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我的匆匆五年

五年前,17岁,每日埋没在题海中,青春是嫩绿色的希望;

今天,22岁,翻过一个又一个生活的坑,岁月是赤红色的迷茫;

五年后,27岁,或许能遇到对的人一起做对的事,时间是米黄色的想象。

五年太短,短到仿佛双手触碰的她还在昨天;五年太长,星星点点的改变模糊了当年的模样。匆匆五年,借着「知乎五周年」的专题,且作文一篇,回顾那些关于我的成长记忆。

2012·高考

高中时语文老师说过一句话,或许人的一生,再也没有像高考那样让一群人为了那么明确的目标而集体奋斗的事情了。这句话至今在我看来,依然正确。每个人对于高考的记忆或许都不相同,而之与我,其结果是好是坏,在现在看来,似乎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的第一志愿是北邮,可惜差了四分;刚好过了中山大学的分数线两分,即如果再少三分,我就去了第三志愿的学校大连理工。一三志愿是爸妈挑的,主要因为离家近;中大是自己挑的,主要因为离家远。嗯对了,我滴家在东北~

那一年,一半高中,一半大学。学会了拉赞助写策划,和商家勾心斗角软磨硬泡;习惯了翘课和聚餐唱K,和朋友们撕心裂肺把酒言欢。而我,也从一个初到广东一人不识的小白,渐渐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揽下部门一个活动的PM了。现在常常会想起已经毕业的师兄师姐们,是他们把我引入门,教会我太多太多。

2014·转专业

在大学的第一年甚至是第二年上半年,从大一的五个社团小干事,到大二时一个社团的负责人以及五个比赛的获奖者,我都在热情十足地忙碌着社团和比赛,同时按照预想的参加学院与香港理工2+2项目准备雅思。可生活总是会给你开玩笑,那一年拿到雅思成绩的时候,港理工那边突然来信要取消那年的项目计划,我准备了几个月的雅思也失去了意义。而那时,恰好是中大每年一度的转专业招生,看到高考填志愿时就心仪的管理学院,我就有点心动了。反正觉得原专业没意思,不妨去试一试。管院的转专业笔试只考语文数学英语,而对我来说,是有一定优势的。语文作文,自认为文采还可以;数学,大一时高数上下的期末考试都是100,所以问题应该也不大;英语,由于刚刚考完雅思,可能是人生中英语水平仅次于高考时的巅峰状态,所以还是比较有把握。这简直是天赐良机啊。结果顺利通过笔试,而面试一如我大一时面试社团一样扯东扯西,也过了。于是我就“意外地”来到了管理学院,从此踏上了商科狗的不归路。

那一年还有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慢慢走入了社会。做了两次创业,三次实习,认识了各行各业的精英,微信好友也从400多暴涨至1500多。至于创业的那些坑,实习时讲不出的苦涩,当然也有期间无与伦比的快乐,就不展开说了。想听的朋友,咱可以约个咖啡。话说,如果你问一年瘦了20斤又涨回来是怎样一种体验,我也可以告诉你,这也是2014年发生的事。

2015·行走

2015年的总结,正如年终总结里写的那样,一句话概括就是:行走了四个国家,二十六了城市,阅读了四十本书,记录了十五万字的生活感悟。

我在华盛顿纪念碑的顶端俯视着整座城,在各种博物馆里感受着一个国家崛起的历史足迹;

我在曼哈顿的洛克菲勒中心看繁花似锦,被世界金融中心的华灯璀璨车水马龙一次次地震撼;

我在奥兰多的阳光里沐浴微风,陶醉于美女和沙滩,还有一望无垠的海洋;

我在东京的地铁口看人来人往,敬仰和感动着这座城市每一处细节;

我在高雄的佛光山过了十天的僧侣生活,晨钟暮鼓,青灯黄卷,闻钟而起,闻鼓而眠;

……

如果没去看过世界,哪来的世界观?

这一年,我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这五年,不只是人事物的变化改变了我,还是我无奈于物是人非而迫不得已做出改变,细细回顾,感慨万千。可这恰恰是生活教育我们的方式,让积极的我们去不断地走出舒适圈,让平凡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也是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里提到的是,“我们所有学习的东西,总有一天都会用上,所有没有学习的东西,将来都要补课。”这句话已经不知道在我身上验证过多少次了。我们所有做过的思考过的,就是有意义的,哪怕现在看不到用处。只要记住,你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费。现在的你,是你过去所有的事情的结果;而未来的你,也一定是千千万万个“现在”的你的结果。每一次当我这样想的时候,本想抱怨事情太多太艰巨生活太不易的我都会耐下性子,继续把手头的事情做完,而且得失心也放轻了,“反正未来都要用上的嘛”!反之,如果当下的事情你没有做得漂亮,那么可能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低效率,因为你可能因此要返工。

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下个五年,相信会更接近自己喜欢的样子。

27岁,are you ready?

你可能感兴趣的:(回顾我的匆匆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