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民间艺术《我与剪纸的缘》

图片发自App

      1988年的冬天我出生在绥德农村家庭之中,从那年那月那时起我就与陕北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的祖辈、太祖辈们都是土生土长的陕北典型农民,在这黄天厚土的陕北腹地—绥德!生活了一代又一代,传承了陕北特有的民间民俗文化如:婚丧嫁娶、社火文化、农耕文化等等。我从小就在这里熏陶、在这里开始了我的艺术生活。

      陕北!有人说就是陕西省的北部地区,这样的说法勉强算是对了一半。我到是觉得陕北文化、陕北地区应该是延安以北榆林以南,这块地区才算的上真正意义的陕北!特别是绥德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自古以来就有“天下名州”“秦汉之邦”“旱马头”等之称;这里是众多文化、经济、人文历史的交集点,正是有这些才慢慢地形成了独特的陕北风情、陕北语言、陕北文化、陕北民歌、陕北艺术等等金典内容。

图片发自App


      我记得在我还没有上学的时候,我们村有一位石匠师傅他在我眼里可算的上是“高手”。他每年在农活干完之际就开始打石头、刻石碑!(在陕北普遍存在石碑文化主要用于给自己去世的亲人、祖辈们立文字墓碑以表示尊敬和纪念意义)他家离我家不算太远,我经常去他的石场看他如何将石头变成美丽的图案;他先将石头打磨平整然后用铅笔勾勒大概的民间传统图案如:九宫图、蛇抱九颗蛋、龙凤呈祥、鱼水情、松鹤延年等等多种传统图案;再用凿子(专门自己打铁淬火制作的那种,现在已经没有了机器代替了)一下一下的雕刻而成(一般用浮雕和镂雕相结合),最后才用阴刻的方式刻上碑文打磨光滑才算完成。就这手艺把我羡慕坏了,一直羡慕到我小学毕业,那时候我不爱上学念书就喜欢这手艺!几次都想放弃学习给他当学徒但都被父亲拒绝了,我于是一有时间就拿出纸和剪刀在纸上剪刻,用纸来代替石头;偶尔也会弄一些红胶泥来代替石头在上面雕刻,到最后来才知道用纸剪刻的叫—剪纸;用胶泥雕刻的叫—雕塑。


图片发自App

    我从初中开始才正规的开始学习美术(素描、水粉和速写等专业内容)因为那时家境清寒只有每年的暑假20几天才可以去县城里学习(暑假天气暖和随便在哪里住宿都可以,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姓蔡的朋友家,冬天冷没有地方住宿,而且也没有钱去学习)所以三年初中加在一起也就是60天左右。有了自己美术的基础剪刻起了更方便快捷了许多,于是自己经常玩剪纸。

图片发自App




      剪纸的步骤比较简单而且出效果也变得很明显,一般的步骤:折、画、剪三步骤即可完成。当然这里面要有折法、造型、寓意、假借等手法和章法所在。

图片发自App

    因为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对这片养育了我多年的黄天厚土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和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所以我每次剪纸都在表达我对这片土地的热情和回赠。

图片发自App

    在陕北除了陕北民歌、秧歌、风土人情等之外,我觉得最能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方式就是—陕北剪纸。陕北的剪纸和其他地方剪纸大有不同,它显得粗糙、简单、直白、有开门见山之感!就像陕北《信天游》中歌词一样表现的直接了当,不含糊其辞。这也正如生活在这黄天厚土中的人民一样的憨厚老实、简单直白。“高端的食材,往往需要简单的烹饪方式来做才能保证它的色、香、味纯正原滋原味”陕北的剪纸亦是如此!

图片发自App

  过多地强调陕北剪纸的精细程度,往往不符合陕北民间文化的精髓、不符合陕北人民的风土人情;了了几笔更加生动地展现陕北民间艺术的精华所在。

  陕北的剪纸团花艺术是陕北劳动人民的精神凝聚。陕北劳动人民的逢年过节、婚嫁喜事更少不了要剪纸艺术的点缀装扮;百叶窗式、二方连式、四方连式、串链式等等多样式多元素的设计风格让人欣赏后心旷神怡。种种不同的方式寓意着不同的你我他有机地结合起,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是有机的整体谁也不能离开谁正所谓“不走的路走三回”也是陕北人民几千年来的品格。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总之,陕北是一个充满着特色民俗风情的地方。有着说不尽、画不完、剪不够的民族风情艺术宝库孕育着无穷无尽的人文情怀;如诗如酒越品越香越品有味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陕北民间艺术《我与剪纸的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