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青釉双龙耳瓶(大清雍正款)鉴赏

       青釉,亦称“青瓷釉”,是以铁为着色剂,以氧化钙为主要助熔剂的高温釉。始见于商代中期,历代均有烧造,是瓷器生产的主流产品。古代南方青釉,是瓷器最早的颜色釉。


豆青釉双龙耳瓶(大清雍正款)鉴赏_第1张图片

       青釉是我国使用最早,延用时间最久,分布最广的一个釉种,它的发明是与我国瓷土矿大都含有一定量的铁矿的现象相一致的。青色也符合我国人民的传统审美情趣。青色与碧玉相若,认为稳重而高雅。表釉的呈色主要决定于着色氧化物的含铁量与烧成气氛,青釉含铁量一般在1—3%左右,过高会变成黑釉,低了就能烧成白瓷。在还原气氛中烧成。釉色青绿;在氧化气氛中烧成,釉色泛黄。因而陶瓷界所谓的青釉是相对而言的,正如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所说:“古瓷尚青,凡绿也,蓝也,皆以青括之。”青釉不是单纯的青色,多青中泛黄,或泛灰,泛绿。釉内氧化铁的含量与釉色深浅成正比。商代中期青釉以青绿色为主, 后期多为青色和豆绿色。浙江、江西、河南等地已出土了不少早至商周时期的原始青釉瓷。春秋战国时期原始青瓷的釉为青绿、黄绿和灰绿色,秦汉时期釉层增厚。三国时期青釉釉层均匀,胎釉结合紧密,色泽清澈。六朝至唐宋以越窑为代表的南方青釉瓷;青釉在宋、金之际达到了历史高峰。宋到元明的龙泉窑系青瓷;耀州窑、临汝窑、钧窑等宋代北方青瓷。


豆青釉双龙耳瓶(大清雍正款)鉴赏_第2张图片

        明清时青釉虽不是主流,但也烧造精美,如明永乐朝的翠青、冬青,清雍正的粉青、豆青等。明、清以来的景德镇青釉瓷,是青釉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青釉烧制技术达到稳定成熟, 面肥润,色调匀净。雍正帝尤为钟情花事,所摹造之颜色釉瓷器当中,多是前人至为推崇的花器。瓶花是文人士大夫的怡情雅事之一生不遗余力地追求,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所存雍正十三年活计档中,有关制作花器的记载比比皆是。登基之前尚是亲王的他已经非常痴迷花事,现存《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十二屏》(即《雍正十二美人图》)中三幅均以瓶花来饰。豆青釉双龙耳盘口瓶, 此对瓷瓶,束颈、丰肩、修腹、敛足,鼓腹渐收,底为台式圈足。通体素面无纹,满施青釉,釉色宁静纯美,色浅淡若湖水,釉面凝厚。气息柔和,造型独特。淡雅清逸,足内外均施青釉,有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书款,胎质坚致、披光感强,底部阳划双圈,极为细腻、规整。具有雍正年制典型风貌。极具收藏及鉴赏价值。   

你可能感兴趣的:(豆青釉双龙耳瓶(大清雍正款)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