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曾经说过“刘邦是一个大政治家”,而政治家的首要能力就是将自己人搞的多多的,将敌人搞的少少的,这一点刘邦的确不简单,他在自己的生变笼络了一帮人,这帮人最后帮他打下江山。
刘邦为什么能笼络这么多人在身边呢?首先就是刘邦能听得进别人的意见。张良一直是韩王的人,在留遇到刘邦之后,给刘邦讲解兵法,刘邦全部能听懂,且能听的进去,所以张良就次就跟着刘邦了。相比之下相遇就是刚愎自用,韩信曾经说过他在项羽帐下的情况,项羽是“言不听、计不从”,两者一对比,自然跟着刘邦的人就多些。
其次刘邦豁达,刘邦不喜欢读书人,曾经骑在周昌身上,和周昌开玩笑,然后问周昌他是一个怎么样的君主,周昌说他是和夏桀商纣一样的人。这在古代就是对帝王岛侮辱,但是刘邦哈哈大笑就走了,后面就没提过这方面的事。
刘邦还比较豪爽,跟着刘邦的都不担心刘邦不会给他们富贵,尤其是他从沛县带过来的那一批人。刘邦对跟着自己的人都是封赏比较多,韩信作为大将军,最后封齐王、卢馆也也被封王,张良是自择齐地三万户,还有带出来的那一批将军,都有封侯,这一点让那个跟着他的人知道刘邦不会亏待自己。
一、天生的气质
生活中不乏这样一些人,当他们一出现,或者一开口就会吸引你的目光,刘邦就是这样一种人。他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风骨不凡,萧何就是见他谈吐与众不同,认为他能成大事,才对他另眼相待。不仅萧何,连吕公都因为刘邦的气质,而认定他非等闲之辈,并将掌上明珠嫁与刘邦。在当时秦朝的严苛统治下,人人都是一副谨小慎微的样子,但刘邦不同,他可以在身无分文的时候,谎报“贺钱一万”,谎言被揭穿也依然泰然自若,这种行事让他显得鹤立鸡群。
以一般人的品格而言,这种行为就是厚颜无耻;可偏偏在刘邦身上,就是一种卓尔不群,这是一种天生的气质带来的,也可以称之为影响力。正是因为这样一些气质,让他在还没成事时便汇集了一批人,比如萧何、樊哙、曹参,这些就是刘邦的种子成员,有了种子,团队进一步发展壮大,才有实力吸引到更多优秀的人。再加上刘邦为人有义气,擅于争取人心,更擅于政治作秀,于是逐渐有良才加入。
二、卓越的领导能力
能吸引人才,足可以见刘邦的号召力,但是,如果没有相应的领导能力,团队便如一盘散沙。刘邦作为一名出色的领导,很明白身边人的特质,比如萧何擅于安顿后方,张良擅于出谋划策,韩信擅于调兵遣将。如果没有刘邦的知人善任,那么良才会长期处于不合适的位置,最终导致无法发挥自身的优势而选择离开。其次,刘邦擅于权术。陈平离开项羽投靠刘邦,很多人认为是刘邦宽容或者用人不疑的表现。但是,从后期刘邦对待功臣的态度可知,刘邦并不是一个完全豁达的人,他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虽然内心已经翻江倒海,但表面仍能不动声色。在招揽英布的时候,刘邦故意先折辱英布,又赐予英布豪华的居所,最终使英布臣服,这一点也可见刘邦擅于谋划人心,也是权术的另一重体现。
此外,还有刘邦用人不拘一格、能够赏罚分明等特质也为他驾驭人才起了重要作用。
最后,还想说明一点。很多人疑惑刘邦为什么在沛县时就能得到那么多人才,比如萧何等。其实,这些人并非一开始都是人才,只是在跟随刘邦的过程中,逐步参与的事情变多,能力得到锻炼,才逐步发展成人才的。之后,刘邦的团队中,每个人都在升级,变得优秀,才逐步有了更优秀的人加入,而作为其中领导者的刘邦,也一步步精进,才有了未来更多的可能。
这很像一个创业团队,有一个实力还不那么强的主心骨,周围也都是些小角色,但在一次次战斗中,大家都不断进步,最终小角色成为一个个的精英,主心骨成长为了行业大佬。天生的某些特质,加上长期不断的摸索,加上比一般人更加的操心,才是终极的秘诀或法宝吧。
汉高祖刘邦平民出身,文不能书,武不能战,“智不比张良、勇不如韩信、才不敌萧何”,连项羽这样一代霸王都没能争得过他,不得不说,刘邦的厉害之处还是让人钦佩。但是,毕竟他的出身不高,能够接触到的也不是特别有本事有背景的人,他又是靠着什么,能够吸引那么多人跟随他,甚至有一部分还是从项羽的阵营跑过来的。
刘邦到底有什么样的人格魅力呢?
