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破解“巨婴”,请看这本书

著名写手武志红的《巨婴国》在大卖之后,被有关部门要求下架,一下子成了禁书。这下可好,武先生的“巨婴梦”算是一夜成真了。

要破解“巨婴”,请看这本书_第1张图片

为何这么说?还得看回《巨婴国》一书的自序都写了些什么。

武先生在该书的自序中回忆了自己是怎么构思出“巨婴理论”的漫长心理历程,然后承认,他自己就是个巨婴,而“每个巨婴内心深处都住着这样一个魔鬼”,“随着认识越来越深越来越全面,我也越来越爱这个魔鬼。最终我明白,原来它就是生命力自身。”

哇,多可怕,自己是个巨婴,然后内心还有个魔鬼,可是自己又觉得自己爱这个魔鬼,因为它就是生命力自身。那就是怎样?总得有解决办法是不?武先生说:“在我看来,真正的解决办法是,将我们心中的孙悟空、哪吒等释放出来,看见他们其实就是宝贵的生命力,去爱这一部分。

咦?解决办法是问题本身?这不科学啊。要不这本书怎么会被下架呢?那怎么破呢?请看这本书呗。

在说出书名之前,容我先介绍一个人,这个人是个心理学家,如果说武志红是从弗洛伊德和荣格处偷了点师,那么这个心理学家则是公然与大牛弗洛伊德决裂,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个体心理学,以致于他死后弗洛伊德都要毒舌一番:“这个世界对他曾经在对抗精神分析方面所做的贡献,给予的奖赏实在是够丰富了”。

没错,这个心理学家就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要破解“巨婴”,请看这本书_第2张图片

阿德勒曾经说过:“曾经他们生活在有求必应的黄金时代。于是,他们中有人依然认为:只要一直哭闹、充分抗议、拒绝合作,就能够再次得到想要的东西。他们并不把人生和社会看作一个整体,而是只聚焦于自己的个人利益。

这话说的,怎么那么像是在说“巨婴”啊?

不管怎样,我要介绍的这本书,《幸福的勇气》,就提及了上面这段话,更重要的是,书中还提及:

我们不能总是君临“世界中心”,必须与世界和解,明白自己是世界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我们最终所要做到的,就两个字“自立”,即“脱离自我中心性”。而要实现自立,就得懂得“爱”,然后我才能从“我”变成“我们”。

这又是为什么啊?

阿德勒认为,人类最具根源性的需求是“归属感”,即不想自己被孤立,所以,阿德勒将人的一切言行都放在人际关系中去进行思考。也就是说,一个人并不会无缘无故就变成“巨婴”的,这个人变成“巨婴”,一定是有其针对的“对象”的。

这也就意味着,某个人变成“巨婴”,并不能怪他的父母或者说他的原生家庭让他这样,而是因为,他自己选择了变成“巨婴”来针对某个人或某些人。

要破解“巨婴”,请看这本书_第3张图片

我们很难在不了解这个人的情况下,让这个人不再做“巨婴”,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啊。

首先是不求他人认同,而是“我”的价值由我自己决定,即做到“自立”。

这就需要我们要有“做普通人的勇气”,而不是想着要做个“特别的我”,期待他人关注我,期待他人称赞我(在写作的人,真的要有这样的勇气啊!)。

然后是主动去信赖你身边的人,信赖是无条件,信任是有条件的。

要想做到无条件信赖他人,就得做到爱自己,接纳自己,即使自己是一个自卑的人,也要无条件地接纳自己。

总之,付出,然后才有收获。

再然后,是掌握爱他人的方法。

要爱他人,就得知道,“人在意识上害怕不被爱,但事实是无意识中惧怕爱。”为了不让自己受伤,我们得做到分离课题,爱是我的课题,而对方如何回应我的爱,那是他人的课题,我根本无法掌控。我能做的,就是不管怎样,自己先去爱。

于是,我们主动去爱,自立起来,我们才能选择自己的人生,我们才能让我们心中那获得幸福的勇气,焕发出最耀眼的光芒。

《幸福的勇气》一书的最后提到了“最佳分别”。什么“最佳分别”?它是指我们要“不断付出努力,以便有朝一日分别的时候,可以无憾地说‘与这个人相遇,一起度过的日子很对很值得’。无论是在与学生们之间的关系中还是在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中,以及与爱人之间的关系中,都是如此。”

别再用什么“巨婴”来为自己的不完美找理由了,认真活在当下,开始去爱吧,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天!

“正因为我们看不清未来,所以才能成为命运的主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要破解“巨婴”,请看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