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精进:改变一生的高效思考法(如何用最聪明的方式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4

39  累死你的不是工作,而是工作方式

1.明确你的工作目标,也要明确你的工作方式

对于大部分职场人士来说,我们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精力在明确工作目标上,上级和老板会以各种方式制定出一周、一个月乃至一年的工作目标。

我们所需要的是如何通过一定的方式手段达到目标,以及这些方式手段和目标之间是直接还是间接联系的。比如我们要完成一次新产品的发布会,是自己动手负责会场布置的所有事情,还是找一家外包的会务公司来处理。选择的工作方式不同,在通往目标路上所付出的精力也不尽相同。

2.在事实的基础上开展工作

在职场中,我们最常听到的一个词就是“心累”。最常见的情况是对工作没有热情、刻意冷漠、敷衍,感觉无力。与身体上的疲惫不同,心累大部分时候是自己吓唬自己,在没有得到完整的事实之前,预先对问题做了不切实际的假设。

3.好的计划需要好的执行

开展工作之前先做好计划,这一点已经是所有职场人的共识,但做工作计划也要讲究科学的方式。

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提出了PDCA循环(又称戴明环),他将一项工作的质量管理分为四个阶段,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调整(Action)。

PDCA

Plan:没有周密的计划,想要有好结果只是妄想。

Do:结果不会因你计划了多少而改变,只会因你做到了多少而改变。

Check:在工作中缺乏监控,只知道埋头苦干,可能到最后发现从半路就已经偏航。

Action:目标达成时进行奖励并保持,没有达成时处罚并改进。

4.总结反思

当一项工作完成之后,你所获得的并不仅仅是这项工作所能带来的业绩,而是通过这项工作给工作方式上带来的进步。

第七部分 不懂得打造团队就是无能的表现

40  如何打造理想中的团队

一个理想的团队,必须让团队里的每一个人知道为什么要选择加入这个团队,在这个团队内部可以获得哪些成长。

一个理想团队的判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团队价值观

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并降低团队成员间的内耗,关键在于团队内部成员共同遵守的团队价值观。所谓团队价值观,是指团队全体成员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具体工作中则体现为解决团队中矛盾、争论和冲突的共同观念和看法。

当一个团队内部建立起价值观后,所有成员会从被动解决问题到自发解决问题,而这种自发性地解决问题势必会提高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

只要价值观正确,即使在团队管理者缺席的情况下,整个团队也可以保持一种有序前进的状态;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价值观,那么整个团队就会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只能人为地维护团队的秩序和进程。

2.团队品位

在一个团队有了固定的品位之后,不管这种品位是高大上还是接地气,至少在团队工作方面不会有太大的变数了,之后不管团队完成什么样的工作,内部成员都可以保证相对一致的团队价值观和品位。

3.团队协作

团队内部的成员由于个人的性格、知识背景和工作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势必会在工作过程中产生冲突,甚至发展为相互不配合、团队内斗等糟糕的状况。

团队领导者、管理者和成员在这个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领导者要充分沟通团队成员对于不同问题的看法和思路,帮助成员纠正做事方法并定位其在团队中的角色;

管理者则相当于团队教练的角色,他们在领导者的安排下进行具体的工作,帮助成员完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之间的协调,明确下一步要做的具体事情,必要时还需要亲自动手去做;

而对于团队成员而言,不管个人的单兵作战能力是否要比其他成员要高,在团队协作时,要听从领导者和管理者的安排,尽量避免团队成员内部的冲突,各司其职,更快地解决团队所遇到问题。

那么,如何打造一支这样的团队呢?

公司跟员工之间是一场公平的市场交易,公司为员工提供有保障的经济支持和物质保障,员工付出时间和精力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要求公司或者员工中任何一方单方面付出都是很不合理的。

所以,付出金钱,员工回馈金钱;付出感情,员工回馈感情。

1.尽量让员工在团队中发挥作用,体现价值

说得简单点就是“人尽其才”,如果一个人在团队中长期从事不相关的工作,或者没有发挥出他的工作能力,那么对团队和他本人来说都是一种损失。

所以要在团队职责划分时尽早了解团队成员的优劣势和能力职责,避免员工在团队中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

2.给予员工与其价值相符的回报

任正非曾在华为公司内部会议上说:跑到最前面的人,就要给他二两大烟土。

意思是公司里绩效好、表现突出的员工,都应获得良好、及时的回报,这些回报包括物质和非物质激励,只有给予这些员工相对应的回报,才能在下次作战之时还可以倚仗他们的力量。

