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宗岳《太极拳论》与太极拳
清道光年间,直隶广平府人杨露禅(1799年-1872年),原名杨福魁,字禄躔,他奔走于冀豫间,倾赀从河南陈家沟,师从“牌位先生”陈长兴(1771年-1853年),学得一套叫绵拳、或叫囮拳的陈家拳术。艺成之后,在永年城关传授拳术,当地的士绅子弟纷纷向他拜师学艺。武氏昆仲三人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老大武澄清1852年考上了进士,1854年去舞阳做了县令。一个偶尔的机会,他在舞阳的盐店里发现了山右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他跟两位弟弟说,王宗岳的拳论,与他们跟杨禄躔学到的拳,是一个道理,好好研读拳论,宝贝全在里面了。老三武河清(1812年-1880年),字禹襄,号廉泉,他壹志于拳艺的研究和理论总结,日后被武式(郝式)、孙氏等太极拳界,尊奉为开派立宗的一代宗师。老二武汝清,1840年考中进士,去刑部做了京官,以刚正清廉名满京城。他赴京城为官期间,将杨禄躔举荐到京城授拳。由此,原本局限于乡野村落,呈一拳一脚之能的拳技,开始登临大雅之堂,由此,这套拳,被冠以“太极拳”之名,登上了历史舞台。
“山右王宗岳”,山右,盖指太行山以西,今山西境内。除此,王宗岳是谁,什么年代人,生活境况如何,他跟谁学了太极拳,他的太极拳是何等表现形态,他是不是有后裔和传人等等,所有资讯都一概不详。虽有各派“好心”人,出自一私之利,为王宗岳找出各地故里,甚至还为王宗岳娶妻生子,这些都不过只是无稽之谈。所以直到今天,“王宗岳”,依然是个谜。
杨福魁,以“杨无敌”的雅号风靡京城,他的儿子杨班侯,也被举荐任清旗营武术教官,被授予武德骑尉官职。班侯弟子全佑,被后世称之为吴式太极拳开宗立派之祖。杨家两代人的传奇人生,并一再被各类文艺形式所演绎,“杨禄躔”也被同音俗传为“杨露禅”。诚如杨季子《拳家杂咏》所咏:“功令推行太极拳,于今武术莫能先。谁知豫北陈家沟,却赖冀南杨氏传。”从杨露禅、武禹襄开始,几代太极拳人在王宗岳《太极拳论》的旗帜下,开启了太极拳广布之先。到了民国年间,太极拳被尊为“国术”,在“强种强国”的召唤下,“功令推行”,风靡大江南北。建国后,太极拳又被打造成全民健身的重要手段,风靡城市乡村。改革开放后,在邓小平“太极拳好”的号召下,太极拳逐渐以特有的中国形象走向全球。据不完全统计,而今全球有一亿五千万的太 极拳爱好者。太极拳,俨然成了中华民族的一张文化名片。
二、传统文化与太极拳
太极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大宗师》“大道,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句,太极与六极并用,是对宇宙广袤无边的描述。而作为哲学层面的太极概念,则是在汉儒统经达用,神化儒学经典之后,才出现在《易经·系辞》中。
马王堆帛书《易经·系辞》里“是故,易有大恆,是生两仪,两仪生四马,四马生八卦,八卦生吉凶,吉凶生六业”句,被汉儒演绎为:“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从此之后,由太极,分阴阳两仪;由两仪分少阴、少阳、太阴、太阳四象;由四象推演为乾、坤、巽、兑、艮、震、离、坎八卦;由内外两卦、上中下三爻的阴阳消息,相互比较,推演为由六爻组成的上下两卦,合成六十四卦。太极,由此上升为宇宙万物的本体。太极理论,也逐渐演绎为:由敌我双方、天地人三才的优劣势竞争性分析,所构建的六十四个数理模式。《易经》也由此被推为六经之首,备受儒释兵墨诸家所推崇。太极阴阳二分,生生不息,周而复始,四象矩阵,定性定量,错综交互,凡此等等,铸就和强化了历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维模式。
将“大恆”误作“太極”的原因,通常的观点以为,为避讳汉文帝刘恆之名,改大恆为太極。其实,在战国时期的文字里,从“亙”、从“亟”的字,极其容易误写误读,而“太”、“大”,也同样容易误植。
随着宋明理学的兴起,周濂溪的《太极图说》首创了“阴静阳动”的太极图,他图文并茂的《太极图说》,像是一个极具结构主义色彩的图式,多层次、多角度的图解了太极。并对宇宙万物、社会伦理、人类个体等等,各类结构体内部的种种参数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宇宙发生、发展等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完整的阐述。由此构建的天人合一的结构图式,为宋明理学开拓了道路。周濂溪,也由此奠定了他在宋明理学中开山鼻祖的地位。
当今盛行的阴阳鱼图式之太极图,最早见诸我国文字确载的,当系元朝初年袁伯长先生的《谢仲直易三图序》中。他说:“朱熹嘱其友蔡季通如荆州,复入峡,始得其三图焉”。三图中的“天地自然河图”,就是阴阳鱼图式的太极图。据传,此图“世传蔡元定得于蜀之隐者,秘而不传,虽朱子亦莫之见”,后为谢仲直所获。朱熹嘱其好友取得的这幅太极阴阳阴阳图,竟然连朱熹本人都无缘得见。而此太极阴阳鱼图,以图文形式现世,则是在明朝初年赵撝谦刊布的《六书本义》一书中。
明万历二十七年,来知德先生“杜门谢客,穷研经史”,完成《易经集注》一书,他精心研制的《梁山来知德圆图》,把太极阴阳鱼图进一步的精准和细化,将伏羲之图与文王之图相互融合,将河图洛书的精髓与太极阴阳鱼图相互接洽,以天地人三才中的理、气、象、数,兼以对待、流行、主宰之理,以“对待者数,主宰者理,流行者气”为原则,构建了他的宇宙模式。为后世太极拳理论“一气流行”和“相互对待”,奠定了理论基石。
周濂溪的“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他的这种阴阳互动说与动静分合之理,几乎被王宗岳《太极拳论》全盘的接纳。而将周子旨在讲述宇宙生成之序的“太极”之理,纳入一己身上,以己身之太极,去体悟天地太极之理,这与明初理学以吴康斋为代表的太极圣学通俗化有关。特别到了明中晚期,从儒者到士大夫,几乎到了言必称太极的地步,这为太极“圣学”与凡胎俗躯、一拳一脚的衔接,创造了条件。
