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这些“学习之道” 学渣也能逆袭成学霸

学生时代,我是个不折不扣的数学恐惧症患者,文科和理科成绩两极分化严重,文科成绩在年级能排前三,理科成绩简直不忍直视,老师都是拿我树典型,——偏科的典型,那会儿叫跛腿,可不是吗?文科和理科就像两条腿,文科好,理科差,可不就是个跛子吗?这说法真让人心酸。那个时候,我特别羡慕那种文理都很棒的同学,也很关注那些名人伟人的数学成绩。

比如,当时看书知道普希金诗写得很棒,但数学经常考零分,我不厚道地笑出了声,顿感自己数学成绩差,也不是啥不可饶恕的错。

做英文阅读,读到写《爱丽丝漫游仙境》的路易斯·卡洛尔(Lewis Carroll),居然是个数学家,我顿生崇拜之情,眼睛里都要冒出小星星了。

掌握这些“学习之道” 学渣也能逆袭成学霸_第1张图片
(会写童话的数学家路易斯·卡洛尔)

那个时候的我,认定自己是右脑导向的人,左脑开发不够,所以对理科会犯怵。

如果当时就有这本芭芭拉·奥克利的《学习之道》(好遗憾这本书2016年才出版,无奈摊手~),并让我读到的话,我大概也会开始重塑我的大脑吧。

这本书的英文名字是《A mind for numbers:How to Excel at Math and Science(Even If You Flunked Algebra)》,按照字面意思翻译过来就是,数字思维:如何精通数学和科学学科,即便你代数曾经挂过。——这书名瞬间就击中我的心!这书简直就是为我这类人度身定做的啊!

这本书从脑科学和心理学的角度阐释了大脑的工作原理,并利用这个原理总结出许多实用的学习方法,据说读过此书的人都秒变学霸,这是让我心潮起伏,激动不已。

掌握这些“学习之道” 学渣也能逆袭成学霸_第2张图片

这本书的作者是芭芭拉·奥克利,她的故事非常励志,从小她就是个数学渣,对技术类的东西一窍不通,不仅读钟表时间有障碍,甚至都不会使用电视遥控器。不过,她有自己的优势,就是语言天赋高,文艺细胞发育不错,大学主修俄语,后来工作后被迫要学习数学。迫于生计,她开始重拾数学,居然唤醒体内沉睡的数学因子,最后越学越好,还成为工程学博士,并在学校留任教授。——简直是我的偶像!

掌握这些“学习之道” 学渣也能逆袭成学霸_第3张图片
(芭芭拉·奥克利小时候)  

你是不是也觉得她的逆袭很不可思议?芭芭拉·奥克利后来在MOOC、Coursera上开创“learning how to learn”的课程,有数十万人蜂拥报名,火爆程度可想而知。这本《学习之道》刚出版就荣登美国亚马逊学习类图书榜首,可见这本书的受欢迎程度。

这本书开篇介绍了大脑的两种思维模式: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并由此发散开去,阐释了大脑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巧妙利用这些原理来提高学习效率,包括构建组块,对抗拖延、增强记忆,重塑大脑以及学会自学等。每个知识点都辅以具体案例,深入浅出,让人能够更好地掌握“学习之道”。

其中,关于组块的内容让人非常受启发,现在就来分享下其中的精华部分。

什么是组块?

芭芭拉·奥克利在书中说道,人的大脑有两种思维模式: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根据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当你全神贯注于某件事情上的时候,譬如认真地看书,写东西,或者做工作PPT等,采用的就是专注模式。而发散思维正好相反,就是大脑处于比较轻松的状态,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在某点上,思维在四处游荡。工作间隙吃个下午茶,看书累了侍弄下花草,偶尔放空,以及散步、冲凉等等,这些时候大脑开启的都是发散思维。

掌握这些“学习之道” 学渣也能逆袭成学霸_第4张图片
(专注模式&发散模式)

当大脑集中注意力的时候,相应的神经元会被激活,并组成一条回路,这就是知识组块。所谓组块,形象点说,跟拼图有点类似,就是大脑将零碎的信息按照意义组合起来。举例来说,A、C、T,这几个字母是散乱无意义的,如果你将之组合为act(行动)或者cat(猫)这两个单词,就是在组块。英语中的word puzzle游戏、以及我们玩的拼图游戏,都可以看做在构建组块。

