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恋爱》

就算没有经历也要写,讲些杂七杂八的观念。我总觉得其实自己不谈可以把事情看得很通透很明白,还是旁观者清嘛。有种什么都能理解的心态。可以看到的细节还是很多的。莫名感觉是盲点第一篇被点开的文。

以下诱发思考点可能来自朋友、朋友的朋友、少女漫、小说、电影等等等等。要讲的还是一些看法。反正发生了知道了些什么总是会有想法的。算是感情观呈现了,但不是恒定的,因为观念总是在变,大概就是止于我写完为止的感情观。很多事情都是有普遍性的,所以还请不要对号入座了。emm但愿不会还有冒犯到谁的情况。

19/2/3 18:40】婚姻真是个沉重的话题。

一直都没定下来写这个,虽然好多时候都有在思考这么个命题。身边挺多诱发思考的事情的。先分享脑洞<恋爱怪物> 故事很长,但就截一页。

《谈恋爱》_第1张图片

寂寞的怪物先生有点不谈恋爱会死的那种感觉。好像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沉迷谈恋爱的状态,然后就是一直连续着的那种。可能要被说成渣男/渣女。反正就是刚从一段感情走出来的人总会想着要有新的开始之类的?不管怎么说,只是一个为了对比不谈恋爱状态的极端存在。还是感觉挺多人在意空窗期这种说法,就时间太短又会被讲,太长又会被讲。微博热搜还一直在研究无缝衔接是不是渣的问题。

话还是要从自己说起。依然是无逻辑叙述。我可能算是个孤独的不恋爱少女?其实算是一直没有恋爱的。(至少对此知根知底的几个好友同意我这样的说法。具体有没有,可能要看我未来男朋友看待事情的态度。但我也没有孤独吧,至少没有说身边少了个人的那种落寞。我的生活还是有很多东西填充。真实佛,不能说很想很想,也不算是完全不想。感觉看看小甜剧也是可以很快乐的。

其实也不是说强烈的主观意愿就不谈。这种东西我倒还不至于去抵制。在我妈妈的早结婚观念里面,(加上对我大哥早恋现象的开明态度)高中毕业她就开始叫我遇到合适的谈谈。这么说来真的早该谈了。但是很可惜(也不能叫可惜吧==到现在都没有。我二哥也在被催婚了,我相对还是安全一些。

可以提提我小时候最单纯的概念。初吻要留给初恋,初恋就是老公,要嫁给爱情。现在想想实在是太幻想了一些。那时候还想到了适婚年龄就结婚生宝宝,这样就可以去参加家长会的时候是最年轻好看的妈妈了。

这就牵扯出了一辈子只爱一个人的问题。刚好那个时候看了经典的从校服到婚纱,然后看了里面的专访。emm都挺有道理的。其实我也觉得没什么可惜的。因为其实可惜和后悔这些想法对比出来的,就是自己没有去经历很多个人的话,是不会去比较说谁谁谁会更好,也不会考虑说现在这个人到底是不是最合适的。

《谈恋爱》_第2张图片

现在是大相径庭了吧?其实还是挺多人建议女孩子多谈几场恋爱,多试试什么的。毕竟emm跟不一样的人可能感觉不一样吧。我其实是能接受这种观念吧,只是呢,我感觉我也没什么心思机会去做这么一件事,原因下面再讲。啊而且家里有小宝宝以后我都不想要养小朋友了。按照现状反正我不会是家长会最年轻的妈妈。

然后就是关于谈恋爱的久这么一问题。不以结婚为目的恋爱是耍流氓 这句话在上面多试试的基础上已经不成立了。两个没有完全了解的人在一起,然后逐渐了解的过程里面,能一直接受自然好,但不总是这么顺利。所以我能理解为什么到了一些节点大家一定要弄点什么纪念:“一起过了这么些天可真是不容易啊”的那种感觉。是真的挺难的。

其实把事情想得简单一点,谈恋爱我希望就是=一件开心的事。如果在一起的时候很开心那就真的够了,如果发生矛盾了,真的熬不过去了就分开(当然不是说遇到什么小矛盾就翻脸。真的没必要硬性捆绑谈恋爱的时间。为什么就是要尽量久一点呢,有些时候你很清楚没打算要走到最后的。所以在一起开心就好了嘛。(当然建立在有一点的资本吧,不然投入太多又在特定时间段还是输不起)但是这里的开心是说两个人的相处开心,而不是说只分享开心的东西。我觉得能一起面对一些事情然后一起走过来也是很有意义的过程。

其实我这么说也挺不对的。还是要看谈恋爱是为了寻求什么吧。是想找新鲜感还是找陪伴感,是为了经历还是说怎么样。就还是个感情观的问题。丝毫不尝试维护我也是反对的。身边大概有几对谈了很多很多年的,真的就是平平淡淡就是真的状态了。每次看到这几对的动态我都会觉得真好(然后默默点个赞祝福一下,觉得他们能走到结婚也会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然后每次都说谁谁谁要是分手了我就不相信爱情了。毕竟就是时间很长,就会给人一种很可惜的感觉。磨合了这么久的两个人都分开了,那一辈子就像是不可能的事情。