纵观刘邦的人才管理,大致有六方面的特点:
用人不疑
做一个领导最忌讳的,就是一天到晚看见所有的人都很可疑,今天猜忌这个,明天猜忌那个。刘邦他就有这个魄力,他一旦决定用某某人,绝不怀疑,放手使用。
知人善任
知人善任,首在于知人,其次是善任。知人之先在于知己,其次在知彼。刘邦非常清楚地知道,一个领导最重要的才能是什么,如何调动部下的积极性,他用韩信带兵,张良出谋,萧何保后,一切工作都安排得有条不紊,由此他就成为这个集团的核心。
不拘一格
刘邦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他不拘一格的使用人才。他把贵族张良、游士陈平、县吏萧何、狗屠樊哙、商贩灌婴、车夫娄敬、强盗彭越等各色各样的人组合起来,使其各就其位,使所有的人才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历史证明,他的用人策略是十分英明的。
不计前嫌
刘邦的队伍里面,有很多人原来曾经是在项羽手下当差的,因为在项羽的部队里面待不下去跑过来投奔刘邦,刘邦敞开大门,不计前嫌,一视同仁表示欢迎。如韩信、陈平,韩信原来是项羽手下的人,因为在项羽手下不能发挥作用,来投奔刘邦。其实,一个领导者如果老是小肚鸡肠、计较甚多,能招募来好的人才吗?恐怕连帐下之人也会离他而去。
坦诚相待
坦诚相待,不仅仅是反映一个人的素质问题,更是为人处事的一条原则。对于人才,他们不仅需要应得的酬劳,而更需要尊重和信任。刘邦之所以能够得到张良、韩信等人的帮助,就是由于刘邦信任对方,尊重对方,得到了对方同样的回报,同样的信任和尊重,以致于才尽心尽力地帮他出谋划策。这也是我们非常值得借鉴的经验。
论功行赏
使用人才,首先是要信任他,尊重他,同时也应该奖励,因为奖励是对一个人才的贡献是实实在在的肯定。刘邦夺取天下以后,根据各个人的不同功绩,对功臣论功行赏,不但封赏了萧和、张良、韩信、彭越等一批人,还封赏了他最不喜欢的人——雍齿。
刘邦之所以能够成就汉室大业,与他善用人才有很大的关系。
刘邦本人就很有能力
由于影视剧等的影响,很容易让我们对刘邦产生误解,以为他是一个不学无术的无赖,正好碰上乱世才当了皇帝,事实并非如此,刘邦本人无论是文还是武,都是有足够水平的。
《史记·留侯世家》:景驹自立为楚假王,在留。良欲往从之,道遇沛公。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不去见景驹。
这是刘邦与张良的第一次见面,这时候刘邦遭遇部下雍齿的叛变,丢了丰县还夺不回来,刘邦想向景驹借兵收拾叛徒,他就在留城见到了张良。很明显,此时的刘邦是一个失败者,连部下都管不好,人马也才几千,完全没有半点成大事的气象。可当张良跟他谈起苦学十余年的《太公兵法》时,刘邦是一听就懂,一学就会,还喜欢活学活用。