而李时珍的三焦与命门,一原一委,一体一用,在“两肾之间,二系著脊,下通二肾,上通心肺,贯属于脑,为生命之原,相火之主,精气之府。人物皆有之,生人生物,皆由此出。”,他的命门三焦理论,影响了赵献可、张景岳的“命门学说”。“命门居两肾之中,即人身之太极,以生两仪,而水火具焉,消长系焉。故为受身之初,为性命之本”,赵献可、张景岳的的“命门学说”,为太极拳修炼中的一己之太极,找到了切实的出处。同时李时珍“鼻为命门之窍”,也突破了传统中医“鼻为肺窍”的局限。人在呼吸之时,鼻窦为命门之窍,显然比鼻为肺之窍,对隔膜的沉降要求也更高。而这一要求,也决定了只有逆腹式呼吸,才能让呼吸更为深入绵长。这为太极拳内功修炼中的“阴阳颠倒”、“水火既济”,提供了理论基础。
太极拳理论中所显示的理学思想,表面上虽然严格遵循程朱“以理为气之主宰”的精神,而骨子里又透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的陆王心学。且以戴东原的“知觉运动”理论,来作为“躬行践履”,为太极拳把玩一己之太极,来探究宇宙之太极之理,找到了切身体悟的理论基础。这与清季理学大家蒙古正红旗人倭仁(1804年-1871年)的理学观点极其吻合。倭仁赞同宋儒叶仲圭的观点,以为“太极在人心为喜怒哀乐未发之中”,“未发”性之本体,“已发”是感物而动。倭仁的“存诚以养未发之中,谨几以验已发之和,此日用切要工夫”,这一“诚”字,契合于一身之日用切要之中,处处去体悟“未发”、“已发”之“中”之“和”,为日后将太极拳演进为儒学者修养性情的日用工夫,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石。
另外,太极拳论中,“三教无两家”、“予知三教归一之理,皆性命学也”、“三教三乘之原,不出一太极。愿后学,以易理格致于身中,留于后世也可”等等,显然也是在受到了倭仁“佛老之学已经先儒辟斥,何必哓哓再辨”、“学以当务为急,那有工夫管此闲事”的思想影响。对倭仁肃然起敬的曾国藩,更是从“格物”、“诚意”两处致功努力,以“身”、“心”处处,一句一行,切己体察,穷究其理。“吾心,物也,究其存心之理,又博究其省察涵养以存心之理,即格物也。吾身,物也,究其敬身之理,又博究其立齐坐尸以敬身之理,即格物也”,倭仁、曾国藩的这些立身切要功夫,对其时或此后京城士大夫阶层的影响力,无疑对太极拳从拳脚之能,擢升为性命之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种拳艺形式,一旦赋予了“太极”之名,它就不仅仅只是一项体育运动,更不能只作为逞一拳一脚之能的武术来界定它。它也不同于魏晋玄学的清淡,也区别于佛教的公案清修或棒喝禅悟。太极拳以天人同体之理,得日月流行之气,从一气流行的拳架训练,到四手对待的推手训练,不偏不倚,不将不迎,知觉运动,尺寸分毫,要旨在于一举一动中,去提升自身的“知觉运动”能力,由此启发一己之“眼耳鼻舌身”对于世事外物之“色声香味触”的感知水准,把握世事万物将发而未发、预动而未动的端倪中,去观照和感触阴阳消长的机,进而“允执厥中”,在流行、对待之中,当行而行,当止而止,内外交养,在放卷而得其“时中”。从体育之学入手,进阶为修身之道,进而渐入性命之功。太极拳是一门调控身心的学问,是一门反求诸己的学问,是一门性命践行的哲学。
无论是一项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抑或是一项传统的武艺技法,抑或作为修身养性、调控身心、反求诸己的学问,抑或是一门性命践行的哲学,在一百七、八十年间,从陈家沟、赵堡镇、永年、北京,一直走向大江南北,走向全球,而今成为全球上亿人群所热衷、拥戴的文化现象。太极拳,已经突破了小众人群闲暇消遣的范畴,已经突破特定区域的屏障,太极拳习练者身上所浸润的传统文化因素,诸如独具太极文化特质的价值观、思维模式以及行为模式,也日益成为亿万太极拳爱好者所崇尚和景仰。太极拳这种春风雨露,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已经开始以“阴阳相济”、“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以柔克刚”、“后发先至”等等,独具太极文化特色的方式,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为人们提供解决诸多纷争和矛盾的另一种方案。
三、太极拳理论的发展阶段:
1854年,武澄清在舞阳盐店发现《王宗岳太极拳论》以来,这些稀而弥珍的拳谱,几经微显阐幽,彰往察来,传承者参会自己的体悟,他们在修炼拳艺的同时,也发展着太极拳理论。在短短的四五十年间,太极拳理论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太极拳理论的初创期。这一时期的文论内容,主要是围绕着舞阳某盐店获得的王宗岳《太极拳论》相关文字,会参了武禹襄等诸家讲论,侧重的是习练者自身的身体感悟和心得。这一时期的拳论,以两条脉络流传于世:其一是武禹襄将所得王宗岳拳论,加以释解后,赠贻杨家。杨家几代拳学者在此基础上加以窜益。最早见诸关百益于1912年十一月刻印的《太极拳经》,之后多附录于杨、吴两家公开出版的诸家太极拳论著中;其二,李亦畲得诸武禹襄赠贻的拳谱后,附以小序及五字诀等拳学心得,手抄三本,其一赠予舍弟李启轩,其二赠予弟子郝和,其三自存。俗称“老三本”。其中李启轩藏本,于1929年由李福荫重编次序,夹杂他家讲论,油印作《廉让堂太极拳谱》分赠好友,1935年4月,此本在太原题作《李氏太极拳谱》铅印付梓刊行。
第二阶段为太极拳理论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是以《太极功源流支派论》为代表,俗称“宋氏家传本”。此阶段拳谱,将李亦畲“老三本”中“不知始自何人”的太极拳,一下子与许宣平、李道子、韩拱月、程灵洗、张三丰、僧仲殊等众多佛道仙尊发生了关联(宋仲殊,其实只是宋时诗僧仲殊的误植)。这一时期的拳论,从一拳一脚的运动感悟中,“先求知我性”,而推及天地人之性。由一身一己之拳艺心得,向无形无象、尽性立命延伸。于拳史源流而论,纷繁芜杂,或荒诞不经,但却别具魅力,就像是黄山的云海,变化万千,神秘莫测。同时,此谱对后世武侠影响也最大。
