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反思)
(一)事件
- 今天早上打完卡(他律小组)就又睡觉了,内心给自己的归因是昨天开完会1点半才到家
(二)刺激-响应反思
第三阶反思
- 刚才发生了什么事(刺激),让我做出了响应?
- 打完卡不起床不做晨思,关闭闹钟,闭眼睡回笼觉
- 我刚才做了什么响应?
- 心安理得地归因为自己昨晚为工作熬夜到1点半
- 我如此响应是我想清楚之后决定的还是第一反应做出的?
- 是第一反应做出的
- 几乎想都没想,之前反思出的行动方案根本没用
- 在这个刺激下,我是不是一定要做出这个响应?
- 是
- 我为什么做出了这样的响应?背后的原因是什么?(选作)
- 闹钟叫醒自己时,身体是困倦的
- 自己为工作到1点半,这是一个不起床的堂皇理由
- 我没有做主动选择,全靠第一反应做事
第四阶反思
- 刚才的刺激和回应分别是什么?
- 刺激:打完卡不起床不做晨思,关闭闹钟,闭眼睡回笼觉
- 回应:心安理得地归因为自己昨晚为工作熬夜到1点半
- 我之所以做出这个回应的原因是什么?
- 闹钟叫醒自己时,身体是困倦的
- 自己为工作到1点半,这是一个不起床的堂皇理由
- 我没有做主动选择,全靠第一反应做事
- 有没有什么第一反应(模式)在起作用?
- 有第一反应在起作用
- 按照TMBRT分析的话,这个模式是怎么形成的?
- 触发器:闹钟叫醒自己,感到很困,继续睡回笼觉
- 动机:使用第一反应归因,给小我找一个貌似正当的理由
- 行为:归因为自己为工作到1点半,继续睡可以理解
- 奖励:小我从理由中获得认知放松
- 触发器敏感度:为工作熬夜-不早起是正当的-小我敏感度得到加强
- 之所以我没有这份动力,主要是哪里出问题?
- 觉察能力不够,被第一反应绑架
- 这一次我可以优化我的什么假设?
- 受到任何刺激时,使用GC作为响应模型
- 为什么我为工作睡晚了,就可以不早起?
- 那我怎么才可以做到早起?
- 我要做些什么?
- 一认知,就框架
- 受到任何刺激时,使用GC作为响应模型
- 我和外部环境的关系是否可以调整优化?
- 可以调整优化
- 建立自己的公众号,日更
- 公众号主旨: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与己斗,其乐无穷!
- 主题只有一个:战胜自己的事件记录
- 可以调整优化
11月27日(反思)
(一)事件
- 张工报价装修增项费用,我怀疑报价并想办法核实;经部分核实,不存在任何问题,感觉自己的怀疑与不信任造成了内耗
(二)刺激-响应反思
第三阶反思
- 刚才发生了什么事(刺激),让我做出了响应?
- 看到装修增项费用报价,有些超出预期
- 我刚才做了什么响应?
- 怀疑报价,产生不信任
- 我如此响应是我想清楚之后决定的还是第一反应做出的?
- 是第一反应做出的
- 在这个刺激下,我是不是一定要做出这个响应?
- 是
- 我为什么做出了这样的响应?背后的原因是什么?(选作)
- 与装修公司沟通,自己在方案阶段被糊弄过
- 装修方案阶段,沟通顺畅,自己对设计师充分信任
- 装修实施阶段,张工3-4次提到方案中存在的纰漏之处
- 于是产生这样的念头:设计师不值得充分信任
- 我与他人或环境协作时,没有形成低损耗模式
- 要么轻易相信;要么轻易不相信
- 《跃迁》中古典老师的建议:
- 与他人协作(克服贪婪)--简单善良可激怒
- 与环境协作(克服恐惧)--开放而专注
- 与装修公司沟通,自己在方案阶段被糊弄过
第四阶反思
- 刚才的刺激和回应分别是什么?
- 刺激:看到费用报价有些超出心理期望
- 回应:怀疑对方,设法求证
- 我之所以做出这个回应的原因是什么?
- 感觉自己在装修设计阶段被骗过
- 与他人或环境协作时,没有形成低损耗模式
- 有没有什么第一反应(模式)在起作用?
- 有第一反应在起作用
- 按照TMBRT分析的话,这个模式是怎么形成的?
