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倾听,共到情 ,亲子关系更融洽

王爱丽  焦点网络中级五期  洛阳17-12-24持续分享第216天(春雪原创分享第348次)

会倾听,才可能共到情

昨晚网七第十一次课上,刘老师又讲到了倾听和共情两个老话题。对咨询师来讲,倾听和共情说起来大家都知道是基本功,貌似很简单,用起来似乎也会,但做到位,却不是很容易。

真正的倾听是要放空自己,带着好奇和欣赏的心态看待来访者;站在他的角度感受他的感受,接纳他的情绪。就像活动中大家体验到的那样,我们在自己向别人倾诉时希望对方怎么倾听,怎么回应?我们希望对方不要打断我们的话,希望对方能耐心听完我们讲的话,希望对方听明白我们表达的内容,没听明白的地方不带情绪的求证一下,希望不要评判我们的对错,希望能感受到我们当时的情绪……

共情:就是感受到对方内心的感受,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要求对方有怎样的感受。如果对方摔倒了,喊“疼!”你回应:“这算啥?有那么疼吗?”就没共到对方的情。如果说:“摔倒了,肯定疼。”就是共到了对方的情。

昨晚讨论中一位老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在大地震失去所有亲人的老人,无论谁来找他聊,无论聊什么,他都面无表情地默不作声。换了几个咨询师都无果而终,老人依然每天呆呆地默默地坐着。后来又来了一位咨询师,他什么也不说,只是坐在老人身边,和老人一样默默地,呆呆地坐着。坐着坐着,这位咨询师默默地流泪了。老人站起身对他说:“喝杯咖啡吧。”从此,老人开始说话了。这位咨询师,似乎什么都没做,但他陪伴中感受到了老人内心的痛苦,也真实地流露出了这种感受。

通过周末的几场咨询,我再次感受到:只要做到倾听,真心好奇、欣赏,让来访者感受到你共到他的情,理解他,接纳他,他就能在诉说中感受到改变的力量,就一定会取得咨询师、来访者双方都比较满意的良好咨询效果。

倾听和共情在生活中也非常有用。很多问题和矛盾都是因为没有做到倾听和共情造成的。

上帝造人时,给了人两个耳朵,一张嘴巴,就是在提醒人们,多听少说。可多数人常常是说的多,听的少。在外人面前可能还会好一些,特别是在家人面前,往往缺乏耐心,别人还没说完呢,就武断打断说自己的。而且说的时候,多数情况是”自说自话”,不会站在对方角度想一想,一切都是从自己出发,按自己的逻辑,自己的感受,给对方或评判,或指导,或谴责。

特别是在亲子关系中,多数父母总觉孩子还小,遇事爱指导、爱评判、爱唠叨……这样不仅帮不到孩子,还让孩子因怕再遭遇指导、评判、唠叨等这些让自己不舒服的情形,选择了不和父母交流。

会倾听,才能会共情,多听听孩子说什么,听出他说的话中的努力,不易、期待等,表达我们对他的理解,亲子关系会越来越融洽。

你可能感兴趣的:(会倾听,共到情 ,亲子关系更融洽)