龙到底是个什么模样,自古就没有定论,各持一词,而通过有龙形象的器皿、纹饰来看,有的有翼,有的无翼,有的有角,有的无角,更有良渚文化中的兽身龙、查海遗址中的蛇形龙,可以说形象各不相同。

而“龙”形象的形成,实际上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的历程,直到最后才成为了现今龙的样子。

西汉时期的龙形象,身体细长如蛇,而且身尾不分,末尾有鳍;头部似鳄鱼,角似牛角,且前端略带弧形;分为有翼、无翼两种,有翼的翼似鸟翅;兽腿,足分兽足、鹰足两种,都为三趾。

到东汉时期又发生了变化,主要以老虎的形象为主,身尾分明,个别有鳍;角依然似牛角,顶端前卷,也有似鹿角的;都有翼且兽腿较长。由此可见,东西汉“龙”的形象差别非常大,竟然出现了老虎的形象。

之后一直到隋朝之前,龙的形象都是以虎形为主出现的,只是在其个别体征上有些差别。

到唐朝时期,“龙”的形象才恢复到蛇体,而且体态丰满,身尾不分,脊背至尾部都开始有鳞;头部似鳄鱼,上唇长下唇短,顶端成尖形;头部的角演变成为分叉的鹿角,同时又吸收了狮子形象的特点,圆而丰满,脑后有鬣;而龙翼已经演变成为飘带形,但是龙爪依然为三趾。

到宋朝之后,龙的形象走向了相对程式与统一并臻于完善,龙的形象被定性为“九似”。所谓“九似”,则指“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而这种形象的龙越来越接近今人对于龙形象的认知。

然而此时的龙开始出现了四趾龙,这是与之前龙的形象有较大改变的地方。而到元朝之后,开始出现了五趾龙,但是从此往后,三趾、四趾龙被称为“蟒”,五趾龙才能被称为“龙”,而“龙”也仅限皇帝来使用。

除此之外,元、明、清三代,龙的造型基本上没有重大的改变,但是此时却越来越重视龙所代表的地位,也就是皇权。

从宋开始,龙纹就开始为帝王所独占,平民百姓不能滥用龙纹,不准穿有龙纹的服饰,龙袍更是只有帝王一人能穿。

到了元代,对龙纹的垄断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元世祖忽必烈曾明令市街商店不得织造或贩卖日月龙凤纹的缎匹,违者除没收其缎匹外,仍要将犯人治罪。

到明代龙纹的使用和控制更为严格。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曾明文规定:“官吏衣服、帐幔,不许用玄、黄、紫三色,并织绣龙凤纹,违者罪及染造之人。”

清代皇帝服饰的龙纹也有明文规定,据《清史稿·舆服志二》记载:“皇帝朝服色用明黄,惟祀天用蓝,朝日用红,夕月用白。披领及袖皆石青,缘用片金,冬加海龙。”

关于中国龙的产生,在历史上曾有多种说法,其中以“神异动物说”和“图腾合并说”最受后世认可。

《辞源》中解释龙为“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后来有不少学者认为龙就是鳄鱼,甚至有人认为中国最早的龙是湾鳄、扬子鳄,这是“神异动物说”比较认同的一种说法。

闻一多先生曾在《伏羲考》中提出,龙“是一种图腾,并且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这就是“图腾合并说”。

“图腾合并说”更加容易让人接受,早在原始的社会状态下,因为认知能力低下,无法解释许多自然界的神秘事情,于是便构想出一种超人格的、超自然力量的存在,也就是图腾崇拜,以此作为人们的精神支撑。

而“龙”图腾的创造者,因为后人找不到源头,于是就安插在了伏羲这第一个圣王的身上。

1971年,在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了一件“C”形青玉龙,后经考古确认,该玉龙属于距今约七千多年的红山文化遗物,也就是说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中国土地上就出现了“龙”的形象。

因为从远古中国人就开始对“龙”进行崇拜,所以后世中国人都称自己为“龙的传人”。

言归正传。

相传伏羲氏在位一百一十一年,因其对后世贡献巨大,且为公认的第一个“王”,所以后人对其极为推崇,认为其列为“三皇”毫无争议,是“三皇之首、百王之先”,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

