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的《欢乐颂》

01

第一次和大杨合作,是一起到企业服务,几天下来,了解了这个年轻人的成长过程,感到很励志,想写点什么,期间又遇到我大学的学弟,亲切聊天中,让我对80、90后的认识更深了,有些观点不完全认同,但无力反驳,记录于此分享大家。

先说大杨。大杨82年生,是80后,但是85前的,据说和85后还不一样的。用他的话说,占着80后的名,却有70后的沧桑。他顽强拼搏的人生经历,确实不是一般年轻人可比的。

02

大杨出生在中原大省的一个非常贫困的小山村,父亲因为爷爷生病住院,错过了高考。爷爷没有再离开医院,一家的顶梁柱没了,做为一家的老大,大杨爸爸义无反顾地放弃了学习机会,撑起了家庭的重担,走进自家田间地头,开始养家糊口了。

03

大杨有个姑姑,当时念初三,说什么不愿意哥哥放弃高考,因为哥哥可是十里八村公认的品学兼优,用现在话讲是“超级学霸”呀,自己偷偷从学校跑回来,说学习头疼,不想上学,要下地干活,要哥哥复习明年再考。哥哥知道了妹妹的心思,摆出家长的威势,严厉批评妹妹,说一个女娃,要是没有文化,怎么走出大山,怎么改变这穷日子?你要不学个样出来就别认我这哥,别回这个家,回来也把你打出去!

大杨姑姑哭着跑出了家。其实有这哥哥,妹妹怎能差得了。妹妹返校后刻苦学习,后来以全县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大学,成为他们那个村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真正的大学生。当然妹妹所有的学费都是哥哥出的。

04

等大杨考大学的时候,家里还是很穷,大杨还有个妹妹呢,靠种地的收入还是很少的。这时姑姑已工作多年并很有成绩,现在已代表国家在美国工作了。大杨和妹妹的学费都是姑姑出的。

大杨也懂事,上学期间,寒暑假都去打工,做过好多行业,他说也不光是挣钱,想早点接触社会,学习做事的本事。他和我说他还在砖厂干过两个月呢,是被骗去的,但也坚持干了一个暑假,住的地方是8块钱一天的大通铺。现在说这些经历他都是笑着说的,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学到了很多,有自信了,去应聘时哪怕只招一人,他也有自信一定是自己。

我听他说他的经历时我就在想,我家那个九五后,打工不可能像大杨那样了,去蓝翔技校或许可以有吧。

05

大杨一家从姑姑到他和妹妹,出了三个大学生,是村里的标杆。全村四百多户,现在已出六十多名大学生了,虽然村还是不富裕,但都看到了希望。只要孩子考上了,不怕上不起,举全村之力也得供孩子学习,这是他们的“村风”。大杨也不经意的说,现在他也在资助一名大学生,是他们村的一个学弟,这名大学生考上了北京最好的大学,十分优秀,他很自豪。

大杨的话和行为深深触动了我,他的成长过程中得到了村里父老乡亲的帮助以及社会上好心人的帮助,这是事实。但他凭自己的努力,不忘初心,回馈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种精神也让我由衷钦佩。

06

大杨2010年来上海的,打工期间依然不间断地学习,考了好多的证,几年时间就有国家某行业标准编制人的队伍里有他的名字了,这成绩不算小了。现在自己注册了个小公司,做管理服务,虽刚起步不久,但他信心满满。

大杨个子中等,长相憨厚,我眼中的大杨,说话做事非常沉稳, 看上去非常靠谱,但是至今未婚。我问他什么情况,也三十五六岁的人了。他苦涩一笑说,可能缘份未到吧,在上海没车没房,哪有女孩愿意呢?现在我这样的都被叫“凤凰男”,让人敬而远之了。这些年也忙,没时间谈恋爱。再说,有几个姑娘愿意和你过苦日子,一起打拼的呢?她愿意,她妈还不愿意呢。我不禁笑出来,这看起来的闷骚男,心里明镜得很嘛!

我说上海这地方大龄剩女还是挺多的,“欢乐颂”看了吗?他说,那是别人的欢乐颂,对大多少人来说,现实还是很残酷的。我一时无语,他说的是事实,在大上海打工,没有什么圈子,上班下班,学习工作,时间安排的满满的,住的地方又偏远,上下班的路上来回就三四个小时,一天除了睡觉的时间其它时间几乎都被赶路、工作、学习占用了,没有自己的“业余”生活。谈恋爱的机会都没有,一天天过的飞快,没怎么在意呢,已经这个年龄了,老家的同学都两个孩子了,我这对像还不知道在哪呢。家里也催的,但是无能为力,这种事不是凭自己努力或者什么的就能办到的。

我能想像得到他的现状:出租房内,形单影只,早出晚归,左邻右舍都不认识,现在房东也不常来了,因为电子支付了,有支付宝什么都搞定了。爸妈来电,千篇一律,都挺好的。 儿子按时寄钱,爸妈总说不要寄了,找个媳妇吧,寄了也给你攒着。日复一日的,有时想想也是辛酸,这种生活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晚上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这么问着,不知何时睡着的。第二天又是早早爬起来开启周而复始的一天,没什么大的变化,变化的就是自己的年龄、脸上的沧桑、变白的头发。

听大杨的话,我也是纠结,他应该也是海漂一族的一个缩影。我说你自己的公司现在怎么样?说到自己的公司,大杨立码精神了,说今年是发展年,与一个很好的平台谈好了合作,有信心成功,两年内能走上正轨,那样就会好很多。我说那太好了,我一定支持你!他波澜不惊的说,谢谢!

