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萱小蕾、图丨网络
▼
罗二娘一出场,我就以为她是罗府嫡女、是大太太生的。如此自信,又有些想要嚣张跋扈的感觉。
接着才发现她也是庶女,只是心机重会来事拍马屁,大太太便宠她一点。
当然,在她的角度来看是被宠。可在大太太的角度和心理上,只是利用,只是“养兵千日用在一时”的棋子之一罢了。
同样是棋子的还有庶女罗十一娘,她和二娘的用处,就是长大后挑一门有利于罗家和大太太亲生子女的亲事。
备选的有两家,一个是燕京炙手可热的永平侯大将军徐令宜,一个是茂国公府的败家子王煜。
嫁徐侯爷,是因为他的正妻是罗家大太太的亲生女儿元娘,而元娘病得很重,不久于人世的样子。她害怕自己走了儿子谆哥受苦,所以想要让自己家妹妹嫁一个过来做继室,代替她照顾儿子。虽然这些妹妹也都是姨娘们生的庶女,但也好过她丈夫的那些妾室或别人家女儿。
嫁给王煜,因为他姐是姜家儿媳,这姜家属有力的那种人家,元娘想让儿子跟姜家结亲,所以要先给铺路。也不管那王煜秉性如何,是否可托付。牺牲自己一个同父异母的妹妹,元娘跟她母亲罗大太太自然是眉毛也不会眨一下,区别只是看两个妹妹分配到哪一家罢了。
十一娘还没察觉时,二娘就已经明白了,所以才会沉不住气对十一娘说“得陇望蜀”这样的话来。
二娘想得的是蜀,也就是做姐夫的继室,原以为大太太也会劝元娘选自己。
哪知她娘跑来说:“姜少夫人看中了你,向大太太提亲,大太太同意把你嫁给王煜。”
按理说听了这话得慌,可二娘还淡定地继续写字,慢悠悠地回应她娘说:“娘,你肯定听错了,王煜那样不堪,母亲怎么可能把我嫁给他。”
听她娘继续说消息千真万确,二娘还是不愿相信,并且说:“不可能,我不信,母亲向来疼我、向来厌恶十一娘,要嫁也是嫁她,怎么也轮不到我。”
她娘听不下去了,苦口婆心说:“傻孩子,她是厌恶十一娘,可你想一想,你跟十一娘又有什么区别?在她眼里,你们是卑微的庶女,为罗家谋利益的棋子罢了。”
看到这,觉得这二娘也有些可悲。做为庶女被人看不起没什么,自尊自爱也可以。
但是自信过头,就成了傻。毕竟大太太做为家里的主母,本来就是瞧不上她们这些妾室和妾室儿女的。
这种瞧不上中,有时还会包含一些憎恨,比如看《知否》时,盛家主母也是恨妾室林小娘和她女儿明兰的,因为她们抢了自己在丈夫那里的爱和宠,抢了自己的风头,甚至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知否》中的明兰,跟这里的二娘处于同样的位置,比较起来,觉得明兰聪明多了,至少她知道自己母女是不讨大太太喜欢的。当然,那盛家的大太太也更单纯直爽一些,喜欢不喜欢都放在脸上。
而罗家大太太,表面上一团和气,心里却是狠毒无情的。考虑的自然也是自己的利益,才不会真的去宠一个妾室的女儿。
二娘还把大太太对她的和气当成了宠爱,那不过是因为她好利用,好掌控,好对付罢了。宠不宠爱的,那是不存在的。
平时没啥大事情,给你点小甜头,说点好听的,对你客气一点,不过是表面功夫。
你要当真了,以为有大事时人家会帮你,会站在你一边,会为你出头,那就想多了,反过去质问,就更尴尬了。
人家可能会嘲弄你不自量力,自作多情,自以为是,还会问你哪来的自信觉得他会对你真的好?
为了不落到这个地步,不受这样的打击,还是随时随地保持清醒,不要高估自己在任何人心中的地位。
虽然低估自己时,有可能错过一些好人好事,但同时也能维护住自尊和淡定从容的形象。
可高估自己,却经常容易“从高处摔下来”,或因此受到打击和伤害。
比如一无所有的状态下,认识一个富足有能力的优秀人物。相处时觉得对方客气礼貌对自己蛮好,于是逢人就说那人跟自己关系很好。
有事时去找人家帮忙,人家可能根本就不见你,或者认为你太唐突。
因为人家的客气礼貌是对每个人都如此,或是因为当时觉得你还有某种利用价值才理会你。
因此,摆正自己的位置,清楚自己的斤两,不低估和自卑,但也不盲目自大自信。
这样才能做到收放自如,不卑不亢,并且对他人不会有过多的期待,也不会因为他人一时的态度误会自己的重要性。
而且高估自己的分量,容易有种“狐假虎威”的意识,从而做出些自大狂妄的行为来,结果事后无人帮你收场,只能默默尝苦果。
但低估自己的话,反而更安心踏实,谨慎行事,同时还有可能因为不招人厌而收获意外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