3.让团队时刻处于备战状态

工作效率的提高并非一日之功,临时组建的团队必然没有一个长期磨合的团队更加有效率。

但是一个团队从正式成立到成为一支打硬仗的团队,中间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实战经验,才能从最开始的磕磕绊绊到最后的无缝衔接,从接到任务的无从下手到后来的自发行动。

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对团队成员的熟悉程度,都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积累起来的。

尤其是在整个团队投入一个项目中时,非常考验团队内部成员的沟通效率和流程衔接,但是一支成熟的团队,在面临突如其来的紧急任务时,却仍然可以保持极高的团队默契。

所以不管是大型团队还是小而美的团队,考量一个团队是否有效的标准只在于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和沟通效率。

一个理想团队的打造需要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既要保持结构的绝对精简,又要保证内部职能的完美互补,才能在保证项目执行力度的前提下,还能保证团队在此过程中的健康发展。

42  要英雄联盟,也要王者荣耀

麦肯锡的前主管Jon Katzenbach通过三个维度来定义一个真正的团队。

(1)团队中每一个成员都对团队目标有着同等的感情投入和认可。

(2)领导可以根据自身具备的能力和经验以及当前的挑战,在领导和员工角色之间进行切换,而不是基于等级化的职位高低。

(3)团队成员对他们共同的工作彼此负责,将从属关系、个人偏见放在一边,只忠于团队的共同目标。

在一个优秀的团队里,只要接到任务,所有的团队成员就要迅速找到自己在任务中的角色。不管这个角色是否承担了更多的工作或者面临着更大的困难,也都需要立刻开展属于自己的那部分工作。

在任务的关键分歧上,需要召集所有的团队成员参与讨论,而并非个别团队成员私自决定。只有让所有的团队成员都参与问题的解决上,才能提高每个成员的工作能力,并提高工作的完成效率。

如果只是这个团队里的某个人单独解决了问题,往往也是违背了团队协调分工的原则,甚至是牺牲了团队在整个公司内的利益换来的。

这个时候又会出现第二个问题:很多团队自认为内部配合协调做得相当不错,但为什么没看到工作效率有明显的提高呢?

如同上文中所说的“林格曼效应”一样,很多团队都属于“1+1<2”的类型,随着团队人数的增多,团队成员的个人意识和主动意识都会逐渐减弱,因此在团队中需要适度地倡导个人英雄主义,通过有效发挥个人英雄主义,提高成员独立作战的能力,进而激发整个团队的战斗力。

团队精神和个人英雄主义并不是完全矛盾的两个概念,它只是个人参与社会化工作中之后,人的个体化和社会化之间产生的矛盾,当团队精神反映为所有的人为了一件事情而付出努力时,个人英雄主义反映为个人面对问题时的勇气和担当,这部分人更加喜欢有挑战和创造性的工作。

那么,如何将团队精神和个人英雄主义完美地结合起来呢?

1.对团队成员合理授权

想要让个人英雄主义激励整个团队前进,首先要让团队中产生一个像样的英雄,这就需要团队的管理者合理授权,适当放权,让所有金子都有发光的机会。

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积极发动所有成员参与讨论中,采用头脑风暴等方式激发成员的个性化思维。

即使在团队人数众多的时候,也要避免依赖他人的思想出现,通过不断下放团队管理者的权利,让所有成员都得到锻炼的机会,给下属更多自由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机会;对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要集思广益,积极征求成员的意见,充分发挥成员的创造性思维,在工作上不断创新和提高;要让成员在遇到困难时放弃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在团队内引入竞争机制

“林格曼效应”经常出现在不成熟的团队中,其原因在于: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觉得其他人会自发承担更多的责任,当所有人都这么想的时候,就没有人在承担责任了。

而一个成熟的团队中,因为每个人都对其他人的优劣势有所了解,知道在处理特定问题时,是否可以得到其他成员的帮助,还是自己解决起来更加方便。

因此,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团队内部引入竞争机制,在团队成员出现懈怠情绪的时候,推动成员自我驱动,让每个成员在团队所有人面前主动暴露自身的优劣势,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分配给对应的成员进行处理,实现团队工作效率的最大化。

