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小中年的年终总结

每年都习惯总结自己这一年干什么,与公司要求的年终总结不同,更多是看待自己的点滴成长。

一句话总结:“平淡不安定的一年,在变与不变中徘徊”。

今年并没有前几年那么漂亮的数据,更多是平平淡淡的日子。变是外部环境快速更迭,不变是内心的波澜不惊。年前,参加李欣频老师的课程,现在记忆最深的关键字是“活着”。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详细汇总资料计算,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4.83岁。按30岁推算,已经过了1/3有多的人生。如果统计上各种意外,随时随地离开也是极有可能。

中年的年纪,看过了太多的生死,看淡了很多所谓繁华,更珍惜每一天健康的呼吸空气。

变,每个人,每一天都在经历着。无论是身份,年纪,金钱,健康,环境,家庭等等,时时刻刻都在变。有些人是小变,有些人是大变,莫名的喜剧感,就像时钟,不同人对于时间的理解都不一样。

对于我,这属于大变。上述罗列的情形都经历了,身份有打工者变成了创业者、年纪从少年变成了中年、金钱比以往赚多了许多、健康没有以前那么精神了、环境历经许许多多工作上的变动,家庭有亲人去世也有亲人诞生。

一切一切,都在变。

1、环境变化


2015年末从这张桌子离开。



2016年初从这张桌子离开,那时团队有5人,创作的项目失败。



2016年年后从这张桌子开始,团队6人,主要服务外包项目,有腾讯、南航、Saleforce、西联等。

2016年4月后从这张桌子开始,团队7人,同样做着类似的外包工作。

2016年7月后从这张桌子开始至今,团队20–30人。做着外包和自己项目,还好,还没死。

2、身份变化

从设计师变成不那么设计师,亦或者说是商人。很多人眼里商人是个贬义词。至少,我以前也这么认为。

不过,脱离设计讲,商业逻辑更值得我们思考。

line总裁曾说过:“商业的本质其实很简单,就是持续提供用户/客户真正想要的东西。”

现在我更喜欢问为什么设计,而不是这个设计好不好看。

不变

不变,很庆幸保持着这些习惯。还依然保持着,未来,应该还能坚持下来。

书单:82本

这并不算很多,身边有朋友远超这个数字。且每个人对阅读理解不一样,不能单纯以数量论英雄。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比盲目追求数量重要。

以自己为例,也是从最初一年12本开始。到现在这个数量级,之前积累也约莫600本的阅读量了。方式也不局限于用眼睛看,零碎时间也用听书的方式阅读。


影单:124部

有些人通过读书感知世界,另外些人可能是通过观影感知。
我大部分看的是烂片,为了消磨工作时的无趣。



自己看片,喜欢代入角色去想,如果我是导演,剧情要怎么拍;如果是编剧,台本怎么编会有惊喜;如果……对于设计师,这类创意工作者,是不错的训练思维宽度的方法。

分享会:10个线下/线上,人数约2000。

今年讲座类分享比较多,有意思的是,我发现个秘密。我能看出加我的人哪个有很大潜力。




一般,每个加我的人都会收到一句问候:“你好,我是米田,很高兴认识你。”往往收到的回复都是大神很高兴认识你之类的客套话。之后,就没有之后了。

其中,潜力最大的人,除了客套话,还会提问和自我介绍。这些往往是职场里厉害的角色,根据后续观察,也确实遵循着这样的定律。

一般这类型的人,都属于自燃型。另外两类人是点燃型和阻燃型。

应用Line作为世界最大的即时通讯应用之一,内部并没有培训。如果面试者问我能在贵司获得什么内部培训的话,面试就结束了。他们更希望你能主动寻找机会,你不懂的东西,可以看书,看视频甚至参加外部培训班获得答案。真正懂的人,不会问那么多为什么,而是主动去想各种办法解决问题。

旅行:2个国家,5个地区

去的地方不多,也不少。纯粹自己规划,随心而动。相对比周围的朋友就显得很差劲,他们已经在开始徒步穿越戈壁,挑战珠峰了。

作息:坚持了103天6点起床

年纪上来,健康问题越发凸显。现在再熬顶不住了。情愿更早一点起床做事,曾记得,年前进过一个微信群,里面全是四点起床的疯子。和他们折腾了一个星期,果断放弃。

不过,很佩服这群疯子,证明世界上肯定会有比你更努力的人。

总结:

在贝索斯经营哲学中,有一条叫做“将战略建立在不变的事物上”。

一次大会上,贝索斯曾经讲过一段话,他说:“我常被问一个问题,在接下来的10年里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但我很少被问到,在接下来的10年里什么是不变的。我认为第二个问题比第一个问题更加重要。因为你需要将你的战略建立在不变的事物上。”

以此话做为2016年总结,
再见20岁,
你好30岁。

你可能感兴趣的:(30岁小中年的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