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余生还有归途;父母不在,余生只剩来处

昨日大寒,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

 “过了大寒,又是一年”,大寒的到来,预示着春节要来了,春天也不远了。 春的气息,系在树梢上,搭在货架上,在孩子们的眼睛里,落下喜悦的大红色,也在我们的心里,牵扯出诸多关于春节的情绪。

计划好要回老家的人,已经在微信里,在订票系统里,在电视新闻里,盯紧了此地与家乡的车票。 在这个信息发达,现代化设备普遍应用的时代,那些不会使用现代化设备的人,也有人为他们呼吁开辟特殊购票通道,也有人为他们送出免费的回家车票……

境遇不同,目标一致:回家。

 回家是一个温暖的词,在这个寒冷的季节,被人们揣在怀里,温暖着,呵护着。 而我也终于在人到中年,才明白了回家的意义。 也更理解了“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种朴素的植根于每个国人心中的念头。

16年前,一毕业我就放弃了家乡小镇的教师工作,义无反顾而又茫然无措的去了省城。 在外漂泊了半年,也没能找到稳定的工作,年关将近,当我囊中羞涩的回到家里,我没能从春节的年味里,获得一点来自亲人的宽慰和安抚,生性敏感的我在白眼和埋怨中,在北方寒冷的冬夜里,在邻居们合家团聚的温馨里,独自害怕和哭泣。

 大年初六,我踩着没来得及融化掉的积雪,又一次踏上了去省城的汽车,当我再一次领教了来自家人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残忍,我终于明白:自立自强对于一个从小就不被待见的农村女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

 尊严! 我要的只能自己给!

03年上半年,终于在一家小报社找到了一份工作,偶尔辛苦,大多时候无聊,待遇少得可怜,即便这样没干几个月小报社倒闭了,非典却来了。不得不困在城中村的出租屋里,等着那场灾难快点过去。

城中村刚一解禁,我不能等着也不能待着,就拿了高中毕业证去网吧干起了收银的工作。那段时间因为要上夜班,没待几周,在一次去淋浴洗澡的时候,我晕倒了。

那时候我的体重只剩下90斤。尽管我很需要钱养活自己,可又不得不辞掉工作。

大半年的求职经历,始终在希望和失望交替中,苦苦挣扎……

我也曾经为自己的鲁莽后悔过,也曾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幻想过如果我没有放弃教师的工作,何必要受这份折磨。

清醒后,我更知道,即便时间可以倒转,我依然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因为我不甘心:一辈子困在那个狭小的空间里,更不想在那个冰天雪地,荒草陌陌的边塞小乡镇,度过我的余生。

8月份终于通过了前期笔试、面试的考核,接到了省城一家媒体的入职通知,开始了入职培训,白天军训,晚上新闻媒体采编技巧培训。

自此,我的人生开启了另外一条通道。 报社的工作随叫随到,24小时不关机,虽然自由,可每个月被考核压着,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大年29,终于忙完了手头的采访任务,我和男朋友在火车站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挤上了最后一趟通往老家的火车。

不过,这一次,我没有回家过年。

刚过去那个春节的记忆清晰如昨,过去一年经历的苦与痛还在我的心里弥漫着未曾散开,尽管我知道他们已经在家里到处宣扬,有个在省城当了记者的女儿。 似乎,他们也在盼着我能回去。 我终究没有回去,我所期待的一家人围着火炉,吃着花生、瓜子,就着春晚,话着家常,这样的场景,已经是很多很多年以前的事了。

 04年底,我辞掉媒体的工作,南下深圳,结束了异地恋。

此后的几年里,我的春节只剩下一座空荡荡的城,和一群回不去家的异乡人。

08年有了自己的家,11年有了孩子,随后婆婆来带孩子、母亲来养病,两位老人的到来让家更有了家的样子。 每年的腊月,打扫房屋,擦玻璃,买对联、窗花,年三十的那天,我们像在老家一样,高高兴兴的贴春联,粘窗花。 婆婆回去后,母亲留了下来,一住就是7年。

她已经彻底适应了南方的生活,老家之于她,也变成了遥远的回忆。

 “妈在哪儿,家在哪儿” 尽管老家的那两座小院还在,家里的亲戚还在,镇上的房子里还住着父亲和弟弟一家,可我们都知道,散落的一家人,在春节这样的日子,已很难再相聚。

毕竟有的人,会把年轻的伤痕记上一辈子,比如我的父亲母亲; 当然有的人,又重建了一个家,比如我和我们这一代移民。

过去的这一年,与很多人而言没有太多不同, 即将到来的这个春节,似乎和过去诸多的春节也不会有太多的不一样。 有的人归心似箭,有的人只剩下遥望。

上个月,北方的村子里的一家人送走了最后一位老人,来自几个不同地方的兄弟姐妹在老母亲的葬礼上,终于聚齐。

 除了忙乎老人的丧事,已经当了爷爷奶奶的哥哥姐姐,已经要做公公婆婆的最小的弟弟,一家人聚在一起,喝酒聊天,拍照留念。

 与他们而言,那座矮小的屋子,随着最后一位老人的离开,已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而养育他们的共同的家,也没有了家的味道。

 埋葬了老人,十几口人,一哄而散,兄弟姐妹骨肉亲情,因为没有了共同的家,共同的牵挂,余下的岁月,各过各的日子,各求各的安好。

 身为大哥的他,很伤感,在老母亲过世的几天里,吃不好睡不好,在房前屋后四处走动,随便转转,每次看到熟悉的情景,都忍不住红了眼睛。

 他说早在两年前父亲过世的那天,他就知道母亲早晚也会有离开他们的那一天,可当这一天真的到来的时候,他才意识到,与他们意味着什么? 这一次他们不仅失去了母亲,还失去了家,失去了他们共同的牵挂和童年的记忆。 父亲走了,家里还有母亲,每年春节,在远在忙,他都要奔回家陪在母亲身边说说话,哪怕就是待个两三天。

如今在这座小山村里,就连母亲也走了,熟悉的老人一个个不见了,本来就小的村子,越发小了,白天和黑夜没什么区别,除了蓝天和星空,都是死一样的沉寂,偶尔从谁家的院子里跑出来一个孩子,盯着他看上一会儿,又快速的跑回去了。

他不知道以后还有什么理由回到这里,即便春节,这个曾养育了他们的地方,剩下的就是一座老院子,一把大铁锁,还有那黑洞洞再也不会有炊烟升起的冷冰冰的大烟囱。 他只能把自己关在城里,回忆有父母在的那些个春节,慢慢的他也会忘掉,直到他也老了……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边成长,一边遗失, 从最开始的记忆,慢慢的到记忆里的人, 从记忆深处遥远的人,到身边一个个真切的有情义的人。 到父母亲人,直到我们自己。

 父母在,余生还有归途; 父母不在,余生只剩来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父母在,余生还有归途;父母不在,余生只剩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