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厅

有生之年,去过一次

这样出生在上个世纪的产物


在我还没搞清楚它是一样什么东西之前

它已经从大街小巷消失得一干二净

KTV如雨后春笋般生长

我们听到的不再是 霹雳舞 华尔兹

而是高音 颤音 真假音转换 这样的名词


当时在昏暗的歌厅

不记得是郭富城还是刘德华的歌

只知道在这样光线下

乱舞春秋


人们时而跳着恰恰

又换着兔子舞

从欧美流行跳到港台情歌

从猫王跳到郭富城

从萨拉布莱曼跳到李玟

那是2006年 十年前


舞蹈比唱歌流行得更早

不少七十年代的人活跃在90年代

全拼一身舞艺

美国的猫王 迈克杰克逊

台湾费翔 刘文正

不亚于如今TFboys


只是在80后还没学会机械舞之前

舞厅就已经拆掉

娱乐业再也不以舞论英雄

而开始以歌会友

高音的key成为歌曲厉害的标准

舞蹈退居二线

金星舞蹈团为唐僧四人伴舞

舞蹈演员孙俪为大上海白玫瑰赵薇伴舞


但在舞池中间的人

舞技也并非人人了得

就像如今KTV之中也未必每人都能唱海豚音

于是他们更多的是来跳舞

交际或是泄压

认识更多的人

不比如今

即使你站在我面前,我还只是愿意和朋友聊开心


今天我站在live house的中间

耳边是人们的怒吼 振聋发聩

电吉他的声音 架子鼓的敲击

随着鼓点摇摆晃动

像极了以前的迪厅


就像以前的夜总会

现在不叫夜总会

现在叫做会所一样

只不过你方唱罢我登场

换张脸谱再上台


其实它一直都存在着

只用着新鲜出炉的名讳


那些过去存在的事物,单凭口耳相传

怎及亲身感受后的温暖感动

我想似乎能明白到 那时迪厅 的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迪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