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大瑰宝——戏剧

门道提示:农历四月初七

中国戏曲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瑰宝,上篇小编给大家介绍了中国戏曲的发展,接着再带大家了解一下中国戏曲的种类,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地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从全国300多个戏曲剧种中脱颖而出的京剧、豫剧、越剧,被官方和戏迷友人们誉为中国戏曲三鼎甲。也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评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

文化的大瑰宝——戏剧_第1张图片


京剧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又称“京戏”、“国剧”、“皮黄”。从全国300多个戏曲剧种中脱颖而出,与豫剧、越剧同为中国戏曲三鼎甲:(京剧为榜首)。中国戏曲剧种之首。如果从四大徽班进京算起,已有200多年的发展史。角色可分为:生(男人)、旦(女人)、净(威猛的男人,别称“大花脸”)、丑(男、女人皆有,别称“小花脸”)四大行当。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

文化的大瑰宝——戏剧_第2张图片


豫剧

豫剧,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民间有“最大地方剧种”之称。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故称豫剧。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从全国300多个戏曲剧种中脱颖而出,与京剧、越剧同为中国戏曲三鼎甲(豫剧为榜眼),豫剧在安徽北部地区称梆剧,山东、江苏的部分地区仍称梆子戏。

文化的大瑰宝——戏剧_第3张图片


越剧

越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形式,又称第二大剧种。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地方色彩。清末起源于浙江嵊县,发展于上海,演员初由男班演出,后改男女混合班或全部女班。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苏、福建、陕西、湖北等地,鼎盛时期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据初步统计,约有280多个,业余剧团更有成千上万,不胜统计。

文化的大瑰宝——戏剧_第4张图片


黄梅戏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台湾等省以及香港地区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黄梅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在民国10年(1921年)出版的《宿松县志》中,第一次正式提出“黄梅戏”这个名称。

文化的大瑰宝——戏剧_第5张图片


评剧

评剧是在华北、东北及其他一些地区流行很广,曾经被称为第二大剧种,鼎盛时期除个别省份外几乎都有评剧院团。评剧是中国戏曲剧种,俗称蹦蹦戏、平腔梆子,落子戏,唐山落子,奉天落子,1935年改称今名 。1910年前后形成于唐山。评剧在民间说唱莲花落和民间歌舞蹦蹦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原来形式单调,经成兆才等艺人改革,将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由演员扮演剧中人;以蹦蹦音乐为基础,吸收冀东民间音乐素材,创造出行当使用的唱腔;采用全套的河北梆子乐器伴奏,故取名平腔梆子戏。

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的民族艺术。这种综合性不仅表现在它融汇各个艺术门类(诸如舞蹈、杂技等)而出以新意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它精湛涵厚的表演艺术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化的大瑰宝——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