几次三番下来,张良给出的判断是“沛公殆天授也”,天生的,学不来啊。刘邦的天赋的确是不错的,但他也不是全靠天赋,他年轻时候是受过系统教育的。《史记·韩信卢绾列传》:及高祖、卢绾壮,俱学书,又相爱也。卢绾跟刘邦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两人从小关系就很好,一起上学是很正常的。刘邦的四弟刘交曾跟荀子的弟子浮丘伯学习《诗经》,刘邦跟发小钻研《尚书》也在情理之中。别看刘邦平时不事生产、好酒及色,经常跟狐朋酒友出去鬼混,从他年轻时跑到大梁跟张耳融洽相处几个月来看,他的学识风度都是完全够用的,也正是因此,他才能赢得张良的好感,将其收为己用。而在武方面,刘邦有胆色,这从他发迹前的传奇故事——斩白蛇可以看出来,这个故事别管他扯不扯,至少喝醉了的刘邦一刀砍死别人害怕的大蛇(一般的蛇估计常人并不会太害怕),这相当于缩略版的武松打虎,说不定施耐庵的灵感就是从这里来的呢。
此外,刘邦本人是指挥过很多战役的,经常吃败仗不假,可败给的都是同一人:项羽。这种级别的对手,整个天下也没几个人敢说稳赢,刘邦屡战屡败都算正常。一旦对手不是项羽这个级别的,刘邦就成了战神了,剿灭异姓诸侯王的时候,灭韩信和彭越都是玩的阴招,因为正面刚不过,可灭臧荼、韩王信这些人都是亲征解决,刘邦也有足够的资本宣称自己是马上取天下。
刘邦有自知之明
会用人取得天下这点是刘邦自己总结出来的,说明他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为何会击败项羽,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他承认没有这些人的帮助,自己是搞不过项羽的,这一点,他曾主动承认过。《史记·淮阴侯列传》:信谢,因问王曰:“今东向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这是刘邦跟韩信的第一次见面,刘邦问韩信有什么能教自己的(面试官上线),韩信反问道,你觉得你跟项羽谁强?这世界上最难的事有很多,承认自己比对手差恐怕是一个,尤其是在优秀的人身上。刘邦沉默了好久,才如实回答,这也展现了他的过人之处,不用假话迷惑自己,这一点是很多人做不到的。
刘邦很会装
有个词叫恃才傲物,有能力的人一般都比较高傲,就算是找老板,也只是四十五度低头,而不愿弯腰,对待这种人,需要打压消磨他的傲气,也需要重视满足他的虚荣。刘邦是学过《尚书》的,他弟弟刘交学的是《诗经》,儒家那一套周礼什么的他肯定都知道,可《史记》中刘邦待人接物都有前后反差,开始是傲慢,后面就变成了礼遇。比如初见郦食其时。郦食其是骄傲的,在求见刘邦之前,他观察过途经家乡的数十个将领,结论是全都是废物,到刘邦经过时,他托关系得到了刘邦的召见。见面时,刘邦正在洗脚,这样的动作是很不礼貌的,郦食其也不生气,也作出了不礼貌的举动:长揖不拜,并刺激刘邦,问他是帮诸侯灭秦还是帮秦灭诸侯。刘邦气得大骂郦食其是“竖儒”,又表示我当然是要灭秦,郦食其顺势提出自己的观点:既然要灭秦,你就不能对长者(郦食其比刘邦大)无礼!