- 触发器:与他人协作时,看到超出期待的报价
- 动机:小我觉得之前被骗过,趋利避害
- 行为:不信任对方,设法求证、内耗
- 奖励:小我通过怀疑消除认知紧张,害怕承担风险
- 触发器敏感度: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 之所以我没有这份动力,主要是哪里出问题?
- 我的低损耗协作模式还未形成
- 识别他人模式的能力差
- 自己没有形成协作原则,容易摇摆不定
- 我的低损耗协作模式还未形成
- 这一次我可以优化我的什么假设?
- 信任是市场经济下高效协作的基础
- 这个信任的基础是在利益交换和感情交换之间寻找一个平衡
- 这个信任的导向是在利益和感情上实现双赢
- 信任是市场经济下高效协作的基础
- 我和外部环境的关系是否可以调整优化?
- 可以调整优化
- 身份:我是一个追求双赢的商人
- 信念:我相信双赢基于利益,升至感情
- 能力:建立低损耗协作模式
- 行为:训练换位思考--如果我是TA,我会怎么办?
- 可以调整优化
11月26日(思考)
(一)事件
- 在《大圣归来》这部电影中,为什么大圣能够依靠自己打破封印?
(二)思考(NL6L)(一认知就框架)
打破封印前
- 系统:旁观视角,冷漠
- 身份:我不是什么超级英雄
- 信念:我相信自己是打破不了封印的
- 能力:打败小妖不在话下的水平,打败老怪靠边儿站的水平
- 行为:出于无奈,我护送江流儿找他师傅;不会去救傻丫头
- 资源:猪八戒一枚
打破封印时
- 系统:觉察视角,爱
- 身份:我是江流儿心目中的超级英雄
- 信念:我相信自己可以打破封印
- 能力:使用强大的意志力,启动系统2,中断系统1
- 行为:打破封印,成为真大圣
- 资源:江流儿面对老怪的无畏志勇、江流儿对自己的信任崇拜、猪八戒一枚、老僧一个、群婴
11月25日(反思)
(一)事件
- 早上打完卡(他律小组),再睡,睡过头。
(二)刺激-响应反思
第三阶反思
- 刚才发生了什么事(刺激),让我做出了响应?
- 睡过头
- 我刚才做了什么响应?
- 懊恼
- 我如此响应是我想清楚之后决定的还是第一反应做出的?
- 是第一反应做出的
- 在这个刺激下,我是不是一定要做出这个响应?
- 是
- 我为什么做出了这样的响应?背后的原因是什么?(选作)
- 现实与期待产生了差距
- 期待:自己准时打完卡(他律小组)后,不再睡回笼觉,因为这样子很容易睡过头
- 现实:闹钟把自己叫醒后,仍然特别困,迟疑一下再睡5分钟,然后就睡到7点了
- 情绪:懊恼、惭愧;自己对小组成员做过要求,而且昨天还号称早起不是问题,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还要求别人,还到处吹嘘
- 最近能做到早起,但是做不到早睡,身体会找平衡
- 前天晚上赶一工作,熬夜至1点多;昨天早上上课5点多起床;早上补了1小时的觉;今天早上困得不行,起不来。
- 现实与期待产生了差距
第四阶反思
- 刚才的刺激和回应分别是什么?
- 刺激:睡过头
- 回应:懊恼、惭愧
- 我之所以做出这个回应的原因是什么?
- 现实与期待产生了差距
- 能早起,但做不到早睡,身体找平衡
- 有没有什么第一反应(模式)在起作用?
- 有第一反应在起作用
- 按照TMBRT分析的话,这个模式是怎么形成的?
- 模式(1)
- 触发器:睡过头
- 动机:减轻小我的负罪感--不能遵守承诺,不能兑现自己吹过的牛
- 行为:懊恼、惭愧
- 奖励:小我获得一定程度的认知放松
- 触发器敏感度:睡过头不能遵守诺言,小我借助懊恼减轻认知紧张,敏感度得到增强
- 模式(2)
- 触发器:闹钟响起打卡(他律小组)
- 动机:小我觉得还困着呢,再睡一会儿
- 行为:再睡5分钟,并且不设定闹钟,然后睡过头
- 奖励:困倦成为再睡一会儿的正当理由;小我通过简单归因得到认知放松
- 触发器敏感度:困倦就再睡,简单归因得到认知奖励,敏感度得到增强
- 模式(3)
- 触发器:闹钟响起打卡,觉得还困
- 动机:小我急于归因,把困倦作为再睡一会儿的正当理由
- 行为:再睡一会儿
- 奖励:不需要启用意志力干扰小我的决策,能耗最少
- 触发器敏感度:耗能少,得奖励,敏感度得到增强
- 模式(1)
- 之所以我没有这份动力,主要是哪里出问题?
