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学渣和学霸”之间的距离有多远,可能就是教室后排的“休闲区”和教室前排的“学习交流区”之间的距离。
不管我们当年上学学习渣不渣,自从当妈了,还是希望自己家娃能成为一名“学霸”。
我们要求并不多,按时起床,按时写作业,独立完成复习预习等等等等,只希望自己家娃能成为所谓的“别人家孩子”,我们就可以偷懒了,哈哈哈。
然而,希望不是只是想想就能实现的,我们要,行!动!
每年八月份,都有一批家长面临一个新的身份——一年级的家长。
这是个关键的时期:
能不能在未来辅导作业而不鸡飞狗跳?
能不能在陪伴学习中“身体康健”、“全身而退”?
要想实现这个目标,一开始我们就要做一个有“心机”的妈。
这个时候,我们的孩子已经不再是那个幼稚蹒跚的小宝宝了,他们也要开始有自己的社会属性了——一名小学生。
我们要问问自己:
1.我们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尽快适应新的身份转变?
2.我们如何做,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家长?
我家孩子是去年上的一年级,去年的八月份,我也有同样的困惑,不知道该从何做起。
我一直奉行着照书养孩子,在很多书目中,我选择了《欢迎来到一年级》这本书,这本书很详细地给大家提了建议,我从中也受益匪浅,并且运用起来,效果也还挺好的,结合我的经验,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应该怎么做:
一、父母们准备好了吗?
1、调整好自己的状态,要意识到,这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是家庭生活的一个标志性阶段的开始;要发自内心认同并且接纳:我将是一个小学生的家长了;
我们都是第一次当爸爸,当妈妈,我们要面临新的挑战:如何给孩子做榜样,我们对孩子的期许,我们如何去帮助孩子等,这些都将影响孩子,塑造孩子。
2、按时接送孩子,迟到对孩子影响很大,这儿你可以回忆一下我们小时候迟到了进教室的感觉;接孩子也要按时,这样孩子最开心,有助于孩子最大限度地愿意和我们交流;
3、课后管理,不管老师有没有布置作业,我们要拿出30分钟的时间关注当天的学习和校园生活;
4、按时睡觉,最好在晚上9点以前,第二天6点或者7点起床,加上午休,孩子一天要保证10个小时的睡眠;
5、一年级的学习任务需要父母的参与,帮助孩子获得学习的动力,养成学习的习惯,找到学习的方法,以后孩子和父母都轻松;
6、爸爸和妈妈,谁来管学习比较好,不仅仅考虑时间和精力,而是谁更有意愿管理孩子的一方来管理。
在一年级,我们全心全力花在孩子身上一个月的时间,抵3年级以后一学期的时间,6年级后1学年的时间甚至更多,如果以后不想被孩子气到心梗,现在就多花些精力吧;
7、如何在家里创造学习的氛围,放学后三十分钟的学习后,要给孩子充分玩耍的时间,我们就要在不动声色中,给孩子的自由娱乐提供有引导性的选项,如家里随处放着书,随便走到哪拿起一本书就阅读了。
父母也多读书影响孩子,那不爱读书的父母怎么办呢,你可以试试反过来让孩子做你的阅读导师,给你讲他看到的,或者给你推荐他认为不错的书。
二、孩子准备好了么
1、6岁上学,不要抢跑,真心不建议人为地干预孩子的出生月份,或者过早地把孩子送入学校,拔苗助长地故事谁都听过,那你是否以此为戒了呢;
2、需不需要上个学前班,需要,但要认识到,学前班是为了预先感受即将到来地课堂学习方式,而不是去接受一二年级知识的提前灌输;
3、仪式感,在孩子6岁生日这天,生日蛋糕上写孩子的大名而不是乳名,并正式告诉孩子,以后除了在家里,其他任何场合都会称呼大名;拍一张标准的入学照片,让孩子参与到入学登记报名的每一个环节,参与学习用具的准备的全过程;
三、一年级最重要的任务是,喜欢去上学
1、关于分数,分数重要么?考100分重要么?我要告诉你的是,在小学一年级,要鼓励孩子考100分。
从整个教育期来说,分数并不是最重要的。
但一年级,孩子对学习这件事情刚有初步的概念,如果你告诉孩子分数不重要,只要你努力就行了,那么请问,努力是什么?怎么给孩子解释?
鼓励孩子争取100分,是在学习的最初给孩子一个有激励力的心理高位,人都是有求胜好胜的心理的;
2、享受课堂学习的乐趣,我们就是要提醒孩子,上课一定要在老师讲课的时候,认真听,把老师讲的对掌握了,不会的要去问老师或者晚上回家复习及时补上。
一年级,能融入和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也就是掌握了在学校最重要的游戏规则,上课认真听讲,业余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去玩,这点一定要让孩子认识到;
3、如何去帮助孩子爱举手发言?首先要告诉孩子,要积极地举手发言,让他有意识地参与到课堂中。
但是,仅仅做到这点还不够,爱发言的孩子一定是自信的,自信从哪里来?