后世经常将太昊和伏羲合为一人,实际上并非如此。

在先秦的诸多典籍中,言太昊则不言伏羲,言伏羲则不言太昊,太昊与伏羲并无任何瓜葛。举个例子,出生于战国末年的荀子,他在《荀子·正论》中提到了“太昊”,而在《荀子·成相》中又提到了“伏羲”,两名共见一书,可见伏羲跟太昊并非一人,至少在战国之前不是。

到西汉时期,古文经学大家、大儒刘歆从其政治目的出发,将伏羲与太昊相附而并称,推之于古代帝王世系之首,其后班固引之于《汉书》,后世史籍相继采纳这种说法。

伏羲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后世儒家将其进一步神话,尊其为五方上帝之一,称“东方上帝青帝”。

既然讲到了伏羲氏,那就必须要讲讲女娲。

“女娲”这个名字,始见于春秋末战国初的蒙学课本《史籀篇》,而“娲”这个字是女娲的专用字,也就是说没有其他地方可以用,这就像武则天为自己设计的名字“瞾”一样,只有她自己可以用。

根据司马贞的《三皇本纪》记载,女娲氏也是“风”姓,而且也是人首蛇身。

注意,《三皇本纪》里可没有说女娲氏是不是女性,只是说他(她)继伏羲氏之后而统治天下,同时也没有明确他(她)跟伏羲的关系,只是说伏羲之后经历了数代,女娲氏才被推举为天下之主。

不仅如此,《三皇本纪》还说:“无革造,惟作笙簧(shēng huáng)。故《易》不载。”也就是说他(她)在位的时候没有什么大的贡献,只是发明了笙簧的乐器,所以《易经》中并没有把他(她)记进去。

在这里,司马贞开始认为像伏羲、女娲这样的先祖,人的属性已经大于了神的属性。当然这只是以他代表的一部分人的认识,因为这些先祖在历史上太过古远,后世难免会对他们进一步神话。

果然,经过后世的不断传说,先是逐渐给女娲赋予了女性性别,之后又赋予了女娲一个身份:那就是与伏羲同为一母,为伏羲的妹妹(也有说法是姐姐)。

自此开始,女娲神的属性越来越被强化,最终成为了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最后跟伏羲一样,成为了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

1942年出土于长沙的《楚帛书》里有这样的记载,它说在天地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混沌状态之时,先有伏羲、女娲二神,结为夫妇,后生有四子,分别为青干、朱四单、白大柟(nán)、墨干。这四子后来成为代表四时的神,由他们轮流代表四时。

《楚帛书》是目前中国出土的最早最完整的先秦创世神话记载,它认为伏羲、女娲跟盘古一样为创世神,是开天辟地时就存在的圣灵。

但是此时还没有二人造人之说。

到唐朝时,明州刺史李冗的《独异志》中才记载:“昔宇宙初开之时,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又自羞耻。兄即与其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於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

这里可以看到,唐朝时才有人认为,在天地初开之时除了伏羲和女娲外没有其他人,是伏羲与女娲二人结合之后才有的后世人类,所以他们不仅是创世神,也是人类的始祖。

也正因为后世对其人类始祖的定位,所以才演变成为“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这在东汉末年应劭的《风俗通》中就有体现。

相传上古的某一天,女娲经过黄河的河畔,不禁若有所思。

自开天辟地以来,有了天地万物、山川湖海,但是似乎缺少一些生灵之气。

当她低头沉思时,看到黄河河水里自己的倒影,顿时恍然大悟,原来世界上还缺少了像自己这样的“人”。

于是,女娲就参照自己的外貌用黄河的泥土捏制了泥人,再施加神力,泥人便变成了人类。

于是女娲便致力于“造人工程”,但是即便自己再努力,但是造出来的人依然很少。于是她用一根藤条,沾满泥浆,挥舞了起来,结果泥浆洒在地上,瞬间都变成了人。

但是即便如此,女娲依然知道人总有死的那一天,那么自己造的这么多人岂不是都要死去?