组块的步骤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构建组块能让我们更高效地掌握知识,那么要如何构建组块呢?大家都玩过拼图游戏吧,现在我们就用拼图游戏来解释下大脑是如何构建组块的。

首先,要有专注力,专注于信息碎片。这就相当于在拼图游戏中,你要知道每块碎片上的内容。

其次,要理解信息碎片,理解力就像是黏合剂,能够将信息碎片拼接起来。对应到拼图游戏中,理解力就是拼图碎片的凹凸状边缘。

最后,要掌握背景信息。也就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这些信息,这样你才拥有更高更全面的视野。

继续沿用上面的拼图游戏,如果拼图上画的是星空下的梵高,我们不仅要拼出梵高,还需要把星空背景拼出来,这样才能知道梵高和星空的关系。

掌握这些“学习之道” 学渣也能逆袭成学霸_第5张图片

如何固化组块

大脑构建组块后,需要不断重复和练习,才能让组块固化下来,存储到长期记忆中。在书中,芭芭拉介绍了许多固化组块的方法,其中有三种方法比较实用,分别为间隔重复、提取练习和刻意练习。

间隔重复

顾名思义,就是把需要记忆的内容重复几次,随着记忆逐步加深,延长重复的时间间隔,最后,这些内容就会很牢固地保存在脑海里。

这个学习方法符合记忆规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经过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就开始了,最开始的遗忘速度很快,之后逐渐减缓。据此他绘制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间隔重复就是有效地利用了人类大脑的遗忘规律。我们学过的内容,课后需要不断复习,就是这个道理。

掌握这些“学习之道” 学渣也能逆袭成学霸_第6张图片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提取练习

说到提取练习,我们先来说个现象。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呢?学习的时候,把书摆在眼前、翻开笔记本或者打开学习的网页,就以为能够摄取其中的知识,其实这是大脑产生的错觉,称之为“能力错觉”。这种学习方式效率很低,比较有效的方式是进行提取练习,也就是合上书本、关闭网页,尝试着回想学习资料,让大脑主动来提取关键信息。

注意,一定是要合上书去努力回想,而不是一遍遍阅读学习材料,这样学习效率才会高。不信,你下次可以尝试下。

还有个事情说出来你可能会惊讶,学习的时候在很多地方划重点,标下划线其实也是种“能力错觉”,这样做其实在欺骗自己,让自己误以为大脑在工作,其实你不过是手在动而已。想避免这种情况,下次碰到想划线的部分,不妨谨慎点,让大脑来主动提取关键信息,而不是通过反复阅读被动找寻重要内容,与此同时,尽量精简划线的部分。

掌握这些“学习之道” 学渣也能逆袭成学霸_第7张图片

刻意练习

现在,“刻意练习“这个说法很火,许多事实表明,很多所谓的天才,其实是长时间刻意练习的结果。所谓刻意练习,就是将目标集中在重难点部分进行学习,这样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强化学习内容,进而提高学习效率。举例来说,在解数学题目的时候,要将注意力放在比较难的解题步骤上,并努力提高在这部分的解题速度。

刻意练习不仅适用于理科学习,对艺术语言类的学习同样也适用。比如,钢琴家在学习曲子的时候,不会将曲子从开头到结尾反复练习,而是挑出其中对指法要求高、节奏无序的部分进行反复练习,这样才能更快地学会这首曲子。

掌握这些“学习之道” 学渣也能逆袭成学霸_第8张图片

学习是终身的事情,不论你是对数理化头痛的学子,还是想继续精进自己的上班族,只要你对未知充满渴求,想学习更多知识,这本书就非常值得一看,我们的大脑蕴含着丰富的宝藏,很多人不懂开发,《学习之道》就是本教你如何开挖知识宝藏的书,我们的大脑是可以重塑的,重塑的关键是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并坚持不懈地练习。当你精通大脑的工作原理后,即便你曾是学渣,也能逆袭成为学霸。

你可能感兴趣的:(掌握这些“学习之道” 学渣也能逆袭成学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