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寒冬论愈演愈烈,真相到底是什么?

摘要: 对于什么资本寒冬论,什么霜降论,风投喊也喊了,媒体炒也炒了,创业者们听听也就算了。对于创业者来说,在成功之前,每一天都是如履薄冰,每一年都像是寒冬,而如何迎来真正的春天,肯定不是融资拿钱能够解决的,一定是产品真正赢得了市场,获得了用户的欢迎。否则的话,即使是暖冬,该死也是要死的。

最近一段时间,频频看到媒体放出资本寒冬、霜降等等类似的文章,并且愈演愈烈,仿佛一夜之间,互联网创业那个就要冷了。事实真的如此吗?寒冬真的来了吗?为何资本寒冬论会被热炒?

资本寒冬论之所以愈演愈烈,原因主要是以下三个:

第一,风险投资与创业者博弈,资本寒冬论有助于投资人向创业者压价。

互联网行业确有泡沫,创业者要价也越来越高,风险投资机构此时放出资本寒冬论,正是希望向正在融资的创业者施压。事实上,如果你注意观察的话,从去年冬天一直喊道今年秋天的资本寒冬论,这些对创投悲观的言论更多的来自于风险投资机构,而媒体们的报道基本上也是采访自风险机构,并没有互联网大公司或者创业者真正公开表态过。

投资人口中所谓的资本寒冬,言外之意便是,赶紧拿我的钱,不要在乎我占你30%还是50%股份,不然的话,你会饿死,连骨头都不会剩下。而目前看到的大多数媒体关于“资本寒冬论”的报道当中,基本上全部都是风投们的一面之辞,却鲜有创业者站出来说这是资本寒冬。而且就在风投一边喊着资本寒冬论的同时,另一边却屡屡有初创公司融资,而且几乎每天都有,从未间断。

第二,媒体跟风,人云亦云,因为坏消息总比好消息受欢迎。

这几次媒体爆发式的报道资本寒冬或霜降,都是知名风投放出相关言论之后,媒体进行相关的跟进报道,而并不是真正根据行业的现状判断出来的真实结论。不过,为了佐证投资人口中的资本寒冬论,很多媒体开始盘点已经死亡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名单,看到长长的一串名单,然后好像发现新大陆似的,说:“你看,这些都是资本寒冬下死去的公司。”说的就好像是如果不是寒冬,这些创业公司都会活着一样。现实情况是,创业本来就是九死一生的事情,即使是在资本市场最暖的时候,依然有创业公司由于方向不对,模式不对,团队问题等等而死去。

第三,中概股和A股市场低迷,风险投资有借机炒作的嫌疑。

客观的说,最近一段时间,中概股和A股市场确实表现不佳,也确实有些投资基金在今年出了问题,最近也听说有在上一波的投资热潮当中已经投到“弹尽粮绝”的风险投资机构,资金出现缺口的事情。但是,这远远到达不了资本寒冬的地步。

事实上,2008年到2009年之间由国际金融危机引起的互联网公司融资困难期。在当时,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互联网公司融资非常之难,尤其是风险投资机构还都是美元基金,鲜有人民币基本,风投市场也远没有现在如此活跃。

记忆犹新的是,2008年年末,我所在的媒体机构办了一个互联网行业的盛会,当时非常印象深刻的是,会议有一个主题就是探讨互联网公司如何抱团取暖以捱过资本寒冬?作为一个媒体从业者,当时对于那个资本寒冬是有一丝感觉的,而从创业者对于媒体和投资人“饥渴”的眼神当中更能够读到。

而在当年,对于资本寒冬那些互联网创业者是深有同感的,还记得当时58同城CEO姚劲波刚刚拿完一轮几百万美元的融资,感觉像好大一笔钱,说要凭借这笔钱坚持好几年。而当时优酷那时也是刚起步,当时困扰他们最多的并不是版权问题,而是服务器运维成本投入很高,优酷CTO姚健当时在会上就表示非常希望能够采购到更便宜的带宽节约成本,以度过资本寒冬。

不过,如今七年已逝,回过头来看,即使是2008年发生那么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当时还处于起步阶段的58同城、优酷等一众优秀的互联网公司也都还是熬过来了,并且,今天他们都已经成为了市值超过50亿美金的上市公司。

所以,对于什么资本寒冬论,什么霜降论,风投喊也喊了,媒体炒也炒了,创业者们听听也就算了。对于创业者来说,在成功之前,每一天都是如履薄冰,每一年都像是寒冬,而如何迎来真正的春天,肯定不是融资拿钱能够解决的,一定是产品真正赢得了市场,获得了用户的欢迎。否则的话,即使是暖冬,该死也是要死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资本寒冬论愈演愈烈,真相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