最近比较重要的朋友脱团了,两个比较疼我的人在一起了。我是真的开心。每次被秀都觉得可真好呀,欣然接受所有。他们谈恋爱的观念大概会是我想的那种状态。其实都挺佛的,可以走很久吧应该。但是我站着对于他们的角度来说,我不会想要说祝99(==当然能久是再好不过。只是希望你们在一起的每一天都会是开开心心的。这样就好了,我不希望说这段感情最后被支离破碎地扭曲掉。也就是段祝福语吧。一定要好好的啊。

在感情这个命题上,觉得自己是有点菩萨心。就是我永远祝福谈着恋爱的身边人。我的朋友也好,我不那么喜欢的人也好,我都真诚祝福大家感情顺顺利利的。诅咒别人快分手这种东西我应该没做过吧==因为就算我不喜欢这个人,我也还是觉得也不至于诅咒人家孤独终老,甚至觉得讨厌鬼的感情最好顺顺利利,不然还有机会祸害别的人呢。

最好的分开当然是好聚好散,多数情况办不到。喜欢这个命题真的太漂浮了。毕竟是两个不一样的个体嘛,我喜欢你你也喜欢我好正常的事情,我还喜欢你但是你不喜欢我了也很正常。所以是能接受在讲好的情况下离开的,但是如果是背叛或其他不辞而别就是过分了些。反正想走的人是留不住的,只是心里很不平衡。难过是自然的。

有个朋友说他分手的话,只会是因为大家就真的没有感觉了不想继续下去了,而不会是什么东西介入了他们。我觉得这样的话是真的太好了,因为终归是两个人的事情,所以最后能那样自然是最好的。不受人推动地在一起,同时也不受人挑拨地分开。

不适合 这三个字真的是一个分手万用答案。我每次听别人讲故事说到这个都觉得很敷衍,但是想想又的确是这么一回事。因为没有完全了解之后才在一起的,慢慢相处起来就真的出现各种问题,简单来说也就真的是不合适了。

还有就是“爱”这个字。我还是觉得爱这个字很沉的。你可以不喜欢我了,但是不可以说你不爱我了(这是说的是正经那种,撇开玩笑之言。就是觉得爱是真的不会消散的那种。其实我很不喜欢在表白的时候就说我爱你这样的话,充其量就是喜欢吧。不作词汇解释了,很意会的东西。我是觉得目前为止真的真的能算上爱我的人只有两个,我妈妈和梁敏敏(后者可能除名了,maybe爱过,这两个人都有某个密码是我的生日并至今如此。可能要加上一个家猪了。就是那种知道了我所有不堪,结果还是愿意陪伴我的人。我爱谁这种话就更难说了,在我自己的评判标准里面,我算不上爱着谁,包括我自己。我这个人又不够自私又不够无私。

搜了一下,还真的没有跟谁发过爱你。emm反而发现大家还挺爱我hhh。一般会发表情包或者切换成loveu。在我看来是不一样的,就是我觉得在国外这个字就是不一样了,反正中文就会意义深厚一些,我还是尽量不说。就是一些很死板的心理让步吧。跟对不起一样,要到严肃真诚场面才讲。

其实我也不好设想我谈恋爱会是怎么个样子,毕竟没有也无从猜想。他是谁,什么时候会在一起,相处模式会怎么样,都是未知数嘛。我要是斩钉截铁地说我怎么怎么样就又是理想主义了。我想怎么怎么样也不对。

但是可以稍微讲讲单身成本这个命题。就是我跟我哥谈论的第一个比较深刻而有道理的问题。我的单身成本太高了。简单来说就是我太过于习惯现在的生活方式了。饭跟谁吃,空闲的时候干什么,忙起来的时候又怎么样。我从来都没有去考虑过介入一个男朋友会变成什么样子。唯一的设想就是会打破现状的,我肯定没有办法适应。这么想的消极方面就让我不敢也不会很想要去做这件事情。我是个不会规划时间的人,我总觉得现在可以给朋友的陪伴,会被他分掉一些时间,不陪伴他也会让我愧疚。这样我找不到平衡点。这学期忙起来的时候真的庆幸自己没有男朋友,不然没有时间相处了。

今天被小朋友问了一下感情状况,回答是“如你所见,我们五个一直在一起”。可以说这段关系也是成本之一了,就感觉不谈的时候可以大言不惭地讲这些骚话,一副集体孤独终老的样子。如果谈恋爱的话,就会打破些什么,然后也莫名不想去主动做那个第一个打破的人。也算是习惯舒适圈的一种表现吧。那么这个人就真的得是一个值得坚定的人了,就是起码给勇气去跳出来,就是值得去习惯另一种状态。

韩老师爱情心理学最正确的一个点是永远不要当众表白。因为会让对方不知道肯定的答案到底是心里所想还是被环境所迫。被拒绝也会很丢脸。在一起以后如果分开也会万众瞩目的感觉。两个人的事情还是先两个人处理好。浪漫是浪漫,风光是风光,但是不肯定的前提下还是别了。

除此之外还是个契机问题。谈恋爱还是得选你喜欢的。我其实一直处于怕被喜欢的状态。因为我怕不能回应对方的感情,如果一头热答应别人的话其实就是一种辜负吧。我可能就会陷入自责,觉得自己可太坏了。然后我觉得那我就应该主动表达我喜欢。但是一设想,我可不敢,我心底里还是怕被拒绝的hhh就是觉得那可能会打击到自己,我一直都处于一种自我保护的状态,会让自己受伤的坚决不做。所以就一直处于没人喜欢也没敢喜欢人的状态==

