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杉传播&华先生·惊世一摔揭秘:华问渠,从华茅到茅台

导读资料

贵阳华家华茅酒厂原成义酒房:回沙茅酒源头,茅台三茅之首

成义酒房始建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由贵阳华家先祖华联辉创建,原名成裕烧房,是回沙茅酒发源地,清同治九年/1870年改名为成义烧房,民国时曾一度使用成义酒房、成义酒厂、华茅酒厂。

1951年政府赎买后又改为“贵州省专卖事业公司仁怀茅台酒厂”,1952年又通过几次收购兼并了“王茅”、“赖茅”、“金茅”等其他茅台镇大大小小十余家私营烧房,逐渐由茅台酒厂发展成为茅台集团。

惊世一摔:华茅后人 大奖品质 经典重现

1999年贵阳华家嫡系后人,茅台前身成义烧房、华茅创始人华联辉四世孙华效先先生,于茅台故地重建华家酒厂,创建“华先生”品牌。

“惊世一摔”隶属“华先生”旗下高端子品牌,为纪念1915年华家成义茅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摔成名,荣获国际大奖而设计。延用1915年国际大奖酿造工艺,重新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世界名酒品质。

正文

历经华氏三代创业,至华之鸿时期,华家召酒师、强工艺、拿大奖、扩产能,已然锻造出当年回沙茅酒不可撼动的江湖地位,到了第三代华问渠,深明大义,主动将成义酒房售卖予政府,组建国营茅台酒厂,今天咱们来认识一下华问渠。

华问渠生逢乱世,受父亲影响素怀实业报国之志。他接掌华家生意之初,因战乱和军阀拖欠费用,经营举步维艰,华问渠收缩贵阳的盐业和印刷业生意,将经营重心转移到酿酒业。1936年,川黔、湘黔、滇黔公路相继通车,货物运输更加方便,成义酒房的市场开始向省外拓展,1937年抗战爆发,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大量政军文卫机构内迁,贵州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出现了“战时”繁荣。

泓杉传播&华先生·惊世一摔揭秘:华问渠,从华茅到茅台_第1张图片
西迁后许多官员、学者受西南人影响,都以能够买到一瓶华家成义茅酒,喝到一杯正宗回沙茅酒为荣幸。社会各界对茅酒的需求量增大,重庆、成都、昆明、桂林等城市需求量更大,作为回沙茅酒正宗的成义酒房迅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在利益驱使下,大量商人到茅台镇建小作坊,售卖新酒,也称之为“回沙茅酒”,更有甚者,直接在贵阳周边建厂,酿造普通的高粱酒,称为“贵阳茅酒”,其时市场秩序大乱,优质本地高粱采购困难。

 

华问渠在此时意志坚定,要求成义酒房首先确保品质,哪怕产量减少收入降低,也不能用外地高粱,也绝不允许售卖新酒,更是力排众议,不贪图便利到贵阳周边设厂。在华问渠的坚守下,成义酒房的酒质信誉有口皆碑,之后又在报刊上刊登“醇酒老窖”的广告,保持了竞争优势,销路较好,盈利猛增。

在此期间,成义酒房作坊建筑因工人不慎被部分焚毁,华问渠立即筹款修复,扩大了生产规模,窖坑增加到18个,1947年,产量达到27000公斤。

在短暂的战时繁荣期间,成义茅酒被运往重庆、成都、上海、长沙和广州等地的华家文通书局分局推销,受到消费者普遍欢迎,也极大的提振了华问渠的信心,他曾一度想将成义酒房的产量扩大到10万斤,但短暂的繁荣改变不了当时时局的困顿,这一目标始终未能实现。

抗战胜利后,成义酒房一度被官僚资本的觊觎,几经周折才得以保住产业。随即国民政府货币急剧贬值,通货膨胀十分严重,社会动荡不安。成义烧房工人收入大幅下降,几乎陷入困境。加之本地高粱小麦原料收购困难,因此成义酒房发展一度停滞不前,华问渠遂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文通书局。华问渠的文通书局是当时中国七大书局之一,由冯友兰、陈建功、苏步青、竺可桢、茅以升等112位全国名家英才组成编审委员,其分局遍布南京、上海、成都、重庆、昆明、广州等地。

1950年,贵州全境解放,长期在外打理旗下文通书局的华问渠深知天下大势,展现出了极大的智慧与担当。他主动通过相关人士找到人民政府,表示愿意将祖产售卖给国家。

泓杉传播&华先生·惊世一摔揭秘:华问渠,从华茅到茅台_第2张图片
1951年,人民政府与华家正式签署协议,由贵州省酒专卖局以人民币旧币1.3亿元(折合新币1.3万元)收购成义酒房,组建贵州省专卖事业公司仁怀县茅台酒厂(简称茅台酒厂)。成义酒房原有的酒师和工人也悉数进入国营茅台酒厂工作,后来成为茅台酒灵魂人物的郑兴义、李兴发等即是其中代表。

 

华问渠作为贵州工商界的优秀代表和开明资本家,在建国后广泛参与了新中国的建设,先后担任贵州省人民政府委员、贵州省工业厅副厅长等职务,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离世,享年84岁。

华问渠从事酿酒及出版事业近二十年,参与新中国建设三十余载,华家产业在其旗下达到顶峰,华家成义茅酒在其时成为贵州名片,郑兴义、李兴发等国酒大师在其麾下得到成长,国酒的基石也因他而奠定!茅台集团更是在国酒文化城为其立像以作为纪念。


你可能感兴趣的:(泓杉传播&华先生·惊世一摔揭秘:华问渠,从华茅到茅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