3.个人英雄主义服从团体精神

人人都尊重英雄,也希望看到英雄在团队中承担更多的责任,但所谓的英雄不属于个人,而是属于整个团队的荣耀。

如果没有团队所提供的项目机会,如果没有团队其他成员提供的支撑工作,一个人能力再大,也不可能全部发挥出来。

所以,只有在团队中的英雄才是真正的英雄,给予这部分人足够发挥的空间,可以激励更多的团队成员加入工作中,如果过分压制个人英雄主义在团队中的作用,会让整个团队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但个人英雄主义必须永远服从于团队精神,如果个人英雄主义凌驾于团队精神之上,那么团队的整体利益和进度就不能得到保障,整个团队的竞争力也会局限到个别人身上,从而大打折扣。

但在中国的职场中,站在聚光灯下的MVP大多数都是团队中的管理人员和核心人员,大部分团队成员都只能作为背后默默付出的人,这对于团队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其实是一种打击。

不管是英雄联盟还是王者荣耀,在他们为整个项目作出贡献的时候,一定要肯定他们所取得的成绩和解决的问题,这样能将个人英雄主义融入团队精神中,最大限度地激发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

43  小米公司的秘诀:扁平化管理

在一个团队中,如何推动扁平化管理的实施呢?

1.保持相对固定的团队结构,将大团队分拆出去

层级过多是很多公司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通用电气公司最初有20多个层级,后来缩减到12个。

扁平化管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组织机构的扁平化、业务流程的扁平化和信息的扁平化。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可以为整个团队的扁平化管理提供平台,为最终的信息扁平化提供载体。

要做到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就需要保持相对固定的团队结构,不管增加多少新的业务,始终保持三级的组织结构,而不会随着团队人数的增加而增设更多的组织层次。

2.团队内部完全的信息透明

扁平化管理的基础是团队管理者相信每个成员都具备自我驱动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这就要保证信息流通在团队内部完全透明,每个成员都可以同步团队其他成员的工作进度,了解团队下一步的规划安排,并管理整体项目的质量反馈。

一套完善的信息化系统或者信息化工具对于扁平化团队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tower、worktile和teambition等团队协作工具在很多公司内部已经成为标准配置,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使用协作工具创建团队

Tower、worktile和teambition等工具都支持创建团队,一个小型的团队也可以通过这些工具迅速建立虚拟化的团队组织。

当团队成员需要资源和其他成员的支撑时,可以直接向老板提起申请,避免了电子邮件等传统方式可能引起的延误。

(2)给团队成员分配任务

建立项目之后,可以将整个项目细分为无数个小的任务,并建立起任务和执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每个任务都有对应的时间要求和指标要求,不管是执行者,还是团队的其他成员,都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当前任务的进度。

(3)团队内部的资源共享

由于团队内部的文档和资料经常处于更新的状态,在版本更迭时,可以通过SVN进行资源的同步和共享,但tower、worktile等工具无疑会让这个过程更加简单。

(4)团队内部沟通

在有了企业版微信和钉钉等即时通信工具之后,团队的内部沟通已经不成问题,但为了保证后来的参与者也可以获得之前的信息,使用tower、worktile等工具还是有一定必要性的。

不管是老板下达任务,还是团队内部的各项通知事项,都可以通过公告栏和任务分配等功能直接同步所有团队成员,同时得到团队成员的反馈。

使用协作工具的一个好处还在于这种内部沟通方式可以让团队成员得到更多的心理满足感,当老板和其他同事对你的任务和评论发表正面评论之后,可以让团队形成更强的凝聚力。

3.上下一致的团队文化

很多大公司之所以决策缓慢,是因为整个团队没有一个整体的团队价值观,所以一个决策形成之后,先要经过中层领导的审批,再经过上层领导的审批,每一个审批环节都会出现时间和内容上的变化,无法实现管理上的扁平化。

其实扁平化管理的最终目标在于决策扁平,结构扁平化也是为了决策扁平而做出的变化。

团队内成员所反感的并不是森严的层级管理,而是因为烦冗的层级管理会让一个事情的决策失去时效性。

统一的团队文化虽然不能精简团队的层级结构,但在决策扁平化的最终目的上是一致的,当所有团队成员拥有同样的价值观时,会将整个团队的目标与个人目标捆绑在一起,为团队工作就是为自己工作。

通过团队文化的熏陶,帮助成员发现工作的价值,即使在层层审批的过程中,也可以避免决策返工所浪费的时间。

44  加班与休假是永远绕不开的话题

每一个职场人都会面对加班和休假的问题,就像上文中所说的,之所以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烦恼,并不是在“Work-Life Balance”上出现了什么问题,而是对工作的思考方式不一样。