最草率想要个男朋友是什么时候呢,是挺久之前买手机壳的时候,觉得情侣手机壳好好看哈哈哈哈。当然这个念头只是瞬时的。

最厌恶恋爱这个话题不是被催的时候。当初学科二的时候,因为有点累又有点心烦,所以走神出错,每次教练都会说是不是想男朋友了,跟男朋友吵架了之类的。被说了几次就很暴躁地说:没有男朋友,能不能别再提这个了。还有提到晚归就不回宿舍的时候,对方不假思索就说我以为你要去男朋友那住。怎么说呢,我不太接受人们无端把女孩子的烦恼跟男朋友捆绑起来。就给人一种依附感,就是认为女孩子的喜悲都归于男朋友。虽然很多女孩子确实如此。

【这里删掉了一个指向过明显的事= =】关于这个事情,我是这么回应的:差别在于一个是心动一个是相处。谈恋爱谈的是心动。和我只是相处得来,可能就是没有喜欢我的原因(当然这也很是一种揣测,我也不知道怎么去评论我跟别人的关系。

猪觉得两个明明应该同时兼备的啊。

就我还是感觉大家都是很喜欢跟我交朋友的状态,这算个优点吗哈哈哈,我觉得这也挺好的,没什么毛病。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的确一段比较平缓的恋爱就是应该心动和相处并存。可是割裂两者也的确存在的吧。emm反正让人想要谈恋爱的契机还是心动的感觉。相处不能一直融洽,所以才会有争吵,也是很正常普通的现象阿。但是怎么权衡两者,还是不同人不同做法吧。

其实我觉得身边的人都比我还急。我的高中同学们之前还老是关心一下我感情问题。老冯还说谈了男朋友要帮我验一验(在此谢过了好吧。然后我哥也催我。舍友部门也偶尔骚一下吧。可是这种东西是真的只能佛阿==我还能怎么满足你们的期待哦。

我身边一个人很好的女孩子脱团,朋友圈几乎都炸了。嫁女儿的说法是真的搞笑又很真实。我感觉就是一面催,另一面又无法想象我会变成什么样子。至少关心我的这部分人会去很介意对方到底是怎么样的,到底能不能对我好。

还有一个矛盾点就是双方之间的了解程度。谈恋爱应该是一个互相了解的过程。但是那个程度到多少比较好呢。就是不了解的话,在后面的相处里面又会有不能忍受的点,然后开始后悔什么之类的。就是不乏一见钟情这种事情,我接受这种现象的存在,但是我觉得至少我不会==所以在路上见到就要个微信的那种,我感觉就算是很emm片面?的行为。

但是太了解的该在一起早一起了吧,在一起以后还能怎么继续认识呢。但是吧,我又觉得还有些生活细节是日常了解不到的。距离感的问题,可能距离更近些看到的又是不能接受的细节。

而且我还有个不舍得理论。就是现在跟我关系好的男孩子是真的很难得跟我合得来的,现在的关系也是很融洽。谈恋爱想得远一点就是分了咋办,到时候还回不到这么好的时候了。想想就舍不得冒险。分手做朋友还是面左左,怎么都会有嫌隙的。但是话也不说得太绝对,还是看对方怎么看待解决这个设想吧。其实最主要还是看两个人的性格,真的那么豁达也的确存在。

其实还有一点就是喜欢别人的话就会仔细观察和揣测。然后就去关注很多东西慢慢去了解。但是其实我又很害怕被人家观察,就是觉得很多事情被放大了会让我觉得很可怕。这个问题上我很矛盾。我是觉得应该理解我,应该了解我,应该要能知道我的习惯。但是另一方面,我又怕别人一看就知道我在想什么。我其实偶尔会有一些小心思,所以感觉一下子都被猜透就又emm

所以其实就是挺难的。因为我的圈子到现在应该是已经固定下来了。最拓展我人脉的团学活动也已经要结束了。现在身边的异性只有两种,很熟关系很好的,表面维持很塑料之交。我还有一点恋爱锦鲤体质吧,反正跟我关系挺好的都会突然就留我一人惨(也没有很惨。所以处于一种就是不可能谈恋爱的状态。毕竟撇除了一见钟情的可能。

上面提到的关系好的异性朋友,如果交女朋友了,我会主动避嫌。其实没有什么疏远的意思。就尽量减少太日常的联系吧,我也怕太明显的会让朋友觉得太伤人。但是世界上可能最可怕的存在是异性朋友的女朋友。他们自然觉得没什么,甚至有点兄弟情谊的感觉?但是女孩子不是这样想的,谈恋爱总是患得患失,我可不敢被当做潜在威胁。所以为了保持他们的恋爱和谐,我还是得稍微注意一点吧。人言可畏,我最怕哪天谁的不和跟我有关,那我就得不安了,结果还影响了友情(之前身边的无关我两个例子是给我留下阴影了。hhh不过如果双方都认识我百分百信任我的存在的例外。