- 身份认定出问题,造成动力不足,孕育不了强大的意志力
- 在那时,我不认为自己是一个他律成长小组的发起人
- 在那时,我不认为自己在未来要成为一名高效能成长导师
- 在那时,我不认为自己在未来要成为一名千万富翁
- 期待的模式并未完成形成
- 模式固定强度不高
- 身份认定出问题,造成动力不足,孕育不了强大的意志力
- 这一次我可以优化我的什么假设?
- 意志力的强弱与自我身份定位、模式紧密相关
- 通过强化身份定位、觉察训练模式,可以提升积极主动的层次
- 我和外部环境的关系是否可以调整优化?
- 可以调整优化
- 身份:我是一名千万富翁
- 信念:我相信我能决定自己的命运
- 能力:自律、秩序感
- 可以调整优化
11月23日(复盘)
(一)事件
- 他律成长小组第一次以“反思”为主题的分享
(二)复盘过程(复盘四步法)
- 目的和目标是什么?
- 目的:
- 为了让小组成员的反思技能进化到第三阶
- 为了提升个人的输出能力
- 目标:
- 使用30分钟让伙伴知晓反思的逻辑和套路
- 目的:
- 亮点和不足是什么?
- 亮点:
- 第一次使用一张纸法准备分享
- 从大家反应情况来看,基本达成目标
- 不足:
- 分享时间超时,长达60分钟
- 实例准备不充分
- 亮点:
- 原因和经验是什么?
- 原因:
- 我敢于尝试新的做法
- 我分享的都是我在做和做过的(我讲我做)
- 经验:
- 分享2大主题,4个分主题,4个案例,至少需要50分钟
- 备课时把情绪加上去
- 原因:
- 下一步行动是什么?
- 根据大家的每日反思,确定可以分享的模块,整个8阶段训练分享4个主题
11月22日(反思)
(一)事件
- 门头装修,Nina建议使用发光字,张工建议用灯箱;我不敢拿主意,跟Nina商议她跟广告公司沟通后再做决定。
(二)刺激-响应反思
第三阶反思
- 刚才发生了什么事(刺激),让我做出了响应?
- 要使用发光字还是灯箱装修门头?(需要做决策)
- 我刚才做了什么响应?
- 退缩,等待对方拿主意
- 我如此响应是我想清楚之后决定的还是第一反应做出的?
- 是第一反应做出的
- 在这个刺激下,我是不是一定要做出这个响应?
- 是;
- 对于新领域的事情,一般情况下都是先承认自己不懂,再让对方拿主意
- 我为什么做出了这样的响应?背后的原因是什么?(选作)
- 我害怕拿主意,做决定
- 逃避现实,让认知放松
- 我是执行者思维,是员工思维
- 只是为了做这件事,目的不清楚
- 积极主动层级较低
- 处于第一层级,我想要做,但是自我限定的信念导致自己认为资源有限
- 自我限定1:我不懂,你来拿主意
- 自我限定2:不同的领域的具体事件需要使用不同的决策原则;原则不通用
- 我害怕拿主意,做决定
第四阶反思
- 刚才的刺激和回应分别是什么?
- 刺激:要使用发光字还是灯箱装修门头?
- 回应:退缩,等待对方拿主意
- 我之所以做出这个回应的原因是什么?
- 我害怕拿主意,做决定
- 我是执行者思维,是员工思维
- 积极主动层级较低
- 有没有什么第一反应(模式)在起作用?
- 有第一反应在起作用
- 按照TMBRT分析的话,这个模式是怎么形成的?
- 触发器:需要拿主意
- 动机:小我进行自我限制,不敢承担决策责任
- 行为:退缩,让对方拿主意
- 奖励:小我得到短时间的认知放松
- 触发器敏感度:不拿主意,认知就放松;循环播放,敏感度增加
- 之所以我没有这份动力,主要是哪里出问题?
