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转为愤怒撩起心中的荒原……

人总是对自己缺少的东西有一种天然的敏感。
总在仰着头走路,环顾四周,瞭望高山,想要走到尽头的光点处。身后的所有眼光都被挡在视线之外。像瞎子一样,在高山之下膜拜,在星空之下叹息。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相信大脑是最娇贵的器官。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过度,就会出现头晕,恶心,不想看任何文字的反应。

当然,我们并不知道大脑接受知识的界限,直到他脆弱不堪,从原来5小时待机,到现在的3小时待机。

在我计划没完成时,大脑的不适带来的心理倦怠让我烦恼,让我自责,让我浮想联翩,以致对自己的认可度降低。

每当这时,我心里突然会冒出这样一个词“间歇性怠工”。与此相对,一定有一个“间歇性亢奋”出现。

于是,我讨厌时而亢奋,时而怠工的生活。

人总是对自己缺少的东西有一种天然的敏感。看到能早睡早起,把自己生活随时随地安排的井井有条的人,心里的艳羡就会像大海的浪潮一样把原本高大的自己一浪一浪掀翻在地。

当网络更便捷,通讯更直接,朋友圈,微博都在推送别人过的精彩的日子。当自己在坐冷板凳,仿佛要把板凳坐穿的日子里,心里的无力和自责感会越来越强劲,仿佛要把我一锤一锤打到地的深处。

以上种种,成因不同,却都会让我们深感自己越来越难掌控自己,越来越难潇洒的过好每一天。

大脑是我们自己的,却不能让他在累的时候继续工作。心情是自己的,却还是会看到别人的精彩,深感不适。

本以为自己是最无能的那个,但偶然与朋友谈起,大家都曾,也将继续会为这个问题忧愁。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自责着自己的无力,自责着境遇的曲折。殊不知,我们自己也在被艳羡着。

生活有时已经给了自己幸运和美好,只有低下头看看,自己才能发现。

但是,我总在仰着头走路,环顾四周,瞭望高山,想要走到尽头的光点处。

这时,身后的所有眼光都被挡在视线之外。像瞎子一样,在高山之下膜拜,在星空之下叹息。

可身后小丘的仰望,土堆的赞叹,平地的欢呼,我们都不曾看见。

从小接受的教育告诉我们,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比,要和比自己优秀的人比。

眼光从小就学会放在别人身上,怎么会有机会思考自己为什么要比?自己学习的意义是什么?自己不好吗,要一直比较?

这样的模式放到成年人的生活,就会不自觉和别人比较更多,房子车子票子老子妻子儿子……

比来比去,心里原本因为成功的喜悦一闪而空,原本因为好不容易得来的成绩一文不值。

嫉妒,转为愤怒撩起心中的荒原……

你可能感兴趣的:(嫉妒,转为愤怒撩起心中的荒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