前者把工作当作生活之外的事情,当工作侵占了原本属于生活的时间,他们会觉得自己的个人时间受到了侵犯,从而影响心情;而后者把工作当作了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希望投入更多的时间去工作,从而享受更好的生活。

对于前者而言,他们所谓的“Work-Life Balance”指的是:工作对我来说是一种负担,我可以为了工资在上班时间忍受这份工作,但在该休假的时候,请让我有足够的时间吃喝玩乐。

在这部分人看来,工作本身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他们之所以可以忍受这份痛苦,完全是为了赚取一份可以养家糊口的工资,再用这份工资去享受生活带来的快乐。

为什么工作对于有些人来说是痛苦,而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是快乐呢,是否可以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呢?

如果你找到了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即使职位薪水都不高,也可以很快乐;但如果你不喜欢自己所做的这份工作,那么加班半小时对你也是一种折磨,只有休假才能让你从上班的痛苦中短暂地解脱出来。

MPS模型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不是自己喜欢的呢?

M=Meaning=你愿意投入时间去做,不求回报的事情。

P=Pleasure=你做得很开心,有时候常常忘记了困难,即使失败也不怕的事情。

S=Strengths=你擅长做,别人认为你很精通的事情。

MPS模型看起来很简单,但即使在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工作之后,还是可能会因为日复一日的枯燥工作而感到烦躁,如何改变自己思考加班和休假的思维方式,才是摆脱这种困境的唯一办法。

NigelMarsh曾经在TED演讲《如何实现工作与生活平衡?》中提醒我们需要看清一个现实,那就是很多人“夜以继日地工作,从事他们痛恨的职业,目的只是为了购买无用的商品,以博取无关痛痒的邻居的羡慕”。

NigelMarsh的这段话在提示我们:到底是把工作当作一种支出还是投资?

当你把工作只当作工作时,在工作上投入的时间精力对你来说就是一种支出,这些支出并不能给你带来更多生理或者心理上的愉悦感,所以你才会因为加班而感到烦躁。

而你把工作当作一种投资时,你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并没有以工资的形式出售给你的老板,而是以一种可以增值的投资方式回馈到自己身上。现在投入的工作时间可以在将来为自己带来更多的需求满足。

培养可迁移技能

职场中的工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不同的工作中,后一份工作都是在已有的工作经验和认知结构上进行的,而新的工作过程和思考方式又会对原有的工作经验和认知结构产生影响,这种不同工作之间的切换和相互影响就是可迁移技能。

大久保幸夫在《12个工作的基本》中提到了12种可迁移的核心能力

45  不要让团建成为烦恼

一个团队是否需要团建呢?

答案是肯定的。

在日常工作中,团队成员之间可能已经积攒了一些个人矛盾:与上司的虚与委蛇、与同事的钩心斗角、与公司的格格不入,更别提可能出现的派系斗争、晋升问题和年度奖金,这些事情都可以让团队成员陷入一种恐慌的心理状态,担心被团队的其他成员打压孤立,担心自己在团队中的地位受到威胁。

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团队内部成员的沟通合作不到位,而不通畅的沟通会给工作效率带来很大的影响。

从目前来看,团建活动依然是提高团队内部沟通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最好方式,它可以用活动这种易于接受的方式培养团队内部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尤其是在业务发展比较快的团队,平时团队成员由于工作繁忙,很难有机会跟其他成员有工作之外的沟通,而团建活动可以为团队成员提供一短期的平台,让大家重新获得在团队内部的归属感,增强团队凝聚力。

那么,怎样的团建才能更好地提高团队内部的沟通效率呢?

1.采取适合大部分成员接受的形式

2.选取适当的时机开展团建

3.避免团建中“强迫参与”

46  成功的背后必定有一支狼性团队

47  不懂汇报工作,别说你混职场

通过工作汇报,可以将阶段性工作的总结和其中出现的问题集中反馈给老板,让老板明白目前的工作流程,帮助你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同时可以让你明白自己在工作上的优点和缺点。

这就出现了下一个问题:如何科学地向老板汇报工作?

