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八方小广告,总有刁民想害朕|系统思考

【见】

存量的变化一般比较缓慢,即使在流入量或流出量突然改变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因此,存量可以在系统中起到延迟、缓存或减震器的作用。可以说,存量的改变设定了系统动态变化的速度。

如果你对存量的变化速度有正确的认知,你就不会“拔苗助长”,期待事物变化的速度超出其特定规律;同时,你也不会过早地放弃,因为你知道一项措施要想见到成效,也需要时间;此外,你也可以更好地把握系统动量所展现的机会,“顺势而为”,就像一个高超的柔道选手善于利用对手的力量那样,聪明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感】

对「见」的部分我看到了怎样的广度和深度?又写出了怎样的广度和深度?也是一种功夫。在「见」的部分呈现出理解概括过后的内容(欢喜说:转述是锻炼自己提炼总结的能力,还把一个知识变成自己的),整张卡片都是自己的文字,会更舒畅吧!某天和校长姐姐聊天,她说同一主题的书籍一起读,然后找出共同点来践行,好智慧的做法!之前写完《孙子兵法》的33张卡片时,竟然一点都不畅快,反而觉着真实的自己被封印住了,内心阵阵压抑。。所以,既然每一部分都要花时间去完成,那么,每一部分都该有各自的效果,在「见」这里该是:提炼总结出最打动自己的1~3点就足够了吧!不局限在段落里、篇章里甚至整本书里,把视野拉到知识上。(工具之感)

每个人的认知水平真的是一个超级大存量,从一出生就开始了积累,到现在都2、3、4十年了,一定积累了太多太多的信息。我有时候会异想天开,如果我曾经的所有经历都有迹可循的话,在解决目前遇到的问题时,岂不是会很高效?或者根本不会反反复复犯同样的错误。就像自我学习进化的电脑那样子。

但是,电脑可以瞬间加载内存和程序,人脑却不可以,我们只能在目前存量的基础上慢慢演进。

【思】

技术革命,知识爆炸,我们在享受时代利好的同时,也必须承受随之而来的快节奏、高压力等,常常深感认知存量不够用,似乎需要时刻充电才是常态。可是充电是要消耗电费+时间的,交电费大家似乎都蛮舍得的,感觉满世界都是各大付费平台、课程、咨询等等的小广告;然后花时间似乎也很舍得,被各种「高效」、「速成」、「大师」(=速成)等吸引,这波不奏效,还有下一波来袭。可是,冷静下来仔细想一想,一番折腾过后,你的认知存量到底增长了多少?是知识的增长,还是被收割经验的增长?

其实,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又有谁人能独善其身?及时醒悟就很好了。

并不是不该付费学习,而是要搞清楚自己付费学习的目标是什么?这个目标对不对?是呀,目标也有对错,理解了“认知存量的变化比较缓慢,即使在流入量或流出量突然改变的情况下,也是如此”的道理,就能明白那些「高效」、「速成」和「大师」标榜,都是骗人的伎俩,踏踏实实+日日不断,才是最正确的积累提升认知存量的坦途。

可是呀,时代进化太快,成长太慢也是罪,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悠悠然、飘乎乎的焦虑迷茫。所以,成长的加速度也是需要考量的一个量。如果我在匀速向着目标前进,而身旁的小伙伴除了速度还有加速度的加持,即便这个加速度很小,渐渐地我也会被TA甩开好远,直到再也不能一起愉快玩耍。但只要一直持续成长不中断,就都是优秀的人儿,能做到的人不多。

所以,启发有三:

1.不要盲目相信「高效」、「速成」、「大师」等这些故意吸引、刺激你的词,没有人的认知存量不是日日不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要有时间上的压倒性投入才能期待成果,否则就是自欺欺人了;

2.所以认知存量也是你的优势所在,毕竟别人在你擅长的领域积累到你目前的认知水平还需要很多时间,不要轻易放弃自己已投入大量时间建设出来的认知优势,而是要继续持续不断地去精进,这时候的成长不仅有速度,更有加速度;

3.基于第2条,更能理解为什么选择比努力重要了,选错了,重头再来的时间和心理成本真是太大了,这大概也是为什么系统思考、思维模型、方法论等越来越被重视的原因之一吧,因为足够底层+足够通用。

【行】

“流入量或流出量突然改变的情况”=各种吸引和诱惑在作祟,这时候最需要不忘初心不忘本谋了。

今天「多方以误」这四个字总在脑海里飘荡,仔细想想可不就是嘛,「四面八方小广告,总有刁民想害朕」,哈哈哈哈~专注很难的。

四面八方小广告,总有刁民想害朕|系统思考_第1张图片
14/1000

你可能感兴趣的:(四面八方小广告,总有刁民想害朕|系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