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Y红楼 │ 花气“袭人”知昼暖,识时务者为俊杰

姥姥Y红楼 │ 花气“袭人”知昼暖,识时务者为俊杰_第1张图片
袭人与宝钗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前阶段和一个小朋友吃饭聊天,提到红楼梦,她说,她曾看到过一篇有关袭人的评论文章,里面说全书中所有女子最终的结局都很悲惨,可谓死的死亡的亡,唯有一人,她的结局相对较好,那就是袭人。她说那篇文章分析为什么曹公会对她“手下留情”,他认为,在大观园里,袭人虽然挤身副副册,然而相较其他如神如仙般的女子,她其实只是一个凡人。

这样的评论我倒是第一次听说,一时觉得有些道理。这些日子,我一直在琢磨,袭人这个人到底是好是坏,是忠是奸?尤其是写完了晴雯的文后,对她的点评更是不可避免地提到日程上来,所以,今天,趁着我思路还比较清晰,我决定来扒一扒我们的袭大姑娘。

我们先来看看袭人的身世,现引用两段原文来作注脚:

原来这袭人是贾母之婢,本名花蕊珠,贾母因爱宝玉,生恐宝玉之婢不中任使,素知袭人心地纯良,克尽职任,遂与了宝玉。宝玉因知她本姓花,又曾见前人诗句有:“花气袭人知昼暖”之句,遂回明贾母,即更名袭人。这袭人有些痴处,服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今跟了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只因宝玉性格乖僻,每每规劝。宝玉不听,心中着实忧郁。

(袭人)哭诉道:“当日原是你们没饭吃,就剩我还值几两银子,若不叫你们卖,没有个看着老子娘饿死的理。如今幸而卖到这个地方,吃穿和主子一样,又不朝打暮骂。况且如今爹虽没了,你们却又整理的家成业就,复了元气。若果然还艰难,把我赎出来,再多掏澄几个钱,也还罢了,其实又不难了。这会子又赎我作什么?权当我死了,再不必起赎我的念头!”

袭人出身贫家,小的时候因为家里穷,父母将其卖到贾府,她并非贾家的家生奴才。从一开始曹公就特意点出来了这一点,难免让人生疑:为何如此安排?作为平时也爱写些小故事的我来说,设定一个人物的出身一定有其背后的目的,于是我分析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一、非家生世奴,随时可以被家人赎出去,根基不牢,之于贾府来说,存在不可靠性。如果她的言行不能完全取得主家的信任,很可能日后就没有咸鱼翻身的机会;

二、出身于贫家,打小过的是苦日子,父母为了活路将其卖人,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童年留下的心理阴影造成袭人严重缺乏安全感。一个人如果缺乏安全感,往往会用比较极端的手段牢牢握住她所拥有的一切,这为其日后的种种言行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基于第一和第二点分析,袭人较其他人更渴望成功,更渴望上位,更渴望得到关爱,找到归属感,获得安全感,所以她必然不会是一个简单到没有心机的人,哪怕她本质上不是一个坏人。

好了,分析到这里,理性的部分就说完了。我来说说我个人对袭人的评价,一句话,这个姑娘有点婊。

不说别的,袭人最是讲究规矩礼法,可她却是第一个跟宝玉有过性事的女人。很多人说,书中的一个“强”字充分说明了袭人在这件事上的被动性,我也没说她是主动献身,只是在没有确定身份之时,就私心里认定“也不算逾矩”,请问,是谁给了她这样的自信?连贾母赞口不绝的晴雯都没敢说这样的话,她袭大姑娘凭什么就认定自己就一定会是宝玉的女人?野心这种东西你是掩盖不住的,比模样,比才艺,袭人自认不是众美的对手,那么比柔顺,比贤德,比亲近,她自然要更上层楼。可要说这么做有多错,我也并不那么认为。一个打小没有安全感,找不到归属的女孩,为了生存,为了更好的生存,去做一些努力,不旦不是坏事,换个笔法来写,简直就是一个励志传奇,分分钟可写就几千字的鸡汤文。我想说的是,她没那么贤,没那么德,没那么单纯。

晴雯嘴再坏,脾气再大,可同样出身贫家,她却心性单纯,为人光明磊落,因为自身没有污点,所以说话分外有底气,而袭人处处加着小心。宝玉的奶娘李妈妈编排她,她不敢还嘴;晴雯明里暗里指出她与宝玉的私事,她除了涨红了脸也没办法争辩。一方面是因为她没有那个自信,一方面是因为她确实禁不得别人的推敲。

在红楼梦中,晴为黛影,袭为钗副。袭人是容不得晴雯的,因为她从心里不赞成宝黛之姻。全书中,曹公点滴笔墨透露的是袭人对于宝钗的看重,而提及黛玉多有怨言。

“他可不做呢。饶这么着,老太太还怕他劳碌着了。大夫又说好生静养才好,谁还烦他做?旧年好一年的功夫,做了个香袋儿,今年半年,还没拿针线呢。”

