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聊Linux的五种IO模型

浅聊Linux的五种IO模型_第1张图片

微信搜索:码农StayUp
主页地址:https://gozhuyinglong.github.io
源码分享:https://github.com/gozhuyinglong/blog-demos

在日常 Coding 中,多多少少都会接触到网络 IO,就会想要深入了解一下。看了很多文章,总是云里雾里的感觉,直到读了《UNIX网络编程 卷1:套接字联网API》中的介绍后,才豁然开朗。这里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如有不对,欢迎指出。

1. 概念说明

为了便于理解后面的内容,我们先来了解一些概念。

1.1 Socket

Socket 中文翻译为套接字,是计算机网络中进程间进行双向通信的端点的抽象。一个 Socket 代表了网络通信的一端,是由操作系统提供的进程间通信机制。

  • 在操作系统中,通常会为应用程序提供一组应用程序接口,称为 Socket 接口(Socket API)。应用程序可以通过 Socket 接口,来使用网络 Socket,以进行数据的传输。

  • 一个 Socket 由IP地址和端口组成,即:Socket 地址 = IP地址 : 端口号。

  • 在同一台计算机上,TCP 协议与 UDP 协议可以同时使用相同的端口(Port),而互不干扰。

  • 要想实现网络通信,至少需要一对 Socket,其中一个运行在客户端,称之为 Client Socket;另一个运行在服务器端,称之为 Server Socket。

  • Socket 之间的连接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1)服务器监听;(2)客户端连接;(3)连接确认。

浅聊Linux的五种IO模型_第2张图片

1.2 Socket 缓冲区

每个 Socket 被创建后,都会在内核中分配两个缓冲区:输入缓冲区和输出缓冲区。

  • 通过 Socket 发送数据并不会立即向网络中传输数据,而是先将数据写入到输出缓冲区中,再由 TCP 协议将数据从输出缓冲区发送到目标主机。

  • 通过 Socket 接收数据也是如此,也是从输入缓冲区中读取数据,而不是直接从网络中读取。

浅聊Linux的五种IO模型_第3张图片

1.3 用户空间、内核空间、系统调用

操作系统的进程空间可以分为用户空间(User Space)和内核空间(Kernel Space),它们需要不同的执行权限。

  • 大多数系统交互式操作需要在内核空间中运行,比如设备 IO 操作。

  • 我们的应用程序运行在用户空间,是不具备系统级的直接操作权限的。如果应用程序想要访问系统核心功能,必须通过系统调用(System Call)来完成。比如调用recv()函数,会将输入缓冲区中的内容拷贝到用户缓冲区。

  • 系统调用运行在内核空间,是操作系统为应用程序提供的接口。

浅聊Linux的五种IO模型_第4张图片

下面列举了一些 Linux 操作系统中的系统调用接口(部分函数后面章节会用到):

  • socketcall socket系统调用

  • socket 建立socket

  • bind 绑定socket到端口

  • connect 连接远程主机

  • accept 响应socket连接请求

  • send 通过socket发送信息

  • sendto 发送UDP信息

  • recv 通过socket接收信息

  • recvfrom 接收UDP信息

  • listen 监听socket端口

  • select 对多路同步IO进行轮询

  • shutdown 关闭socket上的连接

  • sigaction 设置对指定信号的处理方法

1.4 阻塞与非阻塞

阻塞与非阻塞,用于描述调用者在等待返回结果时的状态。

  • 阻塞:调用者发起请求后,会一直等待返回结果,这期间当前线程会被挂起(阻塞)。

  • 非阻塞:调用者发起请求后,会立刻返回,当前线程也不会阻塞。该调用不会立刻得到结果,调用者需要定时轮询查看处理状态。

1.5 同步与异步

而同步与异步,用于描述调用结果的返回机制(或者叫通信机制)。

  • 同步:调用者发起请求后,会一直等待返回结果,即由调用者主动等待这个调用结果。

  • 异步:调用者发起请求后,会立刻返回,但不会立刻得到这个结果,而是由被调者在执行结束后主动通知(如 Callback)调用者。

2. 五种 IO 模型

IO 模型是指:用什么样的通道或者说是通信模式进行数据的传输,这很大程序上决定了程序通信的性能。

Linux 系统为我们提供五种可用的 IO 模型:阻塞式 IO 模型、非阻塞式 IO 模型、IO 多路复用模型、信号驱动 IO 模型和异步 IO 模型。

2.1 阻塞式 IO 模型

阻塞式 IO (Blocking IO):应用进程从发起 IO 系统调用,至内核返回成功标识,这整个期间是处于阻塞状态的。

浅聊Linux的五种IO模型_第5张图片

2.2 非阻塞式 IO 模型

非阻塞式IO(Non-Blocking IO):应用进程可以将 Socket 设置为非阻塞,这样应用进程在发起 IO 系统调用后,会立刻返回。应用进程可以轮询的发起 IO 系统调用,直到内核返回成功标识。

浅聊Linux的五种IO模型_第6张图片

2.3 IO 多路复用模型

IO 多路复用(IO Multiplexin):可以将多个应用进程的 Socket 注册到一个 Select(多路复用器)上,然后使用一个进程来监听该 Select(该操作会阻塞),Select 会监听所有注册进来的 Socket。只要有一个 Socket 的数据准备好,就会返回该Socket。再由应用进程发起 IO 系统调用,来完成数据读取。

浅聊Linux的五种IO模型_第7张图片

2.4 信号驱动 IO 模型

信号驱动 IO(Signal Driven IO):可以为 Socket 开启信号驱动 IO 功能,应用进程需向内核注册一个信号处理程序,该操作并立即返回。当内核中有数据准备好,会发送一个信号给应用进程,应用进程便可以在信号处理程序中发起 IO 系统调用,来完成数据读取了。

浅聊Linux的五种IO模型_第8张图片

2.5 异步 IO 模型

异步 IO(Asynchronous IO): 应用进程发起 IO 系统调用后,会立即返回。当内核中数据完全准备后,并且也复制到了用户空间,会产生一个信号来通知应用进程。

浅聊Linux的五种IO模型_第9张图片

3. 总结

从上述五种 IO 模型可以看出,应用进程对内核发起 IO 系统调用后,内核会经过两个阶段来完成数据的传输:

  • 第一阶段:等待数据。即应用进程发起 IO 系统调用后,会一直等待数据;当有数据传入服务器,会将数据放入内核空间,此时数据准备好。

  • 第二阶段:将数据从内核空间复制到用户空间,并返回给应用程序成功标识。

浅聊Linux的五种IO模型_第10张图片

前四种模型的第二阶段是相同的,都是处于阻塞状态,其主要区别在第一阶段。而异步 IO 模型则不同,应用进程在这两个阶段是完全不阻塞的。

IO 模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阻塞式IO 阻塞 阻塞
非阻塞式IO 非阻塞 阻塞
IO多路程复用 阻塞(Select) 阻塞
信号驱动式IO 异步 阻塞
异步IO 异步 异步

参考资料

  • UNIX网络编程 卷1:套接字联网API

推荐阅读

  • 36张图详解网络基础知识

  • 75张图带你了解网络设备、网络地址规划、静态路由、实战演练

浅聊Linux的五种IO模型_第1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Netty,java,socket,netty,网络,IO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