第三阶段是太极拳理论的巅峰阶段。这一时期是以杨家传抄的太极拳老拳谱(三十二目)为代表,俗称“三十二目”。此谱的部分内容陆续见诸杨澄甫、董英杰、陈炎林、田兆麟、顾留馨、沈寿等相关太极拳图集中。而以影印本形式,全本面世的只有吴公藻藏《太极法说》及杨振基藏“杨澄甫家传的古典手抄太极拳老拳谱”。此拳谱,具备自身独特的拳学理念,且具系统的理论层次,文论内在逻辑严密,将太极拳理论从原本的呈一拳一脚之能,升华为“自天子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尽性立命,穷神达化”的性命之学。
陈家沟和赵堡镇的拳术,一直没有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以及上述三个阶段的太极拳理论。指导他们的《三三拳谱》,其实是来自形意拳、心意拳的理论。陈家沟直至陈鑫编著《太极拳图说》才开始以易经卦象,来建树他们的太极拳理论。民国十八年,赵堡镇杜元化因参与陈鑫《太极拳图说》的出版补订,由此得到灵感,开始蹈袭陈鑫的理论,来构建他的《太极正宗》。
四、太极拳的理论体系:
(一)、核心价值观:性命之学
总纲“张三丰以武事得道论”,虽托伪张三丰之论,实则采信了“来瞿唐先生圆图”所附之释义“流行者气,主宰者理,对待者数”,从理、气、数角度,来阐述天道人事。之后,直接将话题指向了最为本源的哲学命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张三丰以武事得道论”云:“故乾坤为大父母,先天也;爹娘为小父母,后天也。得阴阳先后天之气,以降生身,则为人之初也”、“前天地者,曰理;后天地者,曰母”、“理,化先天阴阳气数,母,生后天胎卵湿化”。生命,就像是一颗豆豆,后天的胎卵湿化,譬如孩子十月怀胎,瓜熟蒂落,呱呱落地之时,就开始禀受了天地大父母的“命性赋理”,就像是豆皮里的豆瓣与胚芽,开始萌发新生命之芽了。《黄帝内经》认为,肾藏精。人的两肾就像是两瓣豆瓣,先天至精,一炁氤氲,谓之命。而“命门”,乃人身之君,乃一身之太极,两肾之中是其安宅。就像是萌动新芽的豆苗,元始真如,一灵炯炯,谓之性。一炁氤氲,得一灵炯炯,仿佛性命之灯,刹那间被点亮了。
明白了人之生,总纲也非常智慧的直面了人之死:“夫欲寻去处,先知来处。來有门,去有路,良有以也”。人死后去了哪里吗?那得先知道您是从哪里来的;既然知道是从那扇门进来的,也自然应该知道,得从那扇门出去么?!“良有以也”,世事万物,大凡就是这种原委啊。接下来,总纲又强调说:“可知来处之源,必能去处之委。来源去处既知,能必明身不(之)修”。既然知道了死生原委,那么一定也该明白“修身”之要了。
“张三丰承留”所倡导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心法,仿佛华夏文明的炯炯灵性,像是点亮华夏文明的火种盒,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常续永绵的核心价值观。以天地乾坤为大父母,以伏羲为人祖,尧舜禅让,灯火相继,华夏文明的社会价值体系,其实是建立在直面生死的前提之下的。我们的先祖之所以能直面生死,在于他们内心深处另有“延年药在身”,在于他们内心深谙“死而不朽”,“元善从复始”之道。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鲁国叔孙豹如晋,晋国执掌国政的中军将范宣子向叔孙豹请教“死而不朽”事,叔孙豹言:“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三不朽”,并非人人都能做得到的。“口授张三丰老师之言”称,只有“大而化之者,圣神也”、“大成文武圣神”、“圣神之境”者,才能死而不朽。而太极拳则是“先觉者得其环中,超乎象外,后学者以效先觉者所知能”,“以体育修身进之”,以“手舞足蹈”的採战之术,结合自身拳架套路训练的阴阳採战与两人推手训练的对待採战。老拳论明确指出,太极拳是“自天子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能如是,表里精粗无不到,豁然贯通,希贤希圣之功,自臻于曰睿曰智,乃圣乃神,所谓尽性立命,穷神达化在兹矣”。太极拳正为凡夫俗胎指明了一条,人人皆能希贤希圣,人人皆能曰睿曰智,进而尽性立命,阶及神明之路。“无论智愚贤否,固有知能,皆可以之进道”。
(二)、人格结构:精气神
“太极体用解”云:“理为精气神之体,精气神为身之体。身为心之用,劲力为身之用。心身有一定之主宰者,理也。精气神有一定之主宰者,意诚也”。“太极文武解”云:“文者,体也;武者,用也。文功在武,用於精气神也,为之体育;武功得文,体於心身也,为之之武事”。精、气、神,用于身,体于心,用于理,体于意诚,潜移默化于每一位中国人的身心之间,构成了传统中国人的独特的人格结构。
气,由“炁”与“氣”简化而来。炁,上面是无,下面四点为火,意思是一种无形的看不见的能量。《性命圭旨》认为,人十月怀胎,得自父母的祖炁为二十四铢,相当于旧制的一两。而一旦呱呱落地,来到世界上的一刹那间,仿佛像是手机接通了云端的存储,立刻开始下载来自天地的正炁。天地正炁合计为三百六十铢,合旧制十五两。两者相合为老秤一斤。《性命圭旨》对来自父母的能量称作“祖炁”,貌似现代科学所称的基因,而“盗”得天地的“正炁”,更像是“死而不朽”的文武圣神,他们代代上传到云端的各类软件。这是华夏文明代代承继的正能量。“祖炁”与“正炁”,构成了人之初最为基本的先天元炁,也是人与动物最为根本的区别之所在。就像是手机,这是“人”牌手机的初始设置。氣,水谷入胃,化生气血。营气以和调五脏,洒陈六腑,内壮肉膜络,外壮骨筋脉。卫气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像是手机的防毒软件,抵御外邪侵入。先天之炁与后天之氣,构成了人格结构中维持“身心”日常运作的行为态势与基本面貌。