07

这次和大杨到的这家企业是做船舶行业的,非常巧的是接待我的是一名北方来的帅小伙,一聊还是我大学的小校友,学国际贸易的,在上海做了十多年了,也是80后。应该说和大杨类似的,也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做事非常踏实型的,看得出现在的老板很重用他。

休息的时候聊到了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包括专业的选择对就业的影响等等,聊得挺HI的。学弟很健谈,因为知道了我家小子刚高考准备报志愿呢,所以以过来人自居,说了很多我以前没在意的现在年轻人的想法和择业观。我感到现在的孩子要比我们那时候现实多了,其中一个说法挺让我没想到的。虽然也知道现在北上广深这样一线城市的人才流入量是下降趋势,但听学弟的话还是有些吃惊,他说他表弟去年毕业的,典型的90后大学生,他们班的很多人都不想去华为这样的公司、不想去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他们认为华为可能是工资高,给九千一个月或更高,但你也要干九千的活甚至更多的活,但我到一个三四线城市,凭着人脉可以去个效益好点的单位,可能挣四五千,但我可能就干2千元的活,轻松没压力呀。华为可能有发展,但太辛苦,前几年更是苦逼,弄得自己很没幸福感。二三四线小城市不一样了,有人脉,有父母依靠,相互照应,不用为房子担心,多开心自在呀。还说这是很多90后大学生的想法。

08

我有点不赞同学弟的话,一线城市还是机会多,有很多的优势的。学弟说《欢乐颂》看了吗? 我不自觉的看了一眼大杨,他不置可否,只是等着学弟的下文。学弟说,这个剧吓走很多想来上海的人呢。我吃惊的说,不会吧,这多励志呀!他说那可能立场不一样吧,电视就是电视,是别人的欢乐颂。不是谁都愿意受那样的坎坷的,也不是谁都能有那么的好运,有那么欢喜的结局的。学弟说这几年也知道一些信息,很多学生考大学时志愿甚至都不填北上广深了,因为根本不会留在这些地方,所以读大学都不选择这些地方。北上广深的高房价高消费已经吓退了很多年轻人。大学毕业了,也不选择北上广深,到所在省的省会或较大城市去考公务员,村官什么的,现在是一个渐渐扩大的群体,也是很多大学生的热衷的就业选择。

我想想也是呀,我的一个好友不就是吗?女儿大学毕业就去考试,当了村官,现在感觉当时的选择特别的英明,满意得不得了。

09

说到大学的专业选择,我说了儿子想学机械制造自动化这类的,学弟说那你一定要支持他,首先是自己喜欢,再有就是有一技之长。我说不见得吧,你学国际贸易,现在做销售不是也不错嘛。他说不然,这个工作不是不可替代的,技术含量低。我现在的工作常接触外国人,他们做销售的都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很强,平时西装革履的,但到大型机械面前,衣服一换就是个技术人员,让我很羡慕。我们现在大学的专业,实用性太差了。当然也不全是,我表弟就在东北财大学的会计专业,毕业了就到大连一国企工作,一个月七千块工资,感觉非常不错,当时也有一线城市工作的机会,放弃了,虽然工资高些,但房价是大连的几倍呀,幸福指数不一样了。像这样的名校名专业出来的会好些,但像我这样学什么贸易的,现在觉得真的是不太好。

10

学弟的话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倒是说的欧洲某国的培养人才的方式很有参考价值和建设性。他认为中国教育应该好好的改革,高中不用三年,初中不用四年,都省下一年,用两年的时间去学技术,各种技能,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能力选择考什么样的大学。这样他们毕业到社会上才能很快成为有用之才。不像现在的大学生,四年下来,还是什么也不会,还眼高手低的,各种的不适应,企业也很困扰,人招来了,用不上,还得继续培养,人才的成长周期延长了。

我一下又想起了儿子问我的话:上完大学我还能去蓝翔技校了吗?我现在明白了,他是想学一门技术,要能把自己的想法变成产品的手艺,否则他的想法不能亲手做出来会让他感觉很不爽。这个思路,对我家小子倒是对路。儿子说过,理论就像是树干,技术像树叶,树干已经很强了,但树叶还不茂盛,理论不需要我再研究了,我还是去做技术吧,让大树的树叶更茂盛,荫泽更多的人吧。

嗯,这么说来儿子还是挺有想法的,但愿他能迎难而上,不要半途而废。

11

任何一代人的成长都有很强的时代烙印,60后的爸妈,80、90后的儿女,有代沟有碰撞,如何自处、共处,如何相互理解、和谐互助,真的是一个课题,我感觉好有压力,灵丹妙药我是不奢望了,只是自求更加努力的学习,与时俱进,自己先不被时代淘汰,与年轻的后辈有沟通的话题,剩下的就让年轻人自己去闯吧,我们能做的恐怕只有深情的注视,由衷的喝彩了。

别人的《欢乐颂》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别人的《欢乐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