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危害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与生活方式的变化,糖尿病从一种少见病变成了流行病。糖尿病患病率从1980年的0.67%飙升到2013年的10.4%,这意味着每10个人中就有1个人患有糖尿病。

2017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人糖尿病人数已达1.14亿,居世界首位。相对于已确诊的这1.14亿人来说,还有很多人是隐性的“糖人”,即患有糖尿病却还不自知、没有发现的人。

许多人对糖尿病有疑惑,比如要如何发现糖尿病?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应该听谁的?确诊糖尿病之后多久去一次医院?糖尿病都需要吃药吗?得了糖尿病该如何饮食?健康人怎么能预防糖尿病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寻找答案。

01

正确认识糖尿病:

1、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症”,它是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进展性疾病,主要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障碍而引发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

在生活中如果出现“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下降,就要警惕是否得了糖尿病,要及时去医院做一个正确而全面的检查。

糖尿病的危害_第1张图片

2、糖尿病的确诊标准

一般情况下,符合以下三条中任意一条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① 空腹血糖(医院抽血化验)≥7.0mmol/L

② 一天中任意时间抽血化验血糖≥11.1mmol/L

③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服糖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3、前驱糖尿病

前驱糖尿病也叫糖尿病前期,已经存在葡萄糖代谢障碍,包括空腹血糖受损或者糖耐量异常,但还未达到标准的II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这类个体也称之为“准糖人”。

正常人的血糖范围是3.9~6.1mmol/L,口服糖试验2小时后<7.8mmol/L。

常规体检报告出现以下情况,就要小心成为“准糖人”:

① 空腹血糖受损:空腹血糖≥6.1mmol/L但<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

② 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但<11.1mmol/L。

我们国家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在逐年上升,2008年大约为15.5%,即1.48亿人,2010年时已经达到50.1%,有4.34亿人进入糖尿病前期,需要特别关注。

4、糖尿病的危害

持续的高血糖可侵蚀身体的各个部位,从大脑到心脏、肾脏、眼睛、神经,一直到脚指头,都不能幸免,最终会造成多器官病变甚至衰竭。

以最高危的心血管系统为例,大约七成的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血管高危风险,有一半的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半数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

肾脏是糖尿病的另一个重灾区,中国II型糖尿病患者中,肾病的患病率为30-50%,糖尿病是终末期肾病的首要致病因素,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预期寿命平均缩短16年,死亡风险增加3倍。

在中国40-60%死于糖尿病的患者小于60岁,糖尿病大大增加了医疗成本,预计到2030年,糖尿病每年医疗成本将达到3600亿元人民币,其中II型糖尿病医疗费用中,并发症的花费将占总费用的80%以上。

一旦确诊为糖尿病,要定期去医院进行检查了解病情,方便医生根据病情发展更改治疗方案。

眼部检查:每半年或一年1次。

糖化血红蛋白检查:每3个月1次。

血液生化全套检查:每半年或一年1次。

尿常规检查:每半年或1年1次。

心电图检查:每年1次。

神经检查:每年1次。

02

四类糖尿病不用药

糖尿病有四个分型: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其它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其中Ⅱ型糖尿病占比93%以上。

以下四种情况,通过营养与生活方式干预,是可以保持血糖平稳、无需长期用药的:

1、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在妊娠期需要遵医嘱用药帮助控制血糖,不过有不少妈妈可以在生产后通过营养干预和积极生活方式的调整,将血糖恢复到正常值,经过医生的评估后,不再需要用药。

2、继发性糖尿病

继发性糖尿病,指的是由应激因素、药物、内分泌疾病或者某些罕见肿瘤等明确原因引起的糖尿病。在解除继发性因素以后,有些患者的血糖可以达到正常水平而停止用药。

3. 刚刚得2型糖尿病的患者

糖尿病在最初确诊的时候,可能程度较轻,这时候配合医生改善营养与生活方式,逐步恢复血糖,可以不用药观察3-6个月。

4. 糖尿病的“蜜月期”

糖尿病的蜜月期,又称糖尿病的临床缓解,指的是身体没有不适、检查暂时正常,如果不重视,仍然有复发性的可能。这期间在医生的指导下停药,持续饮食管理,坚持运动,定期监测血糖和糖基化蛋白。

以上四种可以不吃药,但是绝大多数的患者需要坚持吃药,遵医嘱,根据自己的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和用药方式。

  03

糖尿病患者的膳食保健

糖尿病是生活方式病,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才能解决,而饮食、营养干预是糖尿病所有治疗原则的基础。中国已有“大庆模式”用30年的时间证明: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显著。

有患者认为,自从患上糖尿病,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痛苦万分。其实,如果能合理安排好自己的饮食,知道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照样可以选择丰富而美味的食物。

糖尿病的饮食管理有多种饮食模式,根据糖尿病人的具体情况,可实施的范围包括平衡膳食、生酮饮食、地中海饮食、DASH饮食、素食以及糖尿病合并肾病或痛风的特殊饮食方式。其中平衡膳食模式是最适合的基础膳食保健。

1、食物的GI与GL应用

首先要了解的是食物的升糖指数(GI)和食物的血糖负荷(GL)。

食物的升糖指数,也叫血糖生成指数,是不同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的快慢。GI越高,这种食物中的碳水消化变成葡萄糖的速度就越快。

一碗白米饭也许1小时就能全部变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中,同样的一碗糙米饭,却需要2个小时,这就是不同GI对血糖的影响。