一次汇报小则影响下个季度的工作内容,大则会影响团队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如果汇报内容或者方式出现了问题,则会让老板对团队当前的工作内容和流程做出错误的判断,从而令整个团队走上错误的道路。

工作沟通的三个层次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人在部门会议上做汇报被领导公开表扬,有的人话没说完就被无情打断;有的人每次汇报工作都可以有效推动工作,有的人汇报三四次都起不到什么效果;在有的人眼里,向领导汇报工作成为升职加薪的秘诀,而在另外一些人眼里,汇报工作却成了避之不及的难题。

其实在我们向领导汇报工作之时,已经完成了所要做的工作,之所以会有如此不同的结果,是因为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样的汇报方式才是科学有效的,怎样汇报才是领导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

要做一个好的汇报者,一般要做到以下几点。

1.尽早汇报

老板之所以希望把握工作的所有进度,并不是他对你的工作不放心,而是希望通过工作进度尽早发现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便在问题扩大之前将其解决。

2.先说结论

把汇报材料写得很长并不难,但要把汇报语言组织得很短却很难得,因此在向老板汇报工作时,一定要第一时间将工作结论抛出来。

3.主动汇报

很多职场新人难以体会主动汇报的重要性,很多人在进入职场两三年后,依然处于被动汇报的状态,只有接到老板的召唤才会去汇报工作。这种工作方式看起来没有什么错,但这种被动汇报的状态并不会给你的职场有任何加分。

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尽量在工作的各个阶段将所取得的成果和问题汇报给领导,否则等到老板主动问起这件事情,很可能是因为出了问题。

4.实事求是

在汇报工作时,最基本的原则是要实事求是,切勿为了一时的荣誉而夸夸其谈或隐瞒不报,越早发现问题,就可以借助老板的力量越早解决问题。

5.目标明确

工作汇报中常出现的错误就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整个汇报过程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员工不知道通过汇报希望达到什么目的,老板听完汇报之后也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可以给员工提供哪些帮助。

在日常汇报中,可以采用KPT法则,

KPT(Keputo)是一种盛行于日本的工作记录法,同样适用于工作汇报,其中:

Keep:当前正在做的事务或者项目的正常描述;

Problem:今日所遇到的问题;

Try:之后准备尝试的解决方案。

通过简单的三句话,老板马上能明白现在的工作进展到了哪个地步,又需要他来决策什么问题。

6.突出重点

汇报工作与写项目材料不一样,准备项目材料时,要尽可能地把项目内容写详细,让老板和团队成员明白项目的方方面面,以争取更多的资源来完成项目。

但是在向老板汇报工作时,则要把厚厚的项目材料压缩成简短的几句重点,让老板可以免于翻阅所有项目材料,就可以知道全部的工作内容。

所以工作汇报时一定要抓住整个汇报的重点,从中挑选最重要的几件事情和老板感兴趣的事情进行汇报,更好地引起老板的注意,并达成自己的诉求。

在等待老板决策的过程中,不妨多问几句,确认工作的时间节点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在体现自己职业精神的同时,还可以为老板的决策提供更加全面的参考。

除了当面汇报,还可以采用电子邮件、电话汇报或者微信消息等方式,根据不同的汇报内容和目的,可以灵活选择不同的汇报方式,只要能通过工作汇报达成自己的目的,满足老板的需求,消除自己和老板之间的信息不同步,就是一次科学的工作汇报。

48  让集体会议变得更加有意义

大部分无效的会议都缺乏一个有力的会议引导,当会议的议题依次进行时,极易进入脑洞大开的发散式讨论或者没有结果的讨论磋商。

最后参会人发现,讨论了一上午,所有的问题还只是停留在讨论阶段,并没有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即使有初步的解决方案,也没有对应到具体的成员和完成时间。所有的讨论结果在会议结束之后就变成了一张废纸。

这样的会议没有什么意义,对于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完全没有任何提升的价值,而且会浪费团队成员宝贵的工作时间,让所有参会人感到痛苦和无奈。

那么,如何以最短的时间实现会议目标,并且可以让大部分参会者感到满意呢?