刘邦于是整理了衣裳,用高规格的礼仪接待了郦食其,给郦食其一种被重视的感觉,让郦食其自我感觉良好。这就类似于某些商家先涨价再降价的行为一样,如果只看最近,很容易以为你得了实惠,其实往前看,其实你亏了,只不过买家亏的是钱,郦食其亏的是满足感。这种方法刘邦用了很多次,比如接见英布的时候,他也是在洗脚,英布大怒,可回到住处一看,帐御饮食从官都跟刘邦一样,这是高规格待遇啊,英布转怒为喜。当然,也有失败的时候,比如周昌,刘邦一手搂着戚夫人接见的他,周昌大怒,转身就走,刘邦一看不妙,这小子不按套路出牌,赶紧追了上去。如果刘邦不重视周昌的话,根本不会追上去。
刘邦会颠倒主次
很多事情,明明是刘邦自己想做的,却总会人觉得是为了别人而做,他本人也很强调这一点。比如当亭长时押送徭役,一路上都有人逃跑,刘邦自己猜测,真到了目的地也就剩他一个人了,为了及时止损,他决定放了这些人,并说“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你们这一走,我也要跑了)这个局面跟陈胜吴广面对的还要复杂,陈胜吴广想的是如何欺骗一帮顺民跟他们造反,用迷信就可以,而刘邦想的是如何让这帮桀骜不驯的人以为受到他的恩惠,所以他选择放人,还感慨了一句。
这样一来,大家就会以为中刘邦是为他们好,有些人直接就留在了刘邦身边,跟着他到山里混了。又比如萧何举荐韩信之时,刘邦明明对萧何追回来的这个人起了兴趣,但他的说法是“吾为公以为将”。是看着萧何的面子上才任用韩信,而不是因为自己有兴趣。对韩信也是一样的,到楚汉之争末期时,项羽派武涉劝韩信反叛、蒯通劝韩信自立,韩信都拒绝了,理由就是“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
萝卜加大棒
这一点是驭人之术的核心,只有好处当然是不行的,关键时刻得来点教训,韩信就经常被搞,军队指挥权被刘邦夺过多次,萧何也一样,刘邦在外征战时,萧何留守关中输送物资,刘邦没事派人来问情况,萧何立马把子侄送上前线,充当人质。对韩信的敲打就更入人心了,韩信作为一介统帅,军队就是他的命根子,军队是他纵横天下的资本,可刘邦轻易就能夺取军队。《史记·高祖本纪》:“汉王跳,独与滕公共车出成皋玉门,北渡河,驰宿脩武。自称使者,晨驰入张耳、韩信壁,而夺之军。”当韩信、张耳还以为刘邦被困在荥阳中出不来时,刘邦假扮使者进了军营,等到两人一觉醒来,军队换了主人!这也是韩信在齐地没有造反的一个原因,天知道刘邦会不会突然出现在他的身边,再一次夺去他的指挥权,事实上,在垓下之战后,刘邦又一次这么做了,韩信毫无招架之力。
情商高,有野心却不露锋芒
刘邦是农村出身,早年一直没工作,且从来不爱干农活 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到四十岁都没结婚,家人也看不出他有什么大志向。但刘邦喜欢四处交友,当时县衙里的萧何、曹参都是他的好友,以至于后来做了沛县的泗水亭长。亭长其实是个非常小的官。县下面是乡,乡下面才是亭。可见亭长基本是没什么实权。刘邦的野心最开始是在陈胜吴广起义后,沛县因为属于楚国旧地难以独善其身,于是沛县县长也开始响应 并开始召回所有不在家乡的流亡之人,而刘邦正是这些人中的一个,他因为犯了法正在被通缉。当时萧何觉得沛令乃是秦吏,起义明显号召力不够,于是就推荐了刘邦来干。
《史记》:沛令恐,欲以沛应涉。掾、主吏萧何、曹参乃曰:“君为秦吏,今欲背之,率沛子弟,恐不听。愿君召诸亡在外者,可得数百人,因劫众,众不敢不听。”
刘邦虽然平日吊儿郎当,但在江湖上也结交了不少朋友,还是有一定号召力的。他召集了一帮人杀到沛县,号召沛县百姓起义并杀了沛县县长。既然已经起义了,就涉及到谁当起义首领的问题了。其实萧何在当时的官职相当于副县长是比刘邦大的,但刘邦之所以做了首领是因为他有两个优势:
第一,枪打出头鸟,其实当这个首领也是有危险的,但刘邦本就是被通缉的身份,所以也就不怕了。
第二,刘邦虽然官职低,但号召力却很强,而且他是这次起义的主力。
《史记》:众莫敢为,乃立季为沛公。