从有实力来——
这就要求孩子对课堂内容有把握,每天不仅仅是复习,第二天课程的预习我们也要陪孩子做到,但要把握好度,只要对新知识不陌生就行,如果一股脑全教给孩子,他上课反而可能会走神,不耐烦。
敢发言,敢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问问题,这都是孩子具有创造性的表现,我们家长平时课余时间也要多鼓励孩子发言;
4、提醒孩子发现自己受到的关爱,现在的孩子,习惯了被爱,有时候会感觉不到爱。
所以我们要通过一些小细节及时提醒孩子,老师为他做了什么,同学为他做了什么,让他能意识到这些关爱和温暖。
提醒他去帮助关爱老师和同学,建立爱的能力,让他在班级里有归属感;
5、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班级的事务,经常问问自己,我能为班级做点什么,我能为老师同学做点什么,在参与中获得价值感、归属感。
这也许不仅仅是学习时期的事情,而是整个人生都要去做的;
6、加入各种竞赛的班级集体项目,建立班级荣誉感,参加各种竞技活动,是建立班级荣誉感,找到集体归属感的最好机会了。
代表自己的班级去参加比赛,或者为自己的班级加油鼓劲,体验大家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奋斗,这都是孩子成长路上珍贵的机会。
三、“喜欢老师“,太重要了
1、喜欢老师,老师讲的课就会变得有趣,“爱上学“和”爱学习“是两件事,但对于一年级的
来说,”爱上学“了,”爱学习“的概率才会更大一些,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喜欢老师,在学校有亲密的小伙伴,学校好玩,是爱上学习的动力,所以家长首先要接受老师,即使对老师和学校有不理解的地方,也不能当着孩子的面说,可以大人之间私下沟通解决;
2、我们该如何做呢?这时候就得我们有点“心机”了,注意观察倾听孩子与老师的互动,从里面抓住点,强调老师喜欢他,要在孩子面前夸老师好厉害,知道这么多知识,甚至可以告诉他,老师是妈妈的朋友,老师告诉妈妈他很喜欢你,给他分享与老师的互动,说明老师很关心他。
孩子的世界,就是谁喜欢他关心他,他也会喜欢谁。帮助孩子发现老师的优点,让孩子喜欢上老师,就会给孩子的学习力养成提供很大的帮助。
四、 家长和老师沟通的技巧
班主任是孩子在校园里最熟悉、最能依赖的成年人,孩子和班主任的关系,会直接影响孩子在学校的状态,而孩子和班主任的关系,与父母和班主任间的沟通是否顺畅有关
1、 观察班主任,提前观察班主任有两个时机,一个是有的学校会安排老师家访,二是开学时的第一次家长会。
在交流和老师的阐述中,就能把握老师在教学中关注的点,老师的个性等,就能知道自家的教学理念和学校老师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要考虑如何与老师沟通。
在新学期开始后,我们也可以持续多问问孩子学校的事情。
在期中期末的家长会上争取创造和老师直接沟通的机会,沟通越顺畅,父母和老师就越能形成合力促进孩子的成长;
2、 老师批评错了孩子应该怎么办,一年级的孩子和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不一样,一年级的孩子面对权威的老师,即便是老师批评错了,也不知道如何去表达。
所以平时放学回家,要习惯性的和孩子多聊聊,问问孩子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如果孩子真在老师那受了委屈,我们在排遣孩子情绪的同时,首先保持心态平和,认为老师批评错了就噌一下子激动起来,愤愤不平或者讥讽老师,这是愚蠢的,这样不但不能解决孩子的委屈,还会让孩子不相信老师,和老师产生抵触。
遇上这种情况,首先要很细致地了解事情地真相,前因后果:
真批评错了,先引导孩子把它看成是一次锻炼的机会,以后生活中的委屈也免不了,所以让他经受委屈不是坏事,趁机教给他排解委屈情绪的方法。
和老师沟通的方法,我们可以心平气和地找老师沟通,听听从老师的角度看事情,再一起找解决方法,虽然对我们来说这也是情绪上的一种挑战,但这就是我们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相信没有沟通不了的问题;
3、 什么时间找老师沟通孩子的情况最合适?
1、放学的时候,等绝大部分孩子都交到了家长手里,这时候就是和老师交谈的好时机;
2、老师不上课的时候,可以主动找老师问一下,什么时候方便和家长沟通,提前预约;
3、课外时间,确实有需要课外时间和老师沟通,可以在放学的时候或者电话预约,再在约定的时间准时联系老师,清晰表达自己的意图或者沟通目的。
在做这些的时候,也让孩子看到我们有礼有节、进退有度,做到言传身教;
4、 给老师送礼,轻重如何合适?
送礼,本身不是一个贬义词,礼物代表的是彼此的敬重珍惜,是表达情感的最好媒介。
我的父母都是老师,我也有很多同学是老师,本人是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有很多当老师的同龄朋友,他们大多数愿意收到的教师节礼物还是孩子亲手做的贺卡,花,书签等,对于强行塞红包的家长,老师会感到尴尬,不会因为你有没有表示而改变对孩子的态度。
但不可避免,有一些老师会收受家长的馈赠,对孩子给与特别的关照和纵容,但这样对孩子就是好么?对受到有意无意关照的孩子,会不会心里先将自己特殊化?放纵自己呢?也可能因为老师的特别对待被孤立失去伙伴呢?这恐怕对孩子来说也不是一件好事。
总之,在大部分老师心中,真正希望得到的还是礼物的心意,家长的支持,孩子的进步。
以上,便是我在书中总结的精华之处。
别人看似的轻松,其实是在暗里做了你没做的努力,留意了你没留意的地方,所获必然便不同。
从今天起,做一个有“心机”的妈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