《谈恋爱》_第3张图片

不过鱼也说大学不谈恋爱挺可惜的。毕竟是个难能可贵有人鼓励恋爱的阶段。老师不仅仅不管,反而还抱着一种希望学生能谈恋爱的感觉。而且emm校园恋爱也可以比较纯粹什么之类的,至少还算是比较无忧无虑。像一种校园风气一样,不谈别人还觉得你单着很惨,谈了大家就多个话题讨论。

另外emm就是其实我也想谈很纯粹的恋爱。可能校园是比较可能实现的一个环境吧。就还是能算是比较无忧无虑地相处,最大的困难应该也就是学习阿什么之类的时间压力。双方有要去协调的东西,但是又没有那么大的其他压力。离开学校以后就真的复杂很多了。纯粹什么的也不好定义,但感觉就是能比较单纯一些?就是我很明确地说过如果是刚开始的话,我不会想要去找一个恋爱经历丰富的人。因为我会觉得有种被牵着走的感觉,很多东西都显得我很笨拙,会很困窘?反正就是我怕我会不知所措。就还是觉得一起在慢慢前进成长会比较好,就算说互相伤害也是情有可原的。

这么说来,我大概是会介意前女友的问题。因为我觉得每个人其实喜欢的类型是不会有一个很突然很大的转变的,喜欢的人是有共性的,然后我就会很介意说她是个怎么样的人,我会不会比她糟糕,你们以前怎么相处。可能还是一种习惯性的自省问题,虽然也不能介意到哪去,毕竟还是过去了。

不过我大嫂倒觉得我不谈也可?她说怕我分手了太伤心´_>`我也承认在离开校园那个节骨点的感情是真的好很脆弱。高中的时候就很多人高考前谈,考完就分手。当然情况还是有点不同。踏入社会的这个转折还是更大一些的。朋友的哥哥跟他女朋友也是谈了好多年,但是她哥哥一离开学校,他们的价值观就开始出现巨大差异,然后就不合了就分开了。

感觉还是要是跟我一样平淡心态的人才能好好相处。怎么说呢,我还挺理解男生打游戏的,其实跟我看漫画看电影不回复一个道理。跟朋友打球就跟逛街一个道理。很多东西的确是在宿舍比较自在,强行要找些一起喜欢的事情一起出来还是挺难的。重点还是时间的分配吧。有些人的学习动力就是早点完成就可以早点见面去玩啦。而且心情也是阶段性的,总不能要求别人心里总想着你,这个时候就是更加想打游戏。两个人都还是要有自己的时间,也没必要以此为依据猜测对方不爱自己了什么的,怪任性的。emm但是我这么说也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我前面也说自己其实是个感情比较淡漠的人,所以可能是我太冷漠感受不到那种深切的过分在意的心情。至少现在这样的心态能维持的话,以后双方都会更轻松些。

不过可能是恋爱习惯的问题。莫名觉得自己可以接受一个大忙人,因为跟单身的时候其实也差不多?就是吧,如果在一起的时候就没有太过于腻歪的话,我觉得其实互相是能比较好接受的。大部分都是因为前期相处时间很长很腻歪,然后突然忙起来,落差太大接受不了吧,因为自己的生活习性都被打乱了已经。当然最好的方法是双方都忙起来,但是这跟不谈好像没什么差别´_>`

其实交代还是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吧,可以接受说很久不回消息,或者说敷衍一点回复一个表情包,但是不能接受完全不回。其实微信没有已读这个功能是好的,就是可以说暂时有事不回着先,对方也不至于猜测。虽说微信现在傻傻的,老是会延迟或者miss掉消息。

然后牵扯出来的一个好奇点就是大家谈恋爱出去干嘛。出去玩无非吃饭看电影,还有什么快乐活动呢。我有个朋友是真的假期去把当期电影看完了的。看电影也的确是度过时光最简单方法。不过这也就简略一问,毕竟还是有“只是在一起就已经很开心了“的说法。反正我觉得不能一起学习,怎么都会分心的吧,至少我觉得我会。我觉得男孩子应该都挺希望喜欢的女孩子问自己问题的,会有一点成就感吧?

还有一个关于平等的问题。就是我一直都希望两个人谈恋爱,喜欢应该大致相当才对。虽然可能是没有办法实现的。我小学的时候跟梁敏敏闹过一次别扭,原因是她说她对待大家的态度是平等的。我是完全不能接受这个说法的,因为我对每个人的感情都是不一样的,没有什么平等可言,我就是对不同人有不一样程度的重视和对待。

但是我这么说,是因为我觉得如果其中一个人的感情明显的更重一些的话,那种落差总会有一个人没有办法接受。爱着的人可能会觉得持续的付出越来越累,然后永远等不到相应的感情(不过无私型也可能存在。但是被爱的人负担我觉得压力更大吧,就感觉怎么都没有办法实现同样的喜欢,然后就有种愧疚吧?我觉得是这样的,我就是典型自责型思维,可能也有能欣然接受的。emm太喜欢的人会有点太卑微吗,就是可能会发展成舔狗?(普遍但又有点极端的情况。这个程度也还是不好衡量,但是我觉得局外人总是能看到很清楚,因为表现出来挺明显的。

