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作,我走了很多弯路,在没有看到成果后还放弃了一段时间。要不是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断了我的产后复出计划,我想我一定还沉浸在关于写作的自我否定当中。
疫情居家隔离期间,看着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写作,避开了疫情对家庭资金流带来的影响,实现了自己理想的生活,这令我焦虑不堪。
在焦虑的同时,我又反问自己,如果当年也坚持下来呢?也许就会遇到转机,就会尝到写作带来的甜头?如果当时就遇到一本像秋叶大叔的《秋叶特训营 写作7堂课》(以下简称《写作7堂课》)这样教写作的书呢?也许结果会大不相同。
现在再想想看那些“弯路”,其实也教会我许多,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便是:如何选一本对写作具有指导意义的书。
秋叶大叔的《写作7堂课》就是这样的一本书,它旨在教我们如何学会并熟练运用【写作思维】。
这里的写作思维,重在【思维】,思维顺畅了,自然而然便有作可写。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疑惑说,不就是写作思维嘛!跟千篇一律的写作套路一样,公式给你,往里面填东西就好了!
那你真的知道,写作前该如何思考吗?就算是有写作公式,你知道怎样准确而又精彩往里填东西吗?至少在精读《写作7堂课》这本书之前,我所收集学习的那些写作方法与思路,根本支撑不了我连续一周的输出,更别说是通过写作来创建个人品牌这样的终极目标了。
而这本书,就提供了这种方法,让我们可以源源不断的输出,重要的是在提笔写作之前,我们得学会写作思维。
而学习秋叶大叔的写作思维,正是《写作7堂课》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收获。
《写作7堂课》一书中,秋叶大叔总结了7种写作方法,为我们提供了7种写作思维,分别是框架思维、复利思维、碎片化思维、联机思维、结构化思维、清单思维和复盘思维。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写作7堂课》中所体现的这7种思维,分别能解决什么写作问题?
①框架思维
《写作7堂课》中的框架式写作,就体现了框架思维,这就好比盖房子之前都会先搭好框架,不同风格的房子,框架结构不同。那在写某一个领域的文章前,搭好这个领域的知识框架,就十分重要了。知识点都在框架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体现在框架里,我们只需用逻辑的将它们串起来。所以框架就是我们一个领域的知识库,我们可以写多个领域,育儿也好,个人成长也罢,框架就在那里,我们随时可以根据框架来写一篇文章,这就解决了我们输出积累的问题。
②复利思维
“复利”一词在理财中常见,用在写作上,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写作7堂课》中的复利式写作,就是教我们如何运用一篇文章,来获得最多元化、最持久的回报,而这体现的就是复利思维。秋叶大叔用“一鸭三吃”来打比方,复利思维就非常好理解了。当我们写作动力不足,想要放弃写作时,看到一篇文章带给我们的多元回报,自然而然就能坚持下来了。
③碎片化思维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牛人”,明明很忙,但是各项工作都不落后。就像秋叶大叔,各种线上线下教学、维护社群,又要在学校讲课,还要每天坚持高质量的文章输出,哪里就有那么多的时间?对此,在《写作7堂课》中,秋叶大叔做了详细的解答:碎片化写作,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好碎片时间来写作。就连鲁迅先生也曾说:“哪有什么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工作上。”这就是碎片化思维。在单位时间内输出更高质量的工作,这就是秋叶大叔的时间管理秘籍。碎片化思维教我们如何利用好碎片化时间,来增加一天的长度与宽度。
④联机思维
在这个网络四通八达的时代,最不缺的是什么?那就是素材!干巴巴的素材都堆叠在那里,我们要学会如何搜索并合理运用。秋叶大叔在《写作7堂课》中通过联机式写作,详细介绍了如何搜索素材和如何利用素材。当我们写作缺乏各种素材时,开动我们的联机思维,向网络寻求帮助吧!
⑤结构化思维
我们小时候学课文,第一步就是看体裁,然后给文章划结构,我们会说这篇文章是什么体裁的,是什么结构的。体裁结构就像是一篇文章的骨架,不同物种的骨架不同,就好比不同体裁的文章结构不同,风格也就不同。《写作7堂课》中秋叶大叔总结了10种体裁,不同的体裁写法不同。当我们认识到这个问题,也就是有了结构化思维,再遇到某一个热点时,心中有了文章的骨架,成文也就容易多了。
⑥清单思维
我们去超市买东西,出门前会列一张清单,上面写着必须要买的东西。如果忘记列清单,琳琅满目的商品很容易让我们忘记要买的必须品。写文章也一样,有时候灵感来了,行笔会一发不可收拾,但是有些内容跟主题却扯不上关系,该不该删除?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写作7堂课》中秋叶大叔提到的清单式写作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当我们不知道自己写的文章好不好的时候,我们就需要一个检查清单,将文章与清单逐一核查,不必要的东西要果断舍弃。
⑦复盘思维
《写作7堂课》中的复盘式写作,体现的就是复盘思维。复盘,就是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文章加以审查,目的是优化文章。而当我们看到好的文章时,也是需要复盘的,目的是学习别人的写作方法。通过这样的不断自我改进和不断的取人之长,文章才会越写越好,这就是复盘的力量。
秋叶大叔在《写作7堂课》中说的一句话,让焦虑且焦躁的我醍醐灌顶:
你要避免一种思维——“比较思维”。看到别人写作赚了稿费,就认为自己也要写,怕错过“风口”。这种不顾自己的积累、时间、精力分配而盲目模仿,是最害人的。
而我最开始写作的那段时间,恰恰是这样的思维,以至于写了好久都没有成就。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学会这些写作思维,然后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走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