先天至精,一炁氤氲的赋命,构成人格结构中最为本源的元精。人生之初,赤子混沌,这元精著于祖窍,昼居二目,而藏于泥丸,夜潜两肾,而蓄于丹鼎。《黄帝内经》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丈夫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益泻……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泻”,“夫精者,生之本也”,“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发毛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后天,五脏六腑在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的共同作用下,也逐渐生化成精,这些后天之精与先天的至精,构成了人格结构中司生殖、化生天癸、主齿发筋骨、宣发七情六欲的生生不息的生理能量。《黄帝内经》说:“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这些生理能量作用于身心,又直接与七魄相关联。
原始真如,一灵炯炯的理性,构成了人格结构中最为基本的元神。《黄帝内经》说:“两精相搏谓之神”,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的相互作用,生化成后天之神。先天的元神,与后天两精相博而生成的神,构成了人格结构中与天地之理相贯通,以天地之理为法则,制约引导精气运行的心理能量。人的心理能量,作用于身心,由“任物”到“处物”乃至“应物”,是一个逐渐完善,逐渐递进的过程。“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太极拳的“应物自然”的至高境界,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定是在不断的拳架、推手训练过程中,由任到忆,由忆到存,因志而存变,因思而远慕,由审识处物以臻随感而应,应物无方。这一过程中,“心”这款软件的升级,又必须是在“身”的不断的修炼中得以完成。“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先天元神与后天之神相互作用于身心,又直接与三魂相关联。
精能化气,气能化神,神能还虚,三者又相互制约、相互提升,散发出中华文明特有的人格魅力。优秀的人格结构,应该是炼魂制魄,惩忿窒欲,降龙伏虎,戒嗔戒色,炼情归性,是故,圣人,以魂运魄。而常人的人格结构中,烦恼妄想,扰苦身心,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是故,众人,以魄摄魂。
“人生太极解”云:“此言口、目、鼻、舌、神、意使之六合,以破六慾也,此内也;手、足、肩、膝、肘、胯亦使六合,以正六道也,此外也”。太极拳解决了通过“心”的内六合,“以破六慾”,“身”的外六合,“以正六道”的这样一种身心合练的方式,旨在完善人格结构中以魂运魄的功能。
(三)、能量的枢纽:命门三焦
精气神的人格结构中,“气”,是每个人在各个不同的阶段,实时所呈现的某种生存态势,这一态势,是由内而外的,而且是能代表过去、今天、将来一个时间段的形态与趋势;而“精”则是维系人生存的一种生理能量,是呈现每个人不同生存态势的基本能量;“神”则是提升生存态势的一种心理能量,同时也能排遣“精”这种生理能量,在其转化过程中所积累的各类负能量(心理熵),诸如喜、怒、忧、思、悲、恐、惊给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精气神三者构成的人格结构,构成了生物能、生理能、心理能之间相互的转化相互的制约。
人,从汲取天地间各类生物能量,通过口腔、肠胃、脏腑各个器官的转化,让由生物能量转化成的“水谷之气”,生化为诸类生理能量、心理能量,这期间,需要有一个综合的能量输送、生化、排泄、转换系统。《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五脏中的脾与六腑中的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担纲起了这一功能。
而五脏六腑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六腑中的三焦。焦者,从雥,从火。说文云:火所伤也。熏烤之意。引申为一种能量。西学东渐后,将西方物理学中的能量和机械功的衍生单位翻译为“焦耳”或“焦”,也是因为“焦”本身所具有的能量概念。《难经》云:“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但是,三焦究竟是什么?在哪里?现代西方医学一直找不着三焦之所在。就像西方医学找不到传统医学经络之所在一样。
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三十之胡桃云:“三焦者,元气之别使;命门者,三焦之本原。盖一原一委也。命门指所居之府而名,为藏精系胞之物。三焦指分治之部而名,为出纳腐熟之司。盖一以体名,一以用名。其体非脂非肉,白膜裹之,在七节之旁,两肾之间,二系著脊,下通二肾,上通心肺,贯属于脑,为生命之原,相火之主,精气之府。人物皆有之,生人生物皆由此出。《灵枢.本脏论》已著其厚薄缓结之状”。
从《黄帝内经》一直到后世的《类经附翼》,命门所指,没有定论。传统中医限于解剖学的落后,李时珍说命门“其体非脂非肉,白膜裹之”云云,自然不足采信。但李时珍将三焦与命门合二为一,一原一委,一体一用,上通心肺,下通二肾,“藏精系胞”、“出纳腐熟”、“为生命之原,相火之主,精气之府”等等概念,对后期赵献可、张景岳创立“命门学说”影响巨大。