感情这种东西是双向的一个互动。但是我们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我觉得其实大家每天都耗费很多心神去揣测别人的想法,这是很蠢但每个人又乐此不彼的事情。事实上,猜对猜错并没有什么用,反而每天都在自我焦虑。我在逐渐放弃这个猜测的过程,就是因为我也不知道别人怎么想的,所以我也不说我和谁关系很好了,谁知道是不是自己一厢情愿呢。所以感觉双方中一个人独立地说“我们感情很好”也是有点生硬的。

坦诚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电视剧的套路其实很固定,如果男女主家庭有什么恩怨的话,一般就是其中一方为了维持感情一直瞒着,然后拖着整条剧情线到对方发现闹一大场矛盾,最后原谅大团圆结局。很多事情真的还是能坦白就坦白吧,迟早都会知道的。例如感情经历这种问题,如果一说出来故事就会结束的话,那也没必要拖到被挖出来的时候弄得支离破碎的局面,太介意这个的话那也可以即时分开了。

还有一个恋爱公开度的问题。其实明星挺惨的,怎么都会被扒出来放到热搜讨论一番。微博热搜每天就是xxx谈恋爱,xxx分手,xxx订婚结婚离婚,xxx出轨之类的。我们当然没有那么大的问题,但是感觉朋友圈也就是一个小型社会,在恋爱方面的问题大家也会更为敏感。除了网恋,该被发现的就还是会被发现的。之前有个朋友的理由是“想等稳定一点再公开”。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怪怪的,是不稳定就悄声无息地分手吗´_>`

对于秀恩爱这个问题,我是很宽容的hhh默默点赞祝福。但是还是有两个人的平衡问题,矛盾在一方不喜欢事事表现,一方又觉得爱就是愿意朋友圈都是对方那种(但是吧,我就不是也不会是这种,这是个斩钉截铁的点。想了一下,公开是真的必要的。就算是身边朋友都知道有这么件事情了。真心喜欢的话也没什么好遮遮掩掩藏着的。其实是真的跟你关系很近的朋友才会反应超大。但是也没必要过于刻意吧可能,具体怎么公开还是双方的一个协调问题。但是被问起的时候,不要否认!公开的时候连父母都不屏蔽的是真的很刚,因为无论什么时候家长知道都能牵扯出很多问题(从早恋到催婚阶段都是如此。至少刨根问底是必不可免的了。

还有一个挺值得一提的:暧昧。我觉得一些人对暧昧的喜欢程度可能会高于谈恋爱。暧昧就是不确定的,较真点说就是没有在一起。所有的关心和往来都是必要也是非必要的。怎么说呢,聊不聊天能不能坚持什么的,坚持是一回事,不坚持也不是什么事,反正算是除了双方没有人追究。我发现这个我根本就没有办法用句子表达清楚,例子感觉也很别扭。大概就还是不负责任的意思。但是引申出来也还有一个:没有立场。就是那种被问起的时候,怎么都解释不清楚,也讲不清到底算是对方的什么。而且感觉说出来也没那么理直气壮,说是暧昧的关系,这个词语的设定是不是还有点不光明正大´_>`维持是两个人的毅力,突然没了也不会有人说什么的那种。

所以谈恋爱的话要确定!就不是说要确切知道是什么时候纪念日什么的,而是说得明确知道在一起了啊。提起说过程是自然而然关系越来越好是一回事(这种模式是很好的,难道可以两个人都没有明确表示然后就emm 就是还是得有那个确定互相喜欢或者说在一起之类的吧。不然的话感觉就是分不清暧昧跟恋爱的差别。在这个问题上没什么好暗示的==我觉得这些东西真的可能会get不到或者误会啊之类什么的,想在一起还不坦坦荡荡说明白吗。

如果没有明确的意思,就不要在情人节愚人节之类的特殊节日讲些含糊不清的话了。我觉得无论是不是自作多情都会惹人思考的,然后如果撩了不负责就真的是很渣的行为了。

其实我觉得关于恋爱仪式感这个问题是可有可无的。但是谈恋爱的时候一定得弄清楚对方对这个的重视程度,不然的话在这个问题很容易吵架。我觉得买礼物真的好难啊哈哈哈又麻烦。我是越来越觉得无论男生女生的礼物都很难买。所以我觉得要是可以不讲究什么特定时候送礼的话很好。那种看到什么觉得适合买下来,也不用等什么节日比较日常的更好。

今天上课讨论了个恋爱问题,是讲背叛啊原谅啊什么的。我讲了一堆见解以后,舍友回应:不谈恋爱的人讲得头头是道,道理一串一串的。dbq

讲讲复合的问题。就是吧,感觉是有两种。一种就是上面说的,吵架了闹别扭就说要分手。emm其实我觉得这样的真的没必要。就是其实在不在乎你自己心里是清楚的,没必要动不动就闹分手,分分合合地折腾,其实还是会伤感情的,消磨两个人的耐心。还有一种就是隔了一段时间,就是无论中间谈没谈过吧,就是想起来了。要么就是觉得谈了这么多还是那个人最好,要么就是一个人久了很想念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那种感觉。很多时候都是不管别人怎么劝就一头扎进去了,然后结果分开的还是很多。我觉得其实分开的那段时间,双方都改变了,特别是中间谈过的,恋爱的方式可能都已经变了,就是怀念的那种好其实已经不是那个样子。==这一段实在太电视剧了。虽然电视剧里的浪漫剧情都是失而复得,然后幸福快乐。但是就是感觉现实还是很不一样的。回头的时候还是要稍微冷静一点。