不管什么样的会议,都需要在会议召开之前明确会议的目标,即召开会议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发布什么通知、解决什么问题,以及协调多方在什么内容上展开合作。

要召开一次有意义的集体会议,可以记住以下三句话:会前三个关键、会中三个控制、会后三个总结。

1.会前三个关键

在开会之前,除去预定会议室和投影仪,准备会议材料和PPT之外,还需要把握好三个关键:关键的问题、关键的人物、关键的目标。

一次有效的会议一定是为了达成某个关键的目标而召开的,为了达到这个关键目标需要解决哪些关键问题、与这个目标相关的又有哪些关键人物,这些都需要在会议之前明确,以便完成接下来的会议邀请。

一封好的会议邀请可以让参会人更快地了解会议背景,并在会议开始之前进行相关材料的准备。

一般来说,提前一天发会议邀请给参会者,会让他们提前预留出参会的时间,而且不会因为提前太多时间而遗忘。

Outlook和Foxmail等邮件客户端都提供会议时间、主题、时间、地点等信息的会议邀请邮件,最好附上会议上要用的演讲材料,方便大家尽早了解会议的主题内容。

如果可以在正文中解释一下会议的前因后果,相信可以显著减少在会议中大家走神的概率,举例:

各位同事大家好:

一期项目已经进入产品测试和bug(漏洞)修复过程,在项目正式上线之前也暴露了不少之前没有预料的问题。

现邀请各位明日早上9:00于1212会议室讨论以下议题:

(1)项目已经发现和可能存在的风险点;

(2)与之对应的解决方案;

(3)测试组及运营组同事的建议。

邮件中附上会议上会用到的演讲材料。这样的一封简短的邮件可以帮助与会者在最短的时间内理解会议上将要讨论的主要内容。

所以下一次发会议邀请的时候,千万不要把所有的信息都写在邮件标题里,相信任何一个看到这样邮件的人都会很头疼。

如果可以的话,在会议开始的前十分钟,可以核实一下关键人物是否已经到场,如果没有到场,则需要通过微信或者电话再行通知一次。

2.会中三个控制

一次有效的集体会议一定要控制好会议的时间、进程和可能出现的风险。

(1)会议时间

会议时间主要包括开始时间、持续时间和结束时间三个方面。

在预约好会议室和投影仪之后,最好在会议开始前十分钟布置会场,并检查投影仪是否可以正常使用,以免出现所有人到场之后才发现投影仪出了故障的情况发生。

在确定好会议目标之后,可以根据当天的工作时间进行会议时间的估算。对于简短的问题迅速得出结论,对于会议上无法达成一致的问题及时叫停,留到下次会议时再行讨论,以便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关键问题。

作为会议的主持人,也要及时制止冗长、离题的讨论,以及没有结论的无效争论,让参会的每个人都可以针对会议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另外,任何人都不希望在下班后还继续开会讨论问题,所以每次团队会议的时间最好控制在半天之内,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会后的解决问题上。

(2)会议进程

一次集体会议上可能会涉及很多问题,在每个问题开始讨论之后,务必要得到一个结论,不管是留待下次继续讨论,还是安排人员进行排期,都不要在会议上留下悬而未决的问题。

在会议时间的限制下,对于关键问题适当延长,对次要问题则适当削减,这都是一次有效会议的必要因素。

(3)会议风险

虽然已经做了以上两方面的工作,但一次会议中依旧存在着如下风险。

关键人物无法参加会议或中途退出

会议偏离关键目标

某一个问题上花费时间太久

与会议无关的话题割裂了会议

以上列举的这些风险只是一场会议中常出现的问题,对于这些风险,这里给出一些常用的应对方式。

关键人物无法参加会议或中途退出

这是集体会议中最坏的一种情况了,因为缺少了关键人物的参会,很多问题会无人定夺。所以最好的办法是预防关键人物缺席,在会议开始之前通过电话与其确认时间,如果对方无法参会,你还有时间制定预备方案,可以让对方委托其他同事参会或更改会议时间。

会议偏离关键目标

这是集体会议中经常会发生的事情,当大家讨论的话题开始漫无边际地发散,完全偏离会议的关键目标时,需要将大家重新拉回到会议的关键目标上。

某一个问题上花费时间太久

当某个问题的讨论时间过长,而且参会各方无法在该问题上达成一致时,为了避免浪费其他参会人的时间,可以将该问题记录下来,并在会后单独找问题相关的人员进行解决。

与会议无关的话题割裂了会议

即使在会前用邮件给参会人员发送了会议背景和材料,依然无法避免这种情况——很多人无法完全理解会议的基本问题。这部分人往往会降低一次集体会议的效率,因为他们可能会问一些显而易见或者无关紧要的问题,为了解释这些问题,参会者可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向他们解释每个问题的细节。