“真真的宝姑娘叫人敬重”,“幸而是宝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闹的怎么样”。

当然最著名的那段话发生在袭人与王夫人之间,在此之前,宝玉恍惚中错把袭人当做黛玉,说了几句肺腑之间,就这几句话,让袭人料定宝黛的感情已经朝着不可逆转的方向一路狂奔,于是知道真相的她呆立在那里,眼泪流下来。这之后,琪官事发,金钏投井,宝玉挨打,终于我们的袭大姑娘找到了机会,她开始了攻心计。

“论理,我们二爷也须得老爷教训两顿。若老爷再不管,将来不知做出什么事来呢。”

“我只想着讨太太一个示下,怎么变个法儿,以后竟还教二爷搬出园外来就好了。”

“如今二爷也大了,里头姑娘们也大了,况且林姑娘宝姑娘又是两姨姑表姊妹,虽说是姊妹们,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悬心,便是外人看着也不象。”

袭人的话可谓句句诛心,明里暗里点出一串人物名单,上上下下影射宝玉身处环境的危险。我们可以理解为,她深爱宝玉,从她的立场与观点来看,谨慎做人,积极入世是成功标志。可凭什么你袭大姑娘前脚上了宝玉的床,后脚却撇清的自己最清白?说白了,她是有很大私心与控制欲。

看红楼梦,我常感慨大观园真就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虽然那里的少女清白无辜,并无所谓的利欲熏心,可你看看“花气袭人知昼暖”的袭大姑娘,你就会明白什么是“知昼暖”,不过就是识时务而已。平时一派贤人作风的好姑娘,心里却能揣度出到底谁会是这个家真正的主人。她第一时间投靠过去,牢牢站住姨娘的位置,通过各种隐性的手段控制着心里爱着的男人。然而,结果呢?

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幕发生于宝玉淋雨归来,他因下人开门迟误,从不发威的他一脚踹了下去,结果不是别的,却是袭人。

有一种伤害叫你爱的人踹了你一脚。袭人背后捅宝玉的软肋,宝玉便给她一个窝心脚。原本我们曾这样亲密,最终却是彼此伤害。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我和你睡在一张床上,你却不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

我常想,为什么曹公要做如此安排?要知道袭人在宝玉心里不同于别人,毕竟她已经是半个妻。连袭人在与晴雯拌嘴时自己都说出“我们”的话来,可见两人的亲密已经达成了某种共识。宝玉这一脚好像是一种打脸,就是无论你待我如何,到底我们不同,甚至是一种伤害。而受伤后的袭人,半夜时分竟口吐鲜血,书里写道:

“话说袭人见了自己吐的鲜血在地,心里也就冷了半截,想着往日常听人说:‘少年吐血,年月不保,纵然命长,终是废人了。’想起此言,不觉将素日想着后来争荣夸耀之心尽皆灰了,眼中不觉滴下泪来。”

“争荣夸耀”,短短四个字,曹公却把袭人的底儿托了出来。他也不想一味的说她的好了,总要点醒看客,这个姑娘,她还有这份心。这份心,加上她素日所为,影射着她与宝玉,非宝玉伤她,实是她伤了宝玉。她种种的好,非为公,实为私。柔情也好,和顺也罢,相劝也好,威胁也罢,她种种手段不过是绑定这个男人,让她成功上位,并且确保他娶的正妻分不走他的爱,这种私念,从她种种言行之中无一不展露无疑。

袭人之错不在于她到底有多坏,而是因为她与宝玉终是两种人,而她为了自己的感情归属做了太多逾矩之事,却又华丽丽地栽赃别人,只这一点,她的人生便落了下风。

“所有年轻人都将在黎明前死去”,是的,袭大姑娘是过早的凝固了,相比那些生命还如河流一样奔腾的人来说,她过早的将自己凝固起来,并且积极带动身边的人凝固,她努力将自己的生活板结,已确保它不被人带歪,已确保自己的安全无虞,她的言行无可厚非,只是让人看了心生疲倦。

袭人是个好姑娘,正如宝钗是个贤内助一样。只是生命有时候没有那么多正确,我们的心告诉我们,在真善美中,真在前。若没了真性情,从来都是审时夺势,从来都是虚伪迎合,最后成为固化社会的一块铁板,试问这样的人生又怎会超越庸俗而成神成仙呢?

袭人注定是凡人,也该有凡人的归宿。“桃红又见一处春”,她最终没能嫁给心心念念的人,至于最后的收梢,我们更希望这是一种美好,而不是一种折磨。

相关链接:《姥姥Y红楼》系列全目录

你可能感兴趣的:(姥姥Y红楼 │ 花气“袭人”知昼暖,识时务者为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