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做投资

在30岁前我没有想过投资这件事,因为我觉得很遥远,觉得很遥远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不够有钱。

我认为要很有钱才可以投资,才配去想投资这件事。

我认为既然是投资,一定要有启动资金,而我自己手里的那点工资根本无法启动。

别说去想投资这件事了,就是理财我也没兴趣,没花完的钱就理所当然的放在银行卡里,至多存1年定期,结束。

后来有了余额宝,P2P,发现比银行的利息高很多,于是开始尝试。这一试就是几年。

关于股票,基金,房产,期货,保险等其他理财手段我一无所知,我从心底里觉得那些东西离我都实在太过遥远,我完全搞不懂啊,更何况他们还都是高风险的。(请注意,这里的“高风险”是我当时的想法)

后来知道政府每年增发货币量很大,自己手里的钱在以每年25%的速度贬值。这么一对比,原来如果收入速度比这个慢会是变得越来越穷的。

估计有很多人跟我一样脑子里压根没有投资这回事,总想等待某一天自己很有钱再来谈。然而多少钱才算有钱以及如果这一辈子结束后都没有很有钱该怎么办?

我们来分析下“投资是要很有钱才能做的事”这种想法背后的心理机制,应该是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的。

1.对投资标的范围理解狭隘。

比如房产,一套首付就是几十上百万。比如开店做点生意也是这样。

2.对投资风险理解狭隘。

股票,期货等风险很高,一旦亏损无法承受。

3.对投资回报不切实际的期待。

如银行那种保本方式回报所得太低了,没兴趣。

高风险的想用大资金赌运气,可是手里没有大资金,干脆算了,懒得折腾。

综上,我们没有开始“投资”这件事是因为,太傻和太懒,用现在流行的说法是“认知水平太低”和“行动力差”。

那么,对投资的正确认知是什么?又如何提高这方面的行动力呢?

投资有三要素,分别是:资金、资金可被使用的时限,站在资金背后的智慧。

1. 资金是人人要做投资时首先会想到的第一要素,也很对,没钱无法投资,没有鸡蛋孵不出小鸡。谁都希望最原始的鸡蛋越多越好,不过现实是每个人手里的鸡蛋是不同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也很难在短时间一下增多鸡蛋,即使再着急也没有。“富二代”等其他“X二代”在这个要素上具有先发优势,不要嫉妒也不要自卑,这些情绪除了分散自我注意力没有其它的好处,所以在这一要素上不要太纠结,要尊重在最开始每个个体在资本上的差异,甚至N个量级的差异。

2. 资金可被使用的时限-即这笔钱在你手里能被使用多长时间?不明白这个概念的人会去借钱投资,于是无法承受短期内的价格波动,不可避免的追涨杀跌。然而短期的市场价格是难以预测的,频繁操作的正确率非常低,于是常常下了车再也上不了车,根本做不到长期投资。

所以要实现长期价值投资理念,我们必须要给自己的资金一个可被使用的长期时间,这长期可以长到一辈子,也就是到死都不用拿出来,或者说能判资金“无期徒刑”。比如从自有资金中拿出10%,并不会影响生活质量。

从这个要素上来说,人人都是平等的,也是可以一步到位做到的。如果有人做不到,那你在这个维度上具备了更强的优势。

3. 对投资概念的正确理解,如何使用资金就是站在资金背后的智慧。人类的投资活动相对于人类历史,时间太短,以至于这项重要的技能还没有被内化在基因中,无法被“遗传”而只能后天被习得。无论是谁,要想获得更高的资金背后的智慧只有后天的积累。于是,这个要素也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人人也是平等的。

我们发现,智慧可以习得,时限可以一步到位,只有金额起点不同。更进一步我们发现,我们可以通过不断习得的更高智慧赚得更多的钱,增强金额起点这个维度的竞争力!

于是我们终于明白过来我们以为最重要的金额大小并不是最重要的,甚至连次重要都排不上。这三者的关系是:站在资金背后的智慧>资金可使用时限>资金。

搞清楚了“投资”应该具备的正确认知,接下来我们要怎么做呢?从哪里开始呢?

举个例子,互联网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几乎我们每个人都已经互联了,我们离不开微信,离不开微博,离不开淘宝,手机等等。而提供这些东西的巨头门是Tencent,Facebook,Alibaba,Apple,Google, Amazon,这些巨头不仅360度无死角的侵入我们的工作生活,更以巨大资本侵入更多我们已知未知的方方面面,他们的触角布满了全球,我们根本无法离去。从长期来看,他们仍将继续成长。那么对他们进行投资就能分享这成长,从而带来收益了。

对他们的投资我们要遵循一个原则,这原则需要时刻自我提醒:

1.不要盯盘,每月看一次即可,并用表格做出记录。

2.不关注绝对值,关注相对值,即成长比例。

如此一年后才算真的入门,若违法这原则,一定要想些方法惩罚下自己。

人人可做投资,人人应该尽早开始投资,唯有此才能有不断习得投资智慧的机会,才有在未来当有了更多钱的时候不会轻易被打趴下,我们才更配站在更多钱的背后。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人可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