对于与会议无关的问题,可以记录对方的提问并在会后解决,这样可以最快地推进会议关键问题的讨论。

3.会后三个总结

在一次集体会议之后,最好预留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对刚才的会议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这个总结不需要长篇累牍,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的总结就可以。

(1)回顾会议关键目标。

(2)对会议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遗留的问题。

(3)下一步行动。

在会议结束之后,最好于当天之内把会议纪要发送给参会人员及需要知悉的领导层,可以作为之后执行解决方案的跟踪依据。

49  个人情绪是团队的慢性毒药

在职场中做错事情被老板骂几句就愤而辞职,这不是个性张扬,只是心理脆弱。

在一个团队里也是一样,个人情绪永远是个人的问题,而不应该让其他成员替你分担,先处理好自己的个人情绪,才有资格帮助团队分忧解难。

如果在日常工作中,碰到一丁点压力就觉得山崩地裂无法呼吸,碰到稍微难一点的问题就觉得整个职场生涯都完蛋了,拥有这样负面的个人情绪的人,只能成为团队成员眼中的“祥林嫂”。没人会在乎你有什么个人情绪,只会关心你有用没用。

在每个团队里,都会因为工作或者人际关系而产生各种负面情绪,例如,跟团队成员的工作方式不融洽,跟老板的沟通方式出了问题,但这些个人情绪都不是影响工作的原因。

比如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没有任何两个人刚接触的时候就能融洽得没有一丝抵触情绪。其实,这时你只是没有发现对方的优点。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当你可以在对方身上发现优点的时候,你的内心就已经认同了对方的价值,哪怕只有一个优点,这个优点也会成为你们开展团队工作的基础。

所以当团队中有类似的个人情绪时,不妨先将这种个人情绪搁置一下,在与对方合作的分忧解难。

如果在日常工作中,碰到一丁点压力就觉得山崩地裂无法呼吸,碰到稍微难一点的问题就觉得整个职场生涯都完蛋了,拥有这样负面的个人情绪的人,只能成为团队成员眼中的“祥林嫂”。没人会在乎你有什么个人情绪,只会关心你有用没用。

在每个团队里,都会因为工作或者人际关系而产生各种负面情绪,例如,跟团队成员的工作方式不融洽,跟老板的沟通方式出了问题,但这些个人情绪都不是影响工作的原因。

比如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没有任何两个人刚接触的时候就能融洽得没有一丝抵触情绪。其实,这时你只是没有发现对方的优点。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当你可以在对方身上发现优点的时候,你的内心就已经认同了对方的价值,哪怕只有一个优点,这个优点也会成为你们开展团队工作的基础。

所以当团队中有类似的个人情绪时,不妨先将这种个人情绪搁置一下,在与对方合作的些因素导致了自己的愤怒或者焦虑,然后通过合适的办法去解决它,通过不断地解决导致自己出现负面情绪的因素,最终彻底摆脱个人情绪的掌控。

尤其要注意的是,即使你已经无法抑制自己的怒火,也不要向同事宣泄,这样不仅不会得到任何帮助,还会导致同事对你的厌烦。

如果希望他人帮助自己解决个人情绪的问题,那么就去找那个可以帮你解决问题的人,比如与你的直属上司说出自己的困惑并梳理个人情绪的出口。

2.心理暗示法

法国心理学家埃米尔·库埃曾提出消极自我暗示与积极自我暗示的概念,两者都可以在潜移默化之中对个人的意志、心理以至生理状态产生影响。积极的自我暗示令我们保持好的心情、乐观的情绪和自信心,从而调动人的内在因素,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与团队成员出现争执时,可以通过自我暗示的方式告诉自己“这件事情我可以心平气和地处理”“我要保持良好的修养”。事实证明,当你反复地通过自我暗示让自己的潜意识接受这些积极信号时,你的情绪会出现明显的好转。

3.运动释放法

很多人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习惯出去跑几圈或者打球来释放自己的压力,这种借助其他活动排遣情绪的方法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当你站在操场上做热身运动的时候,你的大脑就开始释放包括内啡肽等多种神经传递素,这些激素在改善情绪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

如果每天的工作之后都可以腾出一小时的时间做运动,对于个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都有一定的帮助。