异地恋我感觉应该很多人也不接受。我应该也不接受。虽然我自觉是个网恋少女,聊聊天就可。但是我感觉如果真谈恋爱可能又不一样,就算我不黏人起码也得见面,但是如果见面太难的话,就会让人打退堂鼓。因为对对方的那种喜欢能不能支撑你千里迢迢是说不准的,什么时候消散也是说不准的。特别是那种你最需要一个人却不在身边的时候==之类的。所以对于异地恋能谈很久的就是respect,然后如果分开了,也只能无奈一下了,毕竟也难。

星座运势。其实我真的不信星座的哈哈哈哈。因为星座这种东西,只有十二个,然后全世界这么多人。那我想想用这个来评判是真的不太准。虽然我还挺喜欢自己这个星座的。至少在感情上我不会看,因为我甚至都记不住什么时候是什么星座,更不要说去记什么男跟什么女配了。之前看了档恋爱观察类节目,观看室就一直星座怎么怎么样,我就真的觉得emm选秀节目也,后来最近看漫画也都很多在讲星座,怎么这个亚子。当然也有准的时候,最近小苏给我转的一个文倒挺准的。可是这些就是准的时候觉得准,然后就把正确的往自己身上套。可能甚至有些时候是因为提前看了一周运势以后,自己给自己的心理暗示罢了。所以吧,但愿我男朋友别太在意这些,什么相冲相克相合之类的,相处怎么样都是两个人的事情。

然后是我可以肯定的一个事情。我们不吵架。这跟我的成长环境有关,我家里人也不吵架。我家里的人交流很少,永远无法很直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永远吵不起来。我最大的生气就是沉默。因为吵起来的话会整个人暴躁,然后词穷,结束以后才想到可以怎么顶嘴。吵架太暴露我的语言缺点了。所以现在不会,以后也不会去吵架。所以闹矛盾的后果就会是冷战。可能一出现问题我会去反思,过几天主动开口。(至少现在在人际上我总是会反思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也时常让步,可能算是个优点。如果错了我就会道歉,希望他也是个像我一样的人,因为我也会有脾气,不会永远妥协。

冷战是一回事,但是沟通很重要。有个朋友说,维持关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沟通,结果他们分开的理由还是误会以后没沟通。唉。当然没必要说是一定每天都聊个不停,也不用说知道每时每刻在干什么。但是如果你最近很忙心情不好之类的,总得说吧。不然就会出现那种一方觉得被冷落,一方又忙得有点烦躁的情况,提前说一声可以减去很多误解。还有聊着聊着突然一段时间不能回复的时候,前或后可能得说一下吧,也不是说太监控的感觉,反正起码说明了重视(如果没任何交代就跳了话题的话,感觉还是很多女孩子会闹脾气的。所以有什么事情还是得说,解释就是掩饰什么的就是谬论。良性互动还是需要相互理解的。

插播一下节目心得吧。这几年真的太多恋爱观察类节目了,无聊如我就会看。= =但是我自己真的接受不了一群人看我谈恋爱还要评头论足。虽然有没有剧本很难说,而且还有很多后期剪辑的导向作用,但是看的时候也是真情实感了。就讲最新一季《心动的信号》。节目在前面都设置男女人数的差额,就为了营造看点嘛,斗争画面的确挺好看的。其实我觉得明确知道有两个人喜欢自己是很大压力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双方都知道,然后规定了不能明确表白/拒绝。最反感的就是那些反问点。就是跟两个人分别出去玩,然后你来问我:哪里哪里好玩吗,什么什么好吃吗?就有种很讽刺的感觉。吃醋是一回事,但是真的这样问就很压迫了。

不过节目这些不公开的感觉就真的跟暧昧很像了。没有确定关系就只能暗暗较劲,明确是男女朋友的话就可以说什么吃醋之类的,离他远点什么的。暧昧的时候就有种你凭什么吃醋的那种感觉。

讲个题外话吧,择偶对象的一个重要因素。爱情心理学课上也好好地思考过这个问题。为什么说是题外话呢。因为偶,我觉得是配偶,就是结婚的那个人,但是这里讲的是谈恋爱。我觉得婚姻不是恋爱的最终阶段也不会说是一个最终目标,而且婚姻牵扯出来的又有很多家庭之类复杂的问题。当然这个也没有任何割裂关系。理想型之类的问题之后再说。

最最最重要的一点吧,是上进心。其实嫁给爱情是很不容易一件事情。我大嫂一直说我如果嫁给了有钱人,可以再慢慢培养感情。当然我更没有面临什么政治联姻经济联婚之类的问题,所以这个事情变得相对自由一些。这里还是得谈钱,重点就是你可以没有钱,但是你不能没有上进心。可能还是因为婚姻求保障吧,就是希望说能更加稳定一些。我希望的上进心是,无论你一开始有没有(就是拼爹的层面上,但慢慢地你得至少能有养得起我的能力。说是能力是因为我其实也不需要被养着,我不会甘心那么无聊的,但是我希望到了我真的没有退路的时候,真的无助的时候,不至于说你没有办法撑得起我。这种依靠可能就是对另一半的需要感。就还是觉得你得有本事有能力,至少有想着靠自己过得更好的这种想法在,然后两个人互相扶持。