于是女娲创造了嫁娶之礼,教会人们结合之法,之后便可以世代繁衍。

也正因为此,后世又将其尊为主职姻缘与情爱的皋禖(méi)之神。

而在希腊神话中,人类的创造者其实有三个。

希腊神话将人类历史分为五个时代: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英雄时代和黑铁时代。黄金时代的人类是克洛诺斯创造的,白银和青铜时代的是宙斯创造的,而英雄时代的人类则是由普罗米修斯创造的。

一般认为,普罗米修斯用水和泥土塑造了人类,之后让他的好友“智慧女神”雅典娜赋予了人类灵魂。

犹太人的神话也有造人的传说,《圣经》里有记载,说上帝用尘土造了一个人,并用生气吹进他的鼻孔,从而有了亚当。因为有繁衍生息的需要,于是上帝又从亚当身上取出了一条肋骨,将它作成一个女儿,这就是夏娃。

从这么多地域的造人神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共性的东西,那就是人与土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什么古人会有这种认识呢?其实就恰恰说明,人类通过对事物的观察,比如种子从土地里发芽生长,比如人死后丧葬埋于土地等等,本性地认为人就是来自于土地,最终也要融化于土地。

而关于女娲的传说,还远远不止“造人”这一件,她还还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是“女娲补天”。

根据西汉《淮南子·览冥训》记载,远古时期的时候,相传撑起天的四根天柱倾倒,从而致使九州大地裂毁,大火蔓延不熄,洪水泛滥不止。女娲作为创世神,不忍人类遭受如此大难,于是炼出五色石以补好天空,折神鳖之足撑起天的四极,灭大火平洪水,这才使得人类恢复正常生活。

关于导致这次天塌地陷的原因,其它古籍记载有所差别。

《论衡·谈天篇》和《三皇本纪》记为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交战,共工用头去撞世界支柱不周山,导致天塌地陷;《淮南子·天文训》记为共工与颛顼之战;《淮南子·原道》记为共工与高辛氏之战;《雕玉集·壮力》记为共工与神农氏之战;《路史·太昊纪》记为共工与女娲之战。

不管是什么样的记载,最终都表达的是古人对于女娲补天丰功伟绩的赞扬,对女娲这样的民族始祖的崇拜。

自从“女娲”这个名字在《史籀篇》中出现之后,“女娲”的事迹才在后世的《礼记》《山海经》《淮南子》《汉书》《风俗通》《帝王世纪》《独异志》《路史》《绎史》《史记》等典籍中出现,而且神话色彩越来越浓。

在这些典籍中,女娲的名字很多,娲皇、灵娲、帝娲、风皇、女阴、女皇、女帝、女希氏、神女、阴皇、阴帝、帝女等代表的都是女娲,可见后人对其人文始祖的历史认同,同时也体现了其在上古神话中的崇高地位。

中国文化的根基里一直是男权思想占据主导地位,那么为什么会将女娲定义为女性的人类始祖,加以膜拜呢?

抛开神话传说,翻看中国历史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中国远古社会大体可以分为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

我国境内最早的原始居民是生活在约一百七十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他们会用天然火,还会用简单打制的石器,生活以采集和狩猎为主。当时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他们要随时提防洪水猛兽的袭击,于是他们少则十几、多则几十个人聚在一起生活,这就是原始人群。

直到一万八千年前,在北京周口店出现了山顶洞人,他们已经学会人工取火,开始采用磨制和钻孔技术来制造石器和骨器,这个时期估计就是燧人氏所生活的时期。

山顶洞人过着氏族公社的生活,氏族是原始社会时期人们按血缘关系结成的社会组织。在氏族内部,人人平等,共同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分配劳动果实,有公共墓地等。

氏族公社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又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

距今六千年前,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母系氏族公社进入到繁荣阶段。母系氏族按母系血缘确定亲属关系,女性在氏族中起支配作用。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氏族和陕西西安的半坡氏族,就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

而我们所说的伏羲和女娲所处的年代,大体应该在这个时期。为了展现曾经有过的母系氏族公社历史,后世极力推崇女娲这样一个女性部落首领,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历史传承。

再后来,大约距今四五千多年前,我国黄河流域的一些地区进入父系氏族公社阶段。父系氏族的特征是男子代替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起着支配作用,人们按父系血缘来确定亲属关系。山东泰安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典型反映了父系氏族公社阶段的情况。

所以结合人类社会的真实发展,对于上古神话传说的演变,国学大师钱穆曾经做过精辟的分析:“中国古代历史传说,极富理性,切近事实,与并世其它民族追述古史之充满神话气味者大不相同。如有巢氏代表巢居时期,燧人氏代表熟食时期,庖牺氏代表畜牧时期,神农氏代表耕稼时期。此等名号,本非古所本有,乃属后人想象称述,乃与人类历史文化演进阶段,先后符合。此见我中华民族之先民,早于人文演进,有其清明之观点与合理的想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四章 人文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