在当时,项羽也响应了陈胜的起义,势力非常大,但由于陈胜在途中牺牲了,起义军没有了首领。于是项羽便自己把控实际大权,自立楚家皇室的嫡传子弟做了楚怀王。此时也有一些势力的刘邦并没有与项羽争,刘邦非常懂得审时度势。他不仅没有争而且还假意拜倒在项羽的脚下。然后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
从刘邦起义和不与项羽争锋两点中便可以看出刘邦既有雄心、能收揽人心,又懂得审时度势避其锋芒,这也是刘邦之所以能走到最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宽仁、大度,懂得用人之道
说刘邦宽仁很多人有异议,因为刘邦在后期确实杀了很多功臣。但刘邦在成为帝王之前确实很宽仁,尤其是对人才。
对张良,刘邦看似举止放荡,但他对张良却从未有过不尊敬,在与张良深入交谈更是对张良相见恨晚,刘邦学习和接受能力极强,所以在张良表达完自己的谋略时刘邦表示非常认可。“良木择林而栖,忠臣择主而事”,张良因此投奔刘邦与之共谋大事,而刘邦也给予了张良极大的信任。
对郦食其,刘邦虽然讨厌儒生甚至侮辱儒生,但当郦食其给他出谋划策时,他却能立马改变态度,并听取了郦食其的意见派其游说齐国。
对韩信,韩信本事项羽的属下,在与刘邦交谈后,刘邦能从最初的不信任到立刻委以重任。反观项羽傲慢自大,这样一个有才的将领在他身边却发挥不出任何价值。
对陈平,陈平开始也是在项羽门下,后来投奔刘邦,而且陈平名声有污,但刘邦更看重他的才能。刘邦在小事儿上不拘小节,大事上却从不含糊。
如果要拿放大镜看一个人,那么无论是谁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瑕的。刘邦虽然有各种小毛病,但他却是个顾全大局、不拘小节的人。对有才能的人总能表现出宽仁、大度的风范,这就是刘邦的光辉所在,也是他能聚拢人心的原因。
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懂得笼络人心
有时候在最开始占得先机的人往往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而那种开始看来平平无奇 但一直低调积蓄力量的人却能笑到最后,所谓厚积薄发是刘邦最真实的写照了。也正是因为项羽一直以来的都占得先机,让他一度以为自己天下无敌了,根本不需要像韩信、范曾这样的人出谋划策也能胜利。而刘邦跟项羽在人才使用上最大的不同在于他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
其一,在刘邦进入关中,自称“关中王”后。面对富丽堂皇的宫殿不自觉留恋起来,想到自己终于也有了这么一天,便准备就此住下,好好享受一番。但樊哙意识到如今天下还未定,于是劝解刘邦莫不能忘了秦朝的前车之鉴。刘邦开始根本听不进去,但后来张良亲自劝解后,刘邦便立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便及时止损率军退到了灞上。
其二,刘邦在定都时选择长安竟是一位士卒的意见,此人叫做娄敬,娄敬本事齐国的戍卒,在汉朝统一之后,正被发往陇西 途经咸阳时求见了刘邦,跟刘邦讲解了关中的重要性,并建议刘邦定都关中。张良听了也表示:关中是“天府之国,金城千里”进可攻、退可守。于是刘邦便选择定都长安。
其三,刘邦因为是马上得的天下,再加上自己的出身问题,导致他一直都很鄙视儒生。他认为《诗》、《书》这些都没用。但当陆贾反问:“马上得到天下,能马上治天下吗?”时,刘邦立刻又觉得有道理,并命陆贾著书论述秦失天下原因,以资借鉴。
善于采纳别人意见是一个帝王非常重要的品质,纵观历史 项羽因在鸿门宴正不采纳范曾的意见而错失天下;袁绍因在官渡之战中不采纳许攸的意见而大败曹操;宋高宗因不采纳岳飞的意见北伐而错失了得到天下的良机;而再看那些善纳谏言的皇帝如:刘邦、李世民、朱元璋却总能走到最后。
刘邦正是因为具备这一品质,所以才能在项羽这样看似比他强大好几倍的敌人面前仍然能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