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周游列国十几年,为什么得不到重用?晏子一通话点透人心

孔子被读书人奉为万世师表,《史记》作者司马迁也感叹他“可谓至圣”,可见他学问通达。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曾经周游列国十几年,可始终没得到重用,这是为什么?是列国诸侯都没有眼光吗?其实答案很简单,甚至不需要我们去总结,因为在《史记》中,就有一个人评价过孔子,这个评价,也许正是我们需要的答案。

《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35岁的时候,鲁国发生了叛乱,孔子也受到了牵连。鲁国是孔子的故乡,这个我们都知道,于是孔子从故乡鲁国逃到了临近的齐国,希望在齐国谋个一官半职,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此时的齐国国君是齐景公,于是就出现了儒家那段非常有代表性的话。

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没错,就是这几个字,意思是“君王要有君王的样子,臣下要有臣下的样子,父亲要有父亲的样子,儿子要有儿子的样子”,简简单单几个字,也表达了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其实还可以总结的更简单些,一个字,“礼”。没错,孔子的理想就是“克己复礼”,在礼崩乐坏的乱世,这是他的理想,也是他认为最好的治世良方。

景公当时非常认同孔子的话,赞叹道:“先生说的非常好,如果都不守本分,那不是乱套了,有饭也吃不安稳啊!”话虽如此,景公却很谨慎,没有立刻开口任用孔子。

又过了几天,齐景公再次问政于孔子,孔子说:“政在节财。”景公听了,觉得孔子这个人是个厚道人,如果当官,一定是个清官,就打算赐给他一些封地重用他,并找来了宴婴商量。

宴婴是我国春秋时期名臣,先后辅佐了齐国三任国君,是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我们学过的《晏子使楚》说的就是他。此时的齐景公正是晏子侍奉的第三个国君,所以景公非常敬重他,大事都找他商量。

晏子听完景公的话,当即表示了反对。晏子是怎么说的呢?他没有直接贬低孔子,而是先吐槽了一下儒生。“这些儒生油嘴滑舌,口口声声克己复礼,妄图用礼仪的道德标准来约束人民,从来不把法治当回事。而且他们很高傲,自以为懂得礼仪就高人一等,根本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这样的人,不适合当臣子。”

说完儒生,晏子又针对当下齐国的形势,做出了判断:“现在的周王室已经衰败好久了,礼崩乐坏也不是一天两天。孔子这个时候来讲礼,教人们见面怎么施礼,怎么穿衣打扮,怎么行走,怎么说话,这些繁文缛节,有学识的人都要学好一阵子,如果是平民百姓,恐怕要花费一辈子去学习!这浪费时间不说,用这样的东西来治国,真的会使国家强大起来吗?”

虽然这话听起来有点刻薄,但不得不承认,晏子的话是非常有道理的。在礼崩乐坏的时代,各国之间相互征伐,这个时候来讲礼仪,只能是被动挨打。弱肉强食的时代,想要不被消灭,努力让自身强大才是上策。孔子的“克己复礼”愿景是好的,但只能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一个不合时宜的意识形态,即使刻画的再美好,也没人敢去实施。

针对孔子说的“政在节财”,晏子又说:“又要克己复礼,又要节财,根本就是自相矛盾。我听说他们儒生的礼仪中,非常重视丧事,先人葬礼,为了表达尊重,往往不惜倾家荡产而大办特办,这有什么节财可言?如果让他们把这种风气在我们齐国推广开来,那我们才是真正的掉入了陷阱!”

晏子这样说一点也不意外。《史记》中对晏子的评价是“以节俭力行重於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这样一个身居高位又节衣素食,以身作则的贤臣,自然是非常讨厌那些铺张浪费的礼节的。而且他的观点也非常符合齐国的国情,或者说符合所有诸侯国的国情,此时的各诸侯国,务实一点,积极发展经济和军事,从而让自身强大,不被他国侵扰,这才是首要任务!

但是,孔子的“克己复礼”真的没用吗?也不能这么说。因为克己复礼,本身就是孔子针对礼崩乐坏的补救措施。只不过,这个措施只能在盛世奉行,或者,非要在春秋时代推行,也要周王室来领导,然后各国订立新的友好交往的礼节。只不过,此时的周王室已经担当不起这个大任了!

于是,齐景公从此以后不再问政于孔子,即使接见,也只是用对待文人的礼节来接待他。而孔子,估计也猜想出了其中的端倪,加之收到有人要加害他的消息,所以就告别齐景公,回到了鲁国。

表面上看起来,这场论战是晏子胜过了孔子,但两个人其实没有胜负,因为两人分别是不同领域的顶尖人物,孔子是世代受人敬仰的万世宗师,晏子是青史留名的贤臣良相。同时,太史公司马迁对他们两人的评价都非常高!太史公评价孔子“虽然是布衣出身,但是十余世被人供奉,人们都以他的话为准则,这样的人,可谓至圣”,对于晏子,太史公更是赞不绝口,甚至说“如果我和晏子同时代,即使让我给他当车夫,我也是非常高兴,向往至极的”!

总之,孔子没被齐景公任用,甚至周游列国十几年没人重用他,并非晏子对他个人有成见,也非他学问不够,更非人品不好,只是他的政见不合时宜罢了。或者用一个词表达更为恰当,生不逢时!

你可能感兴趣的:(孔子周游列国十几年,为什么得不到重用?晏子一通话点透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