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题练习(四)人大师生断交风波是不是“小题大做”?

因学生郝相赫在微信朋友圈对另外两位老师“无端嘲讽”,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孙家洲9月20日发布公开信,申明与今年新招硕士生郝相赫断绝师生关系。公开信被相关微信公众号转载推送后引发热议。(9月22日北京青年报)

在此事件的发酵中,许多学者专家从师生伦理、社交媒体功能等发表自己的观点。中山大学设计与传播学院院长张志安表示:以微信朋友圈或微信群为例,社交网络对多数使用者,就其动机和传播范围来说,是群体传播。但由于社交媒体一经扩散就可病毒式传播的效果、普通公众对“转载须同意”的程序缺乏认知,很容易进入大众传播的范围,给个人或机构带来非企及的后果。同时,网友们也各有立场。多数网友跟帖评论称,“知错就改”。但也有不少网友却认为,道歉信“缺少诚意”,“不够走心”。

笔者对此事保持中立,认为如果导师对学生不满,完全可以直接沟通或私下批评,即使逐出师门也不需要在网上发布公开信,将原本窄众化的吐槽变成了大众热议的网络事件,不仅给学生的声誉带来伤害,也让大学蒙羞。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当导师对学生发表的观点表示不满时,应该是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并从促进学生学术思想深化的角度加以正面引导。孙教授对学生“公开断绝关系”的行为,不仅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权益和未来发展,而且客观上将此事激化升级为公共事件。

可是作为学生即使在朋友圈发文,但使用诸如“汉奸”、“庸才”等词汇去评判前辈学者,其态度和行为也是粗鲁和错误的。既没有拿出“批评”的学术实力,也看不出“批评”的学术诚意,有的只是偏激和不负责任的语言挑衅。当然,你说权威该不该受挑战?回答是肯定的,但如何挑战却反映了一个人的“私德”:是建立在尊重基础上的有理有据的论争,还是逞一时口舌之快的泄愤?这二者大相径庭。

某种程度上,有争议更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师生学术发展才更有生气和动力。学者肖鹰表示“在研究生教育中,导师不仅应当做一个勤恳的教导者,同时也应当是一个懂得倾听学生意见的合作者。学海无涯,导师无论多么博学和权威,相对于学生,并不是知识和思想的绝对拥有者。导师倾听学生意见,不仅是深化教学的需要,而且也是导师保持学术创新机能的需要。”在笔者看来,真正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彼此尊重、平等人格的基础上,只有基于此前提下的批评即便稍有过分也是能够被理解和谅解的。

参考:《人大教授“断绝师生关系”引思考》

《人大导师与学生断绝师生关系,都怪微博微信给炒的?》

《『朋友圈』里的大学师生关系如何相处?人大教授与学生断绝关系》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作题练习(四)人大师生断交风波是不是“小题大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