同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卷三十四辛夷中则说:“鼻气通于天。天者,头也、肺也……脑为元神之府,而鼻为命门之窍”他认为,命门是两肾之间,它的窍位是鼻子。传统中医认为:目为肝窍,口为脾窍,耳为肾窍,舌为心窍,鼻为肺窍。李时珍将两鼻孔,看做是命门之窍。窍者,空也。这为“命门三焦”这个能量转换系统,找到了关键的出口。就像是锅炉的烟囱一样。人在呼吸之时,鼻窦为命门之窍,显然比鼻为肺之窍,对隔膜的沉降要求也更高。而这一要求,也决定了只有逆腹式呼吸,才能让呼吸更为深入绵长。由此可见,李时珍的命门与三焦一体一用,鼻窦为命门之窍的理论,为能量转换的阴阳颠倒法则,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十二目”分别在“人生太极解”、“太极平准腰顶解”两目,都出现“两命门”一词。“人生太极解”云:“颅丁火,地阁承浆水,左耳金,右耳木,两命门也,兹为外也”,结合上文的脏腑内五行,此节讲的是人体头部的外五行。所以,此节“两命门也”句,应该是有衍文的。完整的语句应该是:“鼻窦,两命门,土也”。此观点显然是采纳了李时珍“鼻为命门之窍”之论,一改传统中医理论“肺主鼻,在窍为鼻”的观点。“太极平准腰顶解”后半段,通常被句读成“车轮两命门,一纛摇又转。心令气旗使,自然随我便……”五言二十句的打油诗,而此节在田兆麟老师刊行的《太极拳手册》中,被句读作“车轮两,命门一,纛摇又转,心令气旗,使自然,随我便……”这一句读,也可以从陈炎林《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一书得以证实。此书“太极拳之腰腿”一节中云:“太极拳老谱中云:‘车轮轮。命门一。纛摇有转。心令气旗。使自然随我便。满身轻利者。金刚罗汉练’,可见命门之重要也”。
我们仅仅从一门强身健体的功法角度,来考量传统健身方式的演进,从《易筋经》的揉膜到太极拳的知觉运动,无疑是一个质的飞跃。而这一飞跃的关键之处就是,人们开始将原先侧重的腹部的“玉环穴”,开始关注腰部的“命门”了。另外,人在呼吸之时,鼻窦为命门之窍,显然比鼻为肺之窍,对隔膜的沉降要求也更高。而这一要求,也决定了只有逆腹式呼吸,才能让呼吸更为深入绵长。
由此可见,李时珍的命门与三焦一体一用,鼻窦为命门之窍的理论,为让纯粹内壮的气功,得以巧妙的与武术形态相结合创造了理论基础;也让坐式、卧式的小周天功法,演进为任督统领、跷维相联的大周天功法;在此基础上,逐渐将纯粹强身健体的运动形式,演进为“知觉运动”为核心训练体系的,身心合一、性命双修的人格完善体系。“十三势行工歌诀”之“命意源头在腰隙”、“刻刻留意在腰间”,不管是“腰隙”还是“腰间”无不在强调太极拳中命门三焦的重要。
(四)、能量转化的法则:阴阳颠倒
来知德《周易集注》篇首易经杂说诸图,首列自己绘制的“来瞿唐先生圆图”,并附释义云:“流行者气,主宰者理,对待者数”。他说:“伏羲之图,易之对待,文王之图,易之流行。而德(来知德)之图,不立文字,以天地间理、气、象、数不过如此,此兼对待、流行、主宰之理,而图之也”,“伏羲之易,易之数也,对待不移者也”,“文王之易,易之气也,流行不已也”,“有对待,其气运必流行而不已。有流行,其象数必对待而不移”。
日月为易。太阳对宇宙天地的影响力,往往是以“风”的形式发挥作用的;而月亮对宇宙天地的影响力,往往是以“水”的形式发挥作用的。传统文化的“风水”,其实是探究日月阴阳对于宇宙天地的影响力。流者,水行也。行者,气的流动形态。拳势之中,身躯手足有形的动作形态,与与之相关联的无形的周遭空气之间协同作用,构成了“流行者气”,就像是在游泳池里一样,我们在行拳走架中,须要悉心去“知”、去“觉”肢体百骸在周遭空气中的浮力。听言则对,主动应答谓之对;坐而待之,被动应答谓之待。“对待无病”一目云:“所谓对待者,不以顶匾丢抗相对于人也,要以粘黏连随等待于人也”,两人推手,“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讲透对待之理。
“三十二目”以来知德兼对待流行主宰之理,作为基本的指导思想,来阐发太极之理,以文王之易,一气流行来解释拳势的变化,以伏羲之易,象数的对待来解释两人推手时的尺寸分毫。并进一步一本“有对待,其气运必流行而不已。有流行,其象数必对待而不移”之理,一反刘宋张三峰之採战邪说,将房中御女之术,升华为太极拳中阴阳颠倒内丹补济功法。这比《易筋经》主张的“人缘未了”,“功成物壮,鏖战胜人”,“设欲鏖战,则闭气存神,列队行兵,自能无敌”,也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张三丰全集》杂说正讹篇有云:“三峰采战之说,多为丹经所鄙……行御女之术者,是犹披麻救火,飞蛾扑灯”,同书“无根树词注解”之“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句,刘悟元注云:“顺则为凡,逆则为仙,所争者在中间颠倒耳。这个中字,其理最深,其事最密,非中外之中,非一身上下之中。乃阴阳交感之中,无形无象,号为天地根、阴阳窍、生杀舍、元牝门,人生在此,人死在此,为圣为贤在此,作人作兽亦在此。修道者能于此处立定脚跟,逆而运之,颠倒之间,灾变为福,刑化为德”。
无论是儒家的“存心养性”、道家的“修心炼性”还是释家的“明心见性”,其实都是在强调本体之“中”的重要性。儒家“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强调的就是“执中”。道家从《老子》的“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到《庄子》的“是亦彼也,彼亦是也…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侧重的是“守中”。而释家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五蕴皆空”,强调的是本体之“中”,洞然而空的“空中”。本体之“中”,只有在明确了命门与三焦一原一委,一体一用之后,才能真切理解命门“为阴阳之宅,为精气之海,为死生之窦”,也才能将“执中”、“守中”、“空中”一一落到本体的实处,而非仅仅只是理论层面的说辞。
人直立行走,区别于四肢爬行的动物,命门所处的“七节之旁,两肾之间”,在人成年之后,通常是处在凹陷的状态。只有通过“含胸拔背”、“收腹敛臀”,才能将命门处,原本凹陷的位置凸显出来。通过呼吸的配合,人在吸气时,“拔背”与“敛臀”,旨在将大椎上下对拉,节节拔长。与此同时,通过“含胸”与“收腹”,随着吸气肌(膈肌与肋间外肌)收缩,胸膈隆起的中心下移,从而增大胸腔的上下径,使得胸腔和肺容积增大。而呼气时,只是由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的结果,肺依靠本身的回缩力量,而得以回位,并牵引胸廓缩小,恢复吸气开始的位置。一吸一呼,一卷一放,一蓄一发,一合一开,一入一出,随着命门所处位置的上下向、左右向的一张一弛,完成了对于“心火”、“肾水”的一降一伏。“太极文武解”云:“夫文武尤有火候之谓,在放卷得其时中,体育之本也;文武使於对待之际,在蓄发适当其可者,武事之根也”,此谓阴阳颠倒之理。“太极阴阳颠倒解”更为详实的描述了“降龙伏虎”的过程:“如火炎上,水润下者,水能使火在下,而用水在上,则为颠倒。然非有法治之,则不得矣。譬如水入鼎内,而置火之上,鼎中之水,得火以燃之,不但水不能下润,藉火气,水必有温时。火虽炎上,得鼎以隔之,是为有极之地,不使炎上之火无止息,亦不使润下之水永渗漏。此所为水火既済之理也,颠倒之理也。”《性命圭旨》的“火候崇正图”注:“真橐籥 真鼎炉无中有 有中无 火候足 莫伤丹 天地灵 造化悭”,丘处机云:“真火者,我之神也,而与天地之神,虚空之神,同其神也。真候者,我之息也,而与天地之息,虚空之息,同其息也 ”。