- 限制性信念:
- 我认为自己不懂,就不能拿主意
- 我无法改变“我不懂”这个现实
- 身份定位:
- 执行者思维,不清楚目的是什么
- 目的不是为了沟通这件事,而是为了解决问题;如果问题没解决,沟通就毫无意义
- 限制性信念:
- 这一次我可以优化我的什么假设?
- 积极主动就是要在刺激与回应之间做出主动选择
- 我要做这件事、我的资源一定是充足的、我来选择回应(而不是下意识)、我期待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 我是一个管理者,我是老板
- 管理者思维的核心在于“选择在什么地方投入资源”
- 而执行者思维的核心在于“如何高效使用资源”
- 像珍惜生命一样,去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 积极主动就是要在刺激与回应之间做出主动选择
- 我和外部环境的关系是否可以调整优化?
- 可以调整优化
- 定位:我要成为一个决定自己命运的人
- 可以调整优化
11月21日(反思)
(一)事件
- 一个上海朋友出差郑州,邀请晚上一起吃聊,我欣然应允。
(二)刺激-响应反思
第三阶反思
- 刚才发生了什么事(刺激),让我做出了响应?
- 朋友邀请晚上一起吃聊
- 我刚才做了什么响应?
- 现实:我好不犹豫地要去
- 期待:我会有一些不情愿
- 情绪:很高兴,充满期待
- 我如此响应是我想清楚之后决定的还是第一反应做出的?
- 是第一反应瞬间做出的
- 在这个刺激下,我是不是一定要做出这个响应?
- 不是
- 我为什么做出了这样的响应?背后的原因是什么?(选作)
- 我认为自己要去接触更多的人
- 主动与不熟悉的人聊天
- 任何改变都从改变信念开始
- 我相信与不同的人沟通,价值很高
11月20日(复盘)
(一)事件
- 英语春期教材研制进度缓慢;计划变动,改做英语真题教材,顺利完成
(二)复盘过程(复盘四步法)
- 目的和目标是什么?
- 目的:
- 为了实现第一个作品声音
- 为了保证开课时有教材
- 目标:
- 得到教材研制的模版
- 得到一份春期教材初稿
- 目的:
- 亮点和不足是什么?
- 亮点:
- 英语真题教材进展迅速而且顺利完成
- 不足:
- 英语春期教材进展缓慢
- 亮点:
- 原因和经验是什么?
- 原因:
- 我相信自己能迅速完成真题教材,尽管在制作中遭遇了意想不到的问题
- 经验:
- 我觉得春期教材研制起来比较麻烦,不相信自己能按期完成
- 原因:
- 下一步行动是什么?
- 强化信念:相信自己是解决问题的起点!
11月19日(复盘)
(一)事件
- 他律成长小组开始并正常运行
(二)复盘过程(复盘四步法)
- 目的和目标是什么?
- 目的:
- 他律 + 自律 = 积极主动为个人成长营造有利环境
- 目标:
- 得到一份个人成长的他律环境
- 得到一次小型微信成长群运营的体验
- 亮点和不足是什么?
- 亮点:
- 完成立项;
- 8阶段训练法第1阶段顺利实施,基本营造了个人成长的他律环境
- 在运行过程中提取群运营方法
- 与小组成员实施互动,共同成长
- 不足:
- 对于发布“每日反思”没有截止时间标准
- 每日价值时间占比没有最低标准
- 原因和经验是什么?
- 原因:
- 在原理和方法上努力,成功是大概率事件
- 经验:
- 风险意识弱,更不知道要防范
- 试运行阶段要抓关键标准
- 起床在6:00之前
- 起床后要高效输出成果
- 下一步行动是什么?
- 设定2个标准并在小组微信群内公布
- 提交“每日反思”的时间在7:00之前
- 每日价值时间占比不能低于80%,即价值时间不低于6.4小时
- 继续推进第二阶段实施
- 11月19日-11月23日
11月17日(总结)
(一)事件
- 老大在答疑会上提到要交流反思模版,我觉得有必要总结一下
(二)过程记录
What:自己的反思模版是什么样子?
- 我现在的反思模版
- 运用实例
How:怎么形成这个样子?
- 之前的反思是什么样子?
- 复盘四步法之前用过,套路上驾轻就熟
- 使用过的反思模版
- 涂小鸦反思模版
- 石博士CIP反思模版
- 老大日更七问模版
- 月晓GC模版
- 我的感受
- 复盘使用四步法、反思使用三四进阶法最简单,容易上手!