在大家都上头追《亲爱的热爱的》时候,我却一点看不下去(狂热粉跳过这一段吧。我感觉除了高甜片段其实观念跟我相悖了。就恋爱终点那个问题,女主说谈恋爱又不想分手,那最后就是结婚呀。我看到这里的时候就觉得emm反正我可能还是比较喜欢看无脑甜,这种高智商设定爱情观还这样的我不接受。其实还是有人觉得说可以谈一辈子恋爱的,毕竟有婚姻是坟墓的说法。

但是www看上头了。里面提到“关于电影里面浪漫美好的爱情,人们之所以喜欢看不是因为真的有,是会误以为有”。感觉看小甜剧就是这个道理,喜欢看别人谈恋爱也是这个道理。就是误以为会有,然后相信会有那么美好,只要自己不去实践就不会验证其实会痛苦会难过什么的。所以我喜欢看无脑甜嘛,反正都不是真的,那就要多美好有多美好,看着开心就好。我不允许大家不喜欢小甜剧,心里应该多期待一点美好。

《谈恋爱》_第4张图片

而且这部剧还有一个女强人的点,在最近不断被繁琐生活打击不断发表极端言论的我看来,就是有些共通点,女主角的那些什么乱七八糟的顾虑还跟我挺像,部分吧。我觉得如果过分喜欢工作的话,就真的会出现很多问题。现阶段我的观念又觉得工作真的是可以很单纯投入的东西,现在觉得以后是工作狂的可能性很大。然后这部剧的阳光点就在于男主关于这些问题都能逐个解决,给人的那种错觉就是,只要遇到一个这么样的,那其实问题都不成问题,恋爱可以谈。

其实真的没有人的心是坚如磐石的。就是当你有一个个顾虑,然后不断地去加深那种想法的时候,就相当于是画地为牢了。但是如果对象足够有说服力,一点一点去敲墙,就是会有好过程的吧。

顾虑点之一可以说说姐弟恋这个话题。我得承认我是思想比较早熟的那种,我在小学的时候是有爱情这种概念的。(可能是电视剧看多了吧?所以从那个时候我其实就思考过这个问题,然后就算不断成长观念不断有个演变的过程吧。那个时候呢,我就是觉得小一天也是小,女生本来就心智要更早熟一些,所以同龄的男生就已经要比自己幼稚了,更别说比自己小的了,我觉得姐弟恋的话相当于带小孩,从而对姐弟恋这个事情是极度排斥的。其实很多人不接受姐弟恋的原因几乎大同小异。

培养一个男孩子其实是有风险的,因为你也不知道,长大以后这个人还是不是喜欢自己。如果帮别人培养了个好男友,这种就更令人恐惧了。

但成长就是见识拓宽的一个过程吧,现在的观念就拓展到同届一年内。其实无非还是一个心智的问题,但就是不会像小时候那样抱着一个很死板的概念。就是到现在的阶段的话,其实已经稍微有点平齐的状态吧,就是人思考处理问题的方式其实是经历堆砌的,所以同届的人在这个年龄段,遭遇是大致相当了,就是没那么明显的那种差距。而且也见到过很多明明年纪偏小但处事很缜密的人,所以就觉得不能太过于刻板。

但是再下一届就是真的不可了。唉女人还是很介意年龄的好吧。反正真的是越成长身边的人年龄差距就越大了,当个老人是真的很心塞。在工作方面也会很受挫,就觉得身边都是些比自己年轻但是优秀的人。www的那个设定10年是夸张了点,反正我就完全没有办法接受,我感觉一年都不可= =

倾向于年长的原因重点还是被照顾的方面吧,这个的确也是个无理的定性标签,但就是相关性会更强一些。就是虽然我平时也没有说总是在照顾别人,还会给别人添麻烦,但还是希望在恋爱这个过程中被照顾。相互照顾是一回事,但是如果倾向太明显就会让人退缩吧我觉得。就我还是希望能被疼着的,如果有弱小的一方的话,我还是觉得应该是女孩子被保护。

接受和偏好是不同的两种状态。其实现在真的姐弟恋很普遍。我之前看过一篇文章,写的是当一个男生倾向姐弟恋的话,要么就是跟妈妈很亲近(年龄差距大的话甚至可能稍微有点恋母情结,要么就是成长过程缺少母亲方面的关爱。当然这个我就这么一提,毕竟也无从考究,虽然我觉得也是有道理的。然后如果总是吸引年下男的话,就是因为这个女生本身比较可爱,给人的年龄差距感没那么强。

另一个问题是强弱关系。emm这个问题上我的算是极端言论,不太女权哈哈哈,我不希望男生是弱势一方。男强女弱不是说女性就真的弱,我觉得两个人都应该强大才对,男生稍强一些,在处事和工作能力上。这个倒挺符合各种电视剧设定的。我觉得维持喜欢的一个很重要的点是崇拜。就是对方要有一个闪光点能支撑这种喜欢的心情,追星也是这个道理的。我觉得恋爱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场追逐。互相欣赏真的是一个很好的状态。当然每个人都有优点什么之类的,但要能因为这个点掩盖其他所有的缺点才能维持啊。我都够笨的了,比我还笨像什么话。