吸气时腰背拔伸而不变形,而胸腹内陷,呼气时复原,此时的一吸一呼,犹如一只一半由竹片木板、一半由牛皮制成的风箱,“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人生的小天地,所谓的橐籥,所谓的鼎炉,所谓的火候,所谓的刀圭金丹,无非只是通过调息,锻炼与神往来的魂,与并精出入的魄。聚精会神,火候神息之后,才能让原本随时有可能魂飞魄散的“心”打包,上传在云端,之后,当“身”这台电脑硬件彻底坏了,躯体腐朽之后,新的电脑硬件能够因缘际会,再从云端下载那颗不朽的“心”。这才能与天地、与虚空同神同息了。这才是叔孙豹所谓的“死而不朽”。这才是孟子所谓的冲塞天地的浩然之气。这便是仙道的本体虚空,超出三界。这便是佛学的不垢不净,不生不灭。这才是“执中”、“守中”、“空中”。这才是太极拳最为崇高的定位。
徐哲东先生《太极拳发微》之伏气一节,参透了橐籥神息之论,并且将太极拳的命门修炼方法落到了可操作层面,摘录如下:“伏气之法,枢键在腰。何以言之?以腰肌之弛张,可使膈膜为升降。腰肌张,则膈膜降而为吸;腰肌弛,则膈膜升而为呼。将欲息之出入深细,在膈膜之升降与肺之弛张相应……此和顺形气之法也 。惟胸肌与腰肌弛张能相调适,则胸腹之间,一阖一闭,自尔和顺……及夫浸习浸和,息之出入,浸敛浸微,遂若外忘其形,而一于气,内忘其气,而合于志。志者,意之致一者也。及其和顺之至,志亦如忘,但觉融融泄泄,若将飘摇轻举然,夫是之谓能化”。
由此可见,一旦离开了命门三焦“放卷得其时中”的本体之“中”,採战之术,难免“犹披麻救火、飞蛾扑灯”,“作人作兽亦在此”焉。而守得此“明阳交感之中”,“文武使於对待之际,在蓄发适当其可”,诚如“太极懂劲解”所言:“自己懂劲,阶及神明,为之文成。而后採战,身中之阴,七十有二,无时不然。阳得其阴,水火既済,乾坤交泰,性命葆真矣”。
“口授张三丰老师之言”以张三丰口述的语气,语重心长的阐述了太极拳阴阳採战之理,并将一个人的行功走架,与两个人的推手训练,在阴阳补泄上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前辈大成文武圣神,授人以体育修身进之,不以武事修身。传之至予,得之手舞足蹈之採战,借其身之阴以补助之阳。身之阳男也,身之阴女也。然皆於身中矣。男之身只一阳,男全体皆阴。女以一阳採战全体之阴女,故云一阳复始”,“所谓自身之天地以扶助之,是为阴阳採战也。如此者,是男子之身皆属阴,而採自身之阴,战己身之女,不如两男之阴阳对待修身速也”,“今夫两男之对待採战,於己身之採战,其理不二。己身亦遇对待之数,则为採战也,是为汞铅也。於人对战,坎离之阴,阳兑震,阳战阴也,为之四正。乾坤之阴,阳艮巽,阴採阳也,为之四隅。此八卦也,为之八门。身足位列中土,进步之阳以战之,退步之阴以採之,左顾之阳以採之,右盼之阴以战之。此五行也,为之五步。共为八门五步也”。
(五)、流行之要:身形腰顶
周易的象数,其实是一个高度概括的定性定量分析的数理模型。从敌我双方的天时、地理、人和三个变量,来考量胜数把握。阴阳老少,往来进退,常变凶吉都在上下两卦、各自的天地人三爻之中。在太极拳行拳走架中,自身三大节手、身躯、脚构成了天、人、地三盘。“能如水磨催急缓,云龙风虎象周旋。要用天盘从此觅,久而久之出天然”、“四手上下分天地,採挒肘靠由有去”、“此说亦明天地盘,进用肘挒归人字”、“太极人盘八字歌”等都是旨在用周易的八卦象数来说明太极拳行功走架之理。天地人三盘构成的己身“卦象”,倘若将与之相关联的无形的周遭空气,幻想成假想敌,那么这一假想敌同样也有他的天地人三盘。己身天地人三盘在运行变化时,处处设想着假想敌天地人三盘的变化,倘若如是,那么在拳势流行之中,“其象数必对待而不移”了,也能从行功走架中借其身之阴以补助之阳,实现己身之採战,也能在行功走架中逐渐体悟推手中尺寸分毫的阴阳变化,“对待於人出自然,由兹往复於地天”,理固然也。天地人三盘所构成的身形间架,在进退顾盼的一气流行之中,气之流行,不可能像少林拳的跳窜雀跃。三盘之中,身躯的齐头并进,平送身躯,成为最重要的运动法则。“以身分步,五行在焉,支撑八面”,“以中土为枢机之轴。怀藏八卦,脚跐五行”,在这种运动法则之下,躯体的运动变化,并不能靠两脚的屈伸蹬撑来带动。而是需要依靠“枢机之轴”,像是圆规的实脚,以带动身形的弧线变化。所以“身形腰顶”成了太极拳最为基本的身法要领。
“太极平准腰顶解”、以及第七、八、九目所涉及的“身形腰顶”,其实都是对王宗岳《太极拳论》中“立如平准,活如车轮”的详实诠释。老拳论一而再,再而三的解释“立如平准,活如车轮”,可见此八字构成了太极拳的行功走架的核心内容:“身形腰顶岂可无,缺一何必费功夫。腰顶穷研生不已,身形顺我自伸舒”、“退圈容易进圈难,不离腰顶后与前”、“顶如准,故云顶头悬也。两手,即平左右之盘也。腰,即平之根株也。立如平准,所谓轻重沉浮、分厘毫丝,则偏显然矣。有准,顶头悬,腰之根下株,尾闾至囟门也,上下一条线,全凭两平转变换取,分毫尺寸,自己辨”。