血糖生成指数低于55,为低GI食物;在55-75之间,为中等GI食物;高于75,为高GI食物。在平常饮食中,糖尿病患者选用低GI食物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食物的升糖指数图表如下:

糖尿病的危害_第2张图片


GI虽然好用,但是没有考虑到摄入的食物总量。比如很多人就会有这样的困惑:西瓜的GI很高,那是不是连一小片都不能吃呢?其实一小片的西瓜,虽然很快进入血糖,因为量太少很快就被身体整个血液的洪流所吞没,对血糖值的变化完全没有什么卵用。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还需要考虑食物的GL值,也就是血糖负荷。

食物的血糖负荷GL,不仅考虑了食物的升糖速度GI,还考虑了每100g这种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更有指导意义。

食物的GL有三个等级:

高GL:>20    中GL:10-20  低GL:<10

只有GI低且适量的食物,才会是GL低的。比如上面说的西瓜,GI=72属于高升糖食物,如果切一点西瓜,120g才含有6g的碳水,它的GL=4.32<10,所以是低GL的食物。少吃、小口吃、慢慢吃,其实是一种很好的血糖管理方式。

低GI食物意大利面GI=45,可是100g中含有碳水化合物75.8g,此时它的GL=34.11>20,属于高GL的食物,吃100g下去,血糖肯定嗖嗖上去,糖尿病人就要谨慎选择,一定要少吃。

总结一下,对于食物的GI和GL,糖尿病人的选择要点是:尽量选择低GI的食物并且要适量食用。

2、膳食平衡、用餐规律、少食多餐

糖尿病人应该选择多样化、营养合理的食物,注意用餐规律,定时定量,一日三餐的能量分配可以选用早餐25%,午餐40%和晚餐35%的比例,每一餐的蔬菜、蛋白质、主食类食物可遵循2:1:1的比例,在保证饮食总热量不变的情况下,从一天总摄入的食物中,留出10%的食物作为加餐,便于稳定血糖水平。

糖尿病患者胰岛分泌功能不好,如果每餐吃得过饱,势必加重胰岛的负担,导致餐后血糖过快升高,三餐需要少吃一点,减轻胰岛的负担,避免餐后高血糖。

使用降糖药的患者,在药物作用高峰期有可能发生低血糖,因此正餐之间需要适当地加餐,避免血糖波动过大,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3、主食粗细搭配吃

不少糖尿病患者为了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采取少吃主食甚至不吃主食的办法来控制热量的摄入,没有经过医生和营养师监控,简单粗暴采用这种做法不仅达不到控制血糖的目的,还可能加重身体的营养不良。

主食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特别是全谷物类主食,还是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各种矿物质的优良来源,如果摄入不足,身体就会分解自身的蛋白质和脂肪来满足身体所需的的能量,造成新陈代谢下降、身体抵抗力降低等情况。糖尿病患者要科学地安排主食的摄入量,根据自己的运动量、身体情况进行粗细粮搭配。

细粮是指精米和白面,主要成分是淀粉,其原本含有的矿物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在精加工过程中几乎都丢失了。糖尿病患者如果长期以细粮为主食,不但容易造成血糖持续偏高,还容易导致营养素缺乏。

粗杂粮和杂豆主要包括燕麦、黑米、紫米、高粱、薏仁、红豆、绿豆等,粗粮中的矿物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对人体有很多的益处,但是糖尿病患者多存在胃肠消化问题,粗杂粮中的膳食纤维也会影响部分钙等矿物质的吸收,可以粗粮细粮搭配吃,比如杂豆粥、二米饭、杂粮饭等。

4、每天保证饮水量

高血糖引起的高渗状态,会使细胞失去水分,从而刺激下丘脑的渴感中枢而致口渴,饮水后可使血浆渗透压下降或恢复正常,协助降低血糖,糖尿病患者每天应保证1600-2000ml的水,相当于200ml的杯子8-10杯,糖尿病患者可以选用白开水、淡茶水、矿泉水等无糖饮料,必须避免喝任何含糖饮料。

04

糖尿病该如何预防

糖尿病的发生虽然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但是起关键作用的还是后天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健康人要想预防糖尿病,一定要定期体检,注意空腹血糖水平,生活中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真正懂得如何管住嘴、迈开腿,维持健康体重,就能有效预防糖尿病。

1、管住嘴

膳食指南的平衡膳食法则,是良好的预防糖尿病的饮食指南,低糖、低盐、高纤维、高密度营养素,优质油脂和蛋白质,做好饮食习惯培养,包括细嚼慢咽,荤素搭配,不偏食挑食,少吃零食,七八分饱。学会科学管住嘴,糖尿病自然不会缠上你。

2、迈开腿

生命在于运动,健康更在于运动,尤其在预防糖尿病方面,适量运动可以增肌减脂、减轻炎症,提升机体抵抗力,改善精神状态和降低血糖。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中华传统瑰宝中也有几种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的运动,不妨在日常生活中有针对性的练习一下,如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等。

3、维持健康体重

达到并维持理想体重是预防糖尿病的核心。体重不足应该增加营养的摄入量,以免营养不良引发各种疾病;体重超重应该减少食物摄入量,在保持营养均衡的基础上,配合适量的运动。

总之,饮食、运动和健康的体重是预防糖尿病最基础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可以更好地预防糖尿病,再好的治疗也比不上预防重要。

你可能感兴趣的:(糖尿病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