Why:为什么是这个样子?
- 反思模版不重要,关键是要达成以下4个目的:
- 强化觉察、调整状态、优化假设、获得成果
- 来源
- 反思是高效能成长三大行为之一,原则上要进入低损耗模式,保证可持续进行
- 老大的7年一辈子
- 可以持续的一定是最简单的
11月16日(反思)
(一)事件
- 上周承诺今天支付给施工方张工的第二批装修款,由于其他原因只能先付70%,剩余一周内支付。张工说了一句“你们这个工程没法干了”,我感到失望和担心。
(二)刺激-响应反思
第三阶反思
- 刚才发生了什么事(刺激),让我做出了响应?
- 一向沟通比较顺畅的张工说了一句“你们这个工程没法干了”
- 我刚才做了什么响应?
- 现实:跟张工沟通一直以来比较顺畅;我方未能按照承诺支付装修款(这是第二次延期支付了)
- 期待:保持顺畅的沟通节奏;我方能够兑现支付承诺
- 情绪:
- 对己方的失望:我已经跟大股东提前沟通,临时又出幺蛾子
- 对对方的失望:与对方一向沟通良好,因为我方没有全额支付,对方说出不太负责任的话
- 对工程的担心:担心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
- 我如此响应是我想清楚之后决定的还是第一反应做出的?
- 是第一反应瞬间做出的
- 在这个刺激下,我是不是一定要做出这个响应?
- 是的
- 我为什么做出了这样的响应?背后的原因是什么?(选作)
- 我内心里害怕辜负他人对我的期待(得罪他人)
- 想起曹操的一句话: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人
- 我承担责任的意识和能力仍然不够
- 直面现实,承担责任
- 我内心里害怕辜负他人对我的期待(得罪他人)
第四阶反思
- 刚才的刺激和回应分别是什么?
- 刺激:一向沟通比较顺畅的张工说了一句“你们这个工程没法干了”
- 回应:我感到失望和担心
- 我之所以做出这个回应的原因是什么?
- 我内心里害怕辜负他人对我的期待(得罪他人)
- 我承担责任的意识和能力仍然不够
- 有没有什么第一反应(模式)在起作用?
- 有第一反应在起作用
- 按照TMBRT分析的话,这个模式是怎么形成的?
- 触发器:辜负他人期待
- 动机:小我趋利避害,不敢得罪人,不能担责任或者通过展示愧疚希望得到对方原谅
- 行为:感到失望、担心、愧疚
- 奖励:小我的需求得到满足,展示愧疚认知得到一定程度的放松
- 触发器敏感度:小我避害,得到认知放松,反复循环
- 之所以我有/没有这份动力,主要是哪里在起作用/出问题?
- 之所以我没有这份动力去改变,主要的问题是:
- 限制性信念:我害怕得罪人
- 身份定位:我更认为自己是个员工(需要保护),而不是一个老板(自我保护)
- 之所以我没有这份动力去改变,主要的问题是:
- 这一次我可以优化我的什么假设?
- 人生不是写好的电脑程序
- 出现问题是正常的,解决问题是必须的
- 得罪人是常态,积极担责才是好情态
- FACT(直面现实,承担责任,承诺改变,采取行动)让人生一片晴朗
- 人生不是写好的电脑程序
- 我和外部环境的关系是否可以调整优化?
- 可以调整优化
- 不期待事情顺利发展
- 本周六与张工见面积极沟通,承担责任
- 可以调整优化
11月15日(反思)
(一)事件
- 周一周二2天把精力主要投在个人成长(CEO课程学习、建立他律环境、反思)领域,工作(教材研制)方面毫无进展。
(二)刺激-响应反思
第三阶反思
1. 刚才发生了什么事(刺激),让我做出了响应?
- 坐下来学习 / 工作
2. 我刚才做了什么响应?
- 先做个人成长领域的事情,工作领域的事情推迟拖延
3. 我如此响应是我想清楚之后决定的还是第一反应做出的?
- 想了一下,但是没有想清楚;是第一反应做出的
4. 在这个刺激下,我是不是一定要做出这个响应?
