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老师“重情趣”教学给我的启发

读《庐山的云雾》有感

研读于老师的课例,我有两种感觉。一是越研读越惶恐,觉得站在讲台上22年,有一种误人子弟的感觉。二是越学习越有力量,被感动,被激励。

学校里少有同行者,有时也会懈怠,也会质疑自己,这样坚持有什么意义?别人不读书不写作不也挺好的?但是,捧读于老师的每一个课例,都会被他的伟大师爱所感染,于是前行的脚步更坚定了一些。

于老师的课堂有情有趣,没有恐惧,学生可以想站就站,想坐就坐,还可以做动作。

于老师的课堂风趣幽默。“真好,握握手,有照相的吗?给我们照张相,很可惜,我们不是领导人,不然,早就有人照了。”这一握手,再加上几句幽默风趣的话语,学生很可能会记上一辈子。记住于老师的温暖,记住于老师的微笑。

于老师的课堂细节之处见真“情”。“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就是叫我们小心点的,其他同学读书,请他们三位做动作。

于老师化身“老顽童”,和学生一起表演。你看,于老师单腿直立,手掌翻遮在额前,做孙悟空远眺状。师生哈哈大笑。

于老师教育无痕,润物无声。他故意读错课文,把问题抛给学生。一座冰山读成一座座冰山。当解释“幽静”一词时,于老师边画边说,直观形象。

于老师关注学困生,给他们勇气。朗读环节,手举得高的,于老师不叫,他偏叫起来手举得不高的。

于老师的课为什么上得那么富有魅力,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学生,就是有意思。试想,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一双永远笑眯眯的眼睛,时刻关注着全体学生,画画好,书法好,唱戏好,爱学生,孩子们怎么会不喜欢如此有灵性的语文课?不喜欢如此有爱的于老师?

于老师的课堂有情有趣有意思,反思我自己,觉得我的课堂也勉强算是有点新意吧。

在讲课过程中,怕学生感到内容乏味,我会穿插组合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片段。如讲八年级下册的《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我会找来杜甫的一组代表性作品,青年时期胸怀凌云之志的《望岳》,安史之乱刚刚爆发慨叹京城昔日繁华不再,而今满目疮痍的《春望》,以及安史之乱尚未平息,反应百姓生活疾苦的《石壕吏》和即使自己生活窘迫仍希望“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进行教材重组,这样课堂既有意思,也能很好的帮助学生纵向了解诗人伟大的一生。

讲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我会和李白的《送友人》拿来进行对比阅读。同是送别诗,王勃的风格抛开伤感的情感,唱出了一曲高亢嘹亮的别离之歌,他安慰朋友不要忧伤,“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要心意相通,即使山高路远,也心如近邻。

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送友人》开篇即写山的青绿,水的流转,“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给人一种轻快明丽的气息。虽与友人难舍难分,离别之际,也是潇洒的一挥手,互道珍重!

跟于老师学习,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有意思。努力做“眼中有人,心中有光”的老师。

党老师部分评课内容

我个人的理解是,当我们了解了文本等相关信息后,先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这篇课文应该怎样展开教学?你会怎么做?于老师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手段?这个时候,我们才能够进一步明白于老师这节课运用游戏化教学手段的真正的原因,也就是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所以,我们读于老师课例,一方面是来学习于老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及课堂教学艺术,更重要的是要自己身心在场。我想这首先需要我们去熟悉文本、钻研文本,还需要明确本学段的教学目标,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同时根据学生的学情来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选择课堂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

和徐文祥老师的观点相同,读课需要像文本解读一样细细剖析,不仅仅是读文字,也不仅仅是读课堂所呈现的东西,而是从课例的细枝末节处去读对语文的思考,对学生的理解,对课堂的启示。这需要我们站在高处,跳出课例,一方面对于永正老师的教育教学思想有所系统地理解,另一方面对文本、对学生、对课堂、对语文又有着自己的理解,这样才能在读课中有着最大可能的收获与提升。

比如,在刚才发言的老师中,贾振才老师说:于老师不是在教语文,而是引导着学生去读、说、演、画、写,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口头书面表达能力,在轻松有趣中,得以提升。于老师的教学看似无心,但处处是围绕着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组织课堂,契合了学习语文学科的大道。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画一画、写一写,在抽象的语言符号世界里,引导学生读进去,出的来,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悟得到,看似随意,处处又契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的大道。贾老师教的是高中语文,但贾老师却课例出读出了于老师重情趣的本质,贾老师给我们今后的读课做了很好的示范。

李丹、郝艳飞、栗桂荣等老师,注重借助于老师课例的研究学习,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并反思,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于老师重情趣背后教学思想的本质,我们的反思才会有意义,我们的哪些做法可以继续精进,哪些做法需要改进,这样的课例研读才显得更有现实意义。

每月一号参加小语组课例研讨都会有收获,就像牛吃草一样,得慢慢咀嚼,反刍,消化,最后用在自己的课堂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于老师“重情趣”教学给我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