文字中,“腰顶”与“身形”是一组相对应的概念。腰顶的运动要领是“穷研”,身形的要领是顺着腰顶的穷研而“伸舒”。所以,这里的腰顶,其实是泛指由尾闾内敛、虚领顶劲之后所形成的“轴”,就像是研磨的杵。身形则是顺随着“轴”的研磨而形成的“圜”,只有身形舒展了,“圜”才得以舒展。命门所在处腰背肌上下前后的对拉拔长,胸腹如橐龠般吸呼内动,抽靠贴沉,练的是肩胯之两“轴”,橐龠,一半竹片木板,一半牛皮,胸腹贴腰背时,能让脊椎节节舒展,对拉拔长,而不至于让腰背变弯曲变驼背,这是用以训练腰顶功夫。腰顶穷研的“研”,首先得能让腰顶可以成为研磨之研杵,如此方能如孙禄堂所说:“在各式圜研相合之中,得其妙用矣”。虚实分明,讲的就是要求肩胯两轴,像是圆规两脚一样,分清虚实。拳势在进退顾盼之中,前后的肩胯构成两“轴”,就像是圆规两脚一样,可以相互变换虚实。“退圈容易进圈难,不离腰顶后与前”,讲的就是前后“腰顶”的变化法则。实轴是研,是天平的根株也。虚轴在实轴“研”动下,构成了气如车轮的“圜”。所以,当拳势右向运转时,必定以右侧的肩胯为“研”,以带动左侧身形气如车轮的“圜”;当拳势左向运转时,必定以左侧的肩胯为“研”,以带动右侧身形气如车轮的“圜”。两“圜”就像是两个大车轮,带动身形的进退顾盼。虽然有两个车轮,但是在拳势运行中,始终只是或左或右,或虚或实,像是左右变换车轮的独轮车,其实始终只有一个车轮在发挥效用。
“车轮两,命门一,纛摇又转,心令气旗,使自然,随我便”,两车轮在虚实变化时,作为指挥两车轮变化的“枢机之轴”,就像是军营中指挥作战的大旗(纛),在“不离腰顶后与前”时,一定会有些许的“摇又转”。这一现象,倘若体现在推手之中,就会出现“断接俯仰”的现象。解决“断接俯仰”处的细微变化,就成了推手中真假懂劲的关键之处。所以“太极字字解”中说:“求其断接之能,非见隐显微不可。隐微似断而未断,见显似接而未接。接接断断,断断接接,其意心身体神气极於隐显,又何虑不沾黏连随哉”。
手,是天平的托盘,拳者,权也。就太极拳的运动形式而论,两轴互为虚实,研圜相生是,圜研相合,身形随着两轴互换的“摇又转”中,极其舒展之能,两手如天平的托盘一般,尺寸分毫,感知运动变化之妙,成了最为推手中最重要的身形法则。
(六)、对待之眇:知觉运动
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太极拳必定能给我们带来评判是非、善恶、美丑的评价标准,乃至成为我们意识形态中充满正能量的价值观;同时太极拳还能提供我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久而久之,还能给予我们潜移默化的力量,甚至渗透到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成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坐立行卧的行为模式。希贤希圣,曰睿曰智,允文允武,尽性立命的儒家心学,自然成为太极拳修炼者最高的价值标准。
易学中,提取人、我双方的天、地、人三参数之变量,构建定性定量分析的数理模式,用周易特有的二分四象限的分析方式,从各参数中找出常变因数,并在变量中,理顺变量之间相错相综、流行对待关系,进而归纳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这一方式,体现在人的任物、处物上,一定是直面,而不是逃避;一定是阴阳採战,而不是顶抗丢匾;一定是后发先至,而不是先声夺人;一定是以柔克刚,而不是以强凛弱……由此,太极拳从最为基本的锻炼“命门三焦”的能量转化系统出发,让我们的意志、思虑、心智得以提升,最后带我们走入希贤希圣,曰睿曰智,允文允武,尽性立命,乃至阶及神明之路。这一点,体现在两个人之间的推手训练上尤为直接有效。诚如“口授张三丰老师之言”云:“採自身之阴,战己身之女,不如两男之阴阳对待修身速也”。
为什么推手训练,比自身行拳走架时的一气流行,採战阴阳,“修身速”呢?“三十二目”反复强调了一个概念“知觉运动”:“知觉运动得之后,而后方能懂劲,由懂劲后,自能阶及神明矣”、“非乃武无以寻运动之根由,非乃文无以得知觉之本原。是乃运动而知觉也”、“先求自己知觉运动,得之於身,自能知人”、“要知人之知觉运动,非明粘黏连随不可”、“运动知觉来相应,神是君位骨肉臣。分明火候七十二,天然乃武並乃文”、“补自己者,知觉功亏则补,运动功过则泻,所以求诸己不易也”。
知觉运动,作为逻辑概念,最早是朱熹注释《孟子.告子》时所提出来的,戴东原批驳朱熹的观点,他在《绪言》中以答问形式,首次为“知觉运动”做了逻辑上严密的判定。他说:“知觉运动者……此生生之机,原于天地者也,而其本受之气,与所资以养者之气则不同。所资以养者之气,虽由外而入,大致以本受之气召之……气运而形不动者,卉木是也。凡有血气者,皆形能动者也。由其成性各殊,故形质各殊,则其形质之动,而为百体之用者,利用不利用亦殊。知觉云者,如寐而寤曰觉,心之所通曰知,百体皆能觉,而心之知觉为大。凡相忘于习,则不觉,见异焉,乃觉。鱼相忘于水,其非生于水者,不能相忘于水也,则觉不觉,亦有殊致矣”。
简言之:觉,乃大脑皮层对外界事物的第一感受。《黄帝内经》云:“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这是心以任物的阶段,是一种意志。而知,则是深思熟虑后,对于外界事物的一种判断和处理。《黄帝内经》云:“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由觉而知,是任物到处物的飞跃。表面上没有动静,内在在流行变化,称之为运。动,乃形体上的变化。知觉运动者,此生生之机原于天地者也。“固有分明法”云:“盖人降生之初,目能视,耳能听,鼻能闻,口能食。颜色声音香臭五味,皆天然知觉固有之良;其手舞足蹈,於四肢之能,皆天然运动之良”。虽然是固有之良,但往往相忘于习,则不觉,见异焉,乃觉。就像是鱼一样,悠游在水里,它就无法感知水的存在,人生活在空气之中,也感受不到来自空气的浮力与阻力一样。“固有分明法”接着分析道:“思及此,是人孰无。人性近习远,失迷固有。要想还我固有,非乃武无以寻运动之根由,非乃文无以得知觉之本原。是乃运动而知觉也”。戴东原认为:“血气心知有自具之能:口能辨味,耳能辨声,目能辨色,心能辨夫理义”。他认为动、植物虽也有知觉运动,但人,本受之气、所资以生之气不同。只有人才能认知自然规律的理和作为道德规律的理,就像味道与声色一样,可以被人类所认识。人在不断提高认知的前提下,“心之神明,于事物成足以知其不易之则,譬有光皆能照。而中理者,乃其光盛,其照不谬也!”他认为,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由“精爽”进到“神明”的过程,“精爽”的过程,先自知,后知人,尺寸分毫,由尺及寸,由寸及分及毫,允文允武、允圣允神,当阶入“聪明睿圣”时,“心之精爽,有思则通……精爽有蔽隔而不能通之时,及其无蔽隔,无弗通,乃以神明称之”。“三十二目”自始自终贯穿了戴东原的知觉运动理念。
