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巧辉 焦点网络初级六期伊川分享345天

今天读《自卑与超越》,收获如下:

个体心理学研究的是身心的动态关系。我们认为精神和身体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是一个人生活的两种表现形式。

生命在于运动,而精神的精髓则在于通过预知来指导行动的方向。精神设定目标,依靠身体完成,精神主导身体,身体反过来也会影响精神。

人尤擅活动,精神的目标性也越来越明确。由生至死,肉体与精神都相互合作,不可分割。身体一举一动,都深含精神的意义。精神之谬误将导致行动之歧途。我们看到某种表现或病症,若无法判断意义,最好将其视为简单的动作。如,窃者,非法占据他人财物。其目的在于偷窃者因自己的贫乏而想要获得安全感。其目的是正确的,只是精神替他选择了错误的方法。

身心之间,我们更为关注心理上的目标,当然,它必须以生理学为基础。譬如研究焦虑或愤怒,我们关注其目的和结果而非神经的影响。焦虑可能是孩子为了引起母亲注意的方式,愤怒或许是控制一个人或一个局势的有效方法之一。

这些感知、表现源自生理遗传,但是个体心理学关注的是如何运用这些来达到人生目标——感知与生活方式不是互相对立的,当目标确立后,感知会配合目标自动调整。而人类的活动主要就取决于生活目标和生活方式。

感知配合生活目标,迎合生活方式。首先,感知是按需调动的,如果一个人是通过极大的痛苦获得优越感,那么,他并不会因为其目标的达到而感到快乐。而如果让广场焦虑症患者好好呆在家中,他的焦虑感就会消失。

其次,情绪的心智模式如同生活方式一样固定。胆怯的人永远胆怯,尽管他们有时会用弱小面前的盛气凌人、外物保护下的勇敢无畏来伪装,他的内心仍然是恐惧的。

人的感知迎合生活目标。精神指定了方向,但朝着这个方向却未必不会走错。

人从出生便建立身心之联系,而后不断修正,以适应个人追求优越感的目标。五六岁,人格便可成形,此后他的心智模式便有了高度的稳定。因此我们可以观察个人的行为举止来了解其人——因为行为永远受到人生意义制约。

身体的不便会带来精神的负担,可能会导致个体成年后冷漠且缺乏合作能力。但这种障碍并非不可克服——如果思想积极、主动克服困难,获得更大的成功也未可知。反之,如果引导方式错误,比如向有尿遗症的孩子过份强调尿的问题,孩子可能会因此感到受重视,反而潜意识中不愿改正。

同理,很多时候,教师的孩子学习不优秀,罪犯常常来自抑制犯罪的警察家庭——因为这是一种表现自己,使自己受到关注的方法。而用这种方法的孩子往往是缺少关爱的孩子。不同缺陷的孩子的表达方式或许各不相同:哭闹、梦游、噩梦等等,但其动机是相同的。

精神还会影响身体的发育。长期来看,譬如,胆小的孩子往往不敢想象自己的强大,因而也不会去锻炼强健的体魄。人的体格往往就反映他的性格。短期来看,人的情绪是会表现在身体的神态动作上的。害怕时发抖,生气时谩骂乃至胃疼脸红头痛,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而这些反应都表明了心灵是如何应对它所评判的情境的。精神还能够影响大脑,大脑的某些受损部分是可以通过其他部分的训练来补偿的,中风者常有这种情况。

个体心理学的目标中,我们要发现精神定位错误的不善合作的孩子,推断其心智、行为模式,帮助他们在失败中总结教训。

你可能感兴趣的:(席巧辉 焦点网络初级六期伊川分享3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