当然不是事事都做得更好,不然岂不是显得女方百无一用了。甚至设想过要是对方不会喝酒我顶酒也不是不行 这样的豪爽场面´_>`

该给对方留多少空间这个问题。我是没有答案的,我不知道。我觉得应该不同人不一样的吧。不要太干涉对方的交友情况吧应该。谈恋爱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患得患失的,控制情绪状态还挺难的。这种相处的艺术是两个人都要去学去协调的。

为了对方改变的问题。很多人都说什么要保持自己原来的样子就好,什么不用为了迎合对方去改变之类的。其实是很难的,相处起来就是很容易相互影响,真的是潜移默化的。不过不用太刻意是真的,很多时候应该都是得不偿失,为了一个人去盲目逆转自己本来没有什么问题的习惯就太傻了。整容真的就是最傻的,要是真的不能接受你长这样,就算整了以后也肯定会冠冕堂皇追求对其而言“更美更合适”的。

不讲婚姻真的可以跳过很多问题。但是婚前或者说考验感情的话,我觉得一起旅游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吧(反正跟我妈旅游影响了我对她的感情= = )就是那种两三天的。道理就是距离越近暴露越多问题。住在一起的话就能了解一些平时没表现出来的点,结果无非是增进或者消磨感情。所以我跟我的朋友们在婚前同居这个话题上意见倒是挺一致的,因为的确是有必要滴。

我觉得这个话题我是真的没什么话语权了..莫名其妙发表这么一大段虚无言论dbq 但是还可以讲讲理想型哈哈哈,这个有立场。我有一个朋友很过分的,每次带着自己的感情问题找我,然后等聊完以后可能觉得不好意思,然后就虚假地关心一下我的状况,每次这种时候就问我理想型,但是其实探讨过好几次了。有缘看到这里请反省一下自己。

《谈恋爱》_第5张图片

其实怎么说呢,我觉得理想型这个问题是个伪命题。这个问题真的跟择偶是不一样的,择偶能很明确地说,我希望以后要跟一个怎么样的人生活在一起。但谈恋爱就是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而且也不一定是以结婚为目的。而且要是说理想型的话,理想这个词就真的很虚了,因为什么都想到最理想状态就好了,那一个完美的人就最好了。那又是不可能的嘛。设立标准其实也没什么太大的必要吧其实,因为不是说什么童话里面的公主要万里挑一,然后一个个排除。

你不会真的遇到说一个事事合你意的人,也没有一个人会因为喜欢你,很成功地变成那个完全符合的状态。凭空地出现一个理想型的可能性就更加难讲。谈恋爱这件事情本来就不确定性太强了。甚至那种你一下子爱得死去活来,忘记自己所有要求和看法的也有可能。

相似还是互补呢?相似。谈恋爱的话,我会倾向于相似。就是我还是会更希望是更同频的人,虽不说喜欢的东西完全一样,但是性格什么的大致走向还是得一样。笑点大相径庭就完蛋,每天尴尴尬尬。就是吧,例如一个学历史的,虽然说不好能改变我的知识结构,但是没有办法想象多大的喜欢才能驱使我去改变自己。我幼稚的话,可以找个同频幼稚的人,要是能开开心心就行。

的确是没必要完全了解对方的圈子,朋友这些提到的时候能有个概念就好了。但是我觉得两个人的圈子差异过大的话,是真的好难维持话题。就有种接不上话的感觉,压力可能会比较大?

婚姻才会更讲究互补。我觉得很emm的就是结婚以后法律上两个人变成了一个个体。就不是说你们被限制住了生活,但于外,你们俩就还是比较共同体的。所以就感觉互补的话,整个整体会平衡一点?

但是讲了那么多我还是要推翻一下自己的言论的,还是有些可以确定的基本点的,至少现在确认应该这样的。

翻微博的非主流言论发现竟然初中就发表过见解,觉得判定喜欢就是,在面对对方的镜头的时候能真心笑出来。因为我以前很恐镜,就是别人的镜头,然后一拍照就假笑。所以我觉得应该就是说,要是一个能让我放松下来的人,面对的时候肆无忌惮一点的那种,可以真心笑出来的那种。

阳光。我能百分之百保证我是不喜欢抑郁小王子的。就是emm我偶尔是有消极面的,那得起码尝试引导我走出来才行。男朋友的话,以丧治丧还是算了,真的分分钟会分手的。就这么一提吧,我觉得细化去定义就更奇奇怪怪了。

不抽烟。这个点确定的程度跟我毫不犹豫读理科相当。在我的观念里抽烟跟喝酒简直就是天壤地别了。无论以前现在还是以后,反正就是不接受!

该结题了,这个主题的观点应该真的也就这么多了吧。写多了可能会影响我的思考和判断hhh 越写越佛越写越理智的感觉。在外面看久了是会恐惧走进去的。就还是希望大家顺顺利利吧,祝福想脱单的朋友早日脱单,想分手的朋友干干脆脆分手。

你可能感兴趣的:(《谈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