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尴尬

谁的尴尬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王建军

工作中,有些事情是无法让人想得明白的。前阵子和一个老师聊天。她是一位有近二十年教龄的优秀历史教师,课堂有趣有料,深受学生欢迎,也在各类公开课竞赛中名列前茅。然而,这位公认的爱岗敬业的资深优秀教师却面临着许多的尴尬和无奈。

究竟是发生了些什么呢?

事情是这样的,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好多学校师资出现了结构性短缺,为了能保障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校再招聘代课老师的同时,也让一些老师尝试转岗。原则上是文科老师代文科,理科老师代理科,实在调整不了,只好让音体美老师代文化课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一名体育老师代理两个班的历史课。这位代理老师缺乏历史课的理论和专业素养,所以也谈不上什么课堂技巧,更没有什么情景化,探究化教学。上课先用十分钟时间让学生划一下重点,剩余三十分钟采取各种手段让学生背,人人过关的背诵。背不熟的同学下课后就到办公室接着背诵,完不成背诵任务的约谈家长。

一学期后,这个老师带的成绩遥遥领先。学校领导对代课的“外行教师”刮目相看,赞誉有加。批评历史学科其他老师是“假内行”,要向这位代课老师学习提高成绩的“先进经验”。

于是,老师们放下了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课堂不再采取信息技术,不再拓展课外资源,不再讨论展示,不再钻研教材教法,也无心学习什么课改经验,全部变成了背书+默写的教学方式。

课堂生态彻底沦陷。

当所有课堂都沦为了背背背,练练练后,学生们更累了,更厌学了,因为课堂变得“没意思”了;老师们更傻了,更倦怠了,因为教学变成了体力劳动。

谁的错?

你历史课上得再好,可学生成绩上不去,不但学校不答应,家长更不答应。所以,对与错的标准就是分的高低,是无关什么“历史观”的。

就这样,本应该读书、思考、讨论、滋养灵魂,激发思想,孕育智慧的学校正沦为制造背书机器,批量生产文盲,摧毁文化血脉,扼杀创造力的集中营。

更为尴尬的是,据了解,现在越来越多的音体美老师正以管理者的角色出现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老师们对此的评价是,音体美老师的课不重要,清闲,有的是功夫抓管理。笔者曾与一位中学校长(学得是散打专业)交谈过,知道他有好多的偏方管教育。虽然有说法叫“偏方治大病”,但那总归是偏方啊!

我如此说,绝不存在有歧视之意,只是想表达这样一个意思,术业有专攻,把事情交给足够专业的人去做,也许是更好的选择。

以前社会上曾经流传过一句话,说“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其实,现在学校里早就有类似的说法,像什么“不管什么老师,只要出成绩就是好老师”“没方法,有实法也行”……

如此下去,当我们的学生回忆起自己的老师的时候,谁的脑海里还有“睿智博学幽默风趣”的老师形象?

也不知是谁的尴尬!

你可能感兴趣的:(谁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