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对广告公司的影响(一):机器VS人力

前言

我大概是在广告业还算光鲜亮丽的时代的尾声入了这行。当时还是老牌4A们的天下,眼见着经它们之手打响了一个个明星品牌,品牌又带动了消费,消费又促进了经济繁荣。

然而十多年来,眼见着广告市场规模不断增长,但广告公司的光环却不断褪色。在整个营销产业生态中,agency的角色依旧重要,但早已不是主导者。

原因有很多。今天就拣其中一个聊。 我们来宏观地聊一聊技术对于广告公司的影响。

先说明一下:1)对象不是营销,也不是广告,是广告公司;2)是宏观尺度,无关个体成败;3)今天的影响已摆在眼前,更多地我想聊未来。所以请不要把近前的所见所闻对号入座。展望一下十年之后,也许看似遥远,但绝对比大多数从业者的退休要更早到来。


一. 机器VS人力:技术对媒介代理公司的影响

当一个产业的宏观熟练度达到阶段性阈值,就会引起一波机器对人力的替代。不同的行业的宏观熟练度增长速度不同,基本规律是操作标准化程度越高的行业升级越快。升级快的会先进入替代周期,然而这时溢出的劳动力则会流向还没升级的行业(利益驱动)。

——摘自《德勤权威解读:科技变革与工作的摧毁及创造》一文

之所以先谈media agency,是因为它们面临的问题最终极。这个终极问题对于三百六十行无一幸免:机器替代人力。

Media agency的根本服务,就是帮广告主向媒体采购广告资源。一方面,agency的策划掌握专业知识,更富经验,掌握更多数据和信息,所以他们能根据广告主既定的预算,制定出ROI最大化的投放方案;另一方面,agency由于采购量大、掌握信息多、关系熟络等原因,对媒体方具有更大的bargain power,购买环节也能获得更大的折扣。Media agency通过planning和buying两个环节为广告主创造价值。

时至今日,现代广告业在中国形成已二十多年,专业人才规模已相当庞大且充分流动,Agency“掌握专业知识,更富经验,掌握更多数据和信息”的优势不再明显。而对agency更要命的,是程序化购买的出现。

媒介策划,本质上就是给定条件,求最优解。这些条件包括广告主的预算规模、营销目的及由此分解下来的KPI、媒体资源的量与价,媒体对受众的触达及互动等等数据或信息。假设信息畅通且所有条件皆可量化,“求最优解”就是道数学题,对于机器而言输入输出只是转瞬之间。

当然,信息畅通、皆可量化等假设看似很理想化,但是整个媒体环境正在向这个大方向演变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把媒介策划的工作拆细了看,机器的威胁对SP而言可能尚在未来,但对TP来说威胁就在近前了。机器都能下围棋了,难道还不能做排期?

同样,私有程序化购买的出现,使媒体愿意将越来越多的优质资源拿出来放到程序化购买平台上。Agency中的购买执行人员也同样面临被机器抢饭碗的威胁。

当然,装睡者会给出一些反驳的理由,无外乎是围绕着不同媒介、不同公司之间鸿沟的存在,因而“信息畅通、皆可量化”遥遥无期。我只想说,所谓威胁,并不是指某些职位将就此消亡,而是宏观上被一定比例地替代。当整个行业对于这些岗位的劳动力需求减少了10%、30%甚至50%时,环顾左右,谁会是“溢出的劳动力”呢?

就程序化购买的未来趋势,再做两点预测:

1)程序化购买将从互联网蔓延到全媒体

数字媒体将不再等同于网络媒体,各种媒体都在数字化,比如广播、电视。所谓数字化,不仅指其传输依靠数字信号,还包括接收终端智能化。

电视广告相比网络广告,其形式高度标准化,家家户户又有智能电视、机顶盒等硬件终端,将电视广告实现程序化购买,根本不是个技术问题,只是个商业(利益)问题。所谓商业问题,当产业环境变化,阻力方觉得大势所趋或有利可图时,将自然而然地解决。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传统媒体平台被BAT这样的新大佬给收了,一朝实现商业模式上的现代化。

2)劳动力稀缺将进一步助推技术革新

这还是一个商业问题。交由机器做planning和buying,也许确有技术难题一二三四五,如果解决这些技术难题的成本,和雇佣人力维持相比更高昂,则整个行业会缺乏推动技术前进的动力;但随着人力成本不断增长,临界点一过,动力自然来。

放眼历史,宋朝时农业水力设施应用已相当发达,但到明清时期人口激增,劳动力供应过剩,人力比生产资料还廉价,整个社会不仅缺乏技术革新的动力去提升效率,连既有技术也用进废退,最后倒退回一切依赖人力。

我百度了下,90后和00后的人口,相比80后分别少了23%和36%(原因就不提了)。仅从这严重扭曲的人口年龄结构来看,宏观上的劳动力供应减少将在未来数十年困扰中国发展。(且不谈有多少90后00后不爱苟且爱诗和远方的现象进一步影响单位劳动力输出)作为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对于人力成本的上升是极敏感的,于是对提升生产效率的需求也是极迫切的。


机器取代人力这一终极问题对于广告公司的冲击,media agency要远大于creative agency。当大规模替代发生时,对于整个行业其实是个效率大增的好事,只是对于公司或个人,谁变身谁逆袭谁装睡直到睡死过去,则将各自结局不同。

你可能感兴趣的:(技术对广告公司的影响(一):机器VS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