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但毁掉它三天就够了!

做新年计划的时候,我特别喜欢写这么一条:养成一个好习惯。大家都知道习惯的力量,有一本书就叫做《习惯的力量》,写得很好,我是读了它之后,才发现我们的生活几乎是由无数个习惯组成的。

早上几点起床,早餐吃什么,走哪条路上学,喜欢在家里还是在图书馆学习,回到家第一件事做什么,多久和父母联系一次,睡前是看书还是玩手机,等等。这些看起来很琐碎的日常行为,都是可以影响我们生活质量和效率的习惯。

假设你有早睡早起的习惯,那么你的精神状态一定不会差,如果每天阅读一小时是你的习惯,那么至少你可以学到不少知识。但如果你经常抽烟、熬夜,这些坏习惯不仅把你的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而且还透支你的身体。

如果能将这些坏习惯都改掉,并且养成一些好习惯,那绝对能成为人生赢家啊!

道理我们都懂,难的是真正做到.

记得我在语言班学习德语时,曾经连续一个月,每天早上六点起床背单词。起来的时候天还黑着,实在很困,就把窗户打开,让冷空气刺激我的大脑,就这样一直到八点半,才去上课。那一个月,我觉得自己过得很充实,也渐渐感受到早起背单词的好处。

大家都听过这么一个理论,一个习惯的养成只需要21天。而我坚持了一个月,所以这个习惯应该算是养成了。可是我不知道,习惯也是需要不断巩固的,单纯地认为,21天之后,这个习惯就不会改变。于是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在连续三天没有早起背单词之后,这个好习惯就这么被我丢掉了。

这件事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个习惯可能需要21天,但毁掉它三天就够了!永远不要懈怠,好习惯需要长期反复地执行,才能被写入我们的身体程序中,否则很容易被坏习惯所替代。这个过程,与保持肌肉类似,你必须经常锻炼它们,才能维持好身材,倘若偷懒隔很久不练习,肌肉就又会变成讨厌的肥肉。

为什么想养成一个好习惯这么难,坏习惯却怎么都改不掉?

首先,你要知道,好习惯和坏习惯的区别。我们是怎么定义一个习惯的好坏呢?主要看这个习惯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坏习惯通常能够立刻满足我们的欲望,给我们带来身体上或者精神上的愉悦和放松。但是对我们的长期发展是毫无用处的。

比如房间很脏乱,可你懒得打扫,这是坏习惯。其实不打扫房间,并没有影响你的健康,你的心情(至少目前没有)。而且身体上没有劳累,所以你觉得很惬意,你很享受当下的轻松。

再比如,应该工作或学习的你,总是忍不住点开一集电视剧,这也是坏习惯。看电视剧多么享受,只是被动接受,不需要思考,不用担心工作完成不了怎么办,此时此刻你肯定是身心愉悦的。

反之,好习惯通常是和人的本能作对的,它会让你感到不舒服,甚至是痛苦。而且你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看到效果。

如果你想早起,就必须要对抗自身的惰性,放弃眼前的舒适。如果你想做事效率高,就必须克服拖延,专注眼前的工作,抵挡那些会让你舒服的诱惑。一段时间后,你才能慢慢体会到好习惯给你带来的好处。

我知道,这很不容易。但正因为很多人都做不到,才显得好习惯弥足珍贵。

怎样养成一个好习惯?

《习惯的力量》这本书说,习惯不能被消除,只能被替代。你需要找出坏习惯的“习惯回路”,即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然后创造一个新的“习惯回路”来代替它。

对于暗示,我的理解是:你需要为你的好习惯,找到一个非做不可的理由。例如,当你不想起床的时候,通常你会给自己找很多的理由:时间还早,做完睡得晚实在太困,早上没有重要的事情要做等。每个理由貌似都很有道理,于是你被自己说服了。

假如你早上有一门很重要的考试,即使再困你也得起,这时起床就很顺利了。所以想要做到,听到闹铃后立马能翻身而起,你必须要找一个非做不可的理由,任何借口都不能阻挡你的理由。

当你有了理由,就有了动力,接下来就是将你想做的事,变成你的惯常行为。你可以规定一个时间,坚持每天都在同一时间做这件事。偶尔有一天没做到也没关系,重要的是第二天能够继续,21天的理论还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千万不要间隔三天以上,否则就会像我一样,前功尽弃。这个阶段,没什么技巧,唯有坚持。

至于奖赏,很好理解。好习惯带给我们的好处,可以激励我们继续坚持下去。但要看到习惯的好处,通常要经过很长时间。所以习惯养成初期,可以有计划的给自己设置一些阶段性的奖励。比如坚持30天,请自己吃顿大餐,坚持100天,奖励自己一件心仪很久的东西。

另外,找个志同道合的同伴一起会很有帮助。就算身边没有合适的人,豆瓣小组那么多,总能找得到小伙伴,大家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说了这么多,最终还得落实到行动上。所以不要再等待了,改变就从现在开始。找一个你想做,但一直没做的事情,努力将它变成你的好习惯吧!


Ps: 喜欢的话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溯缘之鱼。你的关注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你可能感兴趣的:(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但毁掉它三天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