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我们的推手,就不是以颟顸逞强为能,更非呈角力相扑之技。而是在相互的粘黏连随之中,克服顶匾丢抗之病,去觉知对手劲力的大小、方向、目标,甚至在对手劲力之将发而未发、预动而未动的端倪,去把握对手的运与动。“夫运而知,动而觉。不运不觉,不动不知。运极则为动,觉甚则为知”、“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太极推手训练,其实就是通过相互之间的粘黏连随,旨在把握双方劲力意气的运与动,在将发而未发、预动而未动的端倪中,去观照和感触阴阳消长的机。粘,我之于人的主动知觉,黏,我之于人的被动知觉,连,人之于我的主动知觉,随,人之于我的被动知觉。顶,我之于人的过激反应,匾,我之于人的消极反应,丢,人之于我的消极反应,抗,人之于我的过激反应。老一辈在总结推手经验时有听问欺吃之说:
听:实则为肌肤神经末梢的感知能力。多与人接手摸劲,多听,方能懂。可见,听劲,是懂劲的基础。听劲首先得听劲源,其二,听劲之方向,其三,听劲力大小、厚薄,其四,听对手劲的真假虚实。问:以细微的感触,或轻或重,去探知对手的劲路的虚实变化。听后没懂,不能不懂装懂,不懂则问。一问对手中轴藏否,二问对手劲的真假,三问对手功力大小。欺:施以假象,诱使对手失势。听了,懂了,方有所作为。一用指欺,二用肘欺,三用肩欺,四用身欺。吃:得机得势,全盘照收。“开”吃、“沉”吃、“提”吃、“引”吃。个中滋味,还得靠自己在推手中摸索。
与人推手,功夫的进阶,也自然是先练开展,后练紧凑。紧凑之后,再求尺寸分毫。由尺而寸,而分而毫,盖慎密之至,不动而变也。尺寸分毫之后,方能探究节膜、拿脉、抓筋、闭穴之功。太极正功,不是刚柔相济,而是方圆相济。圆之出入,方之进退,随方就圆之往来也。方为开展,圆为紧凑。方圆规矩之至,熟能出此外哉。如此得心应手,仰高钻坚,神乎其神,见隐显微,的的思的,生生不已,欲罢不能。在懂劲之后,阶及神明之前,得真切领悟断接俯仰四字。原因是这四字,关乎意念与劲路的变化。断接是说神气,俯仰则是说手足身形的变化。粘黏连随,讲究的是不丢不顶的功夫,而接接断断,断断接接讲究的却是即丢即顶的功夫。触发之间,便是即丢即顶,触发之间,便是断接之能。劲断意不断,意断神可接,方能阶及神明的境界。
(七)、小结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传统的文论体系,或遵循孔夫子“述而不作”的理念,作者即便有新颖的观点,也往往出入于古人的注脚之中,六经注我,我注六经,文字风格也常常倾向于散漫的随笔,很少有系统的、条理分明、逻辑严密的文本。而具备自己特有语言概念并且具备命题判断等形式逻辑,进而来阐述自己完整理论体系的文本,更是凤毛麟角。通常人们将刊发于1908-1909年间的《人间词话》,作为我国完整理论体系的程碑式,这得归功于王国维多年来浸润于叔本华哲学、美学体系之功。而成稿于1868-1892年间的“三十二目”,有自成一格的拳学概念,有系统的理论体系,且进阶的层次分明,文本的逻辑严密,显然已经具备了自己独特的文论体系,较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早了近四十年。这个意义上而论,研讨此谱的价值,已远远超出了仅限太极拳理论这一界域了。
此谱成稿的1868-1892年间,正值杨露禅经武汝清举荐赴京城授拳之时,“母子同治”的清皇朝,饱受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战火,风雨飘摇,内忧外患,开始顺应时势,一方面,废科举,兴学堂,开海禁,办洋务,兴办新式工业,创办新式军队,另一方面,不甘心全盘的西化,企图以夷制夷,以传统势力来牵制洋务势力,从而稳固深宫的垂帘与集权。摇摇欲坠的清廷,得以暂时的喘息,迎来了为期十来年的所谓“同治中兴”。洋务期间,面对“西学东渐”之风所带来的西方文化的大肆侵袭,传统文化显得不堪一击,巍巍大中华,甚至连皇者自尊,都被西方文明的枪炮打得稀巴烂。与此同时,西方教会势力乘机大势入侵各地,甚至向内地、乡村入侵。华夏传统的社会价值观,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各地不约而同的教案事件,最终都还是以屈服告终。傲慢的慈禧也开始学会“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显然是传统文化在面对被全盘西化时,所做的最后的抵抗。这个口号之下,蕴含着当时知识分子内心复兴儒学价值观及礼制纲常的伟大理想。此时,一种被冠以“太极”之名的武术形式,被当做是圣人之学,藉以慰藉国人脆弱的心。皇宫贵族、达官贵人于是群响众应。成稿于其时的此谱,从“张三丰承留”、“口授张三丰老师之言”等文字背后,不难看出这些拳论的捉刀者,他们的内心有着明确的政治主张与抱负。从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得到儒家“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耳提面命、谆谆嘱咐的十六字心法。这在他们看来,象是华夏文明的火种盒,关乎天下苍生,家国命运。而太极拳生逢其时,正担纲起承载圣人之道的道器。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经济大复兴的同时,我们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也遭遇到了西方思潮前所未有的重创。而今在民族复兴的大旗之下,重塑我们的价值体系,重新回归传统的优秀文化,也就显得十分重要。太极拳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也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定位太极拳,重新认识太极拳,如何让亿万修炼太极拳者得以享受更多来自优秀传统文化的给养,这或许也是我们研读太极拳经典老拳论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