- 近2个月,似乎都是这种情况:先个人成长,再工作方面
5. 我为什么做出了这样的响应?背后的原因是什么?(选作)
- 我认为个人成长方面的积累更有价值
- 积累个人成长价值,我更易产生成就感
- 我对工作内容没有强烈的兴趣
- 对教材研制有一些排斥,之前的工作经历让我觉得教材研制很枯燥,很苦力
- 但似乎并不总是这样,上周的“公开课视频录制”工作项目我就能做到要事第一
第四阶反思
1. 刚才的刺激和回应分别是什么?
- 刺激:坐下来学习 / 工作
- 回应:先做个人成长领域的事情,工作领域的事情推迟拖延
2. 我之所以做出这个回应的原因是什么?
- 我认为个人成长方面的积累更有价值
- 我对教材研制这个工作内容没有强烈的兴趣
3. 有没有什么第一反应(模式)在起作用?
- 有第一反应在起作用;它大概率发生在我的生活中
4. 按照TMBRT分析的话,这个模式是怎么形成的?
- 触发器:坐下来准备投放注意力
- 动机:小我趋利避害,要做自己喜欢做,习惯做的事情
- 行为:注意力投放在个人成长,工作领域推迟拖延
- 奖励:小我获得成就感
- 触发器敏感度:小我只喜欢把注意力投放在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5. 之所以我有/没有这份动力,主要是哪里在起作用/出问题?
- 之所以我没有这份动力去改变,主要的问题是:
- 限制性信念:我认为做教材很枯燥
- 身份定位:我更认为自己是个人成长实践者,而不是一个创业者
6. 这一次我可以优化我的什么假设?
- 澄清身份:我首先是一个创业者
- 工作领域大于个人成长
- 前者是必须,后者是应该或想做
- 强化MSW模型
- 必须做>应该做>想要做
- 以全新的视角看待教材研制
- 它其实是一个新的尝试
- 它可以做得很有趣
- 做出来我会获得极大的成就感
7. 我和外部环境的关系是否可以调整优化?
- 可以调整优化
- 通过澄清身份,承担自己作为创业者的责任
11月14日(反思)
(一)事件
- 给堂姐送东西,见到她没有笑,临走时也面无表情
(二)刺激-响应反思
第三阶反思
1. 刚才发生了什么事(刺激),让我做出了响应?
- 见到亲友
2. 我刚才做了什么响应?
- 从见面到离开,我没有表情变化
3. 我如此响应是我想清楚之后决定的还是第一反应做出的?
- 是第一反应做出的
4. 在这个刺激下,我是不是一定要做出这个响应?
- 大部分情况下,我无论见到陌生人还是亲友,做出微笑的表情都需要动用意志力(高耗损)
5. 我为什么做出了这样的响应?背后的原因是什么?(选作)
- 我存在一定程度的人际交流恐惧症
- 与熟人交流:如果语域不合,我会沉默不语,有时间会认知紧张;如果语域合拍,我会相对轻松,侃侃而谈。
- 与陌生人交流:直接进入认知紧张状态,不知道怎么开场,怎么继续聊天,面部僵硬,比如皱眉、毫无表情等。
第四阶反思
1. 刚才的刺激和回应分别是什么?
- 刺激:见到亲友
- 回应:从见面到离开,我没有表情变化
2. 我之所以做出这个回应的原因是什么?
- 我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人际交流恐惧症
- 当时听着“得到”,见面才拿下耳机;赶着去看锤科发布会
3. 有没有什么第一反应(模式)在起作用?
- 有第一反应在起作用;它大概率发生在我的生活中
4. 按照TMBRT分析的话,这个模式是怎么形成的?
- 触发器:与熟人(acquaintance)或陌生人打交道
- 动机:小我认知紧张,恐惧
- 行为:动用理性脑,情绪脑停滞;在自我保护下就事论事或者退缩不前
- 奖励:小我得到保护
- 触发器敏感度:小我在这种保护模式下,逐渐滋长
5. 之所以我有/没有这份动力,主要是哪里在起作用/出问题?
- 之所以我害怕交往,主要的问题是:
- 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内敛的人,不擅长跟人打交道
- 我认为自己不会聊天,说不了两三句,就尴尬了
6. 这一次我可以优化我的什么假设?
- 与熟人(acquaintance)或陌生人沟通,是创业者必备的一个技能
- 我可以通过刻意训练,提升自己的聊天技能
7. 我和外部环境的关系是否可以调整优化?
- 可以调整优化
- 抓手:每周与一个陌生人聊天5分钟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