4.记忆复现法

人类行为学指出,人们也可以通过调动掌控笑容的肌肉,重现自己对某些时刻的记忆点,通过脑部指令让脸上的表情更加真诚自然,帮助自己从负面的情绪之中摆脱出来。

更多时候,我们深陷在个人情绪中无法自拔拔的时候,需要意识到微笑在职场中只不过是一个最普通的表情,而真正职场上的微笑,就是礼貌而且一点都不尴尬的微笑。

发脾气是一个人的本能,而控制脾气则是一个人的本事。

在团队工作中尤其要掌控好自己的情绪,让它在适当的时候发挥作用,否则你做成一件事情开心的时候会遭人嫉妒,你项目失败难过的时候则会被别人嘲笑。在成年人的职场中,很少有人会关心你情绪背后的原因,而只会关心你对团队有什么用。

如果你的情绪是如此廉价,那么大家不会觉得你委屈可怜,而是会觉得你是团队中的慢性毒药,不能起到什么作用,反而会导致军心涣散。

50  你必须让自己不可替代

要在职场中生存下来,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不要与那些明显无法超越的人去竞争,你的勇气除了能感动自己之外,对自己的职场生涯没有任何作用。

让自己不可替代的办法就是找到自己有相对优势的领域,并在这个领域里深耕细作,让自己成为别人无法企及的那一个。

努力当然是有用的,但努力不是万能的,过分相信努力在成功中的作用就是愚昧,让你努力地去跟博尔特比赛跑,你觉得有可能成功吗?

一个有头脑的人不会在别人的主场中寻找自己存在的价值,博尔特或许是赛跑界的王者,但你也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里,你可以超越包括博尔特在内的所有人。

一个人在职场中的价值与你努力加班的工作时长无关,只与你个人的不可替代性有关。

1.认清自己的优势,在自己的优势领域做到极致。

其实根据职位的不同,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衡量标准,根据自己的衡量标准进行针对性的提升,你也可以成为不可替代的那一个。

(1)在团队中实现术业有专攻

(2)不做职场的寒号鸟,遇事不得过且过

很多人被公司的新人拍死在沙滩上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按部就班地做一件事情做了很久,对于同样的问题,没有想过更多的解决办法,也没有想过更高的工作效率,只是在机械性地重复工作,一旦有新人对自己的岗位形成威胁,甚至找不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2.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2005年,史蒂夫·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毕业典礼上演讲,最后送给了在场的年轻人一句“Stay Hungry, Stay Foolish”。Cheers杂志把这句话翻译为“饥渴求知,虚怀若愚”。

(1)Stay Hungry。提高业务能力的手段有很多,在工作之外的时间里,可以通过阅读或在线学习等方式提高对所在行业的知识储备。当你有能力独当一面的时候,即使进来新人,也只会为你锦上添花。

(2)Stay Foolish。除了自我学习之外,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也非常重要。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多向公司中的前辈和老板请教,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他们可能会给你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

3.当不了职场中的孙悟空,至少可以当猪八戒

在职场中解决问题,大部分场合是要解决人的问题,我们经常诟病的“高智商,低情商”就是典型的反面例子,工作办事没问题,一到需要跟人打交道的时候,就各种不给力。到最后,活儿都是自己干了,风头都让给别人了。

所以,如果当不了孙悟空,至少要当一个合格的猪八戒。这样,你同样可以成为职场中不可替代的人才,在关键的时刻帮助老板和团队解决棘手的问题。

(1)不轻易树敌,也不搞小团体

高情商的人在职场中收获的不仅是同事,还有互相帮助的朋友。在统一的公司利益前,大家可以携手共进,但在需要保持距离的时候,也不会被老板误认为是在搞帮派主义。

(2)为他人着想,他人才会为你着想

同理心是情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职场中多为他人着想一点,在关键时刻,他人才能想得到你,指望他人单方面地为你考虑是不切实际的。

4.找到属于自己的核心团队

在生活中讲究“人生得三两知己足矣”,在职场中一样要找到属于自己的核心团队。

什么是核心团队,核心团队是在你没拿到天使投资时在筒子楼里摸黑写代码的人;核心团队是在五六个人的团队中身兼产品运营和行政人力的人;核心团队是竞争对手花数倍价钱也没法挖墙脚的人;核心团队是你在职场上最珍贵的宝藏。

混职场的人都有一张庞大的关系网,你在公司上班时,这张关系网就是你所在的团队,大家彼此创造利于团队发展的空间,并发挥各自优势取得更多的认可和成绩。

公众号:薛定谔猫的书社

你可能感兴趣的:(思维精进:改变一生的高效思考法(如何用最聪明的方式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