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边书房@注解四书《孟子》【64】要回归本质,不要舍本逐末。

【“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彼所谓豪杰之士也。子之兄弟事之数十年,师死而遂倍之!

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人揖于子贡,相向而哭,皆失声,然后归。子贡反,筑室于场,独居三年,然后归。他日,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强曾子。曾子曰:‘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hao)乎不可尚已。’今也南蛮鴃(jue)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矣。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人于幽谷者。《鲁颂》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

      孟子之前用尧舜禹的例子说明了各自关注的重点不一样。这里他继续说:“我听过从野蛮走向文明的人,还没听过从文明走向野蛮的的人。陈良,是楚国人,悦服周公和孔子之道,到中国以北来学习。北方的学者可能未必能赶上他。他真可谓是豪杰之士啊。你们兄弟两跟着他学习了几十年,现在他尸骨未寒,你们竟然马上就背叛了他。”

      “以前孔子去世的时候,徒弟们都给他守孝三年,三年之后,徒弟们才各自收拾行李准备回去,走到子贡门口的时候都跟子贡作揖,当着面就哭了起来,泣不成声,才离开。子贡呢,又返回到孔子墓地,筑庐而居,又守了三年才离开。过了些日子,子夏、子张和子游因同门有若比较像孔子,想以对待孔子的方式尊他为师,曾子不同意。曾子说:‘这肯定不可以啊,老师的道德就好像江汉之水洗过,秋天的太阳晒过,这是洁白无瑕无以复加,我们是超越不了的,怎能以形似来尊师呢?’现在像许行这样的南蛮之人,长着鸟舌,非议先王之道,你却背叛自己的师傅去跟他学,你跟曾子的差异太大了。”

      “就比如一只鸟,我听说都是从阴暗的山谷飞上高大的乔木,还没听过从高大的乔木飞向阴暗的山谷的。《鲁颂》里说:‘周公辅佐王室,击退戎狄,惩罚荆舒。’周公都要讨伐楚国这样的国家,你还向他学习,你不是变坏了吗?”

【“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适市, 莫之或欺。布帛长短同,则贸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五谷多寡同,则贾相若;屦大小同,则贾相若。”

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xi),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

      陈相听了孟子的教训,辩驳到:“按照许行的理论,市场上货物都有定价,没有贵贱之分,一国之内就没有欺诈,即便是小孩去市场,也不会被欺骗。如果市场的粗布不论精粗,长短一样价格就一样;麻线丝绵只要轻重相同,则价格也相同;五谷粮食,只论斤两,数量一样价格就一样;鞋子大小一样,价格就应该一样。”

      孟子听了说:“天下物品的差异是物之本性,精粗美丑本身就有差别,价格相差很多,或者百倍或者千倍。如果不能质地,同物同价,那么天下都乱了,大家都滥竽充数了。如果鞋子大和小都是一个价格,那么还有人做鞋子吗?如果听从了许子之道,大家都会相互欺骗,这样的国家怎能治理好呢?”

      从许行的“与民同耕”论说起,孟子以八问反驳,又举了尧舜禹的例子,这里又从物性的角度阐释,无论是从比较优势也好,还是从工作对象也好,还是物质本性也好,我们要理解和接受差异性,不然,按照许行的理论,我们得重新走向野蛮不可。人跟禽兽的巨大差别就是调动了智慧余量,尽而不断分化,形成不同层次的角色,物是不断弱化、分化和残化的,这才是道的本质。不能生活在自己臆想的世界里,如果还要出来当老师,真是害人害己。


@荷边书房@注解四书《孟子》【64】要回归本质,不要舍本逐末。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荷边书房@注解四书《孟子》